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测试

更新时间:2023-04-06 22: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苏省昆山市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测试

初三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三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规定的答题纸范围内,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敏(jié)②(jiǎo) 洁③生意(àng) 然④实事求(shì)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莫扎特的音乐如同清澈的流水,在起伏的大地上流趟。这流水时而平缓时而喘急,然而它们永远不会失去控制,始终保持着优美的节奏。它们在风景如画的旅途上奔流,绿荫在它们脚下蔓沿,花朵在它们身边开放,百鸟在它们的涛声中和鸣。有时,也有凄凉的风在水面吹伏,枯叶像金黄的蝴蝶,在风中飘舞。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八则》)

②,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③造化钟神秀,。(社甫《望岳》)

④东风不与周郎便,。(《赤壁》

⑤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

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⑦,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⑧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4.名著阅读。(5分)

①《水浒传》中,与鲁提辖一起在潘家酒楼喝酒的两个人是谁?请写出他们的姓名和绰

号。

②孙悟空“一调芭蕉扇”,虽然拿到的是假扇,但他与铁扇公主一番斗智斗勇的较量却也

写得引人入胜,请简述这一过程。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3分)

4月21日,“2012中国昆山国际文化旅游节暨第十七届中国周庄国际旅游节”揭开序幕。本届文化旅游节以“健康旅游欢乐昆山”为主题,期间将举办“低碳苏州快乐旅游”骑游苏州启动仪式暨“精彩昆山骑乐无穷”大型骑游活动、“舞动昆山炫亮幸福”广场舞大赛、昆山最美乡村评选暨最美乡村摄影展等系列活动,可谓精彩纷呈,看点多多。

请你根据材料内容,或选择其中一个看点,为此次文化旅游节写一条宣传语,欢迎八

方来客。要求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不超过40字。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小石潭记》中的几段文字,完成6~9题。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B.凄神寒.骨[来源:00b61683ec3a87c24028c4c7]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皆生寒.树(《与朱元思书》)C.以.其境过清D.乃记之而去.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7.下面哪一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相同?(2分)

A.其岸势犬牙

..差互

B.人恒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D.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8.选文语言精炼,却极好地突出了景物的特点,请以“斗折蛇行”为例作简要分析。

(2分)

9.柳宗元在给朋友的信中曾经写道:“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题。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日:“善哉言乎!尧舜其犹病诸。”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

②可以免于患乎?

阅读《给我的孩子们》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3题。

①阿宝!有一晚你拿软软的新鞋子,和自己脚上脱下来的鞋子,给凳子的脚穿了,划袜立在地上,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的时候,你母亲喊着“龌龊了袜子!”立

刻擒你到藤榻上,动手毁坏你的创作。当你蹲在榻上注视你母亲动手毁坏的时候,你的小心里一定感到“母亲这种人,何等杀风景而野蛮”罢!

②瞻瞻!有一天开明书店送了几册新出版的毛边的《音乐入门》来。我用小刀把书页一张一张地裁开来,你侧着头,站在桌边默默地看。后来我从学校回来,你已经在我的书架上拿了一本连史纸印的中国装的《楚辞》,把它裁破了十几页,得意地对我说:“爸爸!瞻瞻也会裁了!”瞻瞻!这在你原是何等成功的欢喜,何等得意的作品!却被我一个惊骇的“哼”字喊得你哭了。那时候你也一定抱怨“爸爸何等不明”罢!

③软软!你常常要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脱你。现在你一定轻视我,想道:“你终于要我画你的画集的封面!”

