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的使用

更新时间:2024-06-05 18: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

1. 了解示波器的结构和示波器的示波原理;

2. 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示波器观察各种信号的波形; 3. 学会用示波器测量直流、正弦交流信号电压; 4. 观察利萨如图,学会测量正弦信号频率的方法。 【实验仪器】

YB4320/20A/40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电池。

图1实验仪器实物图

【实验原理】

示波器是一种能观察各种电信号波形并可测量其电压、频率等的电子测量仪器。示波器还能对一些能转化成电信号的非电量进行观测,因而它还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通用的电子显示器。

1.示波器的基本结构

示波器的型号很多,但其基本结构类似。示波器主要是由示波管、X轴与Y轴衰减器和放大器、锯齿波发生器、整步电路、和电源等几步分组成。其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示波器原理框图

(1) 示波管

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板、显示屏组成。

电子枪:由灯丝H、阴极K、控制栅极G、第一阳极A1、第二阳极A2组成。灯丝通电发热,使阴极受热后发射大量电子并经栅极孔出射。这束发散的电子经圆筒状的第一阳极A1和第二阳极A2所产生的电场加速后会聚于荧光屏上一点,称为聚焦。A1与K 之间的电压通常为几百伏特,可用电位器W2调节,A1与K之间的电压除有加速电子的作用外,主要是达到聚焦电子的目的,所以A1称为聚焦

阳极。W2即为示波器面板上的聚焦旋钮。A2与K之间的电压为1千多伏以上,可通过电位器W3调节,A2与K之间的电压除了有聚焦电子的作用外,主要是达到加速电子的作用,因其对电子的加速作用比A1大得多,故称A2为加速阳极。在有的示波器面板上设有W3,并称其为辅助聚焦旋钮。

在栅极G与阳极K之间加了一负电压即UK﹥UG ,调节电位器W1可改变它们之间的电势差。如果G、K间的负电压的绝对值越小,通过G的电子就越多,电子束打到荧光屏上的光点就越亮,调节W1可调节光点的亮度。W1在示波器面板上为“辉度”旋钮。

偏转板:水平(X轴)偏转板由D1、D2组成,垂直(Y轴)偏转板由D3、、D4组成。偏转板加上电压后可改变电子束的运动方向,从而可改变电子束在荧光屏上产生的亮点的位置。电子束偏转的距离与偏转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成正比。

显示屏:显示屏是在示波器底部玻璃内涂上一层荧光物质,高速电子打在上面就会发荧光,单位时间打在上面的电子越多,电子的速度越大光点的辉度就越大。荧光屏上的发光能持续一段时间称为余辉时间。按余辉的长短,示波器分为长、中、短余辉三种。

(2) X轴与Y轴衰减器和放大器

示波管偏转板的灵敏度较低(约为0.1~1mm/V)当输入信号电压不大时,荧光屏上的光点偏移很小而无法观测。因而要对信号电压放大后再加到偏转板上,为此在示波器中设置了X轴与Y轴放大器。当输入信号电压很大时,放大器无法正常工作,使输入信号发生畸变,甚至使仪器损坏,因此在放大器前级设置有衰减器。X轴与Y轴衰减器和放大器配合使用,以满足对各种信号观测的要求。 (3) 锯齿波发生器

锯齿波发生器能在示波器本机内产生一种随时间变化类似于锯齿状、频率调节范围很宽的电压波形,称为锯齿波,作为X轴偏转板的扫描电压。锯齿波频率的调节可由示波器面板上的旋钮控制。锯齿波电压较低,必须经X轴放大器放大后,再加到X轴偏转板上,使电子束产生水平扫描,即使显示屏上的水平坐标变成时间坐标,来展开Y轴输入的待测信号。 2.示波器的示波原理

示波器能使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电压波形显示在荧光屏上,是靠两对偏转板对电子束的控制作用来实现的。如图3a 所示,Y轴不加电压时,X轴加一由本机产生的锯齿波电压ux ,ux=0时电子在E的作用下偏至a点,随着ux 线性增大,电子向b偏转,经一周期时间TX ,ux达到最大值uxm, 电子偏至b点。下一周期,电子将重复上述扫描,就会在荧光屏上形成一水平扫描线ab。

