游泳教练考试公共理论初级试题库

更新时间:2023-05-04 18:2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培训教材(初级)试题库

第一章体育概述

一、是非题

1.广义的体育包括竞技运动、狭义的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三部分。(√)

2.狭义的体育也称体育教育。(√)

3.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健身和攀登竞技体育高峰。(×)

4.体育手段具有历史性、国际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二、简答题

1.我国体育的任务是什么

$

答:(1)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延长工作年限,使人健康长寿;(2)掌握提与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3)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攀登世界体育高峰;(4)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体育的功能是什么

答:(1)健身功能;(2)娱乐功能;(3)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4)社会情感功能;(5)教育功能;(6)政治功能;(7)经济功能。

3.按照体育运动要达到的目的,可以把体育手段分为哪些类别

答:(1)健身类手段;(2)健美类手段;(3)娱乐类手段;(4)竞技类手段;(5)冒险类手段。

三、论述题

1.试述体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答:体育已引进各国政府的重视。随着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的社会价值和地位也在日益提高。主要表现在:国家设立了专门的体育机构;制定了体育政策法规;把体育纳入教育制度中;各国政界人物重视体育,参与体育,把体育放在显赫位置。

体育正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表现在:首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其次,近年来,竞技运动在许多国家迅速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日益成为人们感兴趣的社会活动之一,人们对重大比赛的热情,更是达到了狂热的地步。

:

第二章社会体育指导员概述

一、是非题

1.社会体育是政府强制公民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大众普及性体育活动。(×)

2.社会体育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3.一般认为社会体育的对象为社会全体公民。(√)

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实现了一个更大的飞跃。(√)

5.社会体育指导员不是我国职业系列中的一种。(×)

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

二、简答题

1.社会体育有哪些特点

-

答:(1)对象的广泛性;(2)时空的广泛性;(3)目的、内容的多样性;(4)组织的灵活性;(5)参与的自愿性。

2.社会体育有什么作用

答:(1)满足社会成员的多种需求;(2)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3)促进生产发展和经济建设。

3.社会体育指导员有什么作用

答:(1)推动体育产业发展;(2)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3)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什么意义

答: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发展和建设;是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市场和保障就业质量的重要手段;能够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和地位;有利于体育行政部门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监控管理。

第三章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业须知

}

一、选择题

1.在社会体育指导员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 体育道德

B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道德规范

C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道德原则

D 行为准则

2.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依据是----。

A 《体育法》和《劳动法》

B 《体育法》和《职业教育法》

C 《体育法》和《职业教育法》

D 《体育法》和《教育法》

3.根据《劳动法》,集体合同签定后,应保送-----。

A 工商管理部门

B 劳动行政部门

C 劳动人事部门

D 劳动仲裁部门

4.下列哪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

B 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C 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D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对社会体育指导员仪表仪态的基本要求是:

A、既要有职业美,也要有声音美B、既要有语言美,也要有行为美

C、既要有声音美,也要有行为美D、既要有职业美,也要有风度美

二、是非题

1.“遵纪守法,诚实公平”是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道德原则之一。(√)

2.《职业标准》由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3个部分组成。(√)

3.取得本职业初级职称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可取得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正规培训。(×)

%

4.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

5.《职业标准》规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功能是由接待咨询、准备工作、技术指导、健身指导、培训及经营与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工作组成。(√)

6.职业道德是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其工作或劳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

7.我国社会主义各行业职业道德的共同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8.“为人民服务“是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道德原则。(×)

9.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言论谈吐方面需要注意的的问题主要有声音美、礼貌称呼和礼仪用语。(√)

10.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勇于并善于揭露和抵制各种伪科学的活动(√)

11.社会体育指导员应按照练习者的民族习惯称呼对方(√)

12.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道德中,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道德规范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三、简答题

1.申报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经过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正规培训,并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通过初级运动技术考核,并取得毕(结)业证书;或者是取得体育中等专科学校毕业证书。

2.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主要有哪些

答:第一,热爱体育,乐于奉献;第二,热忱服务,尽职尽责;第三,坚持科学文明,反对迷信;第四,钻研业务,勤于进取;第五,团结协作,互相尊重;第六,遵纪守法,诚实公平。

