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工程管理毕业论文68001837

更新时间:2024-01-15 21: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要: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阶段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是漏留孔洞、漏埋套管或者预留预埋位置不准确,造成管道或设备安装时凿墙钻洞,影响使用功能甚至破坏结构,留下质量隐患,在施工过程中预留预埋件的数量比较庞大以及在安装过程中构件所需点位的控制,后期过程中后续工人对于构件的保护意识比较差以及预埋构件与其他工作之间的合作衔接是否合理给后续工作带来的不必要。因此,加强预留预埋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其主要分析了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阶段的主要技术措施,同时,还提出了预留预埋阶段的施工程序,以及在后期对于构件的保护和养护工作等。以及为防止安装工程出现质量通病,要对预留、预埋阶段的质量管理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集中精力抓好前期质量管理,强化过程管理。

关键词:施工 预埋件 建筑安装 质量目标

1

Abstract: Embedded stage reserved for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quality problems are common drain of buried pipe or inaccurate reserved embedded, resulting in piping or equipment installed Zaoqiang drill affect the use of functional damage to the structure, leaving The following quality problems, and set asid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relatively large number of embedded parts and components during the installation of control points required, during the late follow-up to the protection of workers sense for the components and the embedded components are relatively poor and other interface between the work of co-operation is reasonable to bring the necessary follow-up. Therefore, to enhance the quality control stage reserved for embedded installation work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key. Mainly reserved for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embedded stage of the technical measures, while also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procedure reserved embedded stage, and later for components such as the 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 And appears to prevent the installation of quality problems, want to set aside, embedded phase of quality management to tak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concentrate on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strengthen process management.

Key word:Construction Embedded parts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Quality objectives

目 录

引言 .............................................................. 1 1 预留预埋施工前的准备 ............................................ 1

1.1预留预埋件施工的流程 ....................................... 1 1.2预留预埋件施工前准备阶段 ................................... 1 2. 预留预埋施工阶段 ............................................... 2

2.1 预埋件的施工前期的处理 ..................................... 2 2.1.1制定预埋施工方案 .......................................... 2 2.1.2对于埋件和施工相关物品的选定 .............................. 2

2 2.2预留预埋件的留孔与固定 ..................................... 3 2.3施工阶段预埋件的焊接方法 ................................... 5 2.4预埋件施工后期处理 ......................................... 5 3. 预留预埋阶段主要技术准备 ....................................... 5

3.1设计交底图纸会审 ........................................... 6 3.2施工技术交底图纸会审 ....................................... 7 3.3施工技术交底 ............................................... 7 4. 预留预埋阶段的施工程序 ......................................... 8

4.1预制构件加工程序 ........................................... 8 4.2预留预埋安装施工程序 ....................................... 9 5 目标细化,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 .................................... 9

5.1质量管理措施 ............................................... 9 5.2预留预埋件的质量控制 ...................................... 10 结语 ............................................................. 11

3

引言

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阶段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施工

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及时、完整、有序地抓好质量管理,是创建优良工程的基础。为防止安装工程出现质量通病,要对预留、预埋阶段的质量管理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集中精力抓好前期质量管理,强化过程管理。

1 预留预埋施工前的准备

在建筑施工工前我们应该了解其施工工艺、型式、位置和数量以及相应的准备工作等。常见的预埋件有如图(1-1)

1-1

1.1预留预埋件施工的流程

预埋件施工工艺流程为:(1)钢筋、钢板下料加工;(2)焊接;(3)支模并安装预埋件;(4)对照施工图校对预埋件尺寸和位置;(5)浇筑砼;(6)养护与拆模;(7)检查预埋件施工质量;(8)修补处理;(9)后期标高定位复核。

1.2预留预埋件施工前准备阶段

预留预埋件施工前应先了解本次工程的施工类型、数量大小、以及每个构件

相对应的位置情况,然后按照要求制作符合标准的构件。等制作完成后逐个检

查构件的材质、大小、构件表面是否存在明显的锈蚀情况,对于特殊部位的构件应着重检查起弯钩长度、角度以及对应其在图纸上的位置判明起大小是否对施工没有影响。还应检查施工中构件焊接所需的焊条等与之相应的工具是否符合施工的需求。

2. 预留预埋施工阶段

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阶段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及时、完整、有序地抓好质量管理,是创建优良工程的基础,尤其在施工阶段更加需要紧抓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构件的位置、大小、构件的固定以及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的凝固对于构件的影响以及后期与构件相配套的保护与养护等等。

