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简答--财政学简答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3-08-29 15: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加强对财政学的学习

1. 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市场是一种结构精巧而且具有效率的商品交易机制,这已经为经济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经济发展史所证实,而且为各种经济学说所论证和肯定。亚当·斯密将市场规律形容为“看不见的手”,认为不需要任何组织以任何方式的干预,市场就可以自动地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而且宣称当每个人在追求私人利益的同时,就会被这只手牵动着去实现社会福利。简而言之,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帕累托效率标准(或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作为我们分析经济效率和财政效率的一个规范性参照标准。

2. 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由于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3. 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4. 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答: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1)政府决策失误。大的方面包括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失误,小的方面包括一个投资项目的选择或准公共物品提供方式选择不当等, (2)寻租行为。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经济体制转轨的一个核心是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规范政府经济行为,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其中包括转变财政职能。

5. 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

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非排他性则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此外,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也是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标准。

6.

试述公共需要的历史性与特殊性。

答:一般来说,公共需要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是存在的,不因社会形态的更迭而消失,这是共同性。公共需要又总是特殊的,即具体地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形态之中。对它的历史性可以沿着两条线索去探讨: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线索,研究在一个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上,社会产生了或可能产生怎样一些公共需要;另一条是生产关系变迁的线索,研究在一个个具体的社会形态下,统治阶级或集团如何以社会公共需要的名义将剩余产品的分配做有利于本阶级或集团的安排。在财政领域,资本主义的历史功绩之一就在于将统治者个人及家族的需要同社会公共需要区分开来,并为公共需要提供了显示或决定的途径。但是,代议制并不能完全反映公共需要的真谛,通过这一制度满足的公共需要确有一些是“公共的”,但同时通过这一制度也将公共需要向那些操纵国家预算审批过程的阶级或集团倾斜。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经济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社会公共需要能够充分显示它的本来面貌,并通过不断完善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进程给以保证。

7.

如何理解财政的特殊性?

答: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私有财产,社会分裂为阶级后才产生了国家。国家一旦产生,就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来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于是才产生财政这种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马克思、恩格斯对财政与国家的关系都有明确的论证:“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 财政首先是作为经济范畴加以研究的,所以财政学是一门经济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但是,经济与政治本来就是不可分的,而财政这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与政治的关系更为紧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学则是一门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学。综观当今西方国家的财政学,也都是十分重视财政与国家或政府的关系,甚至将财政学等同于“政府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们将政府经济活动视为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特殊的经济领域而加强了研究力度,特别是从政治角度研究政府经济活动的特殊规律性,从而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8.

试述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

答: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这个转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前提下资源配置方式的转

加强对财政学的学习

变,因而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重新认识财政,也就是要从资源配置方式转变的角度重新认识财政。这是社会主义市场财政体制改革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1)首先是逐步明确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 (2)财政提供公共物品要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不能超出公共需要的界限和范围。。(3)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原则, (4)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5)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6)提高财政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革的根本。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法行政、依法征税、依法拨付支出、依法实施财税政策,同时财政活动还必须增强透明度,便于立法机关、审计部门和人民大众的审查和监督。

9.

试述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

答: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所以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这里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分析和研究财政在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财政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其一,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其二,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说是经济体制转轨)中的基本问题,所以政府与市场关系是重新认识财政概念的基本立足点,也同样是分析财政职能的基本立足点。。其三,经济学研究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决定及分配时采取部门法,将整个国民经济分为政府、企业(集体)、家庭(个人)和对外四个部门。研究财政同其他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研究政府、企业、家庭和进出口之间的关系。因而从四个部门的相互关系出发,也是分析财政职能的另一种思路。 10.

试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答:资源配置从广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从狭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资源配置的核心是效率问题,效率问题又是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问题。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我国近年来编制部门预算、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实行集中收付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以及加强税收征管等,都是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的重大举措。

11.

试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GDP分配的起始阶段是由市场价格形成的要素分配为依据,即各种收入首先是以要素投入为依据,由市场价格决定,要素收入与要素投入相对称。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实际上,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的不同,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衡量公平分配的标准,当前各国几乎公认采取由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来显示公平分配的程度。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

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12.

试述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含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答: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含义。充分就业并非指可就业人口的百分之百的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进出口收支、劳务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的大体平衡,因为国际收支与国内收支是密切联系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同时意味着国内收支不平衡。发展和增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产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增加,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人均水平来衡量。发展比增长的含义要广,不仅意味着产出的经济增长,还包括随着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变化,发展是一个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全面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基本需要的概念,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包括消除贫困、失业、文盲、疾病和收入分配不公等现象,发展的总目标就是构建和谐社会。 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针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而灵活地变动支出和税收,被称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4)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1.

试用曲线表示说明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答:关于资源最优配置的市场原则是否适用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的问题,是研究公共物品时需要解决的一个前提问题。从经济学的学习可知,个人需求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将同一市场的所有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得出,而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则不同。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所有个人对公共物品愿意支付的价格等于每个个人愿意支付的价格的总和,因此,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不是像私人物品市场需求曲线那样通过水平相加求得, 事实上,公共物品的消费者说不出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而且都想免费搭车享用公共物品。因此,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是一个特殊问题,不可能通过市场上的个人决策方式来决定,必须寻求决定公共物品提供的特殊方式

2.

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

答: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所决定的。其一,市场是通过买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在市场上,谁有钱就可以购买商品或享用服务,钱多多买,钱少少买,无钱就不能买。总之,市场买卖要求利益边界的精确性。而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以分割的,无法个量化。其二,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一方面,从公共物品提供的角度看,非竞争性意味着:如果公共物品按边际成本定价,那么公共物品由私人部门提供就得不到他所期望的最大利润,所以私人投资者不会自愿提供纯公共物品;另一方面,从公共物品消费的角度看,非排他性意味着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并不排除其他人同时使用,即使从技术上可以排他,但花费成本太大。因此,消费者不会自愿花钱消费这种物品,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

其三,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所存在的难题。由以上分析可知,市场适于提供私人物品,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效的,而提

加强对财政学的学习

供纯公共物品恰恰是政府配置资源的领域,是政府的首要职责。财政学关心的问题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市场提供私人物品之间的恰当组合、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所花费的成本和代价,以及合理地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范围和财政支出的规模。为此,我们需要规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及提供公共物品的政治决策程序,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尽可能减少效率损失。 3.

简述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答:准公共物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排他性;另一类是由外部效应引起的。对于第一类准公共物品来说,一是通过征税弥补,免费使用,这是公共提供方式;二是由收费弥补,这是市场提供方式。最终选取哪种提供方式,取决于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同收费成本和收费效率损失的对比。对于第二类准公共物品来说,首先在于判断外部效应的大小。当外部效应很大时,可视为纯公共物品,采取公共提供方式。其实,大多数公共物品都具有较大的外部效应,不过为了提高公共物品的使用效率,并为了适当减轻政府负担,对多数混合物品采取混合提供方式是一种较佳的选择。当采取收费方式时,政府所要关心的问题是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同时严加管理,避免利用垄断地位滥收费,或提高收费标准,加重居民负担,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准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1)政府授权经营。。(2)政府参股。 (3)政府补助。

4.

简述公共定价。

答:公共定价是指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公共定价的对象自然不仅包括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而且包括私人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从定价政策来看,公共定价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公共定价,即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即政府规定涉及国计民生而又带有竞争性行业的价格。

公共定价方法一般包括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法和负荷定价法。平均成本定价法是指在保持提供公共物品的企业和事业对外收支平衡的情况下,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二部定价方法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负荷定价法是指对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 5.

试述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答:回答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首先需要选定一个更为可行的效率标准。这样的效率标准就是社会净效益(或净所得)最大化标准,即当改变资源配置时,社会的所得要大于社会的所失,其差额越大越好。财政支出所取得的各种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总计)应当大于聚集财政收入过程中对经济所形成的代价或成本,也就是要取得效益剩余或净效益。首先,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首先是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适度问题,也就是指政府的资源配置与市场的资源配置的恰当结合问题, 其次,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提供进行资源配置,就是要把居民的消费需求集合为“社会的”(或政府的)需求。也一般来说,为了提高公共支出的配制效率,财政部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基本要求:(1)财政支出的来源是受严格立法的约束;(2)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都有制度的严格规定;(3)公共部门是非盈利性的部门,不以追求利润而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4)财政资金的安排是高度透明的,财政民主不仅是政治民主的一个重要要素,而且是政治民主的集中体现;(5)居民有财政支出的状况和公共物品提供状况的知情权,不仅政府要定期公告,而且居民有随时查询权。

6.试述完善我国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答:(一)评价方法

由于财政支出项目繁多,而且性质各异,对不同项目必须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下面只是简略地介绍通常应用的两种评价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又称成本—收入分析法, 该分析法是将项目的受益收入与支出成本、经营成本相对比,用净收入和收入成本率来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项目发生的收益能用货币计量的情况。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评估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对折现率r的选择,应采用社会折现率。(2)对公共项目的投入、产出物的价格应采用影子价格,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广泛应用于成本和收益都能准确计量的项目的评价,如公共工程项目等,但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即不能应用于成本和收益无法用货币计量的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支出项目的评价。2.最低成本法。最低成本法,又称最低费用选择法。这种评价方法与成本—效益分析法的主要区别是不用货币单位计量备选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作为择优的标准。因而,最低成本法适用于评价那些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目。最低成本法多用于教育、卫生、文化以及政治、军事等支出项目。(二)评价体系1.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财政支出效益必须通过评价指标予以体现,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取得正确的评价结果的先决条件,因而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应体现完整性、科学性及易操作性等特点。一般而言,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上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兼顾的原则,即(2)针对性与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3)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和相衔接的原则。,因此,在评价工作中应当高度重视定量分析,力求定性分析以定量分析为依据,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准确。但是, 4)工作需要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由于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复杂性,财政支出评价指标的设置必须遵从政府的宏观性方案以及部门既定的工作目标,一个单独的评价指标应该与具体目标的实现相联系,而且通常每个工作目标都应该有相应的评价指标。 6.

试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答: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公共选择理论对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协调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关系、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避免政府干预的失效,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该理论对合理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市场会失灵,所以需要政府的干预或调节,然而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能时,并非总能起到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市场不能解决好的问题,政府也不一定能解决得好; 其次,该理论对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按公共选择理论的思路,经济过程与政治过程是相互联结的,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是不可分的,要求二者的改革进程相互协调,政再次,该理论对实现公共决策(政府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公共选择理论强调立宪改革,注重宪法、法律、规则的建设(尤其是公共决策规则的改革)。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完善决策体制和决策规则,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 最后,对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正视政府行为的“经济人”特征具有借鉴意义。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我们可以用经济方法对政府的行为(特别是公共开支项目)进行损益分析,以此评价项目的净收益及政府及官员的政绩。

7.

试述“成本—效益”分析法。

答:成本-效益分析法,也称为成本-收入分析法,最早产生于美国《1936年防洪法案》,目前在许多国家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方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

加强对财政学的学习

比分析,更多地用在公共支出决策程序中。它通过对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边际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成本-收益分析法通过项目的成本计算,由不可比转向可比,从而为决策部门提供了一个量化的评估结果。这一方法的要求是,必须将项目的收益(包括内部收益和外部收益)全部量化,同时也将成本(包括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全部量化,然后再比较其效果。该分析法是将项目的受益收入与支出成本、经营成本相对比,用净收入和收入成本率来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项目发生的收益能用货币计量的情况。

假 8.