3. 社会体育活动常见的仪式礼节的主要有哪些

答:获准礼节、提前做好文书礼仪工作、场地的选择、租赁与布置工作

第四章人体运动科学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正常人体由()块骨组成

A 200

B 210

C 206

D 208

2.被称为生命中枢和交通中枢的是()

A 大脑

B 脑干

C 小脑

D 间脑

3.()是重要的皮层下感觉中枢。

A 大脑

B 脑干

C 小脑

D 间脑

4.正常成年男子每100ml血液中约含()克血红蛋白。

A 11~15

B 12~16

C 13~17

D 14~18

5.听觉感受器是()

A 耳蜗

B 前庭

C 半规管

D 以上都是

@

6.幼年时()激素分泌过多会引起巨人症。

A 甲状腺素

B 胰岛素

C 肾上腺素

D 生长素

7.肌肉收缩唯一的直接能量来源是()

A ATP

B ADP

C CP

D Pi

二、是非题

1.组织是人体构成、发育和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人体的脑神经和脊神经各为12和31对。(√)

3.动脉血指的是在动脉中流动的血,静脉血指的是在静脉中流动的血。(×)

4.糖的无氧氧化能产生乳酸,有氧氧化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三、简答题

1.人体是由哪几大系统构成的

答:共九大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感官系统、内分泌系统。

2.简述心脏的主要功能以及其内部4个腔室的名称。

答:心脏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泵血功能的肌肉器官、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四个腔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

3.简述尿的生成过程。

答:尿的形成是在肾内完成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过滤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时,一部分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等被重吸收入血液,剩下的废物如尿酸等就形成终尿。肾形成的尿液经肾盂流入输尿管,再经膀胱及尿道排出体外。

4.三磷酸腺甘(ATP)的再合成途径有哪些

答:有三个途径:来自磷酸肌酸(CP)的分解放能;来自肌糖原的糖酵解放能;来自糖和脂肪(可能还有蛋白质)的氧化放能。

第五章身体锻炼的心理学知识

一、选择题

1.心理压力会影响人们的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过程,而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也在影响或改变着心理压力,其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A 认知

B 情绪

C 行为

D 生理

2.某人面对压力时经常采用喝酒的方式来缓解紧张,他所采用的应付方式是。

A 主动型应付

B 回避型应付

C 情绪定向应付

D 问题定向应付

3.下列属于个体遭受挫折后的积极自我防卫方式。

A 攻击

B 厌世

C 固执D升华

4.个体受到挫折后表现出和自己身份、年龄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这种自我防卫方式称为。

A 补偿

B 改变策略C倒退D固执

[

5.一个人承受挫折和战胜逆境的能力,称为。

A 智商(IQ)

B 逆境商(AQ)

C 情商(EQ)

二、是非题

1.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2.心理健康是个体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

3.压力是由紧张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功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压力包括压力源、认知评价和压力反应三大组成部分。(√)

4.塞尔耶认为人们对压力的反应有警报和动员、抵抗、衰竭和崩溃三个典型的阶段。(√)

5.压力总是引起人们生理、心理或行为上的消极反应,如头疼、失眠、焦虑、烦躁等。(×)

三、简答题

1.人们参加身体锻炼的动机有哪些

答:人们参加身体锻炼的动机有:为丰富社会经验而锻炼;为强身健体而锻炼;为消遣和寻求刺激而锻炼;为丰富审美经验而锻炼;为精神发泄而锻炼;为磨炼意志而锻炼。

2.身体锻炼能产生哪些心理效益

答:身体锻炼能产生的心理效益有:增加或提高学业成绩、信心、情绪稳定性、智力水平、记忆力、工作效率、知觉能力、人际关系、良好心境、积极身体自我评价等;减少或降低怒气、焦虑、抑郁、敌意态度、恐惧感、应激反应、紧张、A型行为、工作错误等。

