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8-4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

更新时间:2023-06-10 14:0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案例8 案例8-4:海南发展 银行倒闭案例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 1998年 21日 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2 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2年 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 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 零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这是 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 危机而关闭一家银行, 危机而关闭一家银行,因而不可 避免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注。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 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 1995 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 银行; 银行; 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 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 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 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 它是在合并原海南省5 它是在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投资公司 的基础上,吸收了40多家新股东后成立的。 40多家新股东后成立的 的基础上,吸收了40多家新股东后成立的。 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元, 16.77亿元 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元,海南省 政府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 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 政府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 关闭前有员工2800余人, 2800余人 关闭前有员工2800余人,资产规模达 160多亿元 多亿元。 160多亿元。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一、如此一家银行,为什么开 业不到 三年,就被迫关闭了 呢?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事实上, 事实上,早在海南发展银行成 立之时,就已经埋下了隐患。 立之时,就已经埋下了隐患。成 立海南发展银行的初衷之一就是 为了挽救一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 为了挽救一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1993年 1993年,海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 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 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在 这个背景下,海南省决定成立海南发展银行, 这个背景下,海南省决定成立海南发展银行, 将5家已存在问题的信托投资公司合并为海南 发展银行。据统计, 发展银行。据统计,合并时这五家机构的坏 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有关部门认为, 26亿元 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有关部门认为,可 以靠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度化管理, 以靠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度化管理,使 它们的经营好转,信誉度上升, 它们的经营好转,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 境。 1997年年底,遵循同样的思路,有关部门 1997年年底 遵循同样的思路, 年年底, 又将海南省内28 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 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 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 发展银行, 比例。 比例。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之前, 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之前, 各信用社无一例外地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

吸引存款。这也直接造成了多数城市信用社 吸引存款。 高进低出,食储不化的结果, 高进低出,食储不化的结果,只有靠新的高 息存款支付到期的存款, 息存款支付到期的存款,然后再吸入高息存 进入了严重违背商业规律的恶性循环。 款,进入了严重违背商业规律的恶性循环。 于是,资不抵债、入不敷出, 于是,资不抵债、入不敷出,无法兑 付到期存款,成了信用社的通病, 付到期存款,成了信用社的通病,并严重影 响社会安定。 响社会安定。这也正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兼 并海发行、托管信用社的最直接原因。 并海发行、托管信用社的最直接原因。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合并后成立的海南发展银行, 合并后成立的海南发展银行,并 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 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 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 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向股东发放大量 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股东贷款实际上 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 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发展银行成立时的 16.77亿股本在建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 就已经以股东贷款的名义流回股东手里。 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4年12月8日经中国人 民银行批准筹建,并于1995年8月18日正式 开业的。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但仅在1995年5月至9月间,就已发放贷款 10.60亿元,其中股东贷款9.20亿元,占 贷款总额的86.71%。绝大部分股东贷款都 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许多贷款的用途 根本不明确,实际上是用于归还用来人股 的临时拆借资金;许多股东的贷款发生在 其资本金到账后1个月内,入股单位实际上 是“刚拿来,又带走;拿来多少,带走多 少”。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显然无法使海 南发展银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由于上述原因, 由于上述原因,海南发展银行从开业之 日起就步履维艰,不良资产比例大, 日起就步履维艰,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 不足,支付困难,信誉差。 不足,支付困难,信誉差。 1998年春节过后 年春节过后, 1998年春节过后,不稳定的因素开始出 现了。一大早, 现了。一大早,在海发行的营业网点排成长 队的取款人便成为一个话题, 队的取款人便成为一个话题,而且传闻越来 越多、越传越玄……有鼻子有眼的传闻加剧 越多、越传越玄 有鼻子有眼的传闻加剧 了人们心理的恐慌, 了人们心理的恐慌,恐慌的心理又反过来增 加了储户的取款。于是,金融界十分避讳、 加了储户的取款。于是,金融界十分避讳、 社会十分担心的现象——挤兑,开始在海发 挤兑, 社会十分担心的现象 挤兑 行出现了。 行出现了。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公众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公众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出现了 挤兑行为。 挤兑行为。持续几个月的挤兑耗尽了海南发 展银行的准备金,而其贷款又无法收回。 展银行的准备金,而其贷款又无法收回。 为保护海南发展银行,国家曾紧急调拨了 为保护海南发展银行, 34亿人民币抵御这场危机,但只是杯水车薪。 34亿人民币抵御这场危机,但只是杯水车薪。 为控制局面,化解金融风险, 为控制局面,化解金融风险,国务院和中国 人民银行当机立断,宣布1998 1998年 21日 人民银行当机立断,宣布1998年6月21日关闭 海南发展银行。 海南发展银行。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从宣布关闭海南发展银行起至其正 式解散之日前, 式解散之日前,由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 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其中包括: 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其中包括: 接收并行使原海南发展银行的行政领导权、 接收并行使原海南发展银行的行政领导权、 业务管理权及财务收支审批权; 业务管理权及财务收支审批权; 承接原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停止 承接原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 海南发展银行新的经营活动; 海南发展银行新的经营活动; 配合有关部门清理原海南发展银行的财产, 配合有关部门清理原海南发展银行的财产, 制定、 制定、落实原海南发展银行的清算方案和债 务清偿计划。 务清偿计划。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30日 6月30日,在原海南发展银行各网点开 始了原海南发展银行存款的兑付业务。 始了原海南发展银行存款的兑付业务。由 于公众对工行的信任, 于公众对工行的信任,兑付业务开始后并 没有造成大量挤兑, 没有造成大量挤兑,大部分储户只是把存 款转存工行,现金提取量不多。 款转存工行,现金提取量不多。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思考: 思考: 从海南发展银行被关闭的案例中, 从海南发展银行被关闭的案例中, 你得到什么启示? 你得到什么启示?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二、深层原因分析不良资产比例过大。 可以说, ( 一 ) 不良资产比例过大 。 可以说 , 海南发展银 行建立本身就是一个吸纳海南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 产的怪胎。1992年开始海南房地产火爆 1993年 年开始海南房地产火爆, 产的怪胎。1992年开始海南房地产火爆,1993年5月以 国家加大金融宏观调控力度,房地产热逐步降温, 后 , 国家加大金融宏观调控力度 , 房地产热逐步降温, 海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 而出现了经营困难。在这个背景下, 而出现了经营困难 。 在这个背景下 , 海南省政府决定 成立海南发展银行, 成立海南发展银行,将5家已存在严重问题的信托投资 公司合并为海南发展

