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口铅锌矿实习报告

更新时间:2023-07-25 20:2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矿山概述

1.1 凡口矿的基本情况

凡口铅锌矿矿石主要赋存在井下+50m~-700m之间,目前主要有:金星岭、狮岭、狮岭南矿体。目前使用的采矿方法为普通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盘区机械化水平浅孔上向分层充填法、盘区机械化上向中深孔分层充填法、阶段凿岩阶段崩矿法及无底柱深孔后退式采矿法。采场基本结构参数:阶段高度为40~50m,采场长度为矿体厚度,分矿房、间柱,宽度为8m,采场留有底柱高度8m。

按矿产资源种类划分,凡口铅锌矿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铅锌银矿种生产基地之一,是集采、选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矿山资源丰富,品位高,储量大,铅锌银属超大型矿床,镓、锗构成大型矿床。矿山主产品为铅锌矿石、单一铅精矿、单一锌精矿、混合铅锌精矿,副产品为高铁硫精矿、硫精矿。

1.2 矿山的地理信息与气候情况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西南距韶关市48公里,矿区公路与省道246线相接,矿内铁路与京广线相连,矿区面积约为6.07 平方公里,如图1。矿区位于南岭诸广山山脉南麓,属丘陵地形。其南接董塘盆地,地形轮廓是北高南低,海拔大都在100~150m 标高,地势比较平坦。根据国家地震局1978 年颁发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地区地震烈度为6级。矿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为20℃,最高42℃,最底零下4.3℃;最大暴雨量400mm/6h,年平均降雨量1500~160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92Pa,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1

图1 地理位置信息

1.3 矿山水文地质资料

浅部(主要分布在-200m 标高以上)矿体赋存层位的顶板为壶天群溶洞裂隙含水层,其岩溶、裂隙极其发育,动流量、静储量大,属以溶洞充水为主、顶板直接进水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类型。深部(主要分布在-200m 标高以下)矿体处于狮岭背斜东翼,赋存于天子岭下亚组(D3ta)及东岗岭上亚阶(D2db)地层中,含矿层位亦即深层裂隙承压含水层位,其补给源有限,且与其上覆壶天群(C2+3ht)含水层无水力联系,属以裂隙充水为主、含水层直接进水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类型。

(1)主要含水层浅部溶洞裂隙含水层(以下简称浅层含水层):由天子岭组三个亚组(D3tc、D3tb、D3ta)及东岗岭上亚阶(D2db)地层组成,分布于狮岭背斜轴部,裂隙溶洞含水部位基本上分布于0m 标高以上。深部裂隙承压含水层(以下简称深层含水层):由天子岭下亚组(D3ta)及东岗岭上亚阶(D2db)地层组成,该层位地表出露于狮岭西,往东倾向深部后,在-200m 标高以下形成深层承压含水层。岩性、厚度与浅部层位变化不大。该层位张性裂隙发育,充填方解石脉,见充填粗晶方解石脉者一般空洞、晶洞较发育,这些次级构造裂隙是深层裂隙水的主要充水通道。该含水层涌水特点是水压高,富水性弱,流量0.042L/s~5.29L/s,单位涌水量0.0218 L/s·m~0.0034L/s·m。含水层静止水位116.63m,由于含水层埋藏较深,受地温增温率(2.56℃/100m)影响,水温较高,30℃~39℃。地下水直接补给源为D3t a-b-c~D2d b 浅层溶洞裂隙含水层,井下涌水量及水位动态不受季节性变化的影响。深层含水层位亦即深部矿体的赋存层位,因而其与深部矿体开采的关系极为密切。

(2)主要隔水和相对隔水层

2

1)石炭系下统大塘阶(C1)砂页岩相对隔水层主要由砂页岩组成,分布于狮岭背斜东翼及矿区北东部,平均厚度20m,厚度变化大,局部有缺失。岩石稳固性差,遇水易膨胀,隔水性不可靠。