3.怎样锻炼才能获得较大的心理效益

答:获得较大心理效益的锻炼方法有:选择令人愉快和感兴趣的活动;选择有氧运动或者有节奏的腹式呼吸的运动;选择回避人际竞争的运动;选择自控性的运动。

4.哪些因素影响人们坚持体育锻炼

答:影响人们坚持体育锻炼的因素有:个人动机;坚持性行为和应对技能;配偶的支持;可利用的时间;接近锻炼器材;个体对良好健康状况的知觉等。

5.挫折的心理调适方法有哪些

答:挫折的心理调适方法有:提高挫折承受力;走出过去的阴影;调整不现实的目标;客观分析挫折的原因等。

第六章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及锻炼

一、选择题

1.力量训练使肌纤维增粗,主要是因为增加人体肌肉中的()含量。

A.肌糖原物质

B.肌凝蛋白

C.三磷酸腺苷

D.肌红蛋白

2.要使在训练中获得的力量不消退,训练的频率至少应()。

A.每周训练一次

B.每周训练二次

C.每周训练三次

D.每周训练四次

3.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要求运动强度大,而最合适的持续时间是()。

4.下列发展无氧耐力训练的错误方法是()。

疾跑 B.低乳酸值的间歇训练

#

C.一次练习的持续时间在30s-2min

D.高乳酸值的间歇训练

5.力量练习主要能发展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 )。

A.抑制性

B.灵活性

C.均衡性

D.加快发放冲动的频率增加

6.静力性练习主要是提高( )。

A.动力力量

B. 相对力量

C. 速度性力量

D.最大力量

7.决定有氧耐力的关键因素是()。

A.肺活量

B.血色素

C.肌肉的氧化供能能力

D.心率

8.采用较低强度和持续时间长的练习或用长段落的间歇训练方法主要是发展运动员的( )。

A.无氧耐力B.有氧耐力C.速度耐力D.力量耐力

9.在动力性力量中,若要很快提高最大力量,应采用( )。

\

A.重复次数多而阻力小的练习B.重复次数少而阻力大的练习

C.最大负重的50%左右的负荷D.采用12-16次的重复次数

10.优秀耐力运动员腿部肌纤维的百分组成最多的是()。

A.白肌纤维

B.红肌纤维

C.快肌纤维

D.慢肌纤维

11.投掷运动员的器械出手速度属于( )。

A、反应速度

B、位移速度

C、动作速度

D、速度耐力

12.短跑运动员从听到发令枪响到起动的时间属于()。

A.反应速度

B.位移速度

C.动作速度

D.加速度

13.评定有氧耐力最有效的强度指标是()。

A.心输出量

B.乳酸阈

C. 最大吸氧量

D.心率

^

二、是非题

1. 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反应素质。()

2.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是决定肌肉力量的重要因素,其生理横断面愈大,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就越小。()

3.力量训练后肌力增长同时肌肉的生理横断面也会增大。(√)

4.骨骼肌中快肌纤维百分比高及其横断面面积大的人,其肌肉收缩力量也大,尤以快肌纤维百分比高对力量的影响更大。(√)

5.重复次数少而阻力大的练习,能够提高肌肉耐力。(×)

6.超负荷原则就是超过自己的最大力量。(√)

7.肌肉力量增长愈快,而停止训练后力量消退也愈慢。(×)

8.力量训练中应考虑肌群的练习顺序,一般是先练小肌群,后练大肌群。(×)

9.重复次数少而阻力大的练习,能很快使肌肉横断面面积增大。(×)

>

10.肌肉中快肌纤维百分比越高,且快肌纤维越粗,肌肉收缩速度则愈快。(√)

11.在完成运动过程中,运动技能愈熟练,动作速度也就愈快。(√)

12.强度大、时间短的速度性练习主要依靠糖酵解供能。(√)

13.体操运动员在体操器械上十分敏捷,在球场上也必然十分灵敏。(×)

14.灵敏素质与年龄、性别、体重和疲劳等因素有关。(√)

三、简答题

1.简述发展力量素质的原则。

答:①进行力量素质锻炼;②要正确选择训练手段;③合理安排各种力量训练的顺序;④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⑤力量练习要保持经常。做到循序渐进;⑥超负荷原则。

2.简述与无氧耐力训练有关的因素。

答:①强度;②负荷数量;③重复练习的次数与组数;④间歇时间。

四、论述题

决定肌肉力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肌肉体积

①肌肉力量增加常伴随肌纤维增粗(肌肉横断面积增大)的现象,肌力增加与肌肉横断面积增大成正比;