2.1 预埋件的施工前期的处理

熟悉施工图与预埋件施工图纸,结合现场土建施工状况,了解本工程的预留

预埋件的分布、形式以及依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制定预埋件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对照施工图校对预留预埋件尺寸和位置,对于特殊位置的构件施工员应在现场进行监督。 2.1.1制定预埋施工方案

针对预留预埋件施工的具体情况,积极与总包单位技术部门交流,掌握施工重点、难点的处理,在结合我司的施工组织计划,制定出合理的预埋件施工计划,包括材料计划、劳动力组织、机械设备计划、施工工序安排、施工段划分、进度与跟踪、质量保证措施等。

建筑预埋件、预埋管比较多,制作时,要严格保证加工尺寸及锚筋的焊接质量。预埋时必须保证预埋件数量。规格尺寸、标高,会同安装部门共同做好检查记录,以防遗漏。

2.1.2对于埋件和施工相关物品的选定

预留预埋件施工中用到的与施工有关的物品包括预埋件、预留空洞的模具以及预埋件焊接所需的焊条等相关仪器。

对于预留空洞,需认真熟悉图纸、依据设计图纸上所表明的尺寸、大小选择合适的材料作出与之对应的模具。

对于预埋件需根据其使用要求和不同性能来进行,当采用压力埋弧焊时,采用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的焊条;当采用手工焊时,应按强度低的主体金属焊条型号。预埋件的焊缝型式应由锚筋的尺寸确定,对直径大于20mm的锚筋优先选用压力埋弧焊,当施工条件受限时,也可用电弧焊,选择适当的焊缝形式可以保证预埋件焊接质量。

2.2预留预埋件的留孔与固定

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阶段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是漏留孔洞、漏埋套管或者预留预埋位置不准确,造成管道或设备安装时凿墙钻洞,影响使用功能甚至破坏结构,留下质量隐患。因此在施工阶段对于预留预埋件的定位轴线、标高都需要非常的准确,以免给后续工作带来不便。

根据图纸,在现场找出预留预埋部位附近的建筑定位轴线与水平层高标高线(50线或1m线)的位置并进行复核,尽可能按照多的轴线来划分水平分布尺寸。找出各轴线后,测量建筑物外轮廓线,并绘制测量出的建筑物图,与建筑施工图对比,在施工阶段所支的模的实际尺寸往往与设计图纸有偏差,所以要核对,尤其是立面、平面外轮廓变化较多的地方、转角处、突出的部位等,将实际测量尺寸标注在施工图纸上。按照图纸核对现场尺寸,最后定出垂直、水平分布位置,用钢卷尺、墨斗、粉笔或油漆刷等工具在现场进行预埋件位置确定,不同施工段从该段轴线起,分别向两边排布,最后核对埋件相对位置是否正确。

预埋件位置的留孔与固定是预埋件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预埋件所处的位置不同,其选用的有效固定方法也不同。当预埋件位于现浇砼上表面时,据预埋件尺寸和使用功能的不同,有如下几种固定方式(1)当预埋件位于墙面或者立面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二点固定法。为保证预埋精度,采用如下的方法:在预埋件上留2个Φ10孔洞,在装模时,在模板的对应位置钻两个与之对应的孔,然后用大于墙厚的螺栓将埋件固定,待混凝土施工完以后再将螺栓卸下清洗加油包养,以备再用。这种方法在立面预埋件安装中经常被使用,因其方法能使预埋件外露均匀。平整、居中。并且节省焊接垫铁和工时。但是在浇注混凝土是应该在预埋件的侧面伸入进行振捣,防止振捣造成预埋件移位。(2)方形、条形基础预埋件的安装,对于此类工程一般采用木质方框、角钢固定。在

设备基础表面上固定一个方框,将预埋件的轴线有铁定坐上标记,在埋件范围内用2跟角钢沿轴线左右相等距离位置固定,在埋件上钻4个小孔,将埋件安放在体制标注的位置上用螺栓固定在角钢上,施工完以后将螺栓拆除处理以便后续使用。(如图2-1所示)

2-1

对于面积大的预埋件(如环形、板型等)施工时,除用锚筋固定外,还要在其上部点焊适当规格角钢,以防止预埋件位移,必要时在锚板上钻孔排气。对于特大预埋件,须在锚板上钻振捣孔用来振实砼,但钻孔的位置及大小不能影响锚板的正常使用。