2)泥盆系上统天子岭中亚组(D3tb)灰岩、泥灰岩隔水层主要由D3tb 瘤状灰岩,条带状、条纹状灰岩,泥灰岩组成,同时包括其上覆天子岭上亚组(D3tc)中所夹条带状灰岩、泥灰岩。该层位地表出露于狮岭西,往东倾斜潜入深部(0m 标高以下)后,共同组成深部矿体含矿层位的顶板隔水层,平均厚约150m。3)泥盆系中统东岗岭下亚阶(D2da)砂页岩隔水层主要由页岩、粉砂岩、细砂岩、白云岩组成,地表分布于狮岭西,向东倾斜潜入矿区深部后,构成深层含水层的底板隔水层,厚约50m。

第二章采矿工艺

2.1 普通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主要布置在不宜采用斜坡道相通的产状复杂、厚度小的孤立小矿体。此工艺的采场结构参数:中段高40m,采场长度一般为矿体厚度,采场宽度6~10m,底柱高6~7m,拉底巷断面:2×2m2(视采掘设备而定),每分层回采高度3~4m,采用气腿式风钻凿岩,炮眼排距孔距均为0.7~1.0m,采用T2G或ST-2D 型小铲运机出矿。待出矿清场完后,把采装设备吊高,然后进行分层充填,充填高3~4m,充填完成后就可以进行下一个循环工作。该工艺人员、材料、设备进出困难,作业条件差,除出矿用T2G或小铲运机外,其余都靠人工操作,人工撬毛、护顶、装药等,劳动强度大、设备故障率高、维修困难,采场生产能力一直徘徊在70~80t/d左右。近几年来基本淘汰了,采矿方法如图2所示。

图2 普通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2.2 盘区机械化上向中深孔分层充填法

从一分段掘进拉底巷道,拉底巷道掘进到达天井位置,在上部天井硐室施工天井,对拉底平巷进行扩帮至两帮矿房充填体,然后开始回采本分层矿石。凿岩采用SL05型上向自动接杆台车钻凿仰角85°~88°的上向炮孔,单钎杆长1.2m,连接四杆,孔深一般在4.8m,布孔按梅花状排列,孔距为1.2m,排距为1.4m,掏槽区孔网一般为1.2 m×1.2m。装药采用装药台车装药,采用导爆索与毫秒雷管非电复式起爆网络爆破。爆破完毕后对顶板进行松石处理。之后采用铲运机将矿石铲出倒到盘区溜井中。出矿清场后,进行分层胶结充填。该工艺从采场的凿岩、爆破、出矿等都有可实现机械化作业,现已形成盘区中深孔机械化配套生产作业线,采场生产能力比普通充填法提高, 近几年来,井下大部分采场都采用该法布置,其采矿比例逐年增大,占矿山总采矿量约65% ,采矿方法如图3。

2.3 无底柱深孔后退式采矿法

先采用手钻回采形成下部硐室,硐室高3m,宽8m。再施工上部凿岩硐室,硐室在施工时应作成拱形,凿岩硐室高度3.6m。切割天井布置在采场的前端,切割天井贯通上部凿岩硐室和底部出矿硐室,规格2.0m×2.0m。利用潜孔钻机在上部凿岩硐室往下打Φ为110mm深孔穿通整个采场,孔距2.2m,排距1.87m。将所有炮孔全部打完之后,在上部凿岩硐室对各排深孔分次装药,分次后退式崩矿,爆破采用非电爆破网路。铲矿采用遥控铲运机铲至盘区溜井。整个采场爆破完毕后对其一次性充填。该工艺具有作业安全性好、管理集中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深受生产单位的厚爱,前几年占采矿比例一直保持在30%左右,采场综合生产能力达200t/d。采矿方法如图4

4

5

图4 无底柱深孔后退式采矿法

2.4 创新的采矿方法

无底柱深孔后退式采矿方法 :结合盘区上向分层充填法和 VCR 采矿法的优 点,利用可视遥控铲运机和破碎机进场出矿、破碎大块,人员不进空场的安全特 点,加上不用打底部结构的好处,VCR 高效、可调节出矿的优点。智能环保采矿工艺: 适合阶段高度 10~50m ,采场长度 30~80m ,宽度 8m ~12m 左右,矿体倾角大于 45 度。该工艺不留底柱,底部出矿硐室高度 3m 左右,上部凿岩硐室高度3m 左右。

