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书记应知应会内容

更新时间:2024-01-10 13: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党组织书记应知应会内容

“三会一课”是党组织生活的基本形式,是加强党员日常管理的主要途径。“三会”是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一课”就是按时上好(党课)。 1、支部党员大会一般(一季度 )至少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一般(一个月)召开一次,党小组会一般(一个月 )召开一次。

2、 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方式主要有(限期改正、劝其退党、除名),都必须经(支部党员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3、转移和接收党员组织关系的凭证主要有二种,即 (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和(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 4、转移和接收正式组织关系,应当凭据(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转移和接收临时组织关系,应当凭据(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 短期外出(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或长期外出(6个月以上)但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应当办理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 党员外出时间(六个月 )以上、且地点比较固定,应按规定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党员短期外出学习、开会、实习、考察等(三个月 )及以内的,无需证明党员身份的,可不开具党组织关系凭证。

5、召开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有表决权的到会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人数的(半数),采取(无记

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才能通过决议。

6、 党员应当增强党员意识,主动(按月)交纳党费。遇到特殊情况,经党支部同意,可以(每季度)交纳一次党费,也可以委托其亲属或者其他党员代为交纳或者补交党费。补交党费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

7、 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总要求是: (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

8、要求入党的人必须(自愿)向党组织提出申请,递交入党申请书。 写了申请书的人在确定为积极分子后,必须经过 (一年以上)的考察期,才能讨论是否列为发展对象。 9、 “团员推优”是指(推荐优秀共青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团员递交入党申请书后,要经团组织推荐,使“推优”工作逐步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渠道。 10、 对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要参加(短期集中培训),作为发展对象是否具备入党条件的内容之一。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之日)起计算。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满后,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或犯有一定的错误,但还没有完全丧失党员条件,而且本人也有决心努力改正错误,可延长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 ),最长不超过(一年)。

11、凡党员所去单位已建立党组织的,(应当)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单位党组织。

12、预备党员预备期将满时,应(提前主动)写好转为正式党员的书面申请交给党支部。

13、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的支部委员会和不设支部委员会的支部书记、副书记,每届任期(3)年。

14、 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

15、被选举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的人数的(一半),始得当选。

16、 党员大会宣布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时,按(姓氏笔划)为序。

17、 根据党章规定,在基层单位中,凡是有正式党员( 3人 )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18、党员不足( 7人)的党支部,不设支部委员会,只设书记一名,必要时可设副书记一名。

19、 预备党员转正的手续是:本人提出书面转正申请;党小组提出意见;党支部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支委会审查;(支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 );报上级党委审批。 20、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 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定为自动退党。

2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民主集中制。

23、中国共产党以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依据。 2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解放生产办、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6、党员的权利义务是辩证统一的,既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党员行使权利义务的过程,也是履行义务的过程。

27、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28、批评与自我批评 ,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

29、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 同属省属监狱系统的党委,其党员组织关系可直接相互接转。(√)

2、 接转组织关系的单位要对介绍信进行认真审查核对。对丢失介绍信、证明信的党员,应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还应给予适当的党纪处分。(√)

3、 预备党员因还不是党的正式成员,还处于被教育考察阶段,在党内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党内生活尚不熟悉,因此不能担任入党介绍人。(√) 4、 预备党员可以命名为优秀党员。(×)

5、 交纳党费确有困难的党员,经党支部研究同意,可以少交或免交党费,不必报上一级党委批准。(×)

6、 党员的党龄应从支部大会通过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7、 在原单位已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的入党积极分子,经由现所在单位党组织全面考察,确认已经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仍然必须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教育后,才可以列为发展对象。(×)

8、 没有经过培训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不能发展入党。或虽经培训但考核不合格的,暂缓讨论其入党问题。(√) 9、 在原单位已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的入党积极分子,经由现所在单位党组织全面考察,确认已经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仍然必须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教育后,才可以列为发展对象。 (√) 10、 预备党员除了没有表决权外,其他权利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四、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答:请示与报告都属于上行文,都具有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功用,但也有其明显的不同:

1.内容要求不同。请示的内容要求一文一事;报告的内容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

2.侧重点不同。请示属于请示性公文,侧重于提出司题和请求指示、批准;报告属于陈述性公文,侧重于汇报工作,陈述意见或者建议。

3.行文目的不同。请示的目的是请求上级机关批准某项

工作或者解决某个问题;报告的目的是让上级机关了解下情,掌握情况,便于及时指导。

4.行文时间不同。请示必须事前行文;报告可以在事后或者事情发展过程中行文。

5.报送要求不同。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受双重领导的单位报其上级机关的请示,应根据请示的内容注明主报机关和抄报机关,主报机关负责答复请示事项;报告可以报送一个或多个上级机关。

6.篇幅不同。请示一般都比较简短;报告的内容涉及面较为广泛,篇幅一般较长。

7.标题写作不同。一般来讲请示的标题中不写报告二字,就是x x x关于x x x x x x的请示;报告的标题中不写请示二字,就是x xx关于x x x xx x的报告。

8.结束用语不同。请示的结尾一般用“妥否,请批示”或“特此请示,请予批准”等形式,请示的结束用语必须明确表明需要上级机关回复的迫切要求;报告的结尾多用“特此报告”等形式,一般不写需要上级必须予以答复的词语。

9.处理结果不同。请示属于“办件”,指上级机关应对请示类公文及时予以批复;报告属于“阅件”,对报告类公文上级机关一般以批转形式予以答复,但也没必要件件予以答复。

工作或者解决某个问题;报告的目的是让上级机关了解下情,掌握情况,便于及时指导。

4.行文时间不同。请示必须事前行文;报告可以在事后或者事情发展过程中行文。

5.报送要求不同。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受双重领导的单位报其上级机关的请示,应根据请示的内容注明主报机关和抄报机关,主报机关负责答复请示事项;报告可以报送一个或多个上级机关。

6.篇幅不同。请示一般都比较简短;报告的内容涉及面较为广泛,篇幅一般较长。

7.标题写作不同。一般来讲请示的标题中不写报告二字,就是x x x关于x x x x x x的请示;报告的标题中不写请示二字,就是x xx关于x x x xx x的报告。

8.结束用语不同。请示的结尾一般用“妥否,请批示”或“特此请示,请予批准”等形式,请示的结束用语必须明确表明需要上级机关回复的迫切要求;报告的结尾多用“特此报告”等形式,一般不写需要上级必须予以答复的词语。

9.处理结果不同。请示属于“办件”,指上级机关应对请示类公文及时予以批复;报告属于“阅件”,对报告类公文上级机关一般以批转形式予以答复,但也没必要件件予以答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m0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