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导论读书报告

更新时间:2023-12-30 21: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共管理导论读书报告

公共管理导论读书报告

7它们致力于赚钱而不仅仅是花钱

8它们实行分析,引入参与管理

9它们宁可采用市机制而不是官僚机制 10它们不仅重视提供服务,而且激励所有的部门——公共的,私人

的,志愿的——为解决其社区问题付诸行动 问题六 受奥斯本和盖布勒的《重塑政府》的影响,戈尔报告的内容:戈尔报

告试图通过四条主要原则来改变美国联邦政府的文化 1削减繁琐拖拉的办事程序,从人人为遵守规则而负责的体制向人人为实现结果而负责任的体制转变2顾问至上3授予下属取得结果的权利4

回归本元,产生一个花费少,效果好的政府。 那时起,各国政府已经注意到行政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竞争性资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它的改革内容,并指出,如果想尽一步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与效能,必须对公共部门的文

化进行根本性改变。 因为这种新的公共管理方法强调

㈠对顾客,产品与结果的关注㈡采用目标管理方法与绩效测量方法

㈢应用市场与市场机制来取代中央集权型管制 ㈣竞争与选择

第 1 页 共 12 页

㈤通过权利,义务,责任的协调一致来下放权利。 问题七公共管

理改革的指导理论? 与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基本理论完全不同的是公共管理改革的基本理论包括

㈠政府工作人员受经济动机的支配㈡私营部门的弹性管理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经验

㈢行政不可能脱离政府。最重要的是这种理论的变革是由行政变为管理,前者主要是执行命令而不负其责任,而后者则更多意味着实

现结果,并为此承担个人责任。

问题八行政与管理的区分 行政从本质上是指执行指令和服务,而管理则指:

㈠实现结果㈡管理者实现结果而负有的个人责任“行政”与“管理”不是同义词,它们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也不一样。公共行政是一种公众的服务活动,公务员指行他人制定的政策,它关注的是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化为行为以及办公室的管理的过程。而管理不仅包括行政,还指为了以效率最大化的方式实现目标而进行组织活动,以及对

结果真正负有责任。

问题九公共部门所发生的变革的原因?变革的紧迫问题。 公共部门发生的变革是对某些相互关联的紧迫问题做出的一种反应,这些紧迫问题包括:

㈠对公共部门的抨击㈡经济理论的变革 ㈢私营部门的变革

第 2 页 共 12 页

㈣技术变革 在改革运动的不同时期,改革的侧重点是不断变化的,与后期相比,

早期更注重政府角色的削减

(一)公共部门的三个方面受到抨击 首先,公共部门的“规模”受到抨击,有人论证说,政府简直是过于庞大浪费了,过多的紧缺资源。其次,关于政府的“范围”也发生了争论,有人认为,政府本身介入的活动过多,其中许多活动可以有其他可选择的备用方法,作为对这种方法的回应,许多之前由政府从事的活动开始转回到私营部门。也就是说凡是被认为可由私营部门提供

的服务均可通过合同或直接销售的方式转给私人提供者。 第

三,特别是由于官僚这改变成一种极不受欢迎的社会组织形式,政府的“方法”受到持续不断的抨击,人们越来越认为,官僚制的工作方法必定会造成主体无起色和效率低下。如果必须由政府从事某些

活动也需要寻求除官僚制之外的其他组织方法 对公共部门的规模,范围,和方法进行的抨击所产生的明显后果是削

减政府和改变其管理方式。

(二)经济理论 20世纪70年代,面对第一次石油危机所带来的滞涨与其它经济问题,政治和政府更加关注经济,并接受了新古典注意经济学理论,认为政

府内外,应该更多地应用市场机制来制定政策。

公共选择理论 这一理论是将微观经济学运用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经济思想的一个分支。它根据标准的经济假设做出预测,然后寻找证据观察这些预测是

第 3 页 共 12 页

否合理 A公共选择的主要假设是以完全理性为基础的。施蒂格勒认为:一个理性的人必然受到对其行动有影响的刺激机制的支配。无论他自己的个人欲望是什么。如果某种活动将带来惩罚,他必然会取消这种活动。如果将带来较大的利益,将会吸引从事这种活动。胡蒙卜和棍棒对科学家和政治家人的支配作用与对驴子的支配作用是一样的。官僚和任何其他人一样,不是受到公共利益的刺激,而被认为是受到其利己的

利益激励 B公共选择的理论家们一般断定,“最好的”的结果应该是市场力量的作用最大化,政府的作用则相应减小。他们认为,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市场要优于政府或政府市场。如果能够减少政府在提供商品和服

务方面的作用,整个经济将会从中受益 C公共选择理论也提供了一些备选方案。最明显的是允许竞争和选择,

尽可能使许多活动返回到私营部门 D但市场并非在所有环境中都有较好的作用。有人认为,关于个人理性的假定过于宽泛,并且忽视了公务员的任何无私行为或公共精神,另

外,还存在着如何划分公共与私人之间的界限问题。

委托人,代理人理论 A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经济理论也是一个运用于公共部门——特别是责任制——引人注目的理论。该理论是针对私营部门中的问题发展起来的。旨在说明私人公司中管理者(代理人)和股东(委托人)的目标