④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激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11.比较下列两个句子中加点的“擒”字,分别说说它们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4分)A.立刻擒.你到藤榻上,动手毁坏你的创作。

B.你要我抱你到车站里去,多多益善地要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回到门口时你已经熟睡在我的肩上,手里的香蕉不知落在哪里去了。

12.选文前三段文字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依次概括这三组对比的主要内容。(3分)13.联系选文,简述你对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中国能占领多少“知识领土”

方承

①知识领土不按国家主权划分,而是依据知识创造的先占性和市场占领的范围来确定。知识创造的先占性被称为“知识产权”,占领的市场范围被称为“知识领土”。一个国家如果在知识方面没有创造,或在时间上落后,那么无论这个国家主权领土的面积多么辽阔,人口多么众多,也不能拥有知识领土。

②全球知识领土面积最大的,应该要属比尔·盖茨。这个美国人拥有的知识领土范围,超过了整个俄罗斯。不仅是因他的“视窗”覆盖了使用计算机的所有人类,还在于他有权要求所有国家的法官们作他的“国防军”。

③知识领土既不能天赋,也不可能白送,而由脑力劳动创造。开拓出来后,就被创造者终生拥有,直到他过世,后入依然继承这部分领土。如果我们的大脑不创造知识,我们就无法拥有知识领土。如果我们仅满足于传播知识、讲授知识或宣传知识,也不会拥有任何知识领土。虽然这些也是劳动,但是这种劳动只会帮助知识领土的创造者巩固和维护其领土,我们仅能获得少量的传播费、讲授费和宣传费而已。

④如果大学不创造新思想,企业不发明新技术,实验室不申请新专利,工程师拿不出新成果,那我们就如同无家可归者:在人家的知识领土上漂流,捡人家发明吃剩的残羹冷炙充饥,用人家技术穿烂的旧衣御寒,套人家换代产品丢弃的烂鞋跛行。即使这样,我们也无法长期生存,因为人家的卧榻之侧,容不得我们安睡。

⑤我们伟大的祖先,如果不是在知识丛林中“众里寻她千百度”获得四大发明,如果没有先秦诸子百家在思想乐园中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果没有《孙子兵法》的神来之笔,没有《清明上河图》中的鬼墨神工,如果这一切都没有被创造,我们今天还有什么脸面面对世界说我们是中国人?如果我们今世不创造知识、不贡献思想、不丰富文化,我们将忍看子孙后代在人家的知识领土上沦为“无国籍人”,忍痛让自己的后人在知识产权所代表的财富面前沦为“无产者”。

⑥昨天,我们依靠开放取得成功;今天,我们要依靠创造,取得新的成功。如果我们头脑还清醒,理性还健全,如果我们还顾及子孙,那从现在起,就应将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最必要的条件、最重要的资源和最宝贵的财富!(选文有删改)

14.作者写作此文要表明的观点是什么?(2分)

15.什么是“知识领土”?我们怎样才能拥有自己的“知识领土”?请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阐述。(2分)

16.选文第④段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3分)

阅读《早春的芍药》一文,完成17~ 21题。

早春的芍药盛文秀

①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我们到了“广阔天地”——东北一个十几间茅屋构成的小村落——芍药沟。

②上海知青的到来给边疆偏远的山村注入了兴奋剂,一群老乡围着我们。在一片嘈杂声中,我发现门外站着个小姑娘,个头不高,看样子十来岁。她头戴一顶雪白的羊绒帽子,毛茸茸的帽檐下,扑闪着一双又明又亮的大眼睛,这双眸子像湖水一般蓝莹莹的。小姑娘怯生生地打量着屋里的我们,一脸想进又不敢的样子。我喊了她一声,抓了一把糖,想走过去,却被身旁一个姑娘拽住了袖子,悄悄对我说:“她爹是四类分子①……”

③不久,我便知道她叫芍药,家庭成分富农。村干部隔三差五地把芍药一家押上谷场,当着全村男男女女的面“压邪气”。每当此时,芍药便大难临头似的,哆嗦着躲在大人的身后,那双蓝眼睛也藏到雪白的帽檐下,怎么也不敢抬头。