工艺特点:(1)采切工程量小,采切工艺简单;(2)凿岩效率高,单次爆破矿量大且大块率低;(3)采用可视化遥控铲运机出矿,出矿在底部出矿硐室完成且效率高。(4)大块破碎采用可视化破碎台车破碎大块,人员不进入高顶板空场。(5)采用全尾砂泡沫砂浆嗣后充填技术,提高了充填效率和尾砂利用率实现了 无废环保采矿。(6)出矿过程安全。

回采步骤:

1 凿岩 在上部凿岩硐室,使用瑞典 ROC-306 潜孔钻机,施工Φ=110mm 深孔穿通整个阶段,孔距 2.0m~ 2.5m ,排距 2.2m~ 2.5m 。

2 爆破 在上部凿岩硐室对各排深孔分次装药,每一次爆破分层后退式崩矿。爆破采 用非电爆破网路。以天井为自由面,实施分段分层后退式深孔爆破。

3 出矿和大块破碎 使用 3 立方米可视遥控铲运机出矿,大块使用可视遥控破碎台车破碎大块, 工作人员不进采场,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作业安全。其采矿工艺如图

5

图5 装药结构示意图

第三章凡口矿八大系统

3.1开拓系统

用主、副井加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主井内设双箕斗矿石提井系统和单箕斗废石提升系统,新老两个副井均内设单罐笼,担负所有人员、材料等提升任务并兼作进风井。辅助斜坡道从地表+112m标高延深至-650m中段,坡度15%,平均净断面约14m2。采场采用铲运机或遥控铲运机出矿至盘区溜井,各中段均采用

10t 架线式电机车1.6m3侧卸式矿车将矿石从盘区溜井运至主溜井,之后主溜井双箕斗将主溜井矿石提升至地面,再由索道运送至选矿厂。如图6。

6

图6 凡口铅锌矿开拓系统示意图

3.1.1上部开拓系统

矿山采用中央主副井开拓。主井净径φ5.2m,地面标高+132m,井筒已掘至

-750m 中段,内设双箕斗矿石提井系统和单箕斗废石提升系统,目前以-450m 中段为界井筒上下未贯通。主井提升仍利用-415m 中段井下装矿水平和

-385m 中段破碎站,矿石经矿石溜井(4#、5#)集中溜放至破碎站,粗碎后的矿石经装载站计量后由主井内的双箕斗提升至地表,废石经废石溜井集中至装载站后由主井内的单箕斗提升至地表。双箕斗提升矿石能力设计为4500t/d,单箕斗提升废石能力设计为1500t/d。

新老两个副井均从地表+132m 掘至-455m 中段,井筒净径φ5.5m,均内设单罐笼,担负所有人员、材料等提升任务并兼作进风井。矿区两翼分别设有东风井(净径φ5m),从地表掘至-80m中段,其下部经回风天井通至-320m中段,老南风井(净径φ4m),从地表掘至-160m中段,新南风井(净径φ5m),从地表掘至-240m中段。总进风、回风为470m3/s。辅助斜坡道从地表+112m 标高延深至-320m 中段,坡度15%,平均净断面约14m2。

中段高度±0中段以上为50m,以下为40m。中段运输仅-320m 中段因出矿量大,设计选用2.5m3侧卸式矿车,其余各中段均采用10t架线式电机车牵引1.6m3侧卸式矿车。

3.1.2 深部开拓系统

深部开拓选择了主井延深方案。即将现有主井从-455m 中段延深至-750m 中段,深部设计最低出矿中段为-650m中段,井下粗碎站从-385m下移至-680m 中段,矿石和废石的计量、装载站设置在-710m中段;上部4#、5#矿石溜井下延至-650m 中段,设计采用分段瀑布式布置方式;上部废石溜井延深至-650m 中段,上部溜破系统回风井从-455m 延深至-750m 中段。主井及附属工程延深后,主井内担负矿石和废石提升的双箕斗和单箕斗提升系统其提升高度增加了295m,深部开采时,矿石提升双箕斗系统仍采用“七五”技改引进的卷扬机及其电控设施并保持现有提升速度10m/s不变,提升矿石的能力设计为4000t/d;单箕斗废石提升采用现有的2.25×4卷扬机,将现有的330KW交流电机改为