之间经常出现的偏差 B一般的代理问题具体如下特征:某个委托人试图为代理人建立一种刺激机制,使其行动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实现委托人的目标。代理人做出

第 4 页 共 12 页

的决策则对委托人有影响。此外,为保证代理人的行为服从委托人的愿望,代理人应有某些合同,以便详细说明他们的义务和权利。在建立这种刺激结构时,存在的困难来自两个因素:

㈠委托人的目标和代理人的目标典型地存在偏差㈡委托人和代理

人所得到的信息差异 C委托人,代理人理论在公共部门中的运用结果与在和私营部门中的运用结果相比较,在任何责任机制方面有一定的难度,我们难以确定谁是委托人也难以发现他们的真正愿望是什么。公共服务的委托人是选民,但他们的利益非常分散,以致于不可能有效的控制代理人——公共管理者。对于代理人来说,在任何情况下,都难以确定每一个委托

人可能希望他们做什么 E要想减少公共部门中的代理人为题是有可能的,该理论的提出促使某些人极力主张公共部门尽可能多地对外签订合同。合同形式与缩减政府规模的作用一样可以引进到公共部门中去。两者都适用于雇员和组

织。 合同形式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将公共活动签订形式包出去,存在着是否可以确保遵守合同的问题。而绩效工作则

有可能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交易成本理论 对管理变革有一定影响的另一重要的经济理论是交易成本理论。正如威廉姆森陈述,该理论对交易没有成本的概念提出了挑战,并且阐明了在何种环境中,公司可能会偏好市场检验或签订合同的方法而不仅

仅局限与在公司内部完成某些工作。 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公共部门。在公共部门中,如果采用对外签订的

第 5 页 共 12 页

形式降低行政经费,并且造成某种竞争,将有可能是某些交易付出较低的成本。但是,如果按照威廉姆森的逻辑进一部分析,对于某些公共部门来说,由于市场检验已经成为强制性的事情,内部完成的效果可能比实际上更好。当购买者与供应者之间的谈判较为复杂时,不应

想当然认为会同形同全有较好的效果。

三)私营部门的变革 公共部门变革面临的另一个紧迫的问题是私营部门的迅速变革和这样一种现实,而公共部门的管理和效率对私人经济和国际的竞争实力有

所影响,因此公部门不能不受影响。 1竞争 大多数国家的私营部门面临着巨大变化,通常处于较多困难的调态之中。如果政府不像私营部门发生的变革那样朝着同一个方向对公共部

门进行变革。它们信用将会遇到挑战。 波特阐述了公司内的某些变革,他认为,有四种相互联系的力量将会使变革趋势加速,改进组织中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高它们的

绩效水平 A多样化的哲学正在发生变化,转为强调相互联系的多样化。企业的业务范围在缩减,更为注意的工作的“适当性”,以至于不相关的成边

缘性的企业股权被转让出去 B因为增长缓慢和全球竞争加剧,造成更为困难的环境,使企业的重点

从增长转向绩效 C技术变革加强了企业间的相互联系,特别是电子和信息技术方面更容

易实现这种变革。 D由于愈来愈多的公司寻求建立企业间的相互联系,多方位的竞争日益

第 6 页 共 12 页

加剧。 波特住处的第一点在公共部门正在发生。对外签订合同,消减政府经费等以各种形式朝民营化发展的运动,可以认为,是政府对外剥离出

的部分。不再被视为是“核心业务” 波特找的第二点也是同样适用。现在公共部门不存在增长问题,但是由于政府到处都面临着更为困难的时期,提高绩效乃是必然要求。全

球的竞争力最对公共部门的影响与对私营部门的影响同样大。

第三点,技术变革有可能将新的管理体制引入政府中去。 第四点,在公共部门中也有同样的情况出现。波特所指的相互联系的类型包括组织内部的较好的沟通,以及与私营部门进行竞争成联合的

风险.

2、全球化。在公共行政方面,受思想传播和技术影响发生着非常迅速的变化,以至于国家的屏障越来越形同虚设。在一个经济竞争的世界中,政府的角色是确立国家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波特认为政府的政策对国家优势既有积极地也有消极的影响。同时,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国家经济绩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经济竞争受到劳动力的健康、教育和训练,税收管理的效率以及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在大多数国家都是由公共服务提供的,因此,全球

化问题成为改革行政机构的另一个紧迫问题。

3、能力。由于政府在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全球化运动方面的特定作用,我们必须对政府的能力予以关注。斯蒂尔曼认为:

对于政府来说,像货币供应量、利率、全球对资源的需求、成品价格、廉价劳工的迅速变化以及成本的上下波动等新的经济的不确定性,给长期计划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既定方案的有效管理带来了非常复

