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述 第一章

更新时间:2023-05-20 06:5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对外贸易概述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

第1章 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 1.1 1.2 1.3 1.4 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对外贸易的作用 中国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节 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政策的内容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贸易;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特别 是有助于企业 技术改造的适用先进技术;积极有效地利用外 资;积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展 对外技术援助和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设立经 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带动内地开放

1.1 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政策的内容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贸易;积极引进先进技 术和设备,特别 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适用先进技术; 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积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发展对外技术援助和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设立经济特区和 开放沿海城市带动内地开放。 对外开放格局: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边缘向纵深,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形成了以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为重点的全方位、多渠道、 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1.1 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 1.1.1对外开放政策 1.1.2 对外开放格局 1.1.3 对外开放的特点

1.1.1对外开放政策 基本含义 : (1)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 (2)基本含义:要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 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 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步伐。 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 :发展对外贸易、 利用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 。 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

1.1.2 对外开放格局 沿海地区先行开放 : (1)建立经济特区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逐步向内地开放 : (1)开放陆地边境市、镇 (2)开放沿江和内陆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 西部大开发与对外开放 。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

表1-1:中国对外开放进程表

1.1.2 对外开放格局 1992年以前,重点开放沿海地区,逐步向内地 开放 “重点开放沿海地区,逐步向内地开放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 区、内地四个层次 1992年以后,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十四大报告为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确定了发展目 标: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 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因此,1992年 以后,我国在继续开放沿海地区的基础上,进 一步开放了陆地边境市、镇,沿江(长江)城市 和内陆省会城市,使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 放的新格局

1.1.3 对外开放的特点 渐进式开放 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前提下的开放 以经济开放为基础的全方位对外开放 向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开放

1.2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1.2.1 对外贸易的建立和发展 1.2.2 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评价 1.2.3 外贸依存度

1.2.1 对外贸易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建立 我国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3)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 1965年 ) (4)十年动乱和拨乱反正时期(1966—1978年) (5)改革开放至入世前(1978—2001年) (6)入世后(2002年至今)

1.2.2 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评价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成就 : (1)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 (3)国际贸易市场向多元化发展; (4)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拓展了对外贸易领 域; (5)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 重要增长点。

1.2.2 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评价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不足 : (1)贸易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 提高。 (2)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还比较少。 (3)出口产品层次偏低,不少产品仍处于国际分工价 值链的低端环节,附加值不高,还有一些资源消耗 高,环境污染重的产品,且占一定比重。 (4)对外贸易方式仍呈初级化。 (5)尚未形成一大批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能够 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

图1.1历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变化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4e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