图3 偏转板加电压时电子的偏转情况

如图3 b所示,Y轴加一正弦信号uy ,X轴不加锯齿波信号,则电子束产生的光点只作上下方向上的振动,电压频率较高时则形成一条竖直的亮线cd。

如图4所示,Y轴加一正弦电压uy ,X轴加上锯齿波电压ux ,且fx=fy , 这时光点的运动轨迹是X轴和Y轴运动的合成。最终在荧光屏上显示出一完整周期的uy波形。 ⒊ 整步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要在荧光屏上呈现稳定的电压波形,待测信号的频率f y必须与扫描信号频率fx相等或是其整数倍,即fy=nfX(或TX= nTy),只有满足这样的条件时,扫描轨迹才是重合的,故形成稳定的波形。通过改变示波器上的扫描频率旋钮,可以改变扫描频率fX ,使fy=nfX条件满足。但由于fX的频率受到电路噪声的干扰而不稳定,fy=nfX的关系常被破坏,这就要用整步(或称同步)的办法来解决。即从外面引入一频率稳定的信号(外整步)或者把待测信号(内整步)加到锯齿波发生器上,使其受到自动控制来保持fy=nfX的关系,从而使荧光屏上获得稳定的待测信号波形。

图4 示波器的示波原理图解

【实验仪器介绍】

现以YB4320/20A/40双踪示波器为例(面版见图5所示),介绍示波器的一般使用方法:

图5 YB4320/20A/40/60前面板示意图

一、YB4320/20A/40/60型双踪示波器旋钮和开关的功能 A、电源及示波管控制系统

交流电源插座,该插座下端装有保险丝管。

(1) 电源开关(POWER):按键弹出即为“关位置”。按下为“开”位置。 (2) 电源指示灯:电源按通时,指示灯亮。

(3) 亮度旋钮(INTENSITY);顺时针方向旋转,亮度增强。 (4) 聚焦旋钮(FOSUS、):用来调节光迹及波形的清晰度。

(5) 光迹旋转旋钮(TRACE ROTATION):用于调节光迹与水平刻度线平行。

(6) 刻度照明旋钮(SCALE ILLUM):用于调节屏幕刻度亮度。 B、垂直系统

(30)通道1输入端[CH1 INPUT (X)]:用于垂直方向输入。在X-Y方式时输入端的信号成为X信号。

(22)(29)、交流――接地――直流 耦合选择开关(AC-GND-DC)选择垂直放大器的耦合方式。

交流(AC):垂直输入端由电容器来耦合 接地(GND):放大器的输入端接地

直流(DC):垂直放大器输入端与信号直接耦合。

(26)(33):衰减开关(VOLT/DIV):用于选择垂直偏转灵敏度的调节。如果使用的是

10:1探头。计算时将幅度×10。

(25)(32):垂直微调旋钮(VARIBLE)垂直微调用于连续改变电压偏转灵敏度。此旋钮在正常情况下,应位于顺时针方向旋到底的位置。将旋钮逆时针方向旋到底垂直方向的灵敏度下降到2.5倍以上.

(20)(36):CH1×5扩展,CH2×5扩展(CH1×5MAG,CH2×5MAG),按下×5扩展键,垂直方向的信号扩大5倍,最高灵敏度为1mv/div。

(23)(35):垂直移位(POSITION)调节光迹在屏幕中的垂直位置。垂直方式工作按钮(VERTICAL MODE)垂直方向的工作方式选择。 (34):通道1选择(CH1):屏幕上仅显示CH1的信号。 (28):通道2选择(CH2):屏幕上仅显示CH2的信号。

(34)(28):双踪选择(DVAL):同时按下CH1 和CH2按钮,屏幕上会出现双

踪并自动以断续或交替方式同时显示CH1 和CH2的信号。 (31):叠加(ADD):显示CH1 和CH2输入电压的代数和。 (21):CH2极性开关(INVERT):按此开关时CH2显示反相电压值。 C、水平方向部分