试述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答: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完善我国财政民主化和法制化程序

市场提供私人物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而市场与政府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不同的。财政领域的民主化与法制化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国家预算收支规模,实现国家预算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二是按国家的方针政策确定公共项目的种类,包括公共支出项目和公共投资项目,确定各公共项目的支出数额及其所占比例。三是通过立法确定预算收入的筹资方式和制度,即确定税种、税率、纳税人和合法收费等事项。四是对预算执行实施日常财政监督,审核国家决算。我国宪法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和法律确定各类国家机关之间的职权划分,而把最具决定性的职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宪法规定,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并按时对执行情况的报告进行审查的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实质。宪法还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国务院在必要的时候,对于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的问题,在同有关法律和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有关规定的基本原则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暂行规定或条例。我国于1994年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预算法》依据宪法的原则具体规定了国家各级立法机关、政府机关、各级财政部门以及各预算具体执行部门和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权限。《预算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职权有:预算、决算的审批权;预算、决算的监督权;明确各级预算一经法律程序批准,即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非经法律程序,不得擅自修改,切实杜绝预算执行中任意开口子、批条子等使预算约束软化的现象,保证国家预算真正体现人民的利益。针对过去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推进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监督,这些制度的建立,增强了国家预算的透明度,不仅有利于提高财政效率,而且有利于财政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二)完善我国财政的法制化建设

财政法制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围绕并服务于财政改革与财政发展,加快立法步伐,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政法律制度,使一切财政活动及财政管理工作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财政法制建设包括财政立法、财政执法、财政行政复议等方面内容。财政法制化要求就是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和完善这三方面的内容。1.财政立法。财政立法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依据法定的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财政法律法规的活动。我国财政立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遵循《立法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2)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参与财政立法活动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3)体现国家整体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实现财政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合理地规定财政部门的职责和财政管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4)既要借鉴国际经验,又

要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制定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法规体系。

2.财政执法。财政执法是指国家财政机关(包括国家各级主管财政经济工作的行政机关和财政职能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领导、组织和管理财政工作的过程中,实施法律、行政法规、财政规章等财政法律规范的行为。财政执法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1)合法原则,也称依法执法原则,(2)适当原则,又称合理原则,因此,自由裁量权必须受到法律的控制和约束,行使自由裁量权不仅应当合法,而且应当客观、公正、合理、适当。(3)禁止权力滥用原则,也称权力制约原则或执法监督原则,3.财政行政复议。财政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财政执法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发生争议时,财政执法主体的上一级财政机关或者制定法律、法规的其他机关,根据相对方的申请,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决定的行政法律制度,它是财政机关在系统内部自行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财政行政复议应遵循的原则有:(1)合法原则。(2)公正原则。(3)公开原则。(4)及时原则。(5)便民原则。便 10.试述财政监督的内涵、作用及其构成要素。

答:(一)财政监督的内涵。财政监督是指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收支执行的全过程,有事前审查、事中跟踪监控和事后检查稽核。改革越深入,经济越发展,就越需要加强和完善财政监督。(二)财政监督的地位和作用。财政监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理财、切实执行国家财政政策和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财政监督,对于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促进财政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前所述,在政府干预市场的活动中,由于可能出现决策失误、政府扩张、官僚机构的低效率以及寻租行为,从而形成政府干预失败的问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建立有效的公共监督体系,防止政府滥用公民赋予的权力,是摆脱“政府失败”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财政管理的实践来看,财政管理的薄弱,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财政监督机制的薄弱相联系的。实施有效的财政监督,有助于发挥财政运行“监测器”的作用,及时发现运行中的偏差和问题并予以纠正,可以有效地防止财政领域违法、违规、违纪行为,防范财政风险。同时,实施有效的财政监督也是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的重要条件,直接关系到各项财政改革及其实施的成效。三)财政监督的构成要素(1)财政监督主体。财政部门是主管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的部门,各级财政部门是财政监督的主体。一般而言,财政监督是财政部门内部各职能机构的共同任务,各级财政机关内部的预算编制、预算管理、国库等业务机构都行使监督的职责。(2)财政监督范围。监督范围主要包括:①预算监督。②税务监督。③国有资产监督。。④财务会计监督。⑤预算外资金监督。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资金的组成部分,尽管未列入国家预算管理,但其收支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财政职能的实现。对预算外资金的监督主要是监督预算外资金的来源和使用的合法性,确保预算外资金取之有道,用之有效,杜绝一切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

加强对财政学的学习

1.

试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答:在各种名目下安排的财政支出,虽然无一例外地表现为资金从政府手中流出,但不同的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却存在着差异。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虽然有所不同,按财政支出经济性质的分类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 (1)从对社会生产、就业和收入分配来看: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2)从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来看: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3)从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来看: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注意到上述区别,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财政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2.试述“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答: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早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小的。那时,各国遵循亚当·斯密学说,提倡经济自由化,主张“廉价政府”,政府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很少有所作为。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政府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和克服日益频繁的经济危机,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对于这种财政支出不断膨胀的趋势,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AdolfWagner)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他的研究成果被后人称为“瓦格纳法则(Wagner′sLaw)”。但瓦格纳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的含义究竟是指财政支出在GDP中的份额上升,还是指它的绝对增长,这一点在当时并不清楚。按照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R.A.Musgrave)的解释,瓦格纳法则指的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于是,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根据这种解释,瓦格纳法则可以理解为图3—1所表示的财政支出与GDP之间的函数关系。同时,历史数据也说明,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上升不可能是无止境的,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则呈相对稳定的趋势,即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上下有所波动,目前的经济发达国家已经达到这个阶段。

3.试述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答:根据瓦格纳法则等对财政支出规模的一般性描述,财政支出规模(或者说,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是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上升,达到一定水平则相对稳定;同时,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因而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这一比重的高低也是不同的。我国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的发展变化有本身的特殊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绝对数除1980、1981两年负增长外,其余年份都是增长的,而且增长速度不算很慢,财政支出增长率基本上是一条波折上升的曲线,,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运行的曲线呈现先逐年下滑而后又逐年回升的特征,这种发展变化的趋势体现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征。在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高的,这是由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决定的。一旦经济体制迈上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到位和GDP的加快增长,上述逐年下滑的趋势理应逆转,改革之初财政支出比重下降的趋势会在某一时点中止,转

而趋于回升。我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边际倾向以及由二者决定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都在1996年停止下降,1997年开始回升,特别是自1998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后,回升速度较快。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边际倾向已远远超出美国,这是未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继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4.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答:为探讨财政支出的合理规模,必须从分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入手。参照前人的规范性分析并结合本国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现实情况,寻求本国财政支出的最佳规模。归纳起来,经常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有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三个方面:(1)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加快了,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夯实基础设施等先导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科学教育,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就业领域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任务,却十分迫切和十分繁重,而且需要同时并举。这就要求在一段时间内仍然需要适度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因而财政收入增长的可能性和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必要性,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财政运行的主要矛盾。(2)政治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三是政府干预政策财政资金的全额投资可以带动社会的配套资金是无疑的,但如果采取财政贴息、财政补贴和税收支出等手段投入,则可能以少量的财政资金诱发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并引导社会资金的使用方向,即发挥所谓“四两拨千斤”的效应。(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相应的义务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失业和贫困救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城镇化等支出的增长压力便大。

5.试述“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答: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新古典增长理论是最成熟也最具有代表性的。该理论将经济增长解释为生产要素(特别是物质资本)的积累过程,认为只要投资超过重置的原有机器(或者人口增长带来的人均资本下降),人均产出就会增加,经济就会增长。人们据此将这种理论称为内生增长理论。这一理论对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进行了新的诠释,认为生产性公共资本、人力资本和研究开发活动是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内在动力,而这些因素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外溢效应,具有“公共物品”的某些属性。也就是说,这些因素属于财政政策的变量范围之内,所以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对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特殊和重要的作用。财政支出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僵化的。从客观上说,它取决于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使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变化带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从政府财政政策的角度看,则必须根据一定时期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目标以及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推动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而内生增长理论为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重要思路。

6.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答:根据当前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近期内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是:(1)实行重点倾斜政策。一是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推开农村费税改革试点,继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农村扶贫、良种推广、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等方面的投入。二是增加社会保障。包括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老干部退休待遇水平和在乡老复员军人抚恤金标准,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翻一番政策,落实再就业补贴政策,继续安排企业依法破产补助金。三是保障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中央财政将继续执行有关科技支出增速高于

加强对财政学的学习

经常性收入增速的政策规定,并适当增加关于公检法部门和农村卫生工作对地方的补助。四是增加国防支出。2)根据保证重点、压缩一般的方针,对一般支出实行零增长政策。(3)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适量发行国债,主要用于续建和收尾工程,重点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和中西部倾斜。(4)进一步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缩小地方间财力差距,协调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中央财政的调控作

1.试述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答:社会消费性支出与投资性支出同属购买性支出,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非生产的消耗性支出,它的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然而,两者又有共同之处,即在必要的限度内,它们都是为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另外,就其本质来说,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纯社会共同需要,正是这种支出构成了财政这一经济现象存在的主要依据。社会消费性支出既然是社会的,它所提供的服务就可为全体公民共同享受,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因此,满足这种公共需要以及所需资金的筹措,就要遵循与一般商品交换有所不同的另一种原则。在财政支出安排上,首先保证这些支出项目必要的支出,是财政工作的基本职责。社会消费性支出是国家执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保证,一国政府不仅要为公民提供国家防务和社会安定,还要通过法律、行政和社会管理处理和协调公民之间的相互关系,维系正常的社会关系以及商务关系。此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政府还必须保证各项社会事业的相应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扩展社会发展空间,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试述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性质。

答:将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放在一起讨论,看起来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如果从国家的产生以及国家的基本职能角度来认识问题,这种表面上的不协调就不存在了。国家的产生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前提的,但国家是人类分裂为不同阶级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如前所述,政治统治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的,为此就必须设立行政管理、公安司法、经济管理等各类行政机构,因而行政管理费就构成国家支出的基本内容之一。而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是国家的两项基本支出,意思就是说,失去这两个职能和两种支出,国家就不成其为国家了。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以及由这些费用支持的各种活动,究竟对经济产生了好的影响还是不好的影响,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对此,我们至少可有三个观察的角度:(1)从直接的生产和消费社会财富角度来看,这两类费用纯属社会财富的“虚耗”, 2)从财富生产的社会条件看,国防保护了人民生产与生活的安全,行政活动维持了生产与生活的秩序,因而用于这两类活动的费用又不是在“虚耗”社会财富。(3)从社会经济的循环周转来看,生产是产品的创造,消费则是产品的实现,而且如果没有消费,生产不仅是一种无内容的概念,而且也不能正常进行。行政活动和国防活动正是全社会消费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当,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增加具有增加消费并促进生产的作用;而当社会的消费需求超过同期产出时(供给不足),增加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则具有通货膨胀的效应。

3.试分析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长变化原因,并思考控制行政管理费的思路和措施。 答:行政管理费的规模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而且具有历史延续性。直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总体增长水平、财政收支规模、政府职能、机构设置、行政效率以及管理费本身的使用效率等,因而规范行政管理费的规模以及加强管理必须从多方面着手。从长期观察可知,前两个因素与行政管理费规模应呈现正相关和比较稳定的关系;自然是决定行政管理费规模的关键因素。我国在较长时间内政府机构和人员过分膨胀,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削减政府机构,然而实际情况却不能令人满意。例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有