400KW 直流电机并配套改造电控设施,担负深部1000t/d 的废石提升任务。新副井从-455m 中段延深至-750m 中段;老副井不延深,在老副井西约20m处,从-320m 中段下掘盲副井至-750m中段,井筒净径φ5.2m。

深部投产后,由延深后的新副井、原老副井和新增盲副井承担全矿人员、

7

8

设备、材料的提升任务。 为便于无轨设备的进出,按照上部斜坡道的技术参数,斜坡道从-320m 中段延深至-650m 中段。

深部矿体南北两侧,设深部南风井和北风井各一条,与上部东风井、老南风 和新南风井联通,形成中央进风,两翼回风的对角式通风系统,总进风、回风为530m 3/s 。深部中段高度为 50m (其中-500m 中段为 45m )。各中段矿石由 10t 架线式 电机车牵引1.6m 3或2.5m 3曲轨侧卸式矿车;废石由7t 架线式电机车牵引 1.6m 3矿车。

3.2 通风系统

中段风网为平行双巷式通风网络。矿山采用中央主、副竖井开拓。通风系统 由位于矿床走向中部的老副井、新副井、斜坡道和小斜井进风(深部开采工程设 计时,主井将净化一部分风量);位于矿床走向东部的东风井,南部的老南风井、 新南风井回风;构成两翼对角抽出式通风系统,矿井通风能力为 470m3/s 。中段 风网为平行双巷式通风网络。

深部开采设计时,根据地温梯度推算-700m 处岩温为 40.7℃,设计以增大风 量作为热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根据上部已形成的开拓系统,深部开采时拟利用主 井风流净化风量 60m 3/s ,这样,深部生产时,全矿通风能力增加到 530m 3/s 。 深部工程从 1995 年开始施工,目前通风系统改造主体工程中深部南风井、 深部北风井、新副井延深、盲副井、深部溜破系统回风井等已竣工,东风井和新 南风井风改造已完成,新南风井地面风机采用了国外先进设备及 6kv 高压直接变 频调速技术。深部北风井已贯通-240m 、 -280m 、 -320m 、 -455m 、 -500m 、 -550m 、

-600m 中段,深部南风井目前只与-240m 、 -280m 、 -500m 三个中段贯通,-360m 中段以下通风系统已基本形成。凡口矿通风系统示意图如图7

图7 凡口铅锌矿通风系统示意图

3.3 运输系统

360m以上矿石生产规模2500t/d、废石量600t/d。各中段的矿石通过振动放矿机装入1.6m3 侧卸式矿车,然后用10t 架线式电机车牵引卸至4#或5#矿石溜井,经-385m 破碎硐室破碎后,再从主井双箕斗提升系统提出地表。各中段的废石装入1.6m3 侧卸式矿车后,用7t 架线式电机车卸至废石溜井,然后经主井单箕斗提升系统提升至地表。-360m 以下深部区段生产能力为矿石3000t/d、废石650t/d。各中段矿石通过振动放矿机装入1.6m3 侧卸式矿车,然后用10t 架线式电机车牵引至4# 5#矿石溜井,经-680m 破碎硐室破碎后,再从盲主井双箕斗提升系统提至-415m,转入主井双箕斗矿石皮带,接力提升至地表。各中段的废石装入1.6m3 侧卸式矿车后,用7t 架线式电机车卸至废石溜井,然后经盲主井单箕斗提升系统提升至-400m,转入主井单箕斗废石溜井,接力提升至地表。各中段的黄铁矿用0.7m3 翻转式矿车装载,然后再经新副井提升至地表。运输线路仍采用600mm 轨距,-400m、-455m 中段仍采用24kg/m 钢轨,-500m 中段以下均采用22kg/m 钢轨。线路按重车下坡平均坡度0.3%敷设,线路弯道曲率半径为15m。

矿石列车由10t 机车牵引10 辆1.6m3 侧卸式矿车组成,一列车有效装载量为36t;废石列车由7t 机车牵引8 辆1.6m3 侧卸式矿车组成,一列车有效装载量为20.16t,黄铁矿列车由7t 机车牵引16辆0.7m 3 翻转式矿车组成,一列车有效装载量为24.64t。

