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教案

更新时间:2023-09-28 13: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创新引领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教案 项目一初识创新与创业 任务一 认知创新 【授

课内容】了解创新的含义,理解创新的实质与特征,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生自主创新的 现状。 【学时数】1学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创新的含义 2.理解创新的实质与特征 3.了解我国当前大学生自主创新的现状 【教学重点】 掌握创新的含义、实质和特征。 【教学难点】 大学生自主创新的现状。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PPT、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新课导入 [案例导读] 雷军与他的小米公司 第二环节 新课讲述 一、创新的含义 二、创新的实质与特征 1.目的性 2.变革性

3.新颖性 4.价值性 5.发展性 经典案例 朱博文与他的科技创新——对玻璃板的改进提高光伏转换率 三、当前我国大学生自主创新的现状 1.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 2.有创新热情,但创新精神不佳 3.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 4.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 第三环节 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介绍了创新有关的知识。主要的知识点如下: 1. 创新的含义; 2. 创新的实质与特征; 3. 我国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 任务二 认知创业 【授课内容】了解

创业的涵义,认识创业的时代背景,理解创业的要素,理解大学生创业 的意义。 【学时数】1学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创业的含义。 2. 培养大学生创业的自信心,树立“创业我能行”的积极情感与态度, 激发学生为实现自 我的辉煌人生而奋发拼搏的精神。 3.学会分析创业的背景。

【教学重点】 掌握创业的涵义、创业的要素。 【教学难点】 理解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PPT、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新课导入 我们身处于创业的时代,那么什么是创业,创业的实质是什么呢, 第二环节 新课讲述 一、创业的含义 二、创业的要素 1.创业者 2.创业环境 3.创业机会 创业资源 4. 5.创业项目 三、创业精神 1.创业精神的本质 2.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 四、创业的类型 1.自主创业 [经典案例] 手绘天商地图——为天商代言

2.脱胎创业 3.二次创业 [拓展阅读] “服务营销理论之父”克里斯琴格罗路斯对创业的分类 五、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一)对大学生自身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 2.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 3.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二)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 1.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拓

展阅读]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节选) 2.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转型 3.推动我国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第三环节 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介绍了创业的基本概念、知识。主要的知识点如下: 1. 创业的概念; 2. 创业的要素; 3. 创业的意义。 项目二 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创业能力的提升 任务一 创新意识的培养 【授课内容】 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升。 【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创新意识的内涵。 2.掌握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教学重点】 创新意识的作用、内涵。 【教学难点】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PPT、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新课导入 [案例导入] 从“公司金领”到“灵芝王”——大学生陈科的创业故事 第二环节 新课讲述 一、创新意识的内涵 二、创新意识的作用 1.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 2.创新意识促成社会多种因素的变化,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3.创新意识能促成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提升人的本质力量 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关系 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1.大学生方面: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2.学校方面: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 3.国家方面: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 [拓展阅读]

李克强总理在天津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节选) 第三环节 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的知识点如下: 1.创新意识的内涵。 2.创新意识的培养方法与途径。 任务二 创业能力的提升 【授课内容】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交往协调能力,不断提 升自我的能力。 【学时数】1学时 【教学目标】 掌握创业者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及其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 创业者应具备的各种能力。 【教学难点】 创业者应具备的各种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PPT、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旧课回顾/新课导入 上节课主要介绍了创新意识的内涵,创新意识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点。 第二环节 新课讲述 一、决策能力 1.通过理财分析比较项目优劣的能力 2.处理企业危机的能力

3.衡量取舍的能力 二、组织管理能力 1.团队领导与管理能力 2.计划管理能力 3.建立和改进企业管理制度的能力 4.目标管理能力 5.项目管理能力 6.授权能

力 三、资源整合能力 1.企业内部资源整合 2.企业外部资源整合 [经典案例] 整合资源,反亏为盈 四、交往协调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 2.商务谈判能力 3.说服能力 五、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 1.人生目标规划能力 2.学习能力 3.创新创造能力 第三环节 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的知识点如下: 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交往协调能力,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 项目三 创新思维的开发

任务一 创新与创新思维 【授课内容】创新思维的含义、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创新创新思维的含义。 2.理解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创新思维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PPT、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新课导入 通过在课堂中进行一个创新思维的小测试,创设一个趣味性的情境,引发学生对创新的 热情和接受创新的思维方式。那么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创新思维呢, 第二环节 新课讲述 一、创新思维概述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 (二)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 1.敏感性 2.新颖性 [经典案例] 60分米高的桌子 3.联动性 [经典案例] 巧移“钟王”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cj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