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良街铅锌矿预查设计

更新时间:2024-01-14 22:26: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矿良街地区 铅锌金属矿预查设计

甘肃煤田地质二五0队

二0一一年三月

铅锌金属矿预查设计

委托单位:成都有成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编写单位:甘肃煤田地质局二五0队 项目负责:张三 编 写 人:夏毅 审 核: 审 定: 总工程师: 队 长:

设计提交单位:甘肃煤田地质局二五0队 设计提交时间:二○一一年三月二十日

目 录

第一章 前 言 ............................................................................................................................... 1 第一节 工作任务 ........................................................................................................................ 1 第二节 工作区范围和地理条件 ................................................................................................ 3 第三节 以往地质矿产工作情况 ................................................................................................ 5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6 第一节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 6 第三章 预查区地质特征 ............................................................................................................. 14 第一节 预查区地质概况 ..................................................................................................... 14 第二节 成矿地质条件 ............................................................................................................... 15 第四章 工作部署及工作方法 ..................................................................................................... 16 第一节 勘查工作原则及工作思路 .......................................................................................... 16 第二节 勘查工作部署及技术要求 .......................................................................................... 19 第五章 项目管理和人员安排 ..................................................................................................... 29 第一节 项目组织管理和实施 .................................................................................................. 29

一、项目管理和实施 ..................................................................................................... 29 二、安全保证措施 ......................................................................................................... 29 第二节 人员组成 ...................................................................................................................... 30 第六章 主要实物工作量、经费预算 ......................................................................................... 31 第一节 主要实物工作量 .......................................................................................................... 31 第二节 经费预算 ...................................................................................................................... 31

第一章 前 言

第一节 工作任务

本区的矿产资源早在19世纪中时,就已经开采利用然而,地质调查工作却始于1941年,大规模的地质勘探工作是在解放后相继开展的。

解放前。本区的地质工作多为路线地质调查,关于地层古生物研究或零星开展的矿床勘探工作,都很粗略。例如在1941年,前人进行结论与实际出入很大。

解放后,1950年某勘探队开始对本区的几个主要矿区进行矿床勘探工作,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并对钨锡、铅锌等金属矿产作出了较正确的评价。1955年,该队在矿床勘探的基础上,选择矿区外围的局部有利地段,开展了1:50000地质测量和找矿工作。

受成都有成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委托,甘肃煤田地质局二五0队对矿良街地区的铅锌矿区开展预查地质工作。

鉴于目前矿区未开展过任何勘查性工作,工作程度太低,尚未发现明显的矿化线索,综合矿区地貌、海拔及切割状况、高差、水系发育状况、岩石露头状况、地表风化状况等因素。认为对该区应遵循由未知到已知、由浅入深、由稀疏到密集、逐步深入的思路原则开展工作。应首先从小比例尺(1:2.5万)的化探测量工作开始,结合小比例尺(1:2.5万)的填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大比例尺(1:1万或1:5千)的化探测量和填图(1:1万),然后开展槽探揭露结合物探工作测量,一步一步、逐步深入,以科学的方法获得客观的效果。

主要工作包括:① 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1:1万土壤地球

1

化学测量; ② 1:2.5万、1:1万或1:5千地质填图;③ 1:1万、1:2千剖面地质测量;④ 探槽工程; ⑤样品采集及分析工作等。

小比例尺的化探测量目的是以期圈出异常区;明确下步找矿靶区。小比例尺的填图目的是大致了解该区地质特征。

大比例尺的化探测量主要是对小比例尺化探测量圈出的异常区进行验证。进一步圈出异常带,集中明确了找矿靶区。而大比例尺的填图目的是大致了解测区地层、岩性、构造等分布范围和特征;初步建立地层层序、大致确定构造关系。

物探工作测量目的是大致预测矿体在深部延长、延伸情况,预测深部矿化情况。槽探揭露目的是揭露地表矿体或矿化带,从而追索其延长、延伸情况。

故通过以上地质工作,大致了解测区地层、岩性、构造等分布范围和特征;初步建立地层层序、大致确定构造关系;圈出目标元素异常区,指示找矿靶区,从而进行槽探揭露验证,找到矿体或矿化体。

项目工作周期:2011年3月~2011年11月。

2011年11月底提交《矿良街地区铅锌矿预查地质报告》送审稿。 设计工作如下:

表1-1****铅锌矿区设计工作量表

序号 名 称 1 1:2.5万地质草测 2 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 3 1:1万(或1:5)千地质草测 4 1:1万土壤化学测量 5 1:5千地质草测 6 1:5千地化剖面 7 1:2千实测地质剖面 8 槽 探

单 位 km2 km2 km2 km2 km2 m m m3 工作量 21.00 21.00 6.0 6.0 1.5 2.0 2.0 1000 备 注 根据矿区面积确定 500×100米网度 大致预测 100×40米网度 大致预测 大致预测 大致预测 2

玉岭以西的侵入体亦为黑云母花岗岩,岩体内伟晶岩脉、石英脉发育,伟晶岩和石英脉内均含有具工业价值的黑钨矿、锡石等金属矿产。

(四)化探异常和重砂异常 1、化探异常

通过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时所开展的水系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最后获得在整个图幅3456km2面积上的铅丰度值为29.186ppm,锌丰度值为20.157ppm,并圈定了以下三个异常区。

Pb-Zn异常区:分布于玉岭-兴山背斜部的加里东构造层中,异常区面积为155km2。铅异常丰度值为200-400ppm,平均于天岭-松山岭-花山背斜核部的南部,异常区面积为46km2。铅丰度值一般为200-300ppm,平均值为250ppm;锌异常的平均丰度值为150ppm。

Pb-Zn2异常:分布于天岭-松山岭-花山背斜核部的南部,异常区面积为46km2。铅丰度值一般为200-300ppm,平均值为250ppm;锌异常的平均丰度值为125ppm。

b-Zn3异常区:分布于天岭-松山背斜核部的北部,异常区面积为16km2。铅异常丰度值一般为200-300ppm,平均值为250ppm;锌的平均丰度值为125ppm。

13

第三章 预查区地质特征

第一节 预查区地质概况

预查区位于华夏加里东褶皱系,赣湘桂粤褶皱带内的×××古拱褶束中。 一、地层

区内地层总体呈北北西向展布,由老到新为:

寒武-奥陶系(?+O):为本区最老的地层,主要由互层的深灰色变质细砂岩与千枚状页岩、灰色薄层变质细砂岩结晶灰岩质页组成。

下泥盆统(D1)

莲花山组(D1l):下段为底部砾岩,砾石成分以石英为主,偶见有花岗岩及含铅的石英;中段为紫红色厚层中粒石英砂岩夹少量粉岩及页岩;上段为紫红色厚层细砂岩,粉砂岩和页岩。三段总厚度约350-700m。

四排组(D1S):下段以薄状紫红、黄灰色细砂岩为主,夹少量的页岩和石灰岩,含有腕足类化石;上段以杂色页岩为主,夹薄层石灰岩,含有腕足类化石,厚度变化大,常有尖灭现象,最厚达420m。 二、构造

预查区位于华夏加里东褶皱系,赣湘桂粤褶皱带内的×××古拱褶束中,总体构造线展布方向为北—南向。 1、 褶皱

14

本区的褶皱构造主要有玉岭-兴山背斜、天岭-松山岭-花山背斜和矿良街向斜,它们都是复式褶皱,背斜比较宽阔,而向斜比较紧密。而预查区位矿良街倾角较陡,西翼倾角较小的不对称褶皱。该向斜轴的走向在矿良以北为北西向,以南则转向近南北稍微偏西,而到了南端又转向成南东,亦呈现明显的反S形展布于前述二背斜之间。 2、 断层

该区有一条走向断层为逆断层,共走向近南北,倾向东。这一方向的断裂构造为:加里东期的走向在背斜轴部,延长在4km左右,它严格控制着铅锌矿床的分布。

第二节 成矿地质条件

预查区所在地区位于矿良街东南一带铅锌成矿区。该带该带地层为寒武-奥陶系和泥盆系莲花山组,小型Pb-Zn矿床;该区岩性主要为砂岩及变质板岩,其中有逆断层发育,是个有利的成矿构造带,围岩蚀变可见硅化和绢云母化;区域内存在铅锌金属量异常区。

15

第四章 工作部署及工作方法

第一节 勘查工作原则及工作思路

一、勘查工作原则

本项目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勘查评价,兼顾与国外接轨,其勘查工作的原则为:

1、按成都有成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要求开展地质勘探工作,满足其商业勘查需要。

2、应用多元地学信息综合研究技术,结合已有的地、物、化、遥资料指导勘查。

3、地质调查工作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颁发的有关标准执行。 4、本次调查工作以地表地质填图、化为主,配合槽探和浅井工程调查。基本控制主要矿体的空间形态、规模、品位变化、以及初步了解其深部延伸等。 二、工作方法选择

根据项目甲方任务书下达的开展某县矿良街铅锌矿预查区铅锌矿资源评价工作的要求,结合评价区地质构造特征,根据区内不同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特征和地质工作阶段,采用地质方法,辅以轻型山地工程手段进行资源评价。首先开展地质化探工作,以研究区内地层及地质构造,同时在测区进行轻型山地工程,以发现铅锌矿体,进而对矿体进行系统控制、评价,在查评价的同时对收集的资料及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建立新一轮找矿模型,及时指导下一步的评价工作。

16

地质工作程序是:首先根据小比例尺地质、化探的成果分析的矿体异常分布规律及特征,结合地层、构造等控矿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在开展大比例尺地质、物化探的基础上,发现矿化富集区和矿(化)体,同时使用槽探对矿体进行控制,通过矿床特征的研究,对矿区进行评价(图4-1)。

综合地质研究成矿规律, 圈定异常范围

大比例尺地质、化探 发现矿化体

轻型山地工程揭露控制矿体 控 矿 制 体 探求矿体资源量

(3341)

图4-1 地质工作程序图

三、年度工作安排

1、野外工作设计编写及准备阶段(2011年3月~4月) 1)搜集测区外围的有关矿产地质资料,大致了解本测区所在地质区域位置,所在地层时代岩性、构造、岩浆岩的基本情况,外围的矿产情况;

2)野外实地踏勘,研究确定工作方案,编写预查工作设计。 3)落实岗位技术人员,落实生产、生活物资,作好野外工作准

17

备。

2、野外工作实施阶段(2011年4月~8月)

1)第一步,工作日期2011年4月~6月,主要工作包括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2.5万地质填图。以期圈出异常区,明确下步找矿靶区及异常区所处地质特征。若本工作步骤直接发现了矿化带,那么可直接进行槽探工程揭露,追索矿体。

2)第二步,工作日期2011年6月~7月,主要工作包括1:1万土壤化学测量、1:1万或1:5千地质填图。对第一步工作圈出的异常区进行验证,此阶段的结果是将异常区分化、解体、分割,缩小了找矿范围,集中明确找矿靶区。并寻找矿化线索,划分地表矿化地段。

3)第三步,工作日期2011年7月-8月,主要为槽探工作,在第二步圈出土壤化学异常较好地段进行槽探。寻找和揭露矿化地段,从而追索圈出矿体或矿化带范围。

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编写(2011年11月)

根据地质勘查成果,编写年度工作总结,提出对矿区的认识,确定以后的工作方向。

四、技术标准

评价工作采用的技术标准分别有:原地矿部颁发的《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固体矿产综合整理规定》(DZ/T0079-93)和中国地调局下发的《固体矿产预查暂行规定》(DD2000-01)及《固体矿产推断的内蕴

18

经济资源量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估算技术要求》。

第二节 勘查工作部署及技术要求

一、地质测量

1)剖面测量:比例尺采用1/2千,选择地层、岩石构造矿化出露较齐全的地段施测,凡图上大于或等于1mm者,图上均应表示,重要的地质体图上小于1mm者要放大到1mm表示。

2)地质填图:采用穿越法和追索法相结合,地质点重点布置在构造线蚀变带、矿化体,地质界线出露较完全的地段,岩性控制点第四系界线点等可适当放宽。充分利用钻探、槽探、采坑及浅井等工程的成果。所有点位均采用全仪器定点。虽然不同比例尺要求精度不一致,但是凡图上大于或等于5mm的地质体及小于5mm的重要地质体均要表示。做到文图一致。对有意义的地质、矿化及蚀变现象应照相或素描。在填图过程中,应有目的地采集部分光、薄片及化学样品。

野外手图同野外记录都是第一手资料,是图示化的野外记录。除表示各种填图单元、地质界线、构造要素、地质点和路线以外,还应反映各种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标志层、含矿层、小地质体等。

