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验总论

更新时间:2023-08-17 20:26: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心理测验总论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 一、心理测验在我国的悠久历史 1、早在25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 根据自己的观察评定学生的个别差异,将人的智 力分成三个等级:“中上之人”,“中人”, “中下之人” (命名量表和次序量表) 。并指 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 上也 。” 2、孔子之后约150年,大思想家孟子指出了对心 理现象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万物皆可测 量的思想);“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短 长。物皆然,心为甚。”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3、汉代董仲舒: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 这是一种注意测量。 4、如何考察人的心理,三国时期的刘劭在《人物 志》中提出了一条基本原理,即“观其感变以审 常度”。——这是一部研究能力的专门著作, 1973年,美国学者施瑞奥克将该书以《人类能力 的研究》为书名译成英文在美国发表。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5、现代许多心理与教育测量学家认为,心理与教 育测量起源于中国的科举考试(源于隋、始于唐 终于清的科举选士制度) 。(可研读有关教育测 量和评价的书籍) 6、清代的益智图(七巧板)和九连环是世界上最 早的创造力测验。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清朝末年,心理学由西方传入我国。 1920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两所心理学实验室。 廖世承和陈鹤琴在南京高师开设测验课,并用心 理测验试测投考该校的学生。这便是我国正式开 始的科学心理测验。1921年他俩正式出版《智力 测验法》一书。 1922年比奈量表由费培杰翻译成中文,并在浙江、 江苏的小学生中施测。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

1922年,麦柯尔(W.A.McCall)博士来华讲学,在他的 指导下,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女子 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等高校的师生开始编制测验。 1923年,教育改进社对全国22个城市和11个乡镇的9.2 万名儿童进行了大规模调查。 1924年陆志韦先生发表了《订正比奈西蒙智力测验说明 书》,30年代又与吴天敏再次做了修订。 1931年中国测验学会成立。 1932年《测验》杂志创刊。 到抗战前夕:制定或改编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约二十种, 教育测验五十多种,出版心理与教育测验方面的书籍二十 多种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

1949—1978年这30年间,由于深受前苏联心理 学的影响,我国心理与教育测量一直是一个禁区, 无人问津。1979年,随着心理科学在中国现代化 进程中的地位得到重新肯定,心理与教育测量

工 作也得以恢复,近30多年来,中国的心理与教育 测量在各领域获得了迅速发展。为心理与教育测 量的学科建设和改进实际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

1、智力测验 1979年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在天津成立心 理测验协作组,决定由龚耀先主持修订“韦克斯勒成人智 力量表”,于1982年完成修订工作。 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在武汉成 立心理测验协作组,决定由林传鼎、张厚粲主持修订“韦 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于1986年完成。 1982年,吴天敏修订出版了“第三次修订中国比内量 表”。 1985年,张厚粲主持修订了“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1986年,龚耀先又主持修订“韦克斯勒幼儿智力量表”。 1992年,戴忠恒修订了“一般能力倾向测验”。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2、人格测验 1982年,由宋维真主持修订了“明尼苏达多相人 格调查表”,于1985年完成。 1981年,刘绍衣等修订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 素问卷”,制定了辽宁省的常模,后于1988年由 戴忠恒、祝培里主持制定出全国常模。 1983年,龚耀先主持修订了“艾森克人格问卷”。 1987年,张明圆修订了“生活事件量表”。 1990年,吴文源修订了“症状自评量表(SCL— 90)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另外中国心理学家在继续引进修订国外人格量表 的同时,开始编制中国人自己的人格量表。如: 1988年,洪德厚等编制了“中国少女非智力个性 特征问卷”。 1992年,宋维真等人“心理健康测查表”。 1993年,宋维真等人同香港学者合作编制了“中 国人个性测量表”。 1992年,沙疏英、张锋等人编制出“学生性格量 表(11—18岁)”,并于1995年制定了云南省 城市、农村及少数民族学生的常模。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3、教育测验 1979年,林传鼎、张厚粲等人在参考国外资料的 基础上编制了“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用于 测量小学毕业生的普通能力,并估计小学毕业生 是否具备学习初中课程所必需的语言能力和推理 能力。 1980年开始,在张厚粲的主持下,北京师范大学 高考研究组对每年的高考试卷作了系统的统计分 析,获得了有关试卷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等有意义的信息。··· ··· 1984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 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1986年,罗黎辉、施良方等对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进行了研究,并将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介绍到中国。 80年代,张敏强、张厚粲对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 反应理论在考试制度改

