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临床诊治体会

更新时间:2024-04-07 10: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临床诊治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及并发症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优27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2%。结论 开放性踝关节损伤由于局部软组织较少,血液循环较差,创面感染,皮肤坏死容易发生,故应彻底创面清除,尽量避免感染发生。再者后期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比例较高,故要求骨折解剖复位,坚强的固定,术后早期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防止肌肉的萎缩和关节的僵硬,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和预防其他并发症。

【关键词】 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临床诊治

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加,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日渐增多,创面污染严重,局部软组织挫伤,皮肤缺损,早期治疗复杂,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创伤性关节炎。我们自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40例此类患者,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20~75岁;就诊时间:伤后1~12 h。损伤原因有砸伤、挤压、坠落、撞击等;左侧踝19例,右侧踝21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12例。踝部伤口都不规则,合并局部较大面积皮肤撕脱伤15例。踝部骨折情况为:单踝骨折10例,双踝骨折25例,三踝骨折5例,同时合并有下胫腓联合分离者8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均手术治疗,彻底清创,去除失活组织,手法复位,用克氏针、螺钉或钢板内固定。内踝骨折解剖复位后用空心加压螺钉或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修补损伤的三角韧带。腓骨下段或外踝骨折用重建钢板、腓骨远端钢板或1/3管型钢板固定。后踝骨折复位后用松质骨拉力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固定,若后踝骨折块小于胫骨下端1/4关节面者保守治疗,本组有2例后踝骨折块较小,未于内固定。本组8例合并有下胫腓联合分离者用松质骨螺钉,从腓骨向胫骨自后向前倾斜25°~30°固定。创口难以一期缝合的,行局部转移皮瓣覆盖骨折或肌腱裸露处。术后短腿石膏托功能位固定4~6周,抬高患肢,以利消肿,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术前、术后静滴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可做创口分泌物培养选择抗生素。

2 结果

本组40例,创面甲级愈合31例,乙级愈合9例;皮肤坏死感染3例,但经换药Ⅱ期植皮均愈合。全部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5年。根据主诉,踝关节外观,功能及X线片征象评价,评价标准:优:踝关节无痛,无畸形,功能正常,X线片显示踝穴正常;良:功能基本正常,轻微酸痛,稍肿,踝关节伸展受限在10°~15°,X线片显示踝穴正常;中:踝关节出现肿痛,但能坚持行走,伸屈受限在16°~20°,X线片外踝或内踝移位1~2 mm;差:负重即痛,肿胀,行走呈跛行,伸屈受限在30°以上,X线片外踝或内踝移位超过2 cm。本组优27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ra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