第 7 页 共 12 页

杂的问题。这些新的经济不确定性加重了人们的不安全感,并进一步

使人们对政府妥善解决这些眼前问题的能力深表怀疑和缺乏信心。 传统的行政模式可能提供不了挑战期间所需要的这种能力。按照波特的说法,当政策制定者的角色需要更敏锐、更有思想时,必须对公共行政模式进行变革。这种更敏锐、更有思想性的角色据认为在公共行

政的官僚制转变为更有弹性的管理结构时产生的。

(四)技术变革 。对包括政府管理在内的各种管理都有影响,20世纪初设计的官僚制完全不能在如今这个变化迅速、信息丰富、知识

密集的社会和经济中正常发挥功能。

1、各种类型的信息和数据可以以较低费用收集和传递,并且可以转为绩效信息,其结果可导致管理实行分权。相对于传统行政模式的原始技术基础来说,这种情况本身就可以导致政府实行重要的管理改

革。

2、信息是可以共享的,它可以即刻整理为可供高层管理部门使用的形式。由于在处理和传递信息方面减少了对中间管理环节的需要,

可以使等级制变得扁平些。

3、信息技术使“办公室”概念发生了变化。现在各种档案已经逐渐采用电子化的方式保存,可以同时从许多不同的途径进行查阅;公共沟通也实现了电子化,某些公务员可以在家使用电脑而不是在办公

室,因此,办公室及其管理必须进行改革。

4、按照缪德的论述,这种变革具有使组织受益的潜力: 在公共行政方面,未来对信息系统的运用、处理方法和技术开发,从整体上有利于公民、个人和国家。所有这一切遇到了两难问题并引起争论。既要很自然的管住较重要的事情,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信

第 8 页 共 12 页

息服务的有益潜力,这应是有可能做到的。如果这样的话,将会产生

把公共服务改革和由信息科学推动的变革结合在一起。 总之它被视为推动政府趋向公共管理的新形式,脱离传统官僚制的主要动力。尤其随着电子化政府形式的采用,这种由技术推动的变革可

能会加速。

第二章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问题

一、传统模式的特征包括:行政部门处于政治领导的正式控制之下。建立在官僚制的严格的等级制模式的基础之上,由常任的,中立的和无个性特征的官员任职,只受到公共利益的激励,不偏不倚地为任何执政党服务,不是修饰政策,而仅仅是执行被政治官员决定的政策。它的理论基础来自于许多国家的学者;美国伍德罗·威尔逊;英国的诺斯科特—— 特里维廉报告;与德国的马克思·韦伯联系在一起

的官僚制模式。 政府已经将注意力从正式程序、结构和防范机制转向成果,传统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现在已经被认为过时了,且不再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需

要。 问题

二、.早期的行政系统的重要的特点。 1、早期的行政系统是“个人性质”的,即以效忠国王或大臣等某个特定个人为基础,而不是“非人格化”即以合法性为基础并忠于组

织和国家,所以它常导致谋求个人利益的腐败或滥用职权。

2、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期内,美国存在着政治上的“政党分赃制”,它来自于这样一句谚语:

第 9 页 共 12 页

“战利品属于胜利者”。因此它既没有要求与公共行政相关的技能,也就没有任何理由表明党政局变化时,政府的行政部门可以保持

不变。

3、政党分赃制产生了很多后果,其中包括:

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期随着政府更迭产生周期性的震荡;公共行政与政治和不胜任普遍联系在一起;执行部门和司法部门在任命方面的冲突越来越多,这种冲突导致在1868年对一位美国总统的弹劾;求职者对总统者提出几乎难以置信的要求——对州和地方政府的执行部

门亦然——特别是在选举之后。 这种体制效率低,效能亦差,当政府的决策、经费和选票都成为可谈判的商品时,政府实际上成为一个私营企业,公民无从知道政府的真

正立场。

十九世纪的改革

传统模式的产生,1854年,诺思科特——特里威廉的报告

㈠公共服务应由一批经过认真挑选获准进入其较低等级的年轻人

来执行

㈡他们必经通过任职前已经确定的适当的考试制度来进行选拔

㈢建议取消恩赐制,取而代之的方法是在一个中央考试委员会的

监督下,通过公平的竞争性考试进行招聘人员。

㈣对中央各部的公职人员进行重组,以分别从事脑力工作和机械

工作

㈤通过以功绩制为基础的内部晋升方法填补较高层次的职位 诺思科特——特里威廉报告标志着公共服务以功绩制为基础的任命制的开始和恩赐制的逐渐衰落。该报告重视人事问题。虽然在时代条件

第 10 页 共 12 页

下推行得很缓慢,但是它标志着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产生,并对解

政党分赃制有很大的影响。 93年,《文官法》即《彭德尔顿法》

附送:

公共管理硕士生的开题报告范文

公共管理硕士生的开题报告范文

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 经济效果; 社会效果; 风险性, 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 delphi法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

第 11 页 共 12 页

下,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 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 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其输出值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 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 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第 12 页 共 1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u1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