关的若干机构在扩大或者增设,而那些已与新体制运行不那么协调的机构却得不到有效的压缩,新旧叠加的结果,自然是行政支出的增加。我国人口众多,行政事务繁杂,在传统体制下政府包揽过多,而当前又处于转轨过程中,所以行政管理费的控制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究竟要有怎样的一些政府部门,设置哪些机构,行政管理费应当维持多大规模,最终还是要通过正常的政治程序来完善和解决。为此,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政治程序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透明度,公民也能得到充分的信息并实施有效的监督。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中央政府多次重申并强调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将为控制行政管理费的增长带来契机并提供前提条件,如从统计资料看,2001年已经显现明显的效果。参照各国的经验,可行的办法是对行政管理费支出的绝对规模或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规定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指标,并由国家立法机关和国家审计部门对之施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和立法监督。与此同时,财政部门本身必须对行政管理费加强管理和监督,主要是适应行政机构改革,规范行政管理费的供应范围,完善行政经费定额和考核办法,坚持支出程序,加强检查监督,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4.简要分析文科卫支出的经济性质。

答:文科卫支出是文化、教育、科学、卫生支出的简称。文教科学卫生诸项事业的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决定作用,当然这并不说明用于这方面的支出现在已经是生产性的了。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科学划分,文科卫事业费支出仍应归入非生产性的范围。需要强调三点:(1)将文科卫支出归入非生产性范畴,只有某种静态的、相对的意义,它只是说,用于这些事业的支出不能对当年的物质财富的生产做出直接的贡献;(2)从动态的、绝对的意义上说,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的发展将不断提高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素质并改善三者的结合方式,新的世纪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它们对物质财富生产的贡献将越来越大;(3)将文教科学卫生支出计入非生产性一类,其实际意义只是要求社会在安排全部国民收入的用途时,应全面考虑生产的当前需要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让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占一个适当的比例,并且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GDP的增长,要让这一类支出的比例不断提高,甚至超过GDP的增长速度。由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事业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无不投入大量资金,而且支出规模越来越大。

5.分析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和我国目前教育支出的规模和结构。答:“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达程度、教育投入水平常常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素质、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准。教育支出在各国财政支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各国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的战略目标。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作是一种混合物品。然而,教育是分初、中、高几个层次的,而多数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程度,通过宪法对初级教育规定若干年的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是保证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既是每个公民的一种权力,也是每个公民的一种义务,它带有强制性。既然是国家通过立法安排的义务教育,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享受这种教育,那么这种服务理所应当由政府来提供和保证,如果政府不能保证义务教育的足够经费,应视为政府的失职。从这个角度来看,义务教育并非混合物品,而是纯公共物品。至于义务教育以外的高层次教育,主要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则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高层次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的教育,可以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也属于公共物品范畴。但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受教育者可以从高层次教育中获得更多更高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找到一份较好的职业、获得较高的收入、拥有较多的晋升机会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但从实践上看,各国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般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加强对财政学的学习

教育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而科技进步又来源于教育。二是避免因收入差距而形成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对于家庭来说,用于教育的支出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如果低收入家庭暂时无力支付学费,照理可以向金融部门申请贷款。问题是人力资本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的资本市场,在这个市场中,金融部门与借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人力资本投资究竟有没有回报或者回报率有多高,事先是难以确定的,因而金融部门不愿轻易发放贷款,由政府主办教育服务并为教育贷款提供担保,则有助于弥补教育资本市场的不足。

述政府必须介入和干预卫生医疗事业的理由和范围答:政府介入卫生医疗领域的理论依据:卫生领域中的市场提供存在着广泛的缺陷,为政府在这一领域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潜在的理论依据,其中公共卫生被认为是典型的事例。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很大外部效应的纯公共物品,包括安全饮用水、传染病与寄生病的防范和病菌传播媒介的控制等。由于这些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即不能将不付费者从这种服务的利益中排除出去,因而私人根本不会提供或者不会充分提供。在私人市场上,人们化解风险的方法是购买商业保险,但商业保险的趋利性必然产生“逆向选择”,即选择低风险的保险对象;而政府的公共卫生服务带有社会保险的性质,让疾病的社会风险在更大的范围内由政府承担,高风险者不受排斥,为劳动者提供了可靠的后盾。

以下就是世界银行提出的政府要对卫生事业进行干预的三条理由:“第一,减少贫困是在医疗卫生方面进行干预的最直接的理论基础;第二,许多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服务是公共物品,其作用具有外部性;第三,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保险市场的缺陷是政府行为的第三个理论基础。”卫生医疗领域中的公共服务范围:政府不是包揽全部卫生医疗市场,而是选择政府应当介入的主要方面:一是提供卫生医疗领域的纯公共物品和部分准公共物品,保证这些共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和消费达到最优化。这些物品包括医疗服务本身、健康保护活动、帮助人们保持健康所利用的服务信息等。而是纠正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缺陷,使医疗保险兼顾效率和公平。三是补助穷人,使他们能够负担必要的保险,获得相应的基本医疗服务。基于此,政府需要和能够对卫生医疗领域提供的服务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公共卫生服务。(2)基本医疗服务。

1.试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答: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总投资都可以分为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两大部分。一般来说,财政投资即为政府投资,由于我国还有预算外资金的一部分用于投资,因而一般认为的财政投资是指预算内投资,有时称为“政府财政投资”。财政投资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生产性投资按财政支出项目划分,包括基本建设支出、增拨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以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也分为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两部分,生产性支出主要用于基础产业投资,非生产性支出主要用于国家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文教、科学、卫生等部门的办公用房建设。财政投资的特点是:

(1)政府投资是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个人从事的投资,作为商品生产者,它们的目标是追求盈利,而且它们的盈利是根据自身所能感受到的微观效益和微观成本计算的。(2)企业或个人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和社会筹资来为投资提供资金,(3)企业囿于一行一业,投资不可能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益,不难想像,如果一个经济社会完全依靠非政府投资,投资结构是很难优化的;[府投资在各国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影响这个比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经济体制的不同。二是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在市场经济下,属于市场活动的非政府投资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政府投资主要在基础设施、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产业领域发挥作用。形成这种投资格局的差异,主要不在

于政府投资规模的大小,而在于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同。对于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来说,社会经济活动主要由成千上万个独立的法人商品生产者去组织,投资当然也主要由他们去执行,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根据宏观经济目标对非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对于经济发达国家来说,市场机制已经走向完善和成熟,主要通过市场的充分竞争实现经济的有效运行,政府主要是通过间接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而对于欠发达国家和仍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国家来说,仍然需要政府通过政府投资等直接手段培育市场,调整经济结构,并维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 2.试述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答: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要素标准,是指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的投资项目。由于资源是有限的,是相对短缺的,所以任何投资(不论是私人投资,还是政府投资)都要奉行这个标准,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储蓄率是既定的,而资本―产出比率是可变的。在投资过程中,只要遵循资本-产出率最小化标准,就可以以有限的资源实现产出的最大化,达到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2)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是指政府投资应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资本―劳动比率越高,说明资本技术构成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因此,这种标准是强调政府应投资于资本密集型项目。(3)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这种标准要求政府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财政投资规模(外延增加就业机会),而且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的项目(内涵增加就业机会)。也就是说,政府在决定财政投资的支出时,要尽可能地估价这种投资支出可能产生的总就业机会。不仅要考虑财政投资支出的直接就业影响,还要考虑间接就业影响,即财政投资项目带动的其他投资项目所增加的就业机会。 3.试述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答:基础设施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一国的基础设施越发达,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就越顺畅、越有效,人民的生活也越便利,生活质量相对来说也就越高。经济学界对基础设施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发展经济学在讨论基础设施时,一般使用“infrastructure”和“social overhead capital”两个英文词,中文译名是“社会分摊资本”和“社会先行资本”。由此可见,基础设施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基础产业是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通信、水利、供电、机场、港口、桥梁和城市供排水、供气等。广义的基础设施还包括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大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且它们的建设周期比较长,投资形成生产能力和回收投资的时间往往需要许多年,这些特点决定了大型的基础设施很难由个别企业的独立投资来完成,尤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没有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很难有效地推动基础设施的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均对基础设施实行强有力地干预政策,不过干预的程度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较大的差别。由于经济发达的国家经历了工业化的发展过程,基础设施已有了相当的基础,因而政府的干预程度相对较弱。而经济欠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常常经受基础设施“瓶颈”的困扰,由于民间经济的财力有限,政府只能通过财政集中动员一部分资源,以加快基础设施“瓶颈”部门的发展。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财政,除具有一般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外,还部分地充当着社会资本原始积累的角色。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时间内存在结构性矛盾,基础设施的短缺长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比如能源(特别是电力)供应长期不足,供给增长滞后于GDP的增长,“瓶颈”作用曾经十分突出,至今仍然存在。

加强对财政学的学习

4.试述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答: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由政府独资建设的项目主要出于三种考虑: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二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如宇航事业、核电站、战备公路等;三是反垄断的需要,垄断排斥竞争,垄断利润可能是以损害社会福利为代价的,例如垄断行业可能提供高的垄断价格和低质的服务,(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对(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这种提供方式有几个优点:一是政府拥有最终的决策权,可以使政府从具体的经营活动中解脱出来;二是法人团体拥有经营自主权,责任明确,可以提高成本效益的透明度,提高服务质量。道路、港口甚至中小型机场等适于采用这种提供方式。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BOT投资方式是近年发展和兴起的一种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是指政府将一些拟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组建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由项目经营公司通过经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盈利;协议期满,项目产权收归政府。这种投资方式的最大特点是鼓励和吸引私人投资者(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者)对发电厂(站)、高速公路、能源开发等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5.试述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特点。答:(一)“三农”投入的一般特点

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是一个综合性项目,其中既含有经常性支出,也含有投资性支出,既具有一般性,也具有我国的特殊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是履行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功能,提供那些市场不能满足的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对“三农”的投入也是如此,而且任何国家都是如此。这是财政对“三农”投入的一般特点。(二)我国“三农”投入的特殊性国的“三农”投入具有不同一般的特殊性:首先,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自身难以产生满足自身发展的积累。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因而安排好农业投入的资金来源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其次,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从长远来看,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增长机制的必由之路。二元结构理论和两部门模型说明,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是二元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的关键阶段,只有实现了这个阶段的飞跃,整个经济才可能保持当前高速的增长势头,避免徘徊和波动,形成长期稳定快速增长的机制。我国由于各种特殊原因,这个阶段的转变,与其他国家比较而言,将更为困难,更为艰巨。这是因为:我国在过去的工业化过程中虽然吸收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但由于农村人口增长过快,而且由于在城乡之间实行不同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各种社会福利制度,形成劳动力转移的樊篱,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在过去工业化过程中曾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从农村吸取资金,而且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收益递减加重,农民收入增长过慢,形成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改革开放后,城市面貌大为改观,而农村的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发展严重滞后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以农民为主导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只能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既然是政府起主导作用。自然也就是财政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6.试述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基本政策和财政采取的措施。答:(一)国家的“三农”投入政策综观世界各国的经验,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一般都采取立法的形式规定投入