银行。据统计,合并时这5 公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行。据统计,合并时这5家机构 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有关部门认为, 26亿元 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 26 亿元 。 有关部门认为 , 可以靠 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制度化管理, 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制度化管理 , 使它们的经营 好转,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境。1997年底 年底, 好转 , 信誉度上升 , 从而摆脱困境 。 1997 年底 , 遵循 同样的思路、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 28家有问题的信 同样的思路 、 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 28 家有问题的信 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 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 , 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 产的比例。 产的比例。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违法违规经营,海南发展银行建立起来以后, (二)违法违规经营,海南发展银行建立起来以后,并没有 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 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 规的经营,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 规的经营, 的贷款。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4 12月 1994年 的贷款 。 海南发展银行是在 1994 年12 月 8 日经中国人民银 行批准筹建,并于1995 1995年 18正式开业的 正式开业的。 行批准筹建, 并于 1995 年 8 月 18 正式开业的。 成立时的股 16.77亿元 但仅在1995 亿元。 1995年 月到9月间, 本 16.77 亿元 。 但仅在 1995 年 5月到 9 月间 , 就已发放贷款 10. 10.60 亿 元 , 其 中 股 东 贷 款 9.20 亿 元 , 占 贷 款 总 额 的 86.71%. 绝大部分股东贷款都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许 86.71% 绝大部分股东贷款都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多代款的用途根本不明确, 多代款的用途根本不明确,实际上是用于归还用来入股的 临时拆借资金, 临时拆借资金,许多股东的贷款发生在其资本到账后的一 个月,入股单位实际上是刚拿来,又拿走。 个月,入股单位实际上是刚拿来,又拿走。股东贷款实际 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 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这种违法违规的经营 行为显然无法使海南发展银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行为显然无法使海南发展银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三、

启示

(一)不良资产比例过大是目前我国银行业的主要 风险。 风险。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资 产比例大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尽管对4 产比例大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尽管对4家国有商业银 行不良资产比例的匡算结果有不同,有的说20%左右, 20%左右 行不良资产比例的匡算结果有不同,有的说20%左右, 有的说30%左右,不论那一个比例,反正都是高比例, 30%左右 有的说30%左右,不论那一个比例,反正都是