3.4 提升系统

矿山现有主井、老副井、新副井及盲副井,主井、老副井2 个井筒均已到-455m 中段,新副井已到-750m,盲副井井筒从-360m 已到-750m。深部开采时已将主井井筒从延深至-750m,但上下井筒未贯通,其矿、废石溜破系统及装矿系统的井建工程也已施工完毕,矿石破碎站设在-680m 水平,装矿设在

-710m 水平。主井内配置有双箕斗提升(专用于提升铅锌矿石)和单箕斗提升(专用于提升废石)两套提升系统。老副井、新副井及盲副井各配一套单罐笼带平衡锤提升系统,用于升降全矿井下人员、材料、设备等。

3.4.1 主井双箕斗矿石提升机

双箕斗矿石提升系统是矿山唯一的矿石出口通道,目前使用的φ2.4×4 多绳提升机和控制设备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国外成套引进的。提升机是德国GHH 产品,成套电控设备是德国西门子公司原装产品:直流模拟系统。电动机功率

1100kW 额定转速680rpm,最大提升速度为10 m/s,提升高度581.6m。控

9

制系统采用了大型S5 可编程控制器及计算机监控,司机台安装在与井塔毗邻的电控楼内,实行远方操作.-415m 装矿站设一台电子终端设备,对装矿过程进行逻辑控制,该终端与主PLC 通信。装矿实行定重、定容。装矿计量斗及卸矿矿仓的料位在上位机监视器上可连续显示。系统自1990 年4 月投运至今已十五个年头,这期间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已有几个轮回。目前维持正常运转所需的备品备件价格昂贵且难于采购,为保证电控系统稳定安全运转,更新老设备是必要的。根据技术经济比较,并结合矿山现实,采用西门子公司国内合资厂生产的6RA7088-6LF62-0 875V/950A 型交流器,西门子公司原装S7 可编程控制器及与之配套的工控机、工业电视设备构成12 脉动全数字直流调速自动化提升系统.

3.4.2 盲主井双箕斗矿石提升机

盲主井双箕斗矿石提升机担负着深部矿石(-360m 以下中段)的提升任务,提升能力为3000~4000t/d,提升电机选配ZDU-153-1B,传动变流装置选用西门子公司国内合资厂生产6RA7086-6Kv62-0 725V/760A 两台。主回路接线采用带平衡电抗器的并联方式。整流变压器接线DY-5、Dd0 各一台,容量

400kVA。干式平衡电抗器1.2mH 650A 一台。操作控制、监视等同主井双箕斗提升机。当井下运输允许800kVA 三线圈干式整流变压器通行时,整流变压器为一台。

3.4.3 盲主井废石提升机

盲主井废石提升机为单箕斗带平衡锤提升系统,电机选ZDU-132-2B,250kW,440V,Ie=613A。传动变流装置选西门子公司国内合资厂生产的

6RM-70 成套柜,主机为6RA7087-6DV62-0 六脉动工作方式,操作控制方式同双箕斗矿石提升机。

3.5 供风供水系统

3.5.1 供风管网

矿山现有4 台CV35M×3 离心式空压机(单台排气量Q=100m3/min,INGERSOOLRAND 公司制造),2 台C50M×3 离心式空压机(单台排气量Q =

150m3/min,INGERSOOLRAND 公司制造),总供气能力达到700 m3/min.

3.5.2 供水管网

目前矿山井下生产用水水源有2 个,-120m 中段以上各中段的生产用水由地表800t 水池供水,-120m(含-120m)中段以下各中段的生产用水利用±0m 中段疏干水水池向深部供水,水池的有效容积约为3500m3。供水主管为Φ

10

159×4.5 无缝钢管,各中段平巷敷设Φ89×3.5 无缝钢管。各穿脉和采区敷设Φ89×3.5 焊接钢管。为减低深部供水压力,利用被废弃的-465m粉矿沉淀池作为减压水池,±0m 水源的水经该水池减压后再供给深部。