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应主要用于“三农”。抓紧制定将土地出让金的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财政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十五”时期以来,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三农”投入的政策精神,连续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主要措施有:(1)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2)从2004年起,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实行“三补贴”政策,(3)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科技进步、综合开发等方面的投入。4)着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5)加大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6)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为投入的财政资金只参股,不控股,不做第一大股东,财政(农业)部门根据需要授权资产运营机构进行资本运营。 7.试述什么是财政投融资,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答:财政投融资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产生于日本的一个新概念,是一个财政与金融有机融合的独特经济范畴,并以其独特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按日本财政学家井手文雄的解释,所谓财政投融资是“以特定的财政资金,对指定的特别会计、政府关系机关和各种特殊法人进行投资和借贷,以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日本大藏省最近出版的《财政投融资》一书,对财政投融资有如下的定义:“财政投融资是以国家的制度、信用为基础,以邮政储蓄、年金等各种公共资金为来源,为实现国家的政策目标,并从国家整体的角度,对应由受益者负担的领域,有偿、统一、有效地分配资金的政府投融资活动”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如下:(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银行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概括地说,它主要是为具有提供“公共物品”特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部门融资。(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虽然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和计划性很强,(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1.简述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答:社会保障支出是与社会保障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相应的社会保障支出安排也就存在较大差别。但是,在现代社会下的任何社会制度的任何国家,社会保障支出都是社会公共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长河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相应的社会公共需要的内涵和范围也必然在不断扩展,从而满足社会成员的多方面需要,保证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劳动者除了应享有付出一份劳动得到一份报酬的权利之外,当他们因种种社会的甚至是个人的原因不得就业或暂时不能就业时,还应享有得到一份能满足自己及其赡养家庭人口最低生活需要的收入的权利;劳动者在进行工作时,需要劳动保护;劳动者可能生病、伤残,乃至死亡,发生这些情况时,需要医疗、护理、照顾或者善后;劳动者的子女有得到起码的教育的权利,他们自己也有必要随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不断地接受职业和文化的再教育;劳动者退出劳动大军后,有权得到社会的照顾,安度晚年;如此等等,都属于必须由政府和社会妥善安排的社会保障的范围。赈济饥民,补助急难,是任何社会都有的社会抚恤措施,但若不是系统而规则地实施,便不称其为社会保障制度。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社会保障既然是社会性事业,那么政府介入是政府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政府介入一方面是出于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实施成本,增强抗拒风险的能力,还可以

加强对财政学的学习

运用社会保障调节经济的运行。

2.简述市场经济调整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答: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型经济,可以使社会经济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这也是市场为人们称道的原因。然而,市场经济也存在种种缺陷,其中之一就是市场的分配机制必然拉大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出现分配不公,甚至使一部分人最终在经济上陷入贫困。市场分配承认个人对财产的占有和劳动者个人天赋与能力的差别,,市场分配机制所形成的收入差距保持在一定限度内是合理的,也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但一旦超过合理的限度,则是社会所不能接受的,反过来也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由于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都是制度化的,社会保障的收支(特别是支出)便与财政收支以及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某种函数关系。基于这种联系,社会保障支出随经济周期而发生的反向变化,可能弱化经济周期的波幅。经济学家津津乐道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在稳定器”作用,即在繁荣的年代,失业准备基金不但增长,而且还对过多的支出施加稳定性的压力;私人保险市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私人保险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导致私人保险市场失灵。(2)私人保险无法解决个人储蓄不足以及 “免费搭车”的问题。(3)私人保险市场难以抗御系统性风险。 (4)私人保险市场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收入再分配。

3.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答:(1)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实施社会保障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这是因为,社会保障同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在本质上是完全统一的。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社会总产品的分配问题时,特别强调要在最终进行个人分配之前,扣除一部分社会产品,用来满足社会的保健以及丧失劳动能力者的需要,他在这里说的实际上就是社会保障。我国在建国伊始就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依据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建立起来的,所以过去又称作劳动保险制度。(2)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各项改革都尖锐地触及社会保障问题。“铁饭碗”被打破,下岗、失业和离退休人员在增多,人口老龄化趋势在加快,居民收入差距在拉大,公费医疗的浪费与低效等等。总之,经济改革的深化,把建立一个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急切地推上改革的日程。改革开放以后,针对原有社会保险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国家在社会保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建工作,形成了目前以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为基本项目,以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辅助的项目社会保险体系。

5.试述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答:(1)财政补贴的性质作为一种转移性支出,财政补贴支出同社会保障支出有很多相似性。从政府角度看,无论是以补贴形式还是以社会保障形式拨付支出,都不能换回任何东西,支付都是无偿的。从领取补贴者角度看,无论以什么名目得到政府的补贴,都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因而经济状况都较前有所改善。例如,价格补贴含有粮棉油价格补贴、平抑物价等补贴、肉食价格补贴和其他价格补贴。补贴的列收列支方法,各国有所不同。大多数国家直接将补贴全部列为财政支出,我国的价格补贴已经列收列支,而企业亏损补贴一向是作冲减收入处理,也不列支出,这样就使财政收支都减少了一块。除了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以外,政府还提供某些专项补贴、财政贴息,还有税收支出实际上也是一种财政补贴形式。(2)财政补贴的分类政府财政统计中的财政补贴项目是一种会计分类,不具有很强的经济分析意义。因此,理论界对于财政补贴还有若干其他分类:从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可以区分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

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从政府是否明确地安排支出来分,补贴可有明补与暗补之分;从补贴资金的接受主体来做区分,可有企业补贴和居民补贴两类;从补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来看,可分为对生产的补贴和对消费的补贴;从补贴是否与具体的购买活动相联系来分析,又有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

6.试述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答: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分析(1)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财政补贴在各国都被当作一种重要的调节经济手段,之所以有这种作用,是因为它可以改变相对价格结构,而且首先是可以改变需求结构。

人们的需求客观上有一个结构,决定这个结构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人们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二是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一般说来,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越低,需求越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越高,需求越小。(2)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给结构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的作用,是通过改变企业购进的产品价格(供给价格或销售价格加补贴),从而改变企业盈利水平发生的。这种财政补贴对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的显著作用,已经为人们所共识,并且得到广泛的应用。(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对科学研究的补贴就是矫正外部效应的一个典型例证。(4)财政补贴运用的限度。总体来看,财政补贴既然有调整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的作用,;搞清这个道理,有必要对左右国民经济运行的因素及诸因素的主从地位和相互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任何一个国民经济的实际运行都是由一套稳定的经济制度(财产制度、价格制度、收入分配制度、财政收支制度等)所规定的运行机制和一套灵活的调节手段体系共同发挥作用的综合结果。从主导方面说,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主要是依赖既定的经济制度及运行机制的有规律的自动作用,它保证了社会经济能够实现自己的主要社会目标。财政补贴规模急剧增大和补贴范围急剧扩展的现象,反映出的本质是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和不合理,因而扭转财政补贴过多局面的根本出路在于变革经济体制。7. 试述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答: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1)财政补贴的首要意义在于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财政补贴的对象可以是国有企业,可以是集体企业甚至是私人企业,也可以是城乡居民,但(2)财政补贴可以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产(4)消除“排挤效应”。(5)对社会经济发挥稳定效应。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年的SARS危机中,为了稳定市场,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交通业、餐饮业、旅店业等受严重冲击的行业进行了相应的补贴和优惠政策。从效果来看,这些措施对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8.试述我国财政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思路。答:(1)从制度创新入手,提高财政补贴支出效益。(2)改变农业补贴方式。(3)取消绝大部分工业企业亏损补贴。 4)改革公用事业补贴。5)增加财政对科研费用的补贴,调动企业研究开发的积极性。6)运用财政补贴,加强环境保护。(7)运用财政补贴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

8.试述税收支出概念以及提出这一概念的意义。答: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对税收优惠措施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国家以税收优惠形式提供的财政补助的数额与日俱增。但是,随着税收优惠措施的广泛运用,税收优惠失控问题愈发突出此后,西方各国在官方文件中相继引进了这一概念,并利用国家预算对税收支出加以控制,使之不断完善。当然,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税收支出概念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有的国家(如美国和前联邦德国)从税收收入的损失这一角度出发,把税收支出定义为:联邦税法条款所允许的从毛收入中不予计列、豁免、扣除、特别抵免、优惠税率、纳税义务延期等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有的国家则强调以是否减轻了纳税人的税负来定义税收支出,如法国将税收支出定义为:税收制度的任何立法或行政措施所规定的优惠项目,只要减少了国家的

加强对财政学的学习

税收收入,并减轻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与法国税法一般原则所规定的税负相比),就可以视其为税收支出。而有的国家则从与直接支出相比较的角度来下定义,如澳大利亚把税收支出定义为:原则上可以由直接支出代替的那些特殊的税收立法。所有这些定义的共同点是:税收支出是与“正规”的、“标准”的、“基础”的或“一般可接受”的税制结构的背离。综观世界各国对税收支出的界定可以看出,税收支出无非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可见,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9.如何控制税收支出?答:如何对税收支出进行预算控制?综观世界各个国家的实践,尽管做法不一,但仍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建造统一的税收支出账户以及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所谓税收支出的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系指政府在实施某项政策过程中,只是在解决某一特殊问题时,才利用税收支出并对此加以管理控制。例之所以要编制统一的税收支出账户,主要出于以下三个原因:(1)税收支出是政府实施其各项政策的手段之一,应该像政府通过直接支出所提供的各种补助一样,赋予同样的估价和控制程序;(2)有了统一的税收支出账户,政府就能以相同的预算方法来衡量直接支出和税收支出的成本,就能据此比较各种政府干预措施(如直接支出、税收支出、规章制度等)在实现不同政策目标过程中的效率高低,择其最优者;(3)如果轻易地用直接支出取代税收支出,政府的直接支出项目和数额将明显扩大和增加,对政府的开支范围和规模就难以控制,因此对税收支出也要加强预算控制。为了实现我国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我们目前亟待完成的工作是研究分析现行税收法规,对各种税收优惠项目进行归类,形成与预算支出项目的对照关系。(1)对现行税法条款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将那些出于优惠目的而制定的可能减少税收收入的法令条款开列出来。(2)在此基础上,划分确定出正规的税制结构,进而确定税收支出的范围和内容。在我国,全部的税收减免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固定普遍性减免、补贴照顾性减免和经济调节性减免。固定普遍性减免虽然在我国也包括在所谓的“减免税”中,但它不能算做税收支出,因为它基本上属于“正规税制结构”,如“免税额”。(3)对认定为税收支出的各种减免项目进行归

1.试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的趋势。答:(一)总体评估

我国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增长,从总体上说,增长势头良好,年均增速:“六五”时期为11.6%,“七五”时期为7.9%,“八五”时期为16.3%,“九五时期”为16.5%,“十五”期间为18.7%。就财政收入本身而言,各年的增速虽然是波折的,但增长速度不算慢。然而相对于GDP的增长而言,则呈现明显不同的两个阶段:1995年以前表现为不断下降的趋势;从1996年开始回升,并从1998年表现为快速回升的趋势。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的变化趋势同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的变化趋势一样,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一比重也是很高的,1978年仍占31.2%。但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则逐年下降,至1995年下降为10.67%,17年间每年下降1个多百分点;1996年回升为10.4%,到2005年上升为17.3%,10年间上升了6.9个百分点。根据以上情况,从政策面来判断,这一时期尽管当通货膨胀严重的年份也曾提出过紧缩政策,但从整体上说是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表现为对企业减税让利,对居民提高收入水平,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多年呈逐年下降趋势,直到“九五”时期才崭露头角,开始回升,是走过一个类似“U”字形的途径。应当看到,这种增长形势是在经济增长率下滑、物价低迷的条件下实现的,可以说是我国财政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突破。同过去多年财政收支增长缓慢时期对比而言,它的历史性意义在于,说明只有具备适度财政支出的规模,才能使