②肌肉结缔组织增厚、肌毛细血管增生、肌纤维内其他内含物(肌红蛋白、CP、肌糖原等)增加,也是肌肉体积增大的原因。

2、神经调节机能

①通过力量训练,可改善神经系统动员肌肉的能力。神经系统不断动员更多的肌纤维,使力量增加;

②神经系统改善主动肌、协同肌、对抗肌间的相互协调关系可以增大力量。

第七章练习指导过程

,

一、选择题

1、场地器材活动不大的项目,如单杠、双杠等,可尽量设置在场地的(),但不能过分集中。A.边角或较小的地块B.场地中间C.场地门口D.较大的地块

2、把铅球的技术要领概括为:()

A.蹬、转、送、挺、撑、推、拨B.蹬、转、送、挺、推、撑、拨

C.蹬、送、转、挺、撑、推、拨D.蹬、转、送、挺、撑、拨、推

3、讲解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例如,练习“前滚翻”时团身要紧,可形象的称为()。

A.团成球形B.圆形C.球形D.车轮

4、讲解与示范相结合效果最差的是()

A.又听又看B.只看不听C.只听不看

&

5、指导员在做完整示范的同时讲解身体练习的技术要领,锻炼者边听、边看、边练。这种结合方式适合用于()的指导。

A.简单的身体练习B.初学者C.复习D.比较难

6、能否掌握锻炼者()的原因,是能否做好预防工作的关键。

A.产生错误B.性格方面C.体力D.身体素质

7、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

A.指导员造成B.练习者造成C.练习安排不合理

D.指导者教材钻研不透、内容缺乏目的性练习积极性不高

8、下面哪些帮助措施属于直接帮助()

A 站在合适的位置,运用托、顶送、挡等手法,帮助完成B.借助专门器械进行帮助

C.通过数1、2、3等信号帮助锻炼者完成D.借助绳、杆等醒目的物品,指出运动方向帮助完成]

二、是非题

1、加强运动场地的环境绿化,有利于锻炼者的健康(√)

2、场地器材的布置要便于管理,器材应放置在指导员的视野之内,便于管理和控制(√)

3、体育锻炼的特点三以身体实际操练为主,实际操练占大不分时间(√)

4、术语是专门性的语言,是最集中、最概括、最精炼的语言(√)

5、语言必须能反映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6、正确是要求指导员的示范符合锻炼者的实际水平(×)

7、为防止由于技术不准确或意外的发生,运用特定的技巧摆脱危险叫他人保护(×)

8、使用专门的保护器材,达到保护和帮助的目的,最大的特点的安全、可靠(√)

9、对保护和帮助的手段第一阶段一般以保护与帮助交替运用(×)

-

10、保护的重点是身体的要害部位和最容易受伤的部位,首先是上肢(×)

三、简答题

1、场地器材的准备要注意哪些

答:1)场地器材的总体布局要合理;(2)活动时场地器材的布置应适当集中,避免转换活动项目时花费时间,布置要便于管理放在视野之内以利于管理和控制;(3)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有多个小组进行活动时,指导员应事前商量好场地使用的先后顺序和时间;(4)活动前或做练习前应仔细检查场地的布置情况;(5)加强运动场地的环境绿化。

2、简述保护与帮助运用的原则。

答:(1)位置要适当;(2)助力部位要准确;(3)时机要恰当;(4)力量要适当;(5)重点要明确。

3、对保护、帮助的要求有哪些

答:(1)要有高度的责任感;(2)要熟悉技术动作,掌握正确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3)要了解练习者的特点,做到区别对待。

四、论述题

1、如何准确运用讲解法和示范法

答:讲解法是指指导员用语言向锻炼者说明锻炼任务、动作名称及其作用,完成动作的要领、方法和要求以及指导锻炼者进行学习和锻炼的一种方法。运用时要注意:(1)精讲多练;(2)善于运用比喻;(3)准确运用体育术语;(4)巧妙运用口诀;(5)注意语言的科学性;(6)注意语言的艺术性。

动作示范是体育指导员的重要方法,它是贯彻直观性原则的重要途径。运用时要注意:(1)示范要合理、准确;(2)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3)选择合适的位置和示范面;(4)示范的次数要适当,示范的时机要合理。

