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五:心有阳光

更新时间:2023-08-06 20:4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主题五 心有阳光

宽容、包容 胸襟、气度 ;好心态 自信乐观

从今天起,不要再花过多精力在“如何消除负面念头”之上,而是花绝大多数的精力在“当下美好生活”之上。这就如,一盘杂烩菜中,我们不是忙于挑出所有我们不吃的,而是用心品尝我们喜欢吃的。当我们能把精力都用在自己想要的,而不是自己不想要的,我们便生活在我们想要的生活之中了。

莎士比亚在谈到人生的处境时曾经有过一个经典的比喻,他说,我们的身心就是一个苗圃,我们的主观意志就是苗圃的园丁。不论我们是种植奇花异草还是单独培植一种树木,不管是精心栽培,还是任其荒芜,那权力都在我们自己。也就是说,假如你愿意自己是快乐幸福的,你自己就可以做到,关键是要有阳光心态。

阳光心态,就是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宽容的、开朗的健康心理状态。这样的阳光心态带给你好心情,催你前进,让你忘掉劳累和忧虑。这样的阳光心态,当你遇到变故时,它会让你化悲痛为力量,让你感受到自然规律不可违,顺其自然则是幸福的真谛。这样的阳光心态,它会让你的眼光更加深邃,洞察社会的能力更加敏锐,对待生活的态度更加自然,面对人生的道路更加自信。这样的阳光心态,当你遇到不顺时,它会让你的头脑更加理性,让你面对不顺时,不是悲观失望,而是反思自己的做事方法、做人原则,让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更上一层楼。这样的阳光心态,当你遇到委屈时,它会给你安慰,会给你容人之度,它让你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宽阔,志向像天空一样高

远。

经典名言

●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纪伯伦(黎巴嫩作家)

●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 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斯宾诺莎(荷兰哲学家)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 ●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了世上。-------巴尔蒙特(俄罗斯诗人)

●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英国诗人)

●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

1.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2.“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3.“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4.世界总有两面,接受阳光的一面,也要接受不美好的一面

5.用一颗乐观的心,困境中,让内心装满阳光

6.收藏阳光、收藏快乐的片断,挫折、黑暗时助我们度过

经典事例

1.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

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对士子学人的包容,则迎来了继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高潮。

2.齐王韩信未发迹时有过“胯下之辱”,但在统一之后,再见到当初侮辱自己的无赖儿郎,却能不记前嫌地任命他为巡城校尉。

3.“六尺巷”的典故(见3期)

4、林则徐以罪人之身,在新疆戍边期间主持兴修水利,在吐鲁番鄯善带领民众开挖的“坎儿井”,至今仍造福于当地人民,被当地人民颂称为“林公渠”。 5、庞涓是狭隘的,他不愿孙膑胜于他,施加毒手,最后兵败身亡;周瑜是狭隘的,他不肯诸葛亮胜于他,百般暗算,最后被诸葛亮三气吐血而死

“鲁迅先生写了很多批评那种柔软而中性化的作家的文章,因为他认为在那种战争年代。文人的义务便是激励和警醒那些愚昧、沉睡的民众。在他批评的人中便包括郭沫若先生。而郭先生也并不示弱,同样写了文章来回击鲁迅。一时间,这文人的战争硝烟四起......” 鲁迅逝世时,上海滩云集了大批的学生、工人,还有从各地赶来的文人学者。这些中国知识分子很多都受过鲁迅文章的批评,然而他们无不表示了巨大的悲痛。其间尤数郭沫若最为突出,他一连写出几篇文章,说道:我与周先生吵了一辈子架,然而我们是一辈子的朋友。”

1.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同时他将别人对自己的嘲笑化为阵阵敬佩与尊敬的掌声,赢得了他人的赞赏。

2.罗素在1924年来到四川,当时正值夏天,天气闷热。罗素和陪同坐着两人抬的竹轿上峨嵋山。山路陡峭险峻,几位轿夫累得大汗淋漓。罗素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见到此情此景,没有了观赏美景的心情。他想,轿夫们一定痛恨坐轿的人,这样的天气,还要他们抬着上山;他们或许正在思考,为什么自己是抬轿的人而不是坐轿的人。

转眼到了山腰的一个小平台,轿夫停下来休息。罗素认真地观察轿夫,看到他们拿出烟斗,又说又笑,丝毫没有怨天尤人的意思,也丝毫没有对命运感到悲苦的意思。他们还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好奇地问罗素一些国外的事情,交谈中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后来,罗素在他的《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讲到了这个故事,并在故事后写到: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是错误的。 幸福就是如此,坐轿子的人是幸福的,抬轿子的人未必不幸福。

3、曼德拉宽容罗本岛的三个看守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他小小说《送一轮明月》讲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月色到林中散步,当他走回住处时,发现了一位光顾他住处的小偷,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对小偷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走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第二天,他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1、禅师以其独特的行动和语言,唤醒了小偷沉酣的良知,照亮了小偷幽暗的心灵,也享受了成功的悦乐——“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禅师了了片言,

却饱蕴了极其深刻的育人之理、护生之道。读罢回味良久,为老禅师博大的胸怀所感动。他的尊重、宽容与期待象缕缕柔和的光照亮了小偷前行的路,最终使他迷途知返,找到了心的方向。

仁爱和宽容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老禅师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微妙的动作、一句温暖的话语所传递的不仅仅是佛家的慈悲、人情的美好,更体现了人性高远的境界,是道德的善,是生命的升华。老禅师送出的一轮明月,唤醒了一个生命的自觉,并引导他去向往人性的光辉,去追求高贵的品质。从这个层面来讲,老禅师不仅是一位经师,也是一位高明的精神导师。

2、在古希腊的雅典城,正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审判。罪犯是苏格拉底,罪名是散布异端学说,自立教派。大陪审团的成员们分别向两个瓦罐中投放蚕豆,白色代表生,黑色代表死。

最后,黑色瓦罐中的蚕豆更多。于是,苏格拉底身着雪白的长袍,在夕阳的余辉洒入法庭的时候,安详地喝了一碗毒芹汁,离开了容不得异端的那个世界。人死了,而思想却不朽,尽管历史证明苏格拉底的思想很重要,但已无济于事。当时的大多数雅典人用不宽容的眼光盯着他,要将他和他的思想置于死地。虽然不宽容没能扼杀思想,却到底要了思想家的命,更给人类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黑色。

人类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新事物不断产生的过程。而很多新事物又是与旧事物存在矛盾的。当旧事物还很强大时,新事迹就遭到打击,罪名是“异端”。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当时的异端,日后却往往开启了一片新的天地,并使人类的发展进入新时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0c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