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 教案全册(2015最新版)

更新时间:2024-01-26 04:2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授课时间:第( )周星期( )总计:第( )课时

第一单元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第一节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2、过程与方法: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关于责任的概念。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责任两层含义:“应该”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2、关于责任的来源。

(举例说明。强调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 3、履行责任的代价、回报和冲突。

(通过讨论、例举等形式来解决层次和角度问题,并获得某些经验和技巧) 教学方法:图表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责任仿佛是一扇门/放弃责任,仿佛开门揖盗/遗失的不只是物品,更有良心/等着瞧吧/责任不仅关乎名誉/也关乎生存。”这是诗人汪国真写的诗《责任》。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新课讲授:

第1、出示情景,由学生思考

情景:1920年,有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要12.5美元。在当时,这可是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

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 思考与探究:

(1)少年里根应该赔钱给邻居吗?

(应该。因为他应该学会承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你如何看待里根父亲“借钱”给儿子的做法?

(赞成里根爸爸的决定。因为他是监护人,负有监护的责任。看上去似乎太严厉了点,但对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非常有帮助的。)

(3)针对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承转)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随着年龄的增长,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

教师归纳:是啊,有一改编的诗写道:“小时侯责任是一张温暖的小床,我在里头,父母在外头,长大后,责任是一块长长的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再后来啊,责任是一张温暖的小床,孩子在里头,我在外头。”年龄的增长,使我们懂得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就是责任。 一、我的角色,我的责任 1、什么是责任?

(1)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 (2)责任是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 第2、实话实说:

由学生进一步举例说明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范围内分别有哪些是我们应该做的,使我值得欣慰的,哪些是我们不应该做的。至今还后悔的。 (如在家庭中,应该做到体贴、孝敬父母,承担一定的家务,不应该用粗鲁的态度对待父母,对父母提出过高的要求等;在学校,应该上课专心听讲,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不应该逃避打扫教室卫生,不应该抄袭作业等;在社会上,应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不应该偷别人的东西等。) 2、责任的来源

第3、看视频──众志成城 迎战桑美 思考:

(1)在抢险过程中,哪些人承担了责任?(记者、领导、民兵战士、灾民、学生??等) (2)他们承担了什么责任?

(3)他们承担的责任来自那里?作为社会一员的你能为灾区做点什么? 哪些人?什么责任?责任来源?

领导组织、指挥抢险救灾法律规定、分配任务、职业要求、上级任命 灾民抗洪抢险,灾后自救法律规定、传统习俗、道德原则

民兵、战士寻找被困的人并实施救援工作分配的任务、道德原则 医生尽力抢救、治病救人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道德原则 学生捐献零花钱、献爱心公民身份、分配的任务、道德原则 教师可举例:

①、父母亲的责任是抚养教育子女。这个责任来自:法律规定、道德原则、传统习俗。 ②、学生的主要责任是认真学习。这个责任来自:法律规定、公民身份、分配的任务。 ③、警察的责任是依法执行公务。这个责任来自: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职业的要求、上级的任命。

④、医生的主要责任是治病救人。这个责任来自: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道德原则。 ⑤、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这个责任来自: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 ⑥、解放军的责任是保家卫国。这个责任来自: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 3、人因不同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第4、做一做:当我扮演这些角色时??

要求每人准备一张小纸片,写下自己所扮演的五个角色,如“学生”、“子女”、“朋友”、“邻居”、“姐妹(兄弟)”、“乘客”等等。

(1)组内交流,每个角色各要承担什么责任。

(2)一个人扮演的角色是固定不变的吗?

(3)从你扮演的角色中体会你所承担的责任相同吗? 我们讨论了责任,了解到责任是与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相对应的。而且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是公民的基本素养。可是小含却陷入了迷茫状态。 二、谁在对我负责

第5:阅读案例,讨论问题 案例:(见教材P8)讨论题:对于小含的遭遇你怎么看?

谁负有责任责任是什么应向谁负责责任的来源是什么如果你是组长会怎么做?为什么? 小含按时完成作业,及时交作业自己、学校法律规定、承诺、分配任务应如实向老师报告。因为:这是负责的表现;每个人都应对自己负责;如果对自己不负责就应承担相应的后果;我们应该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不要将责任推给他人,否则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组长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收齐作业并送到办公室自己、同学、老师承诺、任务

老师教书育人、关心学生的成长自己、学生、学校、社会法律、道德原则、分配任务 小含父母抚养教育子女自己、子女、学校、社会法律、道德、习俗 1、谁对我负责?

(1)自己对自己负责(表现、意义) 【反思自己承担的责任】

○有哪些责任是你独自承担的?

(在家庭,洗碗、扫地、倒垃圾等;在学校,听课、写作业等;在社区、社会,如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分类摆放垃圾、不闯红灯等。)

○有哪些责任本该由你承担,却由其他人替你承担了?

(如洗衣应该由自己承担,却由母亲替自己承担了;在学校或街道上乱扔垃圾,却由值日同学或环卫工人给予清理了;??0

○如果我们不承担这些责任,会有什么后果?(略) (2)别人也在为我们承担着责任 【列举他人对你承担的责任】

○对于这种能够直接感受的、对你的生活有直接影响的、由他人承担的责任,你还能列举出几项?