(3)螺杆的预埋,因螺杆的预埋时要求比较高,固定架出了焊接方法和套筒安装固定后在混凝土浇筑后整个基础会存在沉降,继而带动螺杆向下沉,造成螺杆的高度与设计标高不符。因此,在安装螺杆时采用比设计标高高20mm的方案施工,以弥补地基下沉造成的误差,确保埋件安装的质量。一般螺杆安放是将相连的几个螺杆(一般是4个)在预埋之前用适当的钢筋焊接在一起,以此增加螺杆在预埋过程螺杆的位置更为准确。

在结构施工阶段,配合土建作好管线穿越墙壁、楼板等结构的预留孔洞、预埋套管、预埋件,同时应进行管道及预埋套管的预制加工等加工。如设计有变更,应及时通知有关专业人员做好配合,避免后期剔凿。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派专人看守维护套管、埋件,跟班作业,以免混凝土振捣时套管等移位,所用套管外壁必须均匀涂刷脱模剂。随进度做好相应的资料,做到不超前、不滞后。结构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预留洞及预留套管,留洞套管采用焊接钢管,外刷脱模剂,根据施工图在模板上标记具体位置后放套管,并用细铁丝使套管与周边钢筋固定。浇筑砼时派专人看守,避免振捣时套管错位。当由于钢筋过密的缘故(尤其是梁柱节点处)使预埋件无法正确安装到应埋部位时,可考虑就近埋设,如有可能应尽量使其在垂直方向上挪动。在固定预埋件之前,必须

复核预埋件的位置是否正确,以保证预埋件的施工质量。最后复核无误后,则将预埋件加固,焊接牢固(或铁钉钉牢、铁丝绑扎),避免在浇筑砼时振捣脱落移位,加固过程中应保证预埋件的垂直度、平整度偏差均不大于3mm,水平标高偏差不大于10mm,预埋件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不大于20mm。由于挑板、挑梁一类部位的埋件,在土建队伍支设侧模或穿筋时容易造成偏位,有的预埋件甚至有锚筋被打弯、烧短等现象发生,所以在浇砼前1-2小时还要进行一次现场复核,及时修正固定偏移埋件,更换损坏埋件。预埋件固定位置的要求预埋件不得与主筋相碰,且应设置在主筋内侧;预埋件不应突出于混凝土表面,也不应大于构件的外形尺寸;预埋件位置偏差应符合规定。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动棒应避免与预埋件直接接触,在预埋件附近,需小心谨慎,边振捣边观察预埋件,及时校正预埋件位置。保证其不产生过大位移。

2.3施工阶段预埋件的焊接方法

预埋件的焊接方法通常有手工焊接、埋弧压力焊接及穿孔塞焊接:当预埋件的焊接采用埋弧压力焊时,焊接时引弧、维弧和顶压等环节要密切配合,随时清除电板钳口的铁锈和杂物,同时要及时修整电极槽口的形状。如果发现钢筋咬边、气孔、夹渣、钢板焊穿、钢板凹陷等质量问题时,需查明原因并及时清除焊接缺陷。当采用手工焊接时,应将受焊接面的金属毛刺和镦粗变形部分消除,且与结构钢筋网的外表齐平贴角焊缝的高度要符合标准规定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对Ⅰ级钢筋、HRB335、HRB400钢筋,不得有明显烧伤;对HRB500钢筋不得有烧伤;低温对焊时,对HRB335、HRB400、HRB500钢筋,不得有烧伤。。当采用穿孔塞焊接时,钢板的孔洞应做成喇叭口,内口直径应比钢筋直径大4mm,倾斜角一肌为45°,钢筋端部伸进钢板2mm左右,施焊时应特别注意严格控制电流量,防止烧伤钢筋。

2.4预埋件施工后期处理

在支模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分派施工人员过程控制,监督和检查预埋件是否偏位或损坏。砼成型后,需加强砼养护,防止砼产生干缩变形引起预埋件内空鼓,同时,拆模要先拆周围模板,放松螺栓等固定装置,轻击预埋件处模板,待松劲后拆除,以防拆除模板时因砼强度过低而破坏锚筋与砼之间的握裹力,从而确保预埋件施工质量。

3. 预留预埋阶段主要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可以分为设计交底图纸会审、施工交底图纸会审和施工技术交底等

三个阶段。

3.1设计交底图纸会审

设计交底图纸会审主要通过自审专业图纸、各专业之间会审,发现问题及提出解决办法,以便在设计交底时由设计人员解决。其为了优化设计,确保工程的顺利竣工,为了确保施工顺利的进行;为了将设计缺陷尽量在施工前解决,减少工程施工在资金、工期的损失,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图纸的会审、设计交底工作。参加图纸会审的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审阅图纸,并在审图过程中各有侧重,各负其责。具体审查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图纸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