(15):扫描时间因数选择开关(TIME/DIV):共20档。在0.1μs/div~0.2s/div范围选择扫描速率。

(11):X—Y控制键。选择X—Y工作方式时,垂直偏转信号接入CH2输入端,水平偏转信号接入CH1输入端。

(23):通道2垂直移位键(POSITION):控制通道2信号在屏幕中的垂直位置,当工作在X—Y方式时,该键用于Y方向的移位。

(12):扫描微调控制键(VARIBLE):此旋钮以顺时针旋转到底时处于校准位置,扫描由Time/Div开关指示。该旋钮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扫描减慢2.5倍以上。正常工作时,该旋钮位于“校准”位置。

(14):水平移位(POSITION):用于调节轨迹在水平方向移动。顺时针方向旋转,光迹右移,逆时针方向旋转,光迹左移。

(9):扩展控制键(MAG×5)、(MAG×10,仅YB4360)按下去时,扫描因数×5扩展或×10扩展.。扫描时间是Time/Div开关指示数值的1/5或1/10。例如,用×5扩展时,100μs/Div为20μs/Div。部分波形的扩展:将波形的尖端移到水平尺寸的中心,按下×5或×10扩展按钮,波形将扩展5倍或10倍。

(8):ALT扩展按钮(ALT—MAG):按下此键,扫描因数×1;×5或×10同时显示。此时要把放大部分移到屏幕中心,按下ALT—MAG键。扩展以后的光迹可由光迹分离控制键(13)移位距×1光迹1.5div或更远的地方。同时使用垂直双踪

方式和水平ALT—MAG可在屏幕上同时显示四条光迹。 D、触发(TRIG)

(18):触发源选择开关(SOVRCE):选择触发信号源。

内触发(INT):CH1或CH2上的输入信号是触发信号。 通道2触发(CH2):CH2上的输入信号是触发信号。 电源触发(LINE):电源频率成为触发信号。

外触发(EXT):触发输入上的触发信号是外部信号,用于特殊信号的触发。 (43):交替触发(ALT TRIG):在双踪交替显示时,触发信号交替来自于两个Y通道,此方式可用于同时观察两路不相关的信号。

(19):外触发输入插座(EXT INPVT):用于外部触发信号的输入。

(17):触发电平旋钮(TRIG LEVEL):用于调节被测信号在某一电平触发同步。 (10):触发极性按钮(SLOPE):触发极性选择 。用于选择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触发。

(16):触发方式选择(TRIG MODE):

自动(AUTO):在自动扫描方式时,扫描电路自动进行扫描。在没有信号输入或输入信号没有被触发同步时,屏幕上仍然可以显示扫描基线。

常态(NORM):有触发信号才能扫描,否则屏幕上无扫描线显示。当输入信号频率低于20HZ时,用常态触发方式。

(41):Z轴输入连接器(后面板) (Z AXTS INPVT):Z轴输入端。加入正信号时,辉度降低;加入负信号时,辉度增加。常态下的5VP-P的信号能产生明显的辉度调节。

(39):通道1输出(CH1 OVT):通道1信号输出连接器,可用于频率计数器

输入信号。

(7):校准信号(CAL):电压幅度为0.5VP-P频率为1KHZ的方波信号。 (27):接地柱⊥:接地端。

【实验内容与步骤】

1、调整示波器,观察标准方波波形

(1)熟悉YB4320/20A/40/60型双踪方波器控制面板上各控制器的作用。 电源和扫描

(1)确认所用市电电压在198V~242V。确保所用保险丝为指定的型号。 (2)断开“电源”开关,把电源开关(POWER)弹出即为“关”位置。将电源线接入。

(3)设定各个控制键在下列相应位置:

亮度(INTENSITY):顺时针方向旋转到底;聚焦(FOCUS):中间;垂直移位(POSITION):中间(×5)键弹出; 垂直方式:CH1;触发方式(TRIG MODE):自动(AUTO); 触发源(SOVRCE):内(INT);触发电平(TREG LEVEL):中间;时间/格(Time/Div):0.5μs/div; 水平位置:X1(×5MAG)(×10MAG)均弹出。

(4)接通“电源”开关,大约15S后,出现扫描光迹。 聚焦

(1)调节“垂直位移”旋钮,使光迹移至荧光屏观测区域的中央。 (2)调节“辉度(INTENSITY)旋钮”将光迹的亮度调至所需要的程度。 (3)调节“聚焦(FOCUS)旋钮”,使光迹清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eh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