(提示:列举学生熟悉的一些职业,如医生、邮递员,营业员等)

○对于所有使人们能够共享安全有序、文明祥和的生活,由他人承担的责任,你能够列出几项吗?

(提示:如警察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等。)

○请你以一项职业为例,谈谈尽到职业责任的重要性。

(提示:如学生可以从教师这个职业应承担的责任为例来谈。) (3)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即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制作一幅表格,按照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分类,把上述事例可能导致的后果填写出来,并从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进行评析。

后果:从整个社会来说,不承担责任会导致效率低下,人与人之问缺乏必要的信任,增加社会成本,影响社会的进步;同时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如得不到他人的信任、会受到别人的谴责,甚至会受到法律的惩罚等。

评析: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在了解责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要树立一

种责任的意识,为自己和他人、社会负责;同时,我们也要了解我们的健康成长正式建立在许多人为我们负责的基础上,我们要心存感激,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拓展活动:我的责任观:请你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来表达你对责任的理解,并进行全班交流。 本课小结:人的一生,最大的愉快莫过于选择,最大的痛苦也莫过于选择。因为我们总会遇到那些让我们很难取舍的事情而感到左右为难。所以选择的学问也是一门放弃的学问。一旦我们有所选择之后,就意味着必须为所做的事负责。只有人人尽到自己的责任,我们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代表题型:

1、写出自己现在所扮演的四个主要角色,并说出每一个角色应承担的相应的责任。 答:(1)、子女、学生、朋友、公民等;(2)、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的责任;作为朋友,忠诚、互助、互谅,我们义不容辞;作为普通公民,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等。

2、承担责任有回报,也有付出。请问,承担责任都有哪些回报?为了承担责任自己将付出什么? 答: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能积累宝贵的人生经验等。我们在承担责任时,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有时因坚持原则而遭到埋怨,甚至成绩下降。 3、回忆一下初中三年生活,你独自承担了哪些责任?哪些人又你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至少每问说两点)

答:独自承担责任有:洗衣服;收拾整理房间;扫地;主动完成作业等。他人为我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的有:父母承担了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老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解放军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责任;医生承担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责任;交警承担着维护交通秩序的责任等。 4、有的同学说:“抄袭作业与考试作弊是小事一桩,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值得大惊小怪”。请从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角度谈谈你对抄袭作业和考试作弊现象的看法。 答:(1)、考试作弊和抄袭作业是弄虚作假的行为,也是对自己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2)、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自觉反对抄袭作业,抵制考试作弊,这正是弘扬正气的具体体现。(3)、即使是在独自时,我们也要做到行为端正、遵纪守法、遵守公德、严于律己,促使自己人格完善。

5、小健(化名)是九年级某班的班长。一天,老师找小健了解小奎(化名)的情况,因为小奎最近行为反常,上课神情恍惚,成绩直线下降。小奎是小健的好朋友。小健知道小奎最近在网上交朋友,正热火朝天地谈“恋爱”,并向小奎保证不把此事告诉任何人。面对老师的询问,小健很为难。作为班长,他有责任向老师如实反映情况;作为同窗好友,他又有义务保护同学的隐私。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第一、如果小健告诉老师实情,可能有什么结果?(至少设计两种结果。2分) 答:(1)小奎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并遭到处分,从此不理小健。(2)小奎在老师的严厉批评和教育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下决心痛改前非,两人的关系更加融洽。

第二、如果小健履行对小奎的承诺,可能有什么结果?(至少设计两种结果。2分) 答:(1)小奎自己管得住自己,逐渐远离网吧。(2)小奎自己管不住自己,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第三、假如你是小健,你会怎么办?为什么?(实话实说。2分) 答:应如实向老师反映情况。因为这样做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的表现。

授课时间:第( )周星期( )总计:第( )课时

第二节 不言代价与回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事迹。

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评估承担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选择,能为自己选择负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重点:承担责任的代价

教学难点:衡量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党的好干部牛玉儒以勤政为民、忘我工作诠释“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桥吊工许振超在普通岗位上创造出世界一流的“振超效率”;乡邮递员王顺友二十年如一日在大凉山中用脚步丈量工作的苦乐;公安卫士任长霞以炽热情怀书写执法为民的的人生壮歌。他们承担责任,意味着有所付出,也有所回报。那么,我们如何看待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呢? 二、不言代价与回报

1、什么是代价 什么是回报 【班委改选】

○我选择的责任是什么?

○如果承担这个责任,我可能付出什么?

(可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给自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受到责备等。)

○如果承担这个责任,会对我有什么帮助?

(如果选择承担这个责任,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如赢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独立性更强,得到他人的承认等。) ○有没有哪种选择不需要付出代价?(略)

说明:承担责任,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同时也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1)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 回报 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代价 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承担责任的意义

①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②学会承担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有助于我们实现远大的理想。 【对选择责任的评估】

○你能为小柯设想其他选择吗?

○让我们帮小柯对他面临的几项选择进行评析。 ﹡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可能付出什么代价? ﹡可能得到什么回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1z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