3)实际材料图:是在野外编制的反映地质填图中调查研究程度、工作量分布情况和各种地质体被控制的图件,是编制地质图的基础,采用与野外手图相同的地形图作底图,野外手图上的内容要尽可能转绘于实际材料图上,若图面负担重,可作适当取舍。

4)质量要求:严格按有关规范和国家标准进行各项工作。要求认真观察记录描述各地质点的地质矿化特征,文字系统清晰,尽可能地反映地层出露状况,矿化体的规模、产状、矿化类型、围岩蚀变特

19

征及构造、岩体控矿特征。 二、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

1)工作方法

由此本次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工作布置是在充分研究、总结了区化、区调资料基础上,根据区化异常分布特征及已知矿化点分布情况进行的。测区尽量布置在区化异常浓集中心和已知矿化点附近,其基本原则是:有足够的采样点控制异常范围,圈定异常位置,查明异常分布及组合特征。

采样密度:采样点布设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个点 采样点的布设:采样的布设遵照以下原则

a.采样点尽量布设在一级水系末端和分支水系口上。如果水系较长,在水系首尾之间增加采样点,使每一个采样点控制的汇水盆地面积大致在0.25km2之间。

b.在区化异常浓集中心及已知矿化点附近适当加密布点,在异常边缘部位及外围可适当放稀。

c.水系不发育地段,样点布设在受水面积大的冲沟、凹地中。

d.重复取样点(检查样)在全区分布均匀,对现场分析的高值点必须布点重复取样。

<3> 采样定点:采样点预先设计并标绘在用总参1∶10万地形图放大的1∶5万地形图上,作为野外手图。在采样过程中允许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移动设计的采样点位,但必须把实际采样点位标绘在工作手图上。野外用GPS定点。

<4> 采样部位、采样物质及采样方法

采样部位选择在河床底部、水线附近以及干涸河床底部的凹地中。有水流的河道,在水流变缓处、水流停滞处、河道转弯内侧、转石背后等有较多细粒物质聚集的地方取样。在采样点附近沿水系上下20—30m范围内多点采集以淤泥、粉砂为主的物质组成一个样品。采样物质在同一地区要保持一致,避免采集表面物质。样品重量视所取物质粒度而定,保证过20目筛后样品重量大于165g。

<5> 野外记录及样品编码

野外记录采用《水系沉积物测量记录本》,填写内容按记录本所列项目及部颁《地球化学普查规范》(DZ/T001—91)之要求,认真、全面、准确填写。样品编码采用网格化,在1∶5万地形图上将测区划成长宽各0.5km的方格网,以四个方格(1km2)作为一个采样大格。采样大格按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用自然数从小到大编写。每个大格中四个0.25km2的小格按自左向右、自上而下

20

的顺序编号为a、b、c、d。每一个小格中采集的第一个样品为1,第二个样品为2,??依次类推。每个采样点根据其所处位置按上述顺序编号。例如18b2为第18个大格中b小格内的第2个样品。

2) 技术要求

<1> 采样点力求分布均匀,不出现或很少出现1km2以上的空白区。 〈2〉采样点野外定点误差在图上不得大于2.5mm。

〈3〉每条水系口、水系最上游采样点及预先设计的重复取样点必须留有该点编号的标记。

〈4〉采样小组使用的1∶5万地形图手图,每日野外工作结束后,以直径2mm小圆圈标定采样点,并编号着墨,同时由本人根据手图将其全部内容转到另一张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上,转点误差小于0.5mm,绘制采样点位底图。

〈5〉按同点位、不同人、不同时间的原则进行重复取样,其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3—5%。

〈6〉野外记录严格按有关规范执行,内容准确、齐全、清晰、整洁。用铅笔填写,只能划改,并注明修改原因,不能用橡皮擦后涂改。

此外,还应说明的一点是在进行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同时,加强地质踏勘及搜山找矿工作。选择现场分析异常中心、矿化好或成矿有利地段,测制1∶5千地质—化探综合剖面,研究化探异常与浅部地质体、异常源的关系。剖面上化探工作以土壤测量为主,配合少量岩石测量。对浅覆盖区有找矿意义的异常或已发现的矿化体,要进行少量的槽探或剥土揭露。

