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中历史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政治

更新时间:2023-04-06 22: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二课时)

一、课程标准

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我国民主和法制被严重破坏和践踏的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所具有的转折性意义;了解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二、课前——结构化预习,自主生疑

(一)结构化预习

1.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1)良好开端: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分析了,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加强国内民族团结;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中共八大是

(2)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

开始: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文革的开始。

严重危害:文革破坏了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摧残了;肆意践踏了国家的,给党和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2.历史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主题报告: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2)内容:

①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②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③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④做出实行的重大决策,实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3)影响: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报告,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初步构想。

(2)1982年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

1

2 这是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它规定了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 ,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进行 。

(3)中共十五大提出 的历史任务。

(4)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把这一方略以 的形式确定下来。

(二)预习检测

1.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上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于2008年3月2日到京,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申纪兰是中国唯一连任一至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被称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见证人”和“活化石”。下列事件她没有经历过的是( )

A.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C.曾连续十年没有能参加全国人代会

D.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解析:一届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文革”期间,曾经十年没有召开全国人代会。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故选项A 、C 、D 她都经历过。B 项是在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B 符合题意。

2.在中国要避免“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 )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D.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

解析:“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政治建设。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必须要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国家的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避免因决策失误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同时,还应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遵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正是由于这些深刻的教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大力加强了民主法制的建设,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C 符合题意。

三、课中----合作探究、互动解疑

(一)图文说史—天安门前接受检阅的红卫兵和群众队伍

(二)互动解疑

1.“文化大革命”对国家重要政治制度的严重破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3.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载入宪法的意义是什么?

(三)课堂总结:

四、课后---拓展训练、内化迁移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A.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变化

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

C.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认为中央领导层出现了修正主义

2.十年“文革”在政治建设方面造成的最深刻的教训应是

()

A.反对个人崇拜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重视民主法制

D.正确认识社会矛盾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开始的标志是()

A.中共八大召开

B. “文化大革命”结束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

A.民法

B.宪法

C.行政法

D.刑法

5.1980年邓小平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提出()

A.必须解决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B.必须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

C.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6.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A.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B.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D.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1986-2000年间,依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

的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最重要的作用是()

A.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B.加强立法工作

C.推行普法教育活动

D.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8.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主要是()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B.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D.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9(选做题).阅读下列材料:

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请回答:

(1)江泽民同志认为要“依法治国”。请简述其理由。

4

(2)请联系实际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依法治国的认识。你在这一方面应该怎样做?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4v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