国家财政解脱左支右绌的“困境”,提供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的较大空间,才能确立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应有地位,充分发挥财政在市场经济下应有的职能,也才能在当前形势下拉动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并带来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进一步分析可见,近年财政支出的增长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以税收为主的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二是来自靠增发国债为支撑的财政赤字的增加。于生产性支出,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保持了适度的经济增长率,而且为经济持续增长培育了自主性增长动力,从而也为通过加强征管使税收快速增长提供了经济基础。税收增长和增发国债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两个车轮,二者共同支撑了财政支出的增长,其中前3年增发国债在其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而财政支出的增长又为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增发国债保证了公共投资支出的增长,税收增长则保证了重点公共支出的增长。因此,财政收入和国债的增长带来财政支出的增长,财政支出增长支持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为财政收入增长和国债增长提供了经济基础,形成良性循环。

2.试分析和评估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答:评估一个国家财政收入规模的高低如同评估财政支出规模一样,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取决于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殊国情等多种因素,这就是为什么各国的财政收入规模水平各不相同,而且差距很大,所以没有一种统一的和绝对的标准,也不可能有一种精确的模型来测算每个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水平。一般的分析方法只能是采取同本国自身的纵向比较和同外国的横向比较的方法,分析财政收入规模的发展趋势,作为合理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参考值,最终仍然需要根据本国的国情通过政治程序来确定。首先,分析预算内的财政收入规模目前已达到的水平。其次,分析政府收入(包括预算外)规模水平。我国2000年全部政府收入已达18 586.8亿元,占GDP的比重已达20.8%,其中预算内占15%,预算外收入占5.8%。如果再就企业亏损补贴调整为列收列支,则预算内占GDP 的比重为16.7%,全部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达22.5%。此外,还要将没有统计数字的制度外收入这个因素考虑在内,因为制度外收入也归政府部门使用,并构成企业和居民的负担。如果根据我国全部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来判断,实际上已经接近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财政收入规模的水平,也接近财政收入规模比较低的发达国家美国的水平,已经高出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可以判断,我国财政收入规模虽然仍存在继续提高的余地,但结合全部政府收入规模来考察,则继续提高的空间已经不大。因此,思考和研究符合我国实际的合理财政收入规模水平,已经提到战略性安排的议事日程。

3.试述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思路。答: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思路包括以下几点:(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仍需适当增大国家财力,健全国家财政。我国改革开放后经过20多年的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完成本世纪头二十年的主要任务,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多方面筹集建设资金,加大投入,而其中科教兴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村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各方面,又必然要求加大政府的投入,因而近期内继续适度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仍然是必要的。

(2)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合理调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中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坚持实行政企分开,将政府不该办的或者市场能够办的事情交给市场来办,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行政审批制度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因此,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思考,我国的财政收入规模不宜过大,目前过快的提升速度应适当加以调节,使财政收入规模控制在适当的空间。

加强对财政学的学习

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简要地说,就是凡是市场能做而且可以做好的事情,都交给市场去做。逐。

(3)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关键在于调节财政收入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财政收入规模是以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表示的,而每年的财政收入规模是由财政收入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决定的。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的变化是不规则、不稳定的。(4)坚决取缔乱收费,继续税费改革,控制预算外收入增长。根据2000年数据计算,可计算的预算外收入占全部政府收入的32.3%,占财政收入的38.8%,对预算外资金,一是要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切实纳入预算控制之内,二是继续进行税费改革,将可以规范为税收的收费纳入预算内。还要继续清理整顿没有确实统计数字的制度外收入,增加税基,保证税收的合理增长。(5)对现行税制和税收政策继续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预算内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收入,(6)兼顾“以收定支”和“以支定收”方针,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区间。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要合理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样就需要先调整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财政支出规模,而后再确定税收的负担水平;当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之后,税收收入规模又反过来制约财政支出规模。从总体上看,我国长远的经济发展战略目前又处于奔向全面小康的快速发展时期,因而我国财政收入规模适当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是必要和可能的,但又不应高出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水平(如1978年的31.2%)和发达国家较低水平的国家美国的水平,如加入社会保障收入为 35%左右。由此判断,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可定为30%上下的区间为宜,如果加入社会保障收入则最高不宜超过35%。

4.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用?答:财政收入规模大小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是由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但从根本上说,首先还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这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就比较丰富而且其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就多,一般来说,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当然,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还受其他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就是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两者之间存在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

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但生产技术水平是内含于经济发展水平之中的,因为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以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支柱。因此,对生产技术水平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分析,事实上是对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研究的深化。简因此,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首要的有效途径,在我国更是如此。

5.如何判断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分配体制和分配格局变化对财政收入增长趋势的影响?答:政府的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是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归根结底受生产发展水平的制约,这是财政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出现逐年下滑的趋势,直接导因是经济转轨过程中GDP分配格局的急剧变化。GDP分配格局变化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结果。分但在改革过程中,特别是在改革初期,对这个分配政策的贯彻不是十分有力。居民收入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制度内收入或称正常收入,主要是工资、奖金、经营收入和财产收入,这部分收入特别是工资收入还处于相对平均状态;二是制度外收入,即所谓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这部分收入的特征是透明度差,通过哪些渠道,采取

哪些形式,比重有多大,情况是若明若暗。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调整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是必需的,但必须有缜密的整体设计,并要考虑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改革伊始以至于以后多年来对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的调整缺乏有序性,存在过急过度的弊病,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造成资金分散与保证国家重点建设的严重矛盾。因此,从1993年开始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整顿市场秩序、调整分配格局、适当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当时深化改革中应有的课题

。6.如何分析价格与财政收入的关系?答: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它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形成的,又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所以由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的变化也是影响财政收入增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针对我国曾一度出现物价上涨幅度较大的情况,学术界曾讨论财政收入的“虚增”或名义增长而实际负增长的问题,它实际上就是指由物价上涨导致的财政收入的“贬值”现象。

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价格总水平升降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总水平一般呈上升趋势,一定范围内的上涨是正常现象,持续地、大幅度地上涨就是通货膨胀,近年我国也出现物价持续下降的情况。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财政收入同比例地增长,则表现为财政收入的“虚增”,即名义增长而实际并无增长。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我国物价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通货膨胀时期,近年物价下跌则成为制约财政收入增长的一个因素。在分析中,可以通过GDP的平减价格指数消除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求出实际财政收入增长率并与名义财政收入增长率对比。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往往是和产品比价的变动同时发生的,而产品比价关系变动以另一种形式影响财政收入。产品比价关系变动之所以会影响财政收入缘于两个原因:一是产品比价变动会引起货币收入在企业、部门和个人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转移,形成GDP的再分配,使财源分布结构发生变化;二是财政收入在企业、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分布呈非均衡状态,或者说,各经济主体上缴财政的税收比例是不同的;这样一来,当产品比价变化导致财源分布结构改变时,相关企业、部门和个人上缴的税收就会有增有减,而增减的综合结果就是对财政收入的最终影响。

7.试述收费不同于税收的特殊作用。答:首先是收取使用费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如矫正私人物品的外部效应上有特殊的作用。比如:假定某一工厂对周围的环境带来污染而又没有采取治理措施,那么,它的私人成本将小于社会成本,获取额外利润,政府使用费可以定在等于甚至高于额外利润水平上,则可以运用经济手段迫使企业治理污染,或者政府运用这笔使用费来治理污染。其次是收取使用费有利于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使用费遵循的是受益原则,谁受益谁支付,合情合理,同时吸收了价格机制的优点,至少要支付相当于成本水平的使用费,显示了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信息,有利于避免公共物品的过度需求,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那么,当某一项收入既可以采取税收形式也可以采取收费形式时,如何合理选择呢?这可以根据政策目标和效率原则进行抉择。比如:如果公路使用费不是在全国统一征收,即有的公路收取使用费,有的公路不收取使用费,就会产生车主选择不收费的公路,甚至绕道而行,在这种情况下,则选择征收燃油税更有效率;如果财政收入奉行受益原则,则选择使用费更为公平,如果奉行支付能力原则,则选择燃油税更为公平;如果为了防止诱发滥收费现象,无疑,多采取税收形式更为恰当,等等。

8.试述我国预算外资金的现状及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措施。答:(一)预算外资金现状我国建国之初实行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体制。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后,为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开始把原来预算内的一部分收入放到预算外管理,国家财政

加强对财政学的学习

资金开始分为预算内和预算外两部分,这才形成预算外资金这个特殊范畴。十年动乱时期,预算外资金迅速膨胀,1976年已相当于预算内收入的35.5%。随着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加强对与暗算外资金的管理,预算外资金已经纳入预算管理的轨道。财政部门在银行开设统一的专户,用于预算外资金收入和支出管理。部门和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必须上缴同级财政专户,支出由同级财政按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统筹安排,从财政专户中拨付,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1997年以后预算外资金收入项目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收入、乡镇自筹统筹资金、国有企业和主管部门收入和其他收入, 其中主要是行政事业性收费,2005年占全部预算外资金收入的69.6%。预算外资金主要用于基本建设支出、城市维护费支出、行政事业费支出、乡镇自筹统筹支出、专项支出和其他支出,其中行政事业费2005年占72.9%。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自筹统筹资金和支出将不再存在。我国预算外收支增长变化情况参见教材第208页表7-6。 (二)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措施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 重新界定预算外资金的性质和范围。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2)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3)严格控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规模。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按规定的审批权限设立收费(基金)项目,不得越权收费和建立基金,否则按乱收费行为处理。(4)建立预算外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5)严格规定了预算外资金的使用范围:办理控购审批手续。

1.简述税收的“三性”。答:税收的“三性”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不同时具备“三性”的财政收入就不是税收。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采用颁布法令方式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在对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权力:所有者权力和国家政治权力。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税收的这种无偿性同国家债务所具有的偿还性是不同的。但必须指出,税收无偿性与税收强制性一样,也不是绝对的。因为针对具体的纳税人来说,纳税后并未获得任何报酬,从这个意义上说,税收是不具有偿还性或返还性的。但若从财政活动的整体来考察,税收的无偿性与财政支出的无偿性是并存的,这里又反映出有偿性的一面。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税收的“三性”可集中概括为税收的权威性,维护和强化税收的权威性是我国当前税收征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税收的作用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大,税收工作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税收制度经过一系列改革已步入新的轨道,税收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和经济运行机制中不可缺少的经济手段已开始深入人心,为社会各阶层所熟悉和关注。从根本上说,税收的权威性源于国家政权的权威性。

2.简述税收的分类。答:现代国家的税制一般都由多个税种组成,各税种之间既互相区别又密切相关,依照一定的标准将各税种分别归类,是研究和建设税制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有下面五种分类方法。(1)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税收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很多,但根据课税对象的性质所进行的分类,始终是各国常用的主要分类方法,也是最能反映现代税制结构的分类方法。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将各税种分为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所 (2)直接税与间接税将税收划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做法由来已久。仅仅凭借理论预期断定哪些税可以转嫁,哪些税不能转嫁,并依此分别称为直接税或间接税,当然是不尽科学的。(3)从量税与从价税按照课税标准分类,可将税收划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 (4)价内税与价外税以

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可将税收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5)中央税与地方税与前几种分类方法不同,中央税和地方税是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划分的。从理论上讲,税收的存在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因而任何税种都隶属于国家,也就是隶属于中央政府。把税收划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并不意味着中央与地方具有同等的征税权力,而是由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所决定的。享税,其中中央税有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关税等,共享税有增值税、资源税、对证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税等,地方税则是除此以外的其他所有税种。这一改革无疑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是我国税制的历史性进步。当然,当时的税种划分的某些做法是出于收入划分的需要。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对税种的划分及某些税种分享比例做必要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