2、试述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及纠正错误动作的注意事项。

答: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有:(1)由于指导者对教材的钻研不透、理解不深,在讲解和示范中传授了错误的知识概念或没有抓住重点内容造成锻炼者理解上的错误;(2)练习项目的安排和指导法的选择与锻炼者的接受能力差距过大,也会造成较大范围的错误动作;(3)由于锻炼者对所学的内容缺乏明确的目的性,练习时积极性不高或难度太大、运动量太大有怕苦的情绪;(4)锻炼者在学习一个准确的动作前,多数已有部分技能迁移。纠正错误动作的注意事项:(1)发现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有错误动作时,首先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纠正错误要抓主要矛盾;(3)纠正错误动作时,一定要视存同样错误动作的锻炼的人数来确定纠正的人数。

第八章常用身体练习方法

一、选择题

1、连续练习两次以上→固定间歇或自由间歇→再连续练习两次以上→这种练习方法是()

A.持续练习法B.间歇练习法C.连续重复练习法D.变换练习法

;

2、对非周期性项目的串联技术动作进行连续重复练习,也不宜超过()以上,以免负荷过大。

A.3B.2 C.5 D.4

3、在连续重复练习法中,采用每组练习后固定的间歇时间()分钟。

A.2 B.4 C.5 D.3

4、持续练习法的运动时间较长,一般至少()分钟。

A.20-30B.30—40 C. 40—50 D.50以上

5、持续练习法的运动时间较长,心率控制在()次/分。

A.90--100B.100--170 C. 120---150 D. 130-170

6、老年人一次持续锻炼时间一般不要超过()小时。

A.B.1 C. D.2

{

7、间歇练习法在提高运动成绩为目标的训练中,间歇期间心率大多数恢复到()次/分时就进行第二组训练。

A.120--140B.100—170 C. 120---130 D.120—170

8、体质状况一般的人及老年人,持续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可以从每次()分钟开始。

A.20—30 B.15—20C.30—40 D.10--20

二、是非题

1、连续重复练习法有明确的时间规定(×)

2、单个动作强度大的练习,其重复练习次数与持续时间相对较大(×)

3、在连续重复练习法中,采用每组练习后以练习者心率恢复到90—100次/分继续练习(√)

4、持续练习法运动强度不大一般控制在50—60(√)

5、持续练习法,属于有氧锻炼方法之一(√)

6、变换练习法有助与推迟或减轻运动疲劳,活跃锻炼气氛(√)

7、对大多数人来说较易适应的是运动器械(×)

三、简答题

1、何谓重复练习法及它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答:重复练习法是指根据具体任务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练习同一内容的方法。

练习法的特点:(1)相对固定的练习条件;(2)反复练习同一锻炼内容(动作或项目);(3)练习的间歇时间无严格规定。

练习法的作用:(1)有利于练习者在反复练习中,逐渐掌握和巩固动作技能;(2)有利于在多次练习中培养练习者的体育兴趣和习惯;(3)适合于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育基础的人,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2、什么是变换练习法变换练习法的要求是什么

答:变换练习法是指在变换锻炼的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身体练习的方法(在大众健身活动中,变换练习法是比较受欢迎的锻炼方法。

变换练习法的要求:(1)不断变换练习者的环境与条件,能激发练习者的练习兴趣和积极性;(2)能提高练习者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及对个器官系统的协调能力,增强练习者在练习中的协调性和适应能力;(3)有助于推迟或减轻运动疲劳,活跃锻炼气氛。

3、单次练习与间歇交替重复练习法的特点。

答:(1)练习的持续时间比较短,练习数量少;(2)练习密度小,间歇可固定或不固定,可推迟疲劳产生;(3)对初学阶段较适合,有利于指导者及时指导总结,也有利于练习者集中注意力体会动作。

四、论述题

1、论述持续练习法的特点及运用要求。

答:持续练习法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练习者用不大的练习强度持续不间断地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法。

持续练习法的特点:(1)连续不间断运动时间较长;(2)锻炼过程中一般无间歇时间,练习密度较大,对身体的持续锻炼作用较大,锻炼效益较高;(3)这种练习法主要用于增强练习者的体力,发展一般耐力,提高有氧代谢能力;(4)锻炼过程中,从实际出发,根据练习者的体质基础和运动反应,可以及时调整强度和运动形式。