三、土壤测量及地化剖面测量 1)野外工作方法

根据总体工作部署, 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量6km2。 (1)测网的选择及网度

根据矿体走向延伸情况,选用规则测网。基线方位与矿体平均走向一致。采样网度选用100×40m。

(2)基线点及各测点的定位

用GPS定位仪确定基线点位置,再用罗盘定向,测绳量距确定测点位置。当坡度大于10°时,进行地形校正。

(3)取样方法

21

在已布设好的测点上采集土壤样品,对基岩出露良好的地区采集岩石样品。在异常浓集中心和矿(化)体附近,可适当加密采样点,网度为100×40m。如果在设计好的采样点无法采样,允许适当移动点位,但要将实际采样点位标于野外手图上,并在野外记录本上注明原点无法采样的原因。

(4)采样物质及样品重量

土壤样品的采集要穿过腐质层,采取B层(淋积层)或C层(母质层)中之粘土、亚粘土或砂质土。采样深度视腐质层厚度而定。特别是在一些有冲积物、洪积物、风积物或其它外来搬运物所覆盖的地区,采样时一定要穿过覆盖物在原地的残积、坡积层中采样。样品重量视所取土壤样粒度而定,保证过20目筛后样品重量大于165g。

(5)野外记录及样品编号

野外记录采用《土壤测量记录本》,记录内容按部颁《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DZ/T0145-94)的有关规定全面、真实、详细记录。样品编号同采样点位编号,用分数形式表示,分子代表点号、分母表示线号。测线、测点编号顺序按东大西小、北大南小的原则编排。重复取样为总样品3%,样品编号为:在原始样品编号前加大写英文字母“J”。

(6)1∶5千地化综合剖面

为了解化探异常与浅部地质体的空间位置关系,进一步确定异常源的确切位置,查明是否有新的含矿层位、含矿破碎带、矿化富集部位及各地层的含矿性,帮助化探异常的解释推断,选择在异常中心附近及矿化好、蚀变强、矿化有利地段测制1/5千地化综合剖面。

剖面间距、土壤采样点距视矿体、含矿破碎带的长度、宽度而定。总的要求是能控制异常源及矿(化)体、含矿破碎带在地表的范围。

22

以便指导下一步调查评价工作。收集整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资料加以分析和对比,确定矿床类型和矿床资源潜力,为甲方科学决策经营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28

第五章 项目管理和人员安排

第一节 项目组织管理和实施

一、项目管理和实施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按质按量达到项目要求,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五队在公司监督和大队领导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阶段的工作质量、工作进度、财务管理、安全工作等严格把关。组织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专门项目组,按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实施。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完成进度、质量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全面负责。

组内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鼓励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惩罚那些对工作不负责、表现极差的人。

质量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中心环节,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加强质量管理必须严格按不同工作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必须对检查验收工作把好关,对项目实行经常性的自检和互检,要求达到自检率100%,互检率100%。 财务管理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按有关文件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绝对避免浪费和不必要性开支。 另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关心时事,学习党的政策。 二、安全保证措施

工作区气候恶劣,生活、生产条件艰苦,因此,安全工作显得至关重要。除每一个人必须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外,对安全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1)抓好出队前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工作,必要装备的准备工作和出队后野外作业时的安全工作。

(2)由于该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工作人员必须在出队前到医院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凡患有不适应在艰险地区工作的病症者,不得出

29

队。

(3)备齐备足各种生活用品、生产用品和药物等。

(4)制定安全制度,严禁野外饮酒、赌博,尤其是驾驶员,不得酒后驾车。

(5)必须加强民族团结,搞好与当地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关系,绝对杜绝与其发生矛盾。

第二节 人员组成

项目组由甘肃煤田地质局二五0队、成都有成能源有限公司组成(表

5-1)。

表5-1 主要参加成员一览表 姓名 项目职务 职称 主要工作 备注 王八一 项目负责人 赵四 张七 组长 助手 工人3~4名

高级工程负责项目具体实施 师 负责勘查区填图、工程实施及其工程师 编录 负责工程实施及其记录、现场分工程师 析、采样 野外采样、室内送样及其它辅助工作 30

第六章 主要实物工作量、经费预算

第一节 主要实物工作量

1∶25000地质测量(草测)