高比例, 大大超过了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17%的最高限界, 17%的最高限界 大大超过了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17%的最高限界,也大 大高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初的泰国(7.9%)、 )、马 大高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初的泰国(7.9%)、马 来西来(6.4%)、印尼(17%)、韩国12% 日本12% )、印尼 )、韩国12%、 12%、 来西来(6.4%)、印尼(17%)、韩国12%、日本12%、 台湾11% 11%, 台湾11%,而形成高比例不良资产的原因虽有银行自身 经营管理的问题, 经营管理的问题,但更多的是由于体制因素及由此引 起的过多行政干预造成的。 起的过多行政干预造成的。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国有商业银行在如此高的不良资产比例下只所以还能正常 运转,根本一点在于广大民众相信国有银行不会倒闭, 运转,根本一点在于广大民众相信国有银行不会倒闭,因 此不但不挤提,还照样存款。 此不但不挤提,还照样存款。海南发展银行一开始了就染 上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病, 上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病,长官意志使它一起步就背上 了沉重的不良资产包袱,而由于它不是国有商业银行, 了沉重的不良资产包袱,而由于它不是国有商业银行,没 有国家信用保证,因此,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发生挤兑, 有国家信用保证,因此,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发生挤兑, 引发支付危机而难以为继。如前所述, 引发支付危机而难以为继。如前所述,目前我国的主要商 业银行是裹着国家信用大旗掩盖着高额不良资产的病灶, 业银行是裹着国家信用大旗掩盖着高额不良资产的病灶, 如果不能尽快把不良资产比重降下来,随着我国加入WTO 如果不能尽快把不良资产比重降下来,随着我国加入WTO 和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深入, 和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深入,就极容易引发类似海 南发展银行这样的风波。 南发展银行这样的风波。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合规合法经营是商业稳健运行的基本要求。 (二) 合规合法经营是商业稳健运行的基本要求。 海南发展银行只所以短命, 海南发展银行只所以短命,原因是它一开业就违 规经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章第35 规经营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 第四章第 35 36条 40条规定 条规定, 商业银行贷款, 条 、 第 36 条 、 第 40 条规定 , “ 商业银行贷款 , 应当对 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 借款人的借款用途 、 偿还能力 、 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 严格审查” 商业银行贷款, 严格审查 ” , “ 商业银行贷款 , 借款人应当提供担 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 保 ” , “ 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 ; 向关 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

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 款的条件” 而海南发展银行完全违背这些规定, 款的条件 ” 。 而海南发展银行完全违背这些规定 , 贷 款不问用途,贷款不搞抵押, 款不问用途 , 贷款不搞抵押 , 通过贷款的方式抽逃资 本金,前门拿进、后门拿出,拿来多少、带走多少, 本金 , 前门拿进 、 后门拿出 , 拿来多少 、 带走多少 , 如此违法乱纪经营,岂有不垮之理。 如此违法乱纪经营,岂有不垮之理。

财务管理综合案例

(三) 中央银行的救助是防止商业银行发生信用危 化解银行业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 1998年 机 , 化解银行业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 。 在 1998 年 上半年海南发展银行出现储户挤兑时, 上半年海南发展银行出现储户挤兑时 , 中央银行 紧急调动34亿资金予以支持, 34亿资金予以支持 紧急调动 34 亿资金予以支持 , 当发现如此救助不 足以制止信用危机发生时, 足以制止信用危机发生时 , 中央银行采取断然措 立即关闭海南发展银行, 施 , 立即关闭海南发展银行 , 由中国工商银行对 其实行接管,从而避免了事态的扩大,保护了私 其实行接管, 从而避免了事态的扩大, 人储户的利益。同时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 人储户的利益 。 同时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 , 对法 人债权进行登记, 人债权进行登记 , 在海南发展银行全部资产负债 清偿完毕以后按折扣率进行总付, 清偿完毕以后按折扣率进行总付 , 以体现投资者 这里为存款者)自我承担风险的原则。 ( 这里为存款者 ) 自我承担风险的原则 。 这一案 例 , 充分显示了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和化解 银行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火线的地位。 银行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火线的地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x5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