持续练习法的运用要求:(1)选择锻炼的项目手段要适合于锻炼者的年龄.生理特点和体质基础;(2)体质状况一般或初次参加锻炼的人及老年人不宜过长,可以从每次15-20分钟左右开始;(3)中老年人有持续练习法锻炼身体时,可根据自己在练习中的体力状况,及时调整运动强大和练习方式。

2、什么是间歇练习法说明间歇练习法的特点及运用要求。

答:间歇练习法是指在任意两次(组)练习之间,有严格的间歇时间规定;使锻炼者在间歇时得到必要休息和一定恢复,然后再进行下一次(组)练习的方法。

间歇练习法的特点:(1)严格规定两次(组)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以控制下一次(组)练习开始时机体恢复的程度;(2)练习者的身体机能未完全恢复,就继续进行下一次(组)练习;(3)能有效提高人体的机能能力和练习效果,特别是心肺功能和一般耐力。

间歇练习法的运用要求:(1)合理确定间歇时间,一般要考虑负荷强度和练习者已具有的体育基础与体质状况;(2)在间歇时间内,以积极性休息为主;(3)注重科学指导与科学锻炼;(4)鉴于间歇练习法的基本特点和作用,应将其主要用于周期性项目的锻炼中,也可用于非周期性项目。

第九章常用体育健身器械

一、选择题

1.哑铃两个铁球(木球、塑料球)之间的铁棒(木棒、塑料棒)长度为

A.10厘米B.11厘米C.12厘米D.13厘米

2.国际标准杠铃要求两个内卡箍之间的距离为

A.1米B.米C.米D.米

3.国际标准杠铃卡箍每个重

·

A.千克B.2千克C.千克D.3千克

4.国际标准杠铃片重量和颜色规定:杠铃片分为25千克(红)、20千克(蓝)、15千克(黄)、10千克(绿)、5千克(白)、千克(黑)、千克()

A.黑B.橙C.紫D.绿

5.自1996年起,国家体育总局决定把体育彩票公益金的用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A.40% B.50% C.60%D.70%

6.年,全国第一条“全民健身路径”在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建成。

A.1994 B.1995 C.1996 D.1997

7.通常,一条健身路径由种器材组合构成。

A.8~10 B.9~12 C.10~15D.12~18

8.以发展肌肉力量、增强体力为锻炼目的的练习,大肌肉群每组次数应在次

A.3~5 B.5~7 C.7~9 D.8~12

9.以发展肌肉力量、增强体力为锻炼目的的练习,小肌肉群每组次数应在次

A.7~10 B.8~15C.12~18 D.18~22

10.以消除多余脂肪、增长肌肉弹性为锻炼目的的练习,大肌肉群每组次数应在次

A.15~20B.18~22 C.20~25 D.25~30

11.以消除多余脂肪、增长肌肉弹性为锻炼目的的练习,小肌肉群每组次数应在次

A.15~20 B.18~22 C.20~25D.25~30

12.以减肥为主要锻炼目的的练习,大肌肉群每组次数应在次

A.25~30B.30~35 C.35~40 D.40~45

13.以减肥为主要锻炼目的的练习,小肌肉群每组次数应在次

{

A.20~30 B.30~40C.40~50 D.50~60

14.进行健身器械练习,一般以每周锻炼或隔天训练为好

A.1~2天B.2~3天C.3~4天D.4~5天

15.对于进行有氧健身器械的锻炼,可每天坚持,时间保持在分钟以上即可

A.15 B.20 C.25 D.30

二、是非题

1.通过系统、科学和持久的体育健身器械锻炼,不仅能够增进练习者健康、改善练习者体形,而且能够陶冶练习者的情操。(√)

2.一个人的内在形体主要由肌肉、骨骼及关节、韧带等组成,这也是人体的运动器官。(×)

3.哑铃全部是用金属材料加工成的。(×)

4.壶铃大都是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加工成的。(×)

@

5.滑轮配重拉力器这类练习器能适合于广大健身健美锻炼者。(√)

6.专项力量练习系列器械只能进行肌肉力量练习。(×)

7.“固定健身自行车”是即将被淘汰的一种室内健身器械。(×)

8.“全民健身路径”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个新生事物。(√)

9.“全民健身路径”是一种集娱乐性、趣味性、科学健身于一体的多功能健身路径。(√)