3.简述税收的效率类原则。答:效率类税收原则包括:(1)促进经济发展原则。促进经济发展原则涉及“税收中性”问题。简单地说,所谓税收中性是指在征税过程中不应或尽量减少对纳税人带来应纳税款之外的超额负担。下面将专门讨论税收中性问题,在此不再赘述。(2)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是税制本身的问题,所以又称为税收的制度原则。税收费用的最小化是指在征税既定税收收入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征纳双方的征纳费用减少到最低限度。确实简化原则中的“确实”是指税制对纳税人、课征对象、税目、税率以及征管方式和纳税手续等税制要素,都要在税法和征管法上做出明确而清晰的规定。确实原则实际上也就是依法治税、有法可依的原则,纳税人依法纳税,防止偷漏;税务部门依法征税,防止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简化”是指税收的规章制度要简便易行。其实,税收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既是税收的制度原则,也是税收的效率原则。这个原则不仅纳税人可以减少纳税费用,税务部门也可以减少征税成本,也就是提高税收效率。

4.简述税收的公平类原则。答:公平类税收原则包括:(1)受益原则。受益原则是指各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税,或者说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应按各社会成员享用的份额来承担。(2)能力原则。能力原则的问题在于如何确定支付能力的标准,也就是按什么标准来度量每个人的支付能力。关于度量标准,有客观说和主观说之分,客观说主张按个人的所得、财产和消费支出为标准,主观说主张以在享用公共物品时个人感受到的牺牲程度为标准。纵观世界各国税制,实际上都是以客观标准作为度量支付能力的标准,主观说难以度量,会演变为人为的标准,难以付诸实施。

5.简述税收中性和超额负担。答:税收效率涉及税收中性问题。所谓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税收中性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只要国家征税就必然会对商品购买、劳动投入以及储蓄和投资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完全税收中性是不可能的。因此,提出税收中性原则的实践意义,在于尽量减少税收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这个前提下,掌握好税收超额负担的量和度,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使税收机制与市场机制两者取得最优的结合。应当指出,体现税收的中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取消或忽视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一般是将增值税视为一种中性税收,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也体现了税收中性原则。税收中性和税收超额负担相关,市场的干预程度也较轻。 6.试分析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答: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包括:

(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

加强对财政学的学习

性较小的商品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课税不易转嫁。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税负转嫁困难。在极特殊的情况下,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则(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税负转嫁必然引致商品价格的升高,若另外的商品可以替代加价的商品,消费者往往会转而代之,从而使税负转嫁失效。但若一种税收课税范围很广,甚至波及同类商品的全部,消费者无法找到价格不变的代用品时,只好承受税负转嫁的损失。(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因(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从量课税是按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积、面积、体积征税,税额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购买者对提价转嫁比较敏感,纳税人担心转嫁税负得之者少失之者多。从价课税条件下,价格随税负转嫁而上升,购买者不易察觉,相对说来比较容易转嫁。

7.试述研究税负转嫁的现实意义。答:税负转嫁是和商品经济相伴随的一种经济现象,是通过价格升降而实现的税负转移。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而价值规律的内涵就是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而上下波动。因此,不论什么社会经济制度,只要是商品经济形式,而且价值规律在发挥作用,就存在税负转嫁,市场经济体制下普遍存在税负转嫁现象。当然,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税负转嫁的实现条件是不同的。(1)我国税制是以商品课税为主体的,而税负转嫁又主要发生在商品课税领域,因而深入地研究税负转嫁的机理,有着特殊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2)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关系。假如原定的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是合理的,既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又符合公平原则,但税负转嫁可能改变预定税负分配格局,抵消税收的经济调节作用或造成税负的不公平(3)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即当税负转嫁不易实现时,纳税人极有可能转向逃税来取代税负转嫁,破坏税收的严肃性,腐蚀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4)自然垄断行业的税负转嫁居于优势,应加强对这些行业的价格管理。(5)提高所得课税比重,缩小税负转嫁的范围和空间。我国税负中商品税的比重偏大,而所得税的比重偏低。从税制改革的方向来看,提高所得税的比重,既有利于强化税收的调节作用,也有利于缩小税负转嫁的范围和空间,缓解税负转嫁的负面效应。(6)实行价外税有利于增强商品课税税负归宿的透明度。价为了避免引起大的波动,使企业和消费者

1.试述税收的收入效应。答:所谓税收的经济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对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税收的经济效应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各个税种对经济的影响都可以分解成这两种效应,或者说,税收对相关经济变量的影响都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下面以图9—1来说明。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政府课征一次性税收而使纳税人在购买商品的最佳选择点由P1移至P2,这说明在政府课税后对纳税人的影响,表现为因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减少商品购买量或降低消费水平,而不改变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2试述税收的替代效应。答: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由此可见,由于政府对食品征税而对衣物不征税,改变了纳税人购买商品的选择,其最佳点由P1移至P3,这意味着纳税人减少了食品的购买量,相对增加了衣物的购买量,从而改变了

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也使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下降。

.试述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答: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是通过税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表现的。(1)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是指征税后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而减少或放弃闲暇,增加工作时间。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使劳动和闲暇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劳动收入下降,闲暇的相对价格降低,促使人们选择闲暇以替代工作。(2)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税收对劳动的替代效应是指政府征税会使闲暇与劳动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闲暇价格相对降低了,引起个人以闲暇代替劳动,对我国现实情况而言,可以说税收几乎不影响劳动的供给,而且个人所得税在短期内也不会成为主体税种,因此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需要解决的不是如何增加劳动供给,而是如何消化劳动力过剩问题。就业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增加劳动总需求,而且需要调整劳动需求结构,以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4.试述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答:影响居民储蓄行为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个人收入总水平和储蓄利率水平。个人收入水平越高,储蓄的边际倾向越大,储蓄率越高;储蓄利率水平越高,对人们储蓄的吸引力越大,个人储蓄意愿越强。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所得税、利息税和间接税影响居民的储蓄倾向及全社会的储蓄率。对个人所得是否征税及征税的多少会影响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并最终影响个人的储蓄率。在对储蓄的利息所得不征税的情况下,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居民储蓄只有收入效应,即征收个人所得税会减少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迫使纳税人降低当前的消费和储蓄水平。由总之,所得税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高低;(2)边际税率的高低决定了替代效应的强弱,所得税的累进程度越高,对个人储蓄行为的抑制作用越大;(3)高收入者的边际储蓄倾向一般较高,对高收入者征税有碍于储蓄增加;(4)减征或免征利息所得税将提高储蓄的收益率,有利于储蓄。

5.试述税收对投资的影响。答:劳动力和资本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储蓄虽然为投资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但是税收对储蓄的效应分析不能代替税收对投资的效应分析。因为储蓄主要由家庭完成,而投资大部分是由企业完成。家庭进行储蓄和企业进行投资各有其不同的动机,实践说明,储蓄未必都转化为投资。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而投资决策是由投资的净收益和投资的成本决定的。税收对投资的影响,可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实现。课征公司所得税会压低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如果因此而减低了投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导致投资者减少投资而以消费替代投资,就是发生了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可用图9—4来说明。投资。以上是税收对投资影响的一般分析,而税收对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则存在一些特殊问题。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外资都给予内资所不能享受的特殊优惠措施。如允许加速折旧,向后推移纳税义务;实行未分配利润减税或再投资退税,鼓励将利润留在国内再投资;减低税率或定期免税。但外国投资者是否会真正得到税收优惠的好处或者能够得到多少,还取决于投资者的居住国和东道国之间的国际税收关系。投资者的居住国对纳税人在东道国的已税收入可以实行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即免税法、扣除法和抵免法。采取免税法,则居住国对投资者来源于投资国的利润免于征税,投资者可以享受东道国给予的全部税收优惠。采取扣除法,居住国允许投资者从应税所得中扣除已在东道国缴纳的税款,投资者实际得到的利润将取决于投资国税率的高低,二者呈反向关系。采取抵免法,居住国首先按本国税法规定计算出一个税额,然后从该税额中减去已在投资国缴纳的税款。不过,在东道国已缴纳的税款有一个最高抵免额,如果是比例税率,该抵免额就是

加强对财政学的学习

纳税人在投资国的所得额按居住国税率计算的税额。在这种抵免法的情况下,东道国低税政策的好处,并不会使投资者得到利益,结果是税收优惠从东道国转移到了投资者的居住国。6.试述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

答:西方经济学将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归结为三个基本命题:

(1)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低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2)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量,而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3)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甚 7.试说明“拉弗曲线”及其说明的原理。

答:供给学派的三个基本命题可以从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弗设计的“拉弗曲线”得到说明,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参见图9—6)。

税率越提高,税收收入越减少。

拉弗曲线至少阐明了以下三方面的经济含义:

(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因为高税率会挫伤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削弱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力,导致生产停滞或下降。

(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如图中的D点和E点,两点的税收收入是相等的,但D点的税收负担很轻。由于低税负刺激了工作意愿、储蓄意愿和投资意愿,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随着经济的增长,税基扩大,税收收入自然增加。3)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应当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因此,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8.试评析减税政策。答:对减税政策的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一)对供给学派税收主张的理论争议供给学派在理论上强调供给对国民产出的作用,在政策上则强调政府在调节供给方面发挥作用,特别是突出了减税政策。应当明确,凯恩斯学派和供给学派在对待减税问题上是共同的,二者的差别是,前者的减税主张是从需求效应出发,主张降低个人所得税的平均税率,目标是刺激广大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后者则是从供给效应出发,主张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目标是刺激高收入者的投资供给。因(二)美国减税政策实例分析——减税政策并非万能的灵丹妙药(1)罗斯福新政没有实行减税政策。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罗斯福新政,是一种扩大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用于公共工程和工作救济(即以工代赈),而没有采取减税政策。(2)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约翰逊的减税政策,是减税政策取得成功的范例。为(3)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减税政策的惨败,是减税政策失败的范例。通过减税实例的分析说明,减税政策是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一种选择,但减税政策并非一剂万能的灵丹妙药。减税政策必须审时度势,适应当时的具体条件,并需要相关政策的有效配合,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众所周知,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没有实行减税政策,这也

1.试述税收制度的一般发展过程。

答:自人类社会有了国家,就开始了征税的历史。从古最早的间接税也是很简单的。由发展中国家主客观条件决定的:(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也较低,如果勉强推行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体制,必然使税源大量流失,难以保证国家财政的需要;(2)流转税在征收管理上简便易行,且不受企业盈亏状况的影响,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管理水平;(3)流转税是从价计征,不直接作用于企业所得和个人所得,对私人投资和个人储蓄的影响较小。发展中国家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随着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暴露出它的弊端,许多国家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因而税制发展出现一些新的趋势:一是为了克服全额流转税的重复征

税不利于专业化协作的弊端,开始推行增值税。但全面推行增值税,要求具备健全的纳税登记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要求有较高的税务管理水平,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还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二是为了开拓新的税源,逐步扩大以所得税为主的直接税的征收范围,但在发展中国家征收所得税必然受企业利润水平低和人均收入水平低的制约。

3.试述商品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答:商品课税是泛指所有以商品为征税对象的税类。就我国现行税制而言,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关税及一些地方性工商税种。同其他税类相对比,商品课税有下述四方面的特征。