(2)建筑、结构与设备、管线有无矛盾,设备层尺寸及管井、竖井尺寸、楼板厚度是否满足安装要求;

(3)图纸上尺寸、坐标、标高及管线交叉点是否相符; (4)器具安装、设备安装基础、空间是否合适; (5)设备层管线进户做法是否合理;

(6)墙、板预留洞、套管是否缺少,尺寸标高位置是否正确; (7)各专业之间有无错、碰、漏等问题;

(8)采用了哪些新材料,其品种、规格是否满足要求; (9)是否缺少专业图纸。 每个部门所审查的重点也不同:

I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技术部审查的重点

(1)因设计不当,可能会造成工程投资增加的; (2)因设计不当,可能会造成各专业施工发生冲突的; (3)因设计不合理,施工单位无法按原设计施工的; (4)设计图纸上制定使用的工程材料目前市场脱货的。 II、工程技术部审查重点

(1)审查施工图设计与初步设计是否相符;

(2)如果施工图设计与设计不相符,要复查原初步设计是否还有问题:如有可能对竣工后工程产生影响的;可能危及安全、环保的;可能会影响产品产值、质量的。

(3)设计图设计部分内容是初步设计中未能表现的,应审查这部分内容在工艺方面的合理性。 III、设备材料部审查重点

(1)结合设备采购、技术交流,审查施工图设计中设备的选型是否合理; (2)审查初步设计材料选型是否合理。

3.2施工技术交底图纸会审

为了使项目监理部与承包商了解工程设计特点和设计意图,掌握工程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保证施工质量,设计承包商对自己所提交的施工图纸,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技术交底。同时也为了减少图纸的差错,将图纸中质量隐患与问题在施工之前得到解决,使设计施工图纸更符合施工现场具体要求,各单位在施工图技术交底的同时应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 1 施工设计交底会审的前提条件

(1)设计承包商必须提供以分册为单位的正式施工图纸;对施工承包商急需的分项专业图纸应提前交底和会审,但要在成套图纸到齐在统一交底与会审。 (2)在施工技术交底图纸会审之前,各有关单位包括项目监理部、施工承包商必须事先指定主管该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监理工程师应熟悉图纸,进行初步会审,准备审查意见。

2 施工技术交底图纸会审的程序如下

(1)先由设计承包商介绍设计意图,总体布置于结构设计特点、工艺要求、施工技术措施和有关注意事项;

(2)各有关单位提出图纸中的疑问、存在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3)设计承包商答疑;

(4)各单位针对问题进行研究与协商,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5)写出会审纪要,并经各方签字,在工程中执行。

3.3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是控制前期质量的重要保证,如何做到三级交底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关键,为避免出现技术交底仅仅作为技术管理制度的一项工作,真正发挥生产技术指导和施工技术准备的职能,克服编制工作由公司技术部门少数技术人员全权包揽,以至造成技术交底流于形式的弊端,施工技术交底的编制工作由项目部、队级分别从各自的角度编制,队级技术交底依据项目部技术交底细化编制,项目部审核队级(工长)技术交底,班组技术交底在工长技术交底的基础上样板方式为主。这里重点介绍队级技术交底的具体要求和做法。施工技术交底的内容如下; (1)工地(队)交底中有关内容;

(2)施工范围、工程量、工作量和施工进度要求; (3)施工图纸的解说; (4)施工方案措施;

(5)操作工艺和保证质量安全的措施; (6)工艺质量标准和评定办法; (7)技术检验和检查验收要求; (8)增产节约指标和措施; (9)技术记录内容和要求;

(10)其他施工注意事项。

4. 预留预埋阶段的施工程序

为保证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体系真正发挥作用,预埋阶段按流水作业的方式严

格施工程序,强化了预留预埋阶段的质量管理,减少在预埋阶段因不必要的因素给工程的资金、工期的曾加。

4.1预制构件加工程序

1各施工专业队在项目部技术交底的基础上,按照图纸、规范和公司有关质量管理文件绘制现场预制构件大样图;

2项目部审核,经审核人签字同意后方可加工;如不通过,将签署修改意见返回施工队执行程序;

3项目部检查通过,填写相关报表,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通过一一按贯标要求内部办理手续,不通过一一返回,分析原因、处理;

4通过自检、互检、班组检、队检、项目部检的五级检查制度对加工件进行检查,以最后检查结果为准;

5在对预制构件个检查合格以后,构件的堆放地点,环境都要加以控制,尽量避免堆放的过高及潮湿的地方。

4.2预留预埋安装施工程序

1各施工专业队在项目部技术交底的基础上,按照图纸、规范和公司有关质量管理文件编制队级技术交底文件,绘制施工大样图;