10.运动负荷安排的总体趋势是由大到小逐步降低。(×)

11.任何一个练习计划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练习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工作环境、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计划的实施。(√)

12.老年人适宜选择功能多、动作幅度较大、动作速度较快的全身性健身器械。(×)

13.同一种方法,练习次数和练习重量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不一样。(√)

14.练习次数与练习重量无关。(×)

15.练习过程中,技术动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锻炼的效果。(√)

三、简答题

1.何为健身器械

答:体育健身器械,是依据人体解剖、生理特点,针对个人的形态及健康状况,遵循科学健身、健美原理,以达到增进健康、发达肌肉、增强体力、促进发育、改善形体和陶冶情操等目的的进行锻炼活动时所运用的专门的练习器械。

2.体育健身器械主要分哪几类

答:(1)按功能可划分为单功能健身器械和多功能健身器械(2)按用途可划分为家用健身器械和专业训练健身器械(3)按对身体的锻炼部位可划分为全身性健身器械和局部性健身器械(4)按大小可划分为小型健身器械和大型综合性健身器械

3.运用健身器械进行练习的主要目的、作用与意义是什么

答:(1)发达肌肉,增长力量,塑造形体(2)促进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3)延缓衰老,提高抵御伤害事故发生的能力(4)培养坚毅的品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改善人的心理健康

4.健身器械练习特点有哪些

答:(1)专门性(2)多样性(3)安全性(4)实用性

5.*

6.专项力量练习器械主要包括哪些这类体育健身器械的主要特点和功能是什么

答:这类健身的特点是练习动作主要模拟了划船、骑车、跑步、骑马等运动项目主要技术动作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完成这些动作所需的肌肉的力量。主要包括:健身车、跑步机、划船器、台阶器、健骑机、漫步机。

四、论述题

1.“全民健身路径”的分类及科学锻炼原则是什么

答:“全民健身路径”器材品种的搭配可以根据使用群体的不同而进行选择和分类,一般可分为:(1)以趣味性、娱乐性为主的儿童健身路径(2)以氧运动器材为主的中、老年健身路径(3)以力量训练器材为主的青、少年健身路径(4)通用性器材较多的大众健身路径。在“全民健身路径”中进行组合练习的基本原则是:(1)先进行柔韧练习,再进行力量练习(2)先进行力量练习,再进行耐力练习(3)先进行轻阻力、小负荷练习,后进行大阻力、大负荷练习。

2.健身器械的练习原则和要求有哪些进行健身器械练习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健身器械练习的原则和要求有:(1)循序渐进(2)持之以恒(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4)专门性与均衡发展。进行器械练习时应当注意:(1)动作规格和身体姿势(2)预防创伤发生

第十章人体的测量与评价

一、选择题

#

1.身高在一天内有所变动,()时最高。

A.清晨起床时

B.上午

C.下午

D.夜晚

2.小学生的耐力评定常采用()。

跑跑跑跑

3.中学生的耐力评定常采用()。

跑跑跑跑

4.人体横向发育的重要指标是()

A.身高

B.体重

C.腰围

D.胸围

5.()不属于机能评定指标。

A.肺活量

B.安静脉率

C.血压

D.肩宽

|

6.发展腹肌力量可采用()

A.负重仰卧起坐

B.屈膝仰卧起坐

C.俯卧撑

D.引体向上

7.最大心率推算公式为()

-年龄-年龄-年龄+年龄

8.静息心率正常范围是()次/分。

-80-60 C.低于60 D.高于100

9.心率最常用的测量部位是()

A.颈动脉

B.颞动脉

C.肱动脉

D.桡动脉

10.最大摄氧量可用来测评()机能。

A.呼吸系统

B.心血管系统

C.运动系统

D.循环系统

二、是非题

1.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发育状况和身体纵向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2.骨盆宽是指两髂前上棘间的距离。(×)

3.可采用纵跳、立定跳远、推实心球测量爆发力。(√)

4.屈膝仰卧起坐可评价腹肌耐力。(√)

5.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协调性。(×)

6.呼吸机能的测评指标有心率、肺活量。(×)

7.主要体格测量指标有长度、体重、围度与宽度。(√)

8.脉搏是心血管机能测评的简易方法。(√)

9.立定跳远可用于测定下肢爆发力。(√)