革中的应用情况作了比较 研究。杨志明、张厚粲运用概化理论对测量误差 作了分析。 标准化考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题库理论与技术 的研究取得长足进展。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4、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 1980年初:北京师大心理系首开心理测量课。 1984年:第五届全国心理学年会,成立了以 北京师大心理系张厚粲教授为首的测验工作委员 会,后改为测验专业委员会。该专业委员会定期 组织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针对近年来滥用和误 用测验的情况,该专业委员会及时制定了《心理 测验管理条例》和《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 两个文件。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二、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和发展 (一)心理测验的产生是社会的需要 1、劳动分工→专门人才训练,人员选拔、职业指 导,这是心理测验产生的重要原因。 2、19世纪,欧美开设护理精神病人的特别医院, 急需确定收护标准和客观化的分类方法,这是心 理测验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二)心理测验的先驱 1、高尔顿:首先倡导心理测验运动的是优生学的 创始人、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爵士 (Francis Galton)。1869年,他出版了《遗 传的天才》一书,提出了人的能力是由遗传而来 的,并设想人的能力水平的分布是正态的,其差 异是可以测量的。1883年,在他出版的《人类才 能及其发展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测 验”“心理测量”两个术语。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

1884年,高尔顿在伦敦国际博览会上成立了一个 “人类测量实验室”,参观者可以得到自己的身 高、体重、阔度等身体素质和视觉敏锐度、肌肉 力量、反应时以及其他的感觉—运动机能的量化 信息。博览会闭幕后,高尔顿把实验室迁到伦敦 南克圣顿博物院,继续工作了长达6年之久。通过 这种方法,高尔顿积累了有关简单心理现象的个 别差异的大量系统的资料,这可以看作是第一个 大规模测量人的个别差异的尝试。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

高尔顿在他的实验室里发明了许多测量仪器,如 用来测量长度视觉辨别的“高尔顿棒”、用于测 量听力的“高尔顿笛”,并以这些感觉敏锐度为 指标来判断人的智力。他通过测量发现白痴对热、 冷、痛等感觉的鉴别能力较低。他还是应用等级 评定量表、问卷法以及自由联想法的先驱,他创 造了粗略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他的学生皮尔逊 就是积差相关系数的发明者。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2、卡特尔: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J.M.Cattell) 曾留学德国,冯特,在英国剑桥大

学任教期间与 高尔顿交往甚密。回师从美后,他编制了几十个 测验,包括测量肌肉力量、运动速度、痛感受性、 视听敏度、重量辨别力、反应时、记忆力以及类 似的一些项目。1890年,他发表了《心理测验与 测量),首创“心理测验”一词。 美国学者波林指出:“在测验领域中,19世纪80 年代是高尔顿的10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10年, 20世纪头10年则是比奈的10年”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

3、比奈:智力测验的发明,可以追溯到20世纪 初阿尔佛莱德· 比奈(Alfred Binet)和他的助手 西蒙(T.Simon)在巴黎从事的智力测验工作。 1904年,法国教育部委派许多教育家、医学家组 成一个委员会,研究公立学校内低能儿童班级的 管理问题,筛选不能适应正常班级教学的儿童。 比奈也是成员之一,他主张用一种测验的方法去 辨别心理缺陷儿童。经过他与助手西蒙的精心研 究,于1905年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了题为 《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的论文。该文介 绍的新方法就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比 奈—西蒙智力量表”。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1、用智力年龄表示测验的结果。比奈一西蒙智力 测验采用了“智力年龄”这个概念,它指的是根 据智力测验结果而得出的年龄。某个儿童不管他 的生理年龄多大,他若能通过智力测验某个年龄 组的测验题,例如他通过了智力测验5岁组测验题, 而未能通过6岁组测验题,他的智力年龄为5岁。 2、既测量低级的智力水平,又测量高级的智力 水平。比奈认识到人的智力有高级和低级之分, 他批评以前的一些心理学家(如高尔顿)只测量 简单低级的心理过程,认为这不可能测到真正的 智力,因此他编制的测验,既包括低级的智力, 而且还通过语文、算术、常识等题目来测量人的 理解力、抽象力、判断推理能力等等高级心智活 动。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

比奈—西蒙智力量表第一版发表后,首先受到了斯皮尔曼 (Spearman)的批评。斯皮尔曼在1904年提出了智力 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主要是一种普遍而概括化的能力, 他称这种能力为G因素,另外还存在S因素,它代表个人 的特殊能力。他认为比奈的研究缺乏理论基础,其研究成 果只是出于好运,虽然他找到了测量一般智力的方法,但 对此却毫无了解。比奈反唇相讥,认为斯皮尔曼过于注重 统计方法。但不管怎样,比奈还是运用了近代测验理论的 基本思想,即测验的原理在于将个人的行为与他人比较并 归类, 在1908年及1911年两度修订了量表。美国心理 学家宾特纳(R.Pintner)说:“在心理学史上,假使我们 称冯特为实验心理

学的鼻祖,我们不得不称比奈为心理智 力测量的鼻祖。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三)心理测验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推孟(Terman)在1916修订的斯 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可谓是比奈量表的一个新 的转折,表现在采用智力商数表示智力发展的相 对水平,从此智商一词便为全世界所熟悉。 心理测验运动:20世纪初兴起,20年代进入 狂热,40年代达到顶峰,50年代后转向移步 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58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