(1)课征普遍。商品课税以商品交换并形成销售收入为前提。在现代社会中,商品是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对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对商品的课税自然是最具普遍性的税类。(2)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这里的商品流转额指商品销售的收入额,非商品流转额指交通运输、邮政通信以及各种服务性行业的营业收入。由于商品课税以流转额为计税依据,在税率既定的前提下,税额大小直接依存于商品和劳务价格的高低及流转额的多少,而与成本和费用水平无关。根据商品课税的这一特征,又被称为流转课税。

(3)实行比例税率。除少数税种实行定额税率外,使用比例税率制是商品税类的一个重要特征。(4)计征简便。商品课税以流转额为计税依据,与商品成本和盈利水平无关,又是实行比例税率,所以计税征税都十分简便。商品课税的优点是税源充裕,课征方便,并可以抑制消费,增加储蓄和投资,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正如前面指出的,由于商品课税与商品价格相联系,在国内会干扰市场运行并形成分配不公,在国际间会阻碍资金、劳动力和商品的自由竞争和流动。总之,商品课税是特征鲜明、功能突出、缺陷也明显的一个税类。在税收实践中,必须扬其长而避其短,这也正是我国商品课税制度建设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试述增值税的三种类型和增值税的三种计税方法。答:(一)增值税的三种类型

一般来说,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商品和劳务价款中的增值额,但各国的增值税制度对购进固定资产价款的处理有所不同,据此增值税可分为三种类型:

(1)生产型增值税。计税依据中不准许抵扣任何购进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增值税,称为生产型增值税;(2)收入型增值税。只准许抵扣当期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折旧部分,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收入的增值税,称为收入型增值税;(3)消费型增值税。准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只包括全部消费品价值的增值税,称为消费型增值税。由于计税依据有差别,因而不同类型增值税的收入效应和激励效应是不同的。从财政收入着眼,生产型增值税的效应最大,收入型增值税次之,消费型增值税最小;从激励投资着眼,则次序相反。西方国家采用生产型增值税者较少,普遍采用后两种类型。(二)增值税的三种计税方法。

增值税的计征方法比较复杂,理论上有三种计征方法:一是将纳税单位纳税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如工资、利润、利息和其他增值项目)逐项相加作为增值额,然后按适用税率求出增值税额,称为“加法”。二是从企业单位纳税期内的销售收入额减去法定扣除额(如原材料、燃料、动力、零配件等)后的余额作为增值额,称为“减法”(或扣额法)。三是不直接计算增值额,而是从按销售收入额计算的税额中,扣除法定外购商品的已纳税金,以其余额作为增值税应纳税额,通常称为“扣税法”。在实践中,由于“加法”计算复杂,误差较大,很少有哪个国家采用。

5.试述我国现行的增值税。

加强对财政学的学习

答:我国自80年代开始试行增值税,当时的增值税是由原产品税转化过来的,仅限于对部分工业品征收,而且设置多档税率。在1994年全面改革工商税制时,增值税被列为改革的核心内容,其目标是按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在我国现存条件下,建立一种比较完整的增值税课征机制,使之符合市场经济对税制的要求。现行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包括以下几项主要内容:(1)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增值税征收范围包括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即不仅包括货物的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商品,而且包括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同时,对视同销售货物、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行为做出特殊规定。(2)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所有销售应税货物和提供应税劳务的工商企业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原缴纳工商统一税的外商投资企业,因已通过法律程序废止工商统一税,也属于增值税的纳税人。(3)增值税税率。税率采取一档基本税率和一档低税率的模式,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除条例规定的适用低税率的五类商品外,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对农业产品、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增值税率也为13%。对出口商品实行零税率,即出口商品不但不必纳税,而且在报关出口后可以退还已缴纳的全部税款。2增强增值税自我制约偷漏税和减免税的内在机制。

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当时实行的增值税是生产型增值税,因为当时仍处于通货膨胀时期,生产型增值税有利于防止盲目投资、控制通货膨胀。从长远来看,我国增值税改革的方向是由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以便有利于企业扩大投资,进行技术更新改造,促进基础产业和高新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6.试述所得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答:所得课税是对所有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所得课税是一种优缺点十分鲜明的税类,它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和优点:(1)税负相对公平。所得课税是以纯收入或净所得为计征依据, (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在国际经济交往与合作不断扩大的现代社会,跨国投资和经营的情况极为普遍,因而必然存在跨国所得。所得课税也存在某些缺陷,主要是:(1)所得税的开征及其财源受企业利润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制约;(2)所得税的累进课税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纳税人的生产和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3)计征管理也比较复杂,需要较高的税务管理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广泛推行往往遇到困难。另外,同商品课税相比,有一种观点认为所得税的经济调节功能显弱,不易有效地体现政府的经济政策。

所得税是国家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的杠杆,所得税的后两种功能在当今社会倍受重视,并成为各国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的主要传导工具。所得税是一种有效的再分配手段。它通过累进课征可以缩小社会贫富和企业之间实际收入水平的差距;具有这种功能的所得税被称为“内在稳定器”和“人为稳定器”。所得税内在的稳定功能,在西方发达国家构成了国家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

7.试述我国企业所得税的主要内容。

答: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内容如下:

(1)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2)税率。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是指“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3)应税所得额。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4)税收优惠。国家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 8.试述现行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内容。

答: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主要内容如下:

1.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和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课征对象是个人所得。按税法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2.个人所得税的税率。(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45%(见表10—2)。(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见表10—3)。(3)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4)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和缴纳。(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5)财产转让所得。以(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是实行分类或分项课征模式,理想的模式应是实行综合课征制。但由于目前我国居民平均收入水平较低,多数人的收入达不到税制设置的征税标准,采用综合课征制则缺乏必要的纳税人基础。同时,由于收入分配方式多样,现金流通领域较广,仍然存在隐性收入且较为普遍,难以掌握纳税人的收入情况,采用综合课征制也缺乏必要的征管基础,因此,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课征模式。所谓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就是将一部分有连续性或经常性的收入项目实行综合征收,实行统一的累进税率,这类项目包括工资薪金所得、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同时对其余所得,包括财产转让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稿酬所得、股息、利息、红利以及偶然所得等,仍按现行的比例税率分项课征。

9.试述现行的资源税和财产税。

答:(一) 现行资源税

资源税的课税对象是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的收益,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人,它的作用在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调节资源级差收入。现行的资源税体现了三个原则:一是统一税政,简化税制,将盐税并入资源税,作为资源税的一个税目,简化原盐税征税规定;二是贯彻普遍征收、级差调节的原则,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并规定生产应税资源产品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缴纳一定的资源税;三是对资源税的负担确定与流转税负担结构的调整做统筹考虑,一部分原材料产品降低的增值税负担转移到资源税。

(二)现行财产税

财产税是历史最悠久的税收,是现代国家三大税收体系之一,具有其他税种不可替代的作用。财产税,是对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应税财产就其数量或价值额征收的一类税收的总称。财产税在我国的香港称为物业税。财产税不是单一的税种名称,而是一个税收体系。财产税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财产的所有者或者占有者课税,包括一般财产税和个别财产税;另一类是对财产的转移课税,主要是遗产税、继承

加强对财政学的学习

税和赠与税。我国现行的具有对财产课税性质的税种有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车船税和契税,土地增值税也属于财产税的一个税种。

我国当前的财产税具有以下特征:(1)财产税收入比重偏低,限制了其应有功能的发挥。(2)财产课税制度设计不尽规范,计税依据、税额标准不够科学。(3)征税范围较小,税基偏窄。房产税对城镇个人所有的非营业性的房产、广大农村的经营性房产及位于农村的企业房产均免税。(4)内外税制不统一。目前,对内资征收的是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外资征收的是房地产税(土地除外)和土地使用费(不由税务机关征收),两套制度在征收范围、税(费)率、计税(费)依据方面都有所不同。(4

10.试述我国新《税收征管法》所体现的新理念。

答:(1)推进税收法制进程,突出立法思想。 (2)注重法条的可操作性,突出征管效率。简 (3)进一步加强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4)强化征税部门的权责意识。

(5)强化了税收征收管理的基础建

设。第十一章 税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复习与思考

1.简述公平课税论。

答:公平课税论来源于亨利·西蒙斯的研究成果。西蒙斯的哲学思想根植于古典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是基本价值观,然后才是公平。他认为政治干预经济生活应该最小化,政府应提供私人部门不能有效提供的服务,并通过再分配产生更大的公平。政府在设计和改革税制时,必须使税收制度既能按照公平原则筹措资金,又能限制政治程序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在西蒙斯看来,实现这种双重目标课税方法的关键在于对税基的选择。

公平课税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四方面。其一,主要强调横向公平目标,几乎不涉及纵向公平,主张将纵向公平留给政治程序去解决;其二,把税收问题与政府支出政策分开讨论;其三,以税基的综合性和税收待遇的统一性作为指导原则;其四,主张按纳税能力来征税,但纳税能力的大小不用效用理论来衡量,他提出了自己的衡量方法,即所得(纳税能力)等于适当会计期内的消费加上应计净财富的变化,使之直接对应于可计量的现金流量。

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收入分配公平目标,单一税率的消费税以及为社会保障、保健和相关支出融资的工资税或工薪税,成了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税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2.简述税收最适论。

答:最适课税论的根源可以追述到古典经济学家J.S.穆勒提出的“牺牲”理论。此后,庇古等人用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对其做了进一步解释。在此基础上,围绕着公平标准和效率标准,学术界对到底应该对哪些商品征税、所得税应当累进到何种程度以及商品课税与所得课税应该如何组合等这些财政中非常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特别是7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规范性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从而形成了“最适课税理论”。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詹姆斯·米尔利斯和加拿大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威廉·维克里也因对此理论的形成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而共同分享了199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简单来说,最适课税理论是研究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征集某些大宗税款的理论,该理论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结构进行分析,即以何种方式、方法对应税行为和结果进行合理的征税。

最适课税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 论证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运用“扭曲性”税收工具是不可避免的。。(2) 提出了在税制结构优化状态下税制经济效率的衡量标准,并讨论了如何据此标准而对经济行为主体提供刺激信号问题。(3) 论证了在最适税制下,公平与效率两大原则统一起来的可行性。

3.简述财政交换论。

答:财政交换论来源于魏克塞尔关于财政学的自愿交换理论以及布坎南等对这一传统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这种“公平”税制的理论基础是边际效用理论。具体来说,财政交换理论的内容就是通过重新确立一套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宪法规则,对政府权力施加宪法约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税制改革。

(1)对政府的征税能力必须从宪法上予以限制,因为如果不通过修改宪法来限制政府的权力,政府就不会放弃以前被赋予的权力。因此,税制设计属于宪法设计问题,而不是政府本身的事情。

(2)财政交换论研究的重点是选择税基和税率结构, (3)宪法对政府可利用的税基性质进行限制,也有助于确保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水平和类型符合公民的意愿。 (4)财政交换论认为,由于政府是使税收收入最大化的政府,它常常试图课以高名义税率并辅之以大量特殊规定,以获得最大收入,所以要从宪法上制约政府制定税收差别待遇。

(5)财政交换论还认为,政府应该取消对资本的课税。因为固定资本与劳动所得、消费等税基相比,更缺乏弹性,不容易逃脱政府的征税。而如果政府提高税率后,投资者很难做出反应,那么税制结构是不合理的。因此,需要用弹性大的税基来取代对资本的征税。

总之,财政交换论特别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实现有效配置资源的目标,要求尽可能广泛地采用受益税;二是为了使政府官员在决策中的“自私自利”动机最小化,强调政治程序在约束预算决策中的重要性。