21.00平方公里

1∶25000水系沉积物测量 21.00平方公里 1∶10000地质测量(草测)

6.0平方公里

1∶10000土壤测量 6.0 平方公里 1∶5000矿区地质测量 (草测)

1.5平方公里

1∶2000地质剖面测量 2.0公里 1∶5000 土壤剖面测量 槽探

2.0公里

1000立方米 2203件

1份

1份

各类样品

勘查设计编制

年度勘查报告编制

第二节 经费预算

一、编制说明

1、项目工作区基本条件

(1)本项目受成都有成能源有限公司委托,由甘肃煤田地质局二五0队组织实施。

(2)工作区位于矿良街东南一带,约10-15km,南距离花山约20km左右,行政隶属矿良管辖。工作区位于矿良街东南铅锌矿床附

31

近。区内地势较为平坦,主要由丘陵和戈壁滩组成,海拔一般在400~600m,相对高差小,一般在50~15m之间,属中低丘陵地貌,地势西南低、北东高,多发育有冲沟和洼地。

区内人烟稀少,无固定的居民和耕地,仅有少量牧民从事游牧,居民以哈萨克族为主,少量回族、维吾尔族。牲畜有骆驼、山羊,野生动物有黄羊、野马等。区内农业空白,生产、生活物资主要由某县供给。

(3)完成本设计任务后,可大致查明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及矿产分布规律,圈定矿化有利地段,逐步缩小找矿靶区,然后配合少量地表工程,系统开展矿产检查,进行综合研究,圈定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成矿靶区,为下一个勘查年度打好基础。

2、预算编制依据

本项目经费预算是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甲类设计预算表式编制的,项目预算表构成、编制的具体依据如下:

(1)实物工作量来源于《地质勘查项目委托勘查合同书》和《矿良街铅锌矿预查设计》;

(2)、单位预算标准以《中国地质局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暂行标准》为主要依据;

(3)、根据区内地物、地貌、坡度、比高等因素,依据《中国地质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暂行标准》,确定该区地形等级为Ⅴ级;岩石级别为Ⅷ~Ⅸ级;地质复杂程度中常区;地区调整系数参照《关于修改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标准的函》中地调函[2001]29号文的

32

标准,本区调整系数为1.7。

3、预算编制方法

(1)、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规定,该项目应该按甲类预算表编制。

(2)、按本项目投入的工程手段逐项填写技术指标,然后根据实物工作量和相关单位预算标准逐项计算,计算公式:费用预算=单位标准×工作量,凡属野外作业,单位标准均在原标准基础上乘地区调整系数1.5,最后汇总。

二、项目设计预算表

本预算按甲类预算标准进行预算编制,预算结果见表6-1。通过预算,“矿良街铅锌矿预查项目”总预算费用为 万元,该项目总预算和年度预算的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如下表所示。

表6-1 项目设计预算表(甲类) 预算甲—2表

项目名称:新疆某县****铅锌矿预查 工作量 预算标准技术 (元/单总预算 工作项目 计量 工作条件 位工作(元) 单位 量 量) 甲 乙 丙 1 2 3=1×2 4 二、地质测量 (二)专项地质测量 1.专项地质测量 1:25000 1∶10000 1:5000 Ⅲ Ⅲ Ⅲ km2 km2 km2 21 6 1.5 草测 草测 33

2.地质剖面测量 1:2000 四、物化探测量 1:25000水系沉积物测量 1∶10000土壤测量 1∶5000土壤剖面测量 六、山地工程 槽探工程 七、岩矿实验 (一)岩矿分析 刻槽化分样 样品加工 (二)化样分析 土壤样分析 (三)岩矿鉴定 薄片 光片 八、其他地质工作 槽探编录 设计编写 Ⅲ Ⅴ Ⅴ Ⅴ 土石方 4种元素 km km2 km2 km m3 件 件 件 m 份 2 21 6 2 1000 100 100 2033 50 20 1000 1 100×40 5—10kg 制片与鉴定 含前期踏勘费用 含写报告打印费用 综合研究报告编写 份 1 总费用

34

以上各工程手段项目费用构成合理,符合工程技术经济指标规

定的要求。上述费用之间的费用比例安排、关系较为得当,基本可以满足设计勘查工作的经费匹配要求。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kj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