3.6 供电系统

凡口铅锌矿采选厂的用电负荷均取自凡口总变配电所,该所目前安装有两台主供电变压器,其容量分别为31500kVA 和20000kVA,原副边电压为

110/6kV。其外部110kV 供电系统能满足对凡口矿供电容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凡口矿自建的狮岭总变配电所目前仅作为高压配电用,主要向采矿坑口和附近设备馈电;选厂6kV 配电室向选矿厂各车间变电所及6kV 高压破碎机、球磨机馈电。经过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技术改造,凡口矿已形成4500t/d 的采选综合生产能力,之后又不断的完善,其供电系统运行稳定,供电质量满足要求。系统配电电压为6kV,各高压配电室均为两回路电源进线,单母线分段运行。采矿坑口负荷主要为井下排水负荷、采区负荷、提升负荷及探矿用负荷等,根据凡口矿提供的资料,坑口用电设备负荷配置情况见表1:

表1 坑口用电设备负荷配置情况

3.7 排水系统

11

12

凡口铅锌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井下涌水量大,现井下共有大小水泵房 6 个,分别设于-40m 、 -160m 、 -320m 、 -455m 、 -650m 、 -750m 中段,共有大小水泵 32 台,总装机容量达 11496kW 。

-40m 中段泵房为全矿主要泵房之一。由于凡口铅锌矿床上部属以溶洞充水 为主、顶板直接进水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类型矿山,矿床采用截流疏干,疏干水 全部由现有的-40m 泵房直接排出地表,保证-40m 中段泵房的排水能力至关全矿(含深部)生产和井下人员的安全。提高水泵的效率,能有效的节约能源。-40m 中 段水泵已进行改造,泵房内现安装有 DK400-22A 型水泵(Q=368m 3/h , H=183m ,N=300kW)3 台, 6LHS-162 型水泵(Q=500m 3/h , H=195m , N=380kW ,美国福斯公 司 (FPD)生产)6 台。最大排水能力达 77664 m 3/d ,井下泵房排水系统示意图8

图8 井下泵房排水示意图

3.8充填系统

凡口矿地表已建有四个充填站、七套充填搅拌系统:金星岭新、老两套细砂胶结充填系统,狮岭立式砂仓两套细砂胶结充填系统,狮岭搅拌楼一套细砂和一 套全尾砂胶结充填系统,狮岭南一套细砂胶结充填系统。上述 7 套充填系统年综合充填能力约 40×104m 3。

此外,为了减少废石出窿,降低充填成本,矿山在-240m~-320m 中段之间狮 岭南 N4 穿脉附近建有一简易临时废石充填系统。根据地表七套充填系统充填能力,并考虑井下部分废石充填,现有充填系统 完全能满足扩产后 5500t/d 铅锌矿石生产时,年充填 44.29×104m 3 的要求。

为解决深井充填中的技术难题,

已在-280m 中段设立了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充填减压站,减压后的充填料浆按三套管路系统向深部充填,充填主要范围为207线~204 线、-360m 中段以下的矿体,充填管路示意图如图9

图9 凡口铅锌矿充填管路示意图

充填工艺流程为:骨料制备-骨料运输储备-配砂-骨料输送-制浆-采场充填-脱水,具体过程如图10:

13

图10 充填工艺流程示意图

充填工艺流程说明如下:

1骨料制备

充填骨料主要为分级尾砂、全尾砂,分级尾砂是选厂的尾矿经旋流器分级、陶瓷过滤机过滤脱水后的尾砂,细粒级尾砂是选厂的尾矿经真空布袋过滤机过滤脱水后的尾砂。分级尾砂主要用于强度要求高的采场充填(如首层、浇面、假巷等),或与细粒级尾砂按比例后搭配后充填矿房,细粒级尾砂主要用来充填间柱。骨料储存运输

骨料一般储存在砂仓或堆场电耙类充填系统通常需将骨料通过尾砂皮带或用汽车输送至相应的充填站堆场。配砂为了提高细粒级尾砂的强度,降低成本,有些矿山在进行普通矿房充填时,会将细粒级尾砂按一定的比例与磨砂、分级尾砂等粗骨料搭配好,然后用于充填。

