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高职院校工科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更新时间:2023-12-02 23: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长三角地区高职院校工科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作者:任芸丹

来源:《职业·下旬》2011年第01期

作为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最佳选择,长三角地区正在逐步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际化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自2008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以来,作为中国制造产业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危机形势严峻,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学生就业困难不仅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将成为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潜在阻力。严峻的就业形势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指向提出了新问题,高职院校只有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创业教育的新思维、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使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目前,在南京举行的2010年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创新与创业教育论坛上,江苏省高校学生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通大学党委书记顾晓松教授表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贯彻落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的重大举措,是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使命。”这里所指的创业教育,即以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从而培养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思想品质的教育。从中笔者得到创业教育的两点属性:一是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个性,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业型人才;二是创业教育的内容,包括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创业技能的训练。

一、长三角地区高职院校现有教育机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长三角地区各个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形式多样,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创业意识,一方面也提高了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主动性,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思想传统,观念守旧

一直以来,我国社会和家庭缺乏对孩子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认为大学毕业之后就是考研、就业和出国。传统的观念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错误认识:一是仍然把就业单一地理解为“等、靠、要”;二是认为就业与创业是相对对立的两个个体,事实上,自主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崭新的就业方式;三是认为提倡的大学生创业仅仅只是缓解当前经济危机下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

2.手段落后,方式不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m5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