10.引体向上可测量学生上肢和肩带的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

三、简答题

简述常用的体格测量指数。

答:①身高体重指数;②身高胸围指数;③身高坐高指数;④腰臀比指数;⑤肩宽—骨盆宽指数。

第十一章体育活动的医务监督

一、选择题

1.自我监督中主观感觉的内容不包括()

A.食欲

B.排汗量

C.运动成绩

D.运动心情

2.运动训练期间锻炼者应每天测量晨脉,如()情况下表明其机能不良。

^

A.晨脉稍减少

B.晨脉比平时增加6次/分

C.晨脉比平时增加10次/分

D.晨脉比平时增加12次/分或以上

3.自我监督包括主观感觉与客观检查,下面的( )是客观检查内容。

A.睡眠

B.体重

C.食欲D运动心情.

4.某中年男性参加长跑锻炼四周后,体重下降了2公斤,应考虑是()。

A.正常反应

B.运动量过大

C.过度训练

D.患病

5.有关运动性腹痛的叙述,以下那项不正确()

A.大多数安静时不痛,运动时才痛

B.疼痛程度与运动量成正比

C.疼痛与锻炼中饮水不当有关

D.与做准备活动的充分程度成反比

6.下列各项中,不是引起运动性腹痛原因之一是()

A.胃肠痉挛

B.肝脾淤血

C.呼吸肌痉挛

D.阑尾炎

7.下列不符合晨间锻炼的一般卫生要求的是( )。

A.运动量不宜过大,以身体发热、出汗为准

B.时间控制在30-60min为宜

C.早晨跑步,脉率可控制在150次/min以上

D.早晨选择运动项目一般以广播体操、柔韧性练习、慢跑、气功、太极拳等为主

8.减体重时常采用心率作为掌握运动强度的标准。有利于脂肪氧化的运动强度的心率,应为最大心率的( )。%—90%%~80%%—70%%—60%

9.下面哪组不是体育活动的禁忌证( )。

A.体温升高的急性疾病,如感冒、喉炎等

B.各种内脏疾病(如心、肺、肾、肝、胃、肠等)的急性期

C.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肺结核屡次咯血、伤后不久有出血危险、消化道出血不久等

D.月经期

10.运动性疾病指的是由于( )造成体内功能紊乱而出现的异常症状或疾病。

A.体育运动的安排不当

B.运动器官出现异常

C.身体发育不完善

D.营养不良

二、是非题

1.维生素C能有效地减轻或消除体育运动后疲劳。(√)

2.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疲劳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必不可少的体力恢复过程。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应有8—9h。(√)

3.若晨脉比过去明显增加,且长期恢复不到原来的水平,就表明机体反应不良,可能是早期过度疲劳的表现。(√)

4.温水浴的水温一般为40℃±2℃左右,每次大约10—15 min,勿超过20min。(×)

5.体育卫生包括锻炼卫生、个人卫生、场地卫生和医院身体检查。(×)

6.引起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

7.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等量运动后的排汗量应逐步减少。(√)

8.体育活动的禁忌证有化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月经期、患恶性肿瘤(防止转移)。(×)

9.运动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55%的强度,有利于脂肪氧化。(√)

10.肌肉、骨骼和内脏等组织的重量称瘦体重。(√)

三、简答题

1.体育活动的禁忌症有哪些

答:①引起发热的各种急性病症;②各种内脏疾病的急性阶段;③有出血倾向的各种疾病;④恶性肿瘤发生转移后;⑤慢性疾病;⑥其他。

2.健身锻炼卫生的原则包括哪些

答:①循序渐进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全面性原则;④区别对待原则。

3、自我身体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答:①主观感觉:自我感觉、锻炼后的睡眠状况、饮食状态等。②客观检查:锻炼者的脉搏、体重。四、论述题

试述消除疲劳的方法。

答:①整理活动。包括慢跑、呼吸体操及各肌群的伸展练习。②睡眠。成年人每天应有8-9小时的睡眠。

③温水浴。水温一般为42℃±2℃左右,每次大约10—15min,勿超过20min。

④按摩。

⑤理疗。可用光疗、蜡疗、电疗等作用于局部或整体。

⑥营养。锻炼后应及时补充糖、VC、VB1、水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t4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