④芍药到底是个孩子,批斗后,转过屁股又和我们傻疯,“咯咯咯”地笑,“呼呼呼”地跑,就像吃了“忘忧果”。

⑤我们迎来了到边疆插队的第一个春节。除夕傍晚,门口拥来许多小孩,他们受大人的旨意请我们去吃年夜饭。领着知青一起过年的孩子,既高兴又得意,一路炫耀着陆续走了。我走出宿舍正准备锁门,只见窗台边站着芍药正低着头,摆弄着衣角。“她会不会叫我去她家?”我心里“咯噔”一下。去她家吃饭,可不是开玩笑,千万不能感情用事,丧失阶级立场!锁好门,我对她说:“芍药还不走!”“姑姑!”芍药误解了我的意思,竞高兴地一把拽住我,亲热地说:“姑姑!上我家过年!我都等你半天了!”我不由自主地“啊”了一声。看着她满怀喜悦的脸,我真有些为难。迟疑片刻,我拍拍她的肩哄她说,“头晌姑已经答应铁柱

家了,明年,明年姑一定来……”芍药抬起那双蓝莹莹的眼睛,落寞地点了点头,慢慢转过身,默默地走了。望着芍药远去的背影,我心里阵阵的酸痛。

⑥转眼到了第二个除夕,善良热情的乡亲们导演的“劫人剧”又上演了。想到去年在窗台边对芍药的承诺,心不由自主地慌乱起来。突然门外传来“嗒嗒嗒”的脚步声,“嘭”地门被推开了。啊!从镜子中我看到了那顶雪白的羊绒帽子,是芍药。没等我回头,气喘吁吁的声音便在背后响起:“姑,我包饺子,包忘了……我来晚了!”我的心抽紧了!那个除夕,我推托有病,谁家也没去。芍药真以为我病了,带了些好吃的,来宿舍陪我。躺在炕上,面对那双清澈纯洁的眼睛,我辜负的仅仅是一顿年夜饭吗?

⑦以后的除夕,在高高矮矮的人头中再也没有了芍药的影子。

⑧我离开东北那年,芍药长成20出头的大姑娘了,那双蓝眼睛仍像湖水一般清澈明亮,可没有上门做媒的。芍药变了,变得忧郁,变得愁眉不展。

⑨告别芍药沟那天早上,天阴冷阴冷的,我在几里外的汽车站等车。道上跑过一个人来,那熟悉的雪白羊绒帽,在淡淡的曙色里格外醒目,是芍药!临上车芍药硬塞给我一包东西,我执意不收,一个劲地推托着。谁知芍药的眼圈红了,哽咽着:“你总这样,都走了,还忌讳……”“不是,不是的……”我语无伦次地怎么也说不清。

⑩车上我解开芍药塞给我的小包袱,一团热气夹着丝丝的清香扑鼻而来。哦,是玉米!她知道我最爱吃玉米了。顿时,一股暖流在心里翻腾,泪水充满了眼眶,簌簌地滴落在玉米上。车开了,我情不自禁地把身子探出窗外,芍药姑娘渐渐地在我的视线中消失了。

(11)岁月如梭,多少年过去了,每每想起芍药,心里总是沉甸甸的。我依然背负沉重的“包袱”,魂牵梦绕地怀念着芍药沟,思念着那株早春的芍药。(原文有删改)[来源学科网ZXXK]【注】①四类分子:当时农村把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称为四类分子。[来源学科网]

17.选文对芍药的外貌描写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8.选文第⑤段.“看着她满怀喜悦的脸,我真有些为难”,“我”为什么感到为难?仔细揣摩人物心理,说说你的理解。(4分)

19.第⑥段的划线句子表现了芍药怎样的心情?该段中还有哪些语句也能表现人物的这种心情?请结合这些语句作简要分析。(3分)

20.作者将“我”告别芍药沟的时间设定在一个“阴冷阴冷”的天气里,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3分)

21.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我每每想起芍药,心里总是沉甸甸的”。(3分)

第三部分(60分)

22.作文。(60分)

请以“风雨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剧本外,体裁不限;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姓名、校名。

更多精彩资料请关注教育城中考网:00b61683ec3a87c24028c4c7/zhaokao/zk/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4v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