2骨料与水泥输送

骨料经皮带运送至搅拌槽,水泥仓的水泥从水泥绞刀输送至搅拌槽。东区与狮岭南充填系统的骨料经电耙耙入尾砂螺旋绞刀输送至高速搅拌机桶。

3制浆

骨料、水泥、水一般经两级搅拌后从钻孔、充填管道输送至采场。

4采场充填

采场立模工作结束后即可以进行充填,充填时要求多点下料,经常移动料浆胶管。料浆有离析现象时,要对起堆的骨料进行人工平场。

14

5脱水

料浆在采场经脱水井、聚乙烯管等脱水后凝结硬化,在养护期后进行入采矿阶段。

第四章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4.1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概述

凡口铅锌矿人员定位、监测监控以及通信联络三大系统与光通讯网络的集成,为凡口铅锌矿建设一个矿山数字化的高速公路。在这条高速公路上我们可以传输控制信息、数据、语音、图像等丰富的信息。为矿山的生产、管理提供一个可视化的可能。

4.1.1设计原则:

极端温度,高湿环境下可靠运行的工业级的设备

通讯网络拥有足够带宽采集、处理各种数据

能够实现整个矿区各个中段之间进行远距离光纤传输网络

支持网络环网功能,当网络瘫痪时能够快速自动修复,以防止数据丢失

具备可扩展的网络容量设计

4.1.2 设计指标参数

本方案中调度中心采用全管理型网络交换机RGS-7244GC24个千兆电口+4个千兆光口,环网的中心接入,实现监控,采集数据中心汇

聚。24 个千兆电口可以连接中心工作站,NVR 等设备。

中段马头门附近部署中段通信分站,中段通信分站具备4个千兆光电口+4个千兆电口,组成主干环网实现每个中段的数据与调度中心设

备的通讯。其余电口与现场采集设备,监控设备等控制设备相连。

主干网工业交换机选择ORing工业级交换机。

中段通信分站支持-40-70℃工作温度,0%-95%工作湿度,保障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可以稳定运行。

快速冗余环网技术O-Ring<10ms,保障网络在出现故障情况下迅速修复。

15

快速冗余技术O-Chain<10ms,极大扩展了网络的拓扑连接方式,同样可以实现网络的冗余备份。

主干网工业千兆交换机,保证大流量数据的快速传输。

提供强大的网管软件和多种故障报警机制,极大方便网络的管理和网络故障预警。其主干网络拓扑图如图11

图11 主干网络拓扑图

4.2 人员定位系统

ZIGBEE技术不仅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实现对下井人员进行考勤记录、定位记录、追踪记录,实时掌握井下每个工作人员的动态信息及工作人员在井下的位置分布情况,并可对历史记录进行统计打印等

4.3 监测监控系统

采集系统设计:视音频数据的采集、数字化压缩。存储与回放设计:监控中心集中存储录像数据,录像资料的回放。预览与控制设计:远程预览现场图像;远程控制、操作及设置监控设备。显示系统设计:监视器、VGA显示器或者电

视墙。传输系统:利用千兆光环网络将视频连至调度中心。管理系统设计:对系统数据的集中管理,包括用户数据、设备数据、操作与报警数据。

4.4 通讯联络系统

调度中心是整个应急通信系统的核心枢纽,所有系统内的语音均通过核心调度机实现通信,中心需部署MDS多媒体调度主机、语音网关、双手柄触摸屏调度台、录音服务器。

在应急调度中心部署MDS调度机作为应急调度系统的核心调度主机,用于调度分机的注册、终端间通话路由策略的管理、调度功能的实现。调度平台具备强大的通信交换能力,为调度台与各调度终端等提供交换连接服务。MDS多媒体调度主机可选择HA热备份配置,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部署专业的MDS-PCT双手柄触摸屏调度台作为应急调度中心的操作平台,能够为中心的调度人员提供便捷的调度手段,实时监控所有调度终端的通信状态,实行各种调度操作。调度台可实现对所有终端的调度。调度台和调度主机之间通过IP网络进行信息的交互