2安装结束以后上报项目部审核,通过后根据工程进度要求施工,如果审核

不通过,则检查原因将原因告诉施工队进行返工处理;

3项目技术部门对工程隐蔽工程进行自检等一系列检查制度进行验收,最后一项目部检查为准;

4项目部检查通过以后填写相关报表,报监理工程师签收后进行后续的混凝土浇筑;

5在浇筑过程中施工方应委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对预埋件的情况进行观察,以防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预制构件发生移位或其他变故。

5 目标细化,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

质量目标责任的建立,是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作为贯标企业,

有严格的程序和流程,但如何把总目标细化,克服质量目标责任流于形式的管理通病,真正把总目标分解到各分部分项工程,再落实到具体的施工部位、施工班组,并且具有操作性,做到检查及时、反馈有效。这是我们强化质量管理,实行过程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5.1质量管理措施

根据项目部的管理思路,考虑到安装阶段的质量通病相当一部分是在预留预

埋施工阶段造成的,所以在预留预埋阶段,严格实行了质量目标责任同经济责任紧密结合,用经济责任制度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施,使目标责任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质量目标管理与考核的机制,推进了本项目质量管理的深化,具

体措施如下;

1、根据质量总目标,依据验收规范或标准,经过目标分解、细化,确定预留预埋阶段质量;

2、依据标准编制等级技术交底书,在交底书中,按照高要求的标准编写具体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3、加强中间过程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立即解决;出现通病,从技术交底着手,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4、做好预留预埋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

5、要求在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业技术人员看管,并在混凝土终凝前再次核查预留预埋件的位置,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6、对于预留孔洞要求准备多套预留孔洞的模具,不得为了周转而过早拆模,破坏孔洞周边的混凝土强度。

7、施工前必须把土建的建筑施工图与安装图对照,看看个轴线及平面布置是否与安装图纸一致,了解建筑的结构图中重要部分的布置及大小等方面的变化。

8、在预留预埋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交底时力求详尽,质量标准一一交待清楚,重点部位及隐蔽工程要着重提醒,是安装工人在安装中做到事事心中有数。

5.2预留预埋件的质量控制

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阶段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就是漏留孔洞、漏埋构件或者预留预埋的位置出现错误,造成在后续安装时,只好去凿墙钻洞,不但劳民伤财,还会影响功能甚至破坏建筑本身的结构,留下质量隐患。因此,因加强预留预埋阶段的质量控制,以期提高安装工程乃至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1质量通病存在的原因

(1)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设计深度不够是目前设计单位在射计图纸时根本没有考虑用户实际安装的尺寸,做法仍然按照以前的旧图集设计,一些本应该标注的尺寸没有标注,该画的大样没有画出,即使画了在实际安装中也无法安装。

(2)没有好的施工员,看不懂土建的建筑施工图和结构图,不了解土建结

构,如板厚、墙厚、梁的大小等。

(3)土建与安装的协调工作不到位,土建为了赶进度,对安装预留预埋的时间作出不合理的限定,致使安装工人盲目追赶,难免忙中出错。

(4)技术组织措施准备不足:a、建设单位或承包单位迟迟不能确定工程

的分包单位,因此,图纸会审时他们往往还来不及把设计施工图看完,因此难免在审查上不出现纰漏;b、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走过场”导致本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安装单位只好按图纸施工或者凭经验进行预留预埋,安装时再根据实际需要去更改图纸上原来的设计要求;c、未按相关要求进行预留预埋,施工中按照自己的经验,不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规范、技术规程及工艺标准要求工人进行预留预埋。

结语

在建筑工程预留预埋件制作过程及施工中,由于构件数量大、构件的定位

固定难度大以及其他因素给工程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预留预埋件施工是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只有抓好了预留预埋施工的质量,才能为后续工序顺利施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不同的施工位置选取与之相对应的合适的施工技术与方法,加强对于施工过程中对于细节的重要性以及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李泽源,《对工程预埋件施工工艺的探索》,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10):2-3。

[2] 路遥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天圆地方,2010(8)。 [3] 常建立,《预留预埋件施工工艺》,科技信息,2008(29):15-18 [4] 饶德庆,《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个人图书馆,2007。

[5] 时洪宝 ,孟庆利《预留预埋件施工方法》,科技创新导报,2009:38 [6] 刘智敏,《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2006

[7] 曾行,《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阶段施工技术》,维普资讯,2009(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1h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