语音网关用来提供FXS/FXO接口连接凡口矿原有的电话网和井下电话网,为调度中心内调度分机呼入呼出提供中继通道,实现与PSTN网络的互通。

语音网关用来提供FXS/FXO接口连接凡口矿原有的电话网和井下电话网,为调度中心内调度分机呼入呼出提供中继通道,实现与PSTN网络的互通。

17

18

录音服务器用来实现对日常调度中的所有通话进行录音,录音方式为IP 录

音,录音服务器只需连接到网路上即可,可全程实时的记录MDS 多媒体调度系

统内所有注册到调度主机上的终端的通话录音,提供录音文件的存储以及丰富的

文件检索及播放下载功能。

调度分机可选择使用MDS-8220IP 调度话机。IP 话机提供RJ45接口连接

网络交换机,通过局域网与调度主机进行信息的交互,并且话机上提供PC 接口,

PC 可连接到话机上的PC 接口连接网络,不用再占用网络交换机接口。

4.5 紧急避险系统

在井下发生突出、火灾、爆炸、水害等紧急情况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幸

存)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

对内能为遇险人员提供氧气、食物、水,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营赢得时间。突

发紧急情况井下无法逃脱时的最后保护方式,使被困人员与救援人员联络获得逃

生方式促进提高获救的成功率。避险硐室设计图如图12

图12 避险硐室设计图

4.6 压风自救系统

当采掘工作面突然停风、停电,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浓度升高,巷道较长,

人员不能迅速安全地撤出,利用压风系统为工作人员提供氧气。并且在井下发生

CO 、炮烟中毒等事故,自救器失效或人员来不及使用自救器。掘进工作面发生

冒顶,且冒顶量大,冒落矿岩堵塞巷道全断面,风筒被压埋,冒顶区以内无风

19

该系统主要由空气压缩机、井下压风管路(送气管路、三通及阀门、油水分离器等)、压风自救装置(包括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开关等部件及防护袋或面罩)等组成。一般要在地面建立压风机房。压风自救系统图如图13

图13 压风自救系统图

4.7 供水施救系统

在矿山井下发生灾变时,为井下采掘作业场所、紧急避险设施、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主要地点提供生活饮用水的系统

6寸6寸0米

东石门

N 14寸

压风站供风老副井供风

8寸

-80米

S2N

10寸-120米

-160米10寸10寸-200米-240米

10寸东区0#6寸

东区N 14寸

8寸

8寸-320米-360米8寸-385米4寸8寸-400米-415米4寸

N

14寸

N

盲副井8寸

N 6寸

-455米

说明:除注明区域开关标志外,所有的开关都在码头门。

N

14寸

S2N

N 6寸

老副井井筒

盲副井井筒

-455米中段平巷

N

N 6寸

N 6寸

N 6寸-455米

N -500米N 6寸-550米4寸风包

风包4寸

4寸-600米

风包

4寸

-650米

风包

4寸

-680米风包4寸

-710米风包

4寸

-750米风包

N 新副井

井筒

深部供风

N—供风管东区4寸

油水分离器

供水施救系统包括水源、过滤装置、供水管路、三通及阀门等,供水施救系统图如图14

图14 供水施救系统图

第5章选矿工艺

5.1 选矿工艺

经过几十年不断的优化改进,凡口矿先后采用硫化矿高碱电位调控快速分支浮选工艺、新四产品选矿工艺和高品质硫精矿选硫工艺等。

5.2 新四产品选矿工艺

20

21

采用快速浮选直接生产出高回收率、高质量的铅精矿(Pb ≥60%)、锌精矿(Zn ≥55%)。铅锌中矿再磨混合浮选生产出铅锌混合精矿( Pb+Zn ≥48%)。新工艺解 决了铅锌难选问题和处理矿泥和流失矿的问题,把选厂原三个系列简化为两个系 列,在保证指标的基础上,节约电耗,降低药耗,提高管理水平。

5.3 高品质硫精矿选硫工艺

将铅锌矿选别后的锌尾经过浓缩加酸处理,并经多次浮选作业后,在保持产 品回收率有所提高的前提下,生产出硫品位大于 47%、铁品位大于 44%的高铁硫 精矿,实现了硫矿产资源的高效回收,有效提升了铁矿物产品的附加价值,减少了废料对环境的污染,经济社会效益显著。2013 年 7 月份启动生产全高硫的重 浮联合选硫工艺流程,年直接经济效益 5000万元以上。采矿工艺流程图如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le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