4.简述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实践和趋势。

答:世界税制改革的实践和趋势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所得税:降低税率、拓宽税基、减少档次

降低税率、拓宽税基、减少税率档次,是世界各国(特别是以所得为主体的发达国家)所得税制改革的普遍做法。

(1)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降低,主要表现为最高边际税率的降低。 (2)公司所得税。根据OECD国家资料,除奥地利之外,几乎所有OECD成员国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公司所得税的税率,平均削减近10个百分点。

(3)个人所得税与公司所得税一体化。对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的双重征收容易导致重复征税的问题,这种重复性质的征税被认为是对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的税收歧视,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缓解或消除这种重复征税。

(二)一般消费税:普遍开征增值税、提高标准税率、制定标准化的增值税 (三)开征“绿色税收”,重视税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5.简述开征绿色税收的社会经济意义。

答:大多数OECD国家在税制改革中都新开征了“绿色税收”。“绿色税收”是环

加强对财政学的学习

境税收的一种形象比喻,是指以环境保护为目的而征收的各种税和采取的各项税收措施。“绿色税收”主要是对破坏环境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征税,提高以上应税行为的成本,达到限制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美国早在70年代初就开征了二氧化硫税,稍后德国、日本、挪威、荷兰等国也先后征收二氧化硫税。德国和荷兰还征收水污染税,用于保护水资源。为了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丹麦、芬兰、荷兰、挪威、瑞典和美国在90年代初相继征收了碳税。此外,还有噪音税、固体废物税等保护环境的税收。发达国家除开征上述环保税以外,还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对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和使用,鼓励对环保的投资,鼓励环保产品的生产、使用,鼓励环保行为等等。由于环境问题往往是跨地域的,除个别大国可以单独采取行动外,多数国家需要联合行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绿色税收”也将是下一步税制改革的重点。

7.简述我国取消农业税的缘由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答:(1)取消农业税是我国税收制度变革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一个里程碑。农业税是对农民从事土地耕种征收的一个税种,,取消农业税是我国税收史上的一次巨变,标志着我国税收从此进入了“后农业税时代”。

(2)体现城乡居民公平负担、统一纳税原则。原农业税是不同于工商税的一个特殊税种,它的课征对象是农业总收入,但不扣除成本费用或已税的生产耗费,不属于增值税,农业生产不属于提供劳务和销售不动产的经营行为,所以农业税也不属于营业税。(3)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消除城乡差别。在我国工业化建设时期,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这必将有力地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快消除城乡差别的步伐。

复习与思考

1.简述并评价李嘉图等价定理。

答:李嘉图等价原理认为,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债务和税收等价。其推理并不复杂,李嘉图学派的核心观点是国债仅仅是延迟的税收,当前为弥补财政赤字发行的国债本息在将来必须通过征税偿还,而且税收的现值与当前的财政赤字相等。李嘉图等价观点的逻辑基础,是消费理论中的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反驳了李嘉图等价定理,主要反对意见有:首先,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核心假设就是理性预期,这就要求现在的父母都要通晓预期模型,从而能够运用这个模型来测算和调整当前收入和未来的收入,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其次,李嘉图等价定理假设人们总是遗留给后代一定规模的遗产。事实上,有些父母知道他们的孩子可能生活得比自己更好,毕竟社会在不断进步,因此这些父母也不会把因发债而不增税所增加的收入储蓄起来而不花掉;第三,政府债务没有违约风险,;第四,李嘉图等价定理隐含个人具有完全的预见能力和充分信息。第五,李嘉图等价定理假设所有的税都是一次性总量税。实际上,大多税并不是一次性总量税,而非一次性总量税会产生税收的扭曲效应,所以发债而不增税会减少税收的扭曲效应,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增长,因而发债而不增加税收并非等价等等。

2.简述国债的政策功能。

答:国债的政策功能包括: (一)弥补财政赤字

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当今各国的普遍做

法。用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实质是将不属于国家支配的民间资金在一定时间内让渡给国家使用, (二)筹集建设资金

国债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又具有筹集建设资金的功能, (三)调节经济 国债是对GDP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是财政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这

3.简述分析我国近年来国债负担率上升的情况和原因。

答:(一)我国近年来国债负担率的情况

国债的基本功能是弥补财政赤字。由于连年发生赤字,每年都要发行国债,于是积累的国债余额也会逐年增长。1993年以前我国的财政赤字可以由银行借款弥补,所以国债发行数额较小,国债余额增长也较慢。自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后,赤字加大,而且赤字只能由国债一条渠道来弥补,加上过去国债还本付息高峰的到来,随之国债余额增长和国债负担率的提高较快,人们普遍担心是否有可能酿成债务风险。而与基本赤字无关;1998年、1999年两年除基本赤字率上升外,实际利率上升和经济增长率继续下滑构成加剧国债负担率的急剧上升的重要原因;而2000年基本赤字率是由于实际利率的下降和经济增长率的上升而导致债务负担率上升幅度的回落,这又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实际利率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再看看经济增长率对国债负担率的影响。从公式db=b(r-y)+z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率对国债负担率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经济增长率与实际利率的对比,一般原则是国债利率的最大限度不能高于经济增长率,一旦高于经济增长率,从发债的财政效益来看,则是得不偿失,从公式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率与国债负担率呈负相关,即经济增长率越高,债务负担率越低,反之则相反。二是体现在对基本赤字率的影响,基本赤字率是指赤字占GDP的比例(基本赤字/GDP),GDP是分母,所以经济增长率越大,基本赤字率越低,从而债务负担率也越低。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由于国债投资的效益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部分地抵消了当年畸高的实际利率对国债负担率上升的严重影响。

4.试比较衡量国债依存度的不同方法,并分析我国当前国债依存度的情况。

答:国债依存度是说明财政支出中有多大比例是依靠国债来支付的,所以国债依存度是通过当年国债发行额与财政支出的对比来计量的,但由于采取的分子和分母口径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计量方法:(1)当年国债发行额/(中央财政支出+还本付息支出);(2)当年财政赤字(当年发行额-还本数)/中央财政支出(本级支出);(3)当年财政赤字/全部财政支出。

另外,按第3种方法计算的国债依存度对我国的债务依存度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按全部财政支出计算的国债依存度自然明显低于按中央财政支出计算的国债依存度,但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偏高而全国财政支出的债务依存度偏低这个矛盾现象,恰恰反映了我国财政结构中一个突出问题:不仅反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偏低,而且反映国家债务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都集中在中央财政一级。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应该是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但现行预算法出于债务风险的考虑禁止地方政府发债,要允许地方政府发债还需要解决许多相关的问题,目前难度较大,不过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在时机成熟时允许地方政府发债。

5.试分析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及其有待完善的问题。

答: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三个债券市场中:

(1)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我国存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加强对财政学的学习

国债市场两个场内市场,,我交易所采用自动撮合、集合竞价的交易方式,不同于一对一询价、报价的寻找交易对手的程序,免除了关于结算条件的谈判,靠指令就可以完成全部交易过程,效率很高,适合个人和中小投资者的零散交易。目前的交易所国债市场是积极的个人投资者购买国债的渠道,同时也是中小企业进行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由于银行间市场功能的逐步扩展与交易所市场的功能相重叠,交易所国债市场的地位渐渐有所弱化。

(2)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国债市场和柜台市场统称为场外市场。发达国家的债券交易大都在场外市场通过一对一询价完成,参与者以商业银行为主,辅以保险公司、信用社、证券公司、财务公司、基金以及外资银行在华分行等各类金融机构,成员资产总额占全国金融机构95%以上。

(3)柜台交易市场。所谓柜台交易市场就是通过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和邮政储蓄网点向居民或企业发行凭证式国债。这种发行方式最大的优点是为广大居民个体投资者认购国债提供便利条件。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国债市场有待完善的问题包括:

(1)国债市场之间的不连通。目前我国国债市场处于分割状态,存在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交易市场、柜台市场三个市场,市场之间没有有效连通,不利于市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市为此,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债市场:

(1)扩大银行间市场交易主体,促进银行间市场交易与交易所市场的连接。基础性工作,比如统一托管清算制度,允许国债在两个市场内自由双向流动,引导市场选择高效的交易场所。

(2)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国债的托管清算制度。例如,完善资金清算与债券结算机制,尽快实现“券款对付”;尽快实现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国债市场债券的统一托管结算;改进国债回购的托管制度 。

(3)改进国债管理体制,将国债发行由年度额度控制改为年末余额控制,为提高市场流动性创造条件。 (4)推进市场信息建设和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法规,加强市场监管。 (5)加快银行间市场的资信评级制度建设,帮助交易成员控制信用风险。 (6)加强市场创新,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国债新品种和交易形式的创新。比如,我国政府自1995年5月暂停国债期货交易已经5年多。在这5年中,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完善,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

(7)建立国债投资基金,培育专业投资队伍。我

.工资已屡见不鲜,曾一度全国有过半数的市县不能按时发工资。这种债务均在基层单位,对中央政府来说并

防范和化解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风险的对策:

前面的分析表明,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带有明显的体制转轨特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的风险在财政领域的集中反映。因而,对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除了财政部门自身的努力和做出有效的适应性调整外,还必须在财政之外下工夫,综合治理才是根本出路。换句话说,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共同采取综合配套的改革措施,多管齐下,对症下药,堵住源头,化解存量,控制增量。

防范和化解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有效措施,实际上是寓于深化改革之中。诸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作用,降低商业银行新生的不良贷款率,妥善处理不良资产损失的承担问题,积极处理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明确基本养老保险的有限责任,强化保险费的收缴和基金管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是防范和化解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基础环节;加快资本市场建设的步伐,构造合理优化的投融资体制和投融资结构;完善隐性债务和

或有债务的科学规范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管理体系,建立包括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政府综合债务预警系统和分析系统,建立隐性债务和或有负债的统管机构,编制债务风险预算,逐步实行法制化管理等等。 复习与思考

1.何谓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有哪些类别?

答: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从形式上看,国家预算就是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表格,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政府的财政活动,成为反映财政活动的一面镜子。但从实际经济内容来看,国家预算的编制是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或收支平衡表,预算的执行是财政收支的筹措和使用过程,预算的决算则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因此,国家预算反映了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国家政策。同时,由于国家预算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批方才生效,因而又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体现国家权力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财政活动的监督。

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单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统一的一个计划表格来反映;复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一般分为经常预算和建设预算(或债务预算)。无论是单式预算或是复式预算,主要仍采用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事实上还未成为确定的编制预算的一般方法,通常只用于具体收支项目上。我国预算编制长期以来是采取分项增量法,近年来有些省、市试行零基预算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应当说明,国家预算的划分,在总体上只包括上述的两种类别。至于其他各种预算名称,有些属于政府预算政策的代名词,有些是某项或某几项财政收支指标的测定方法,有些则是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方法。如中长期预算实际是政府的中长期财政状况的预测,项目预算、行动预算和绩效预算是某些建设项目或某些行政支出的安排和核算方法,属于工程预算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范畴;而国民经济预算和充分就业预算事实上是一种预算政策,如充分就业预算就是政府按照凯恩斯主义财政思想设计的以实现充分就业为政策目标的一种财政政策。

2.试述国家预算的主要原则。

答:国家预算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自国家预算产生之后,就开始了对预算原则的探索,形成各种各样的思想和主张。时至今日,影响较大并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原则主要有下述五条。

(1)公开性。如前所述,国家预算是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方向和政策,与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公诸于众,让民众了解财政收支情况,并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2)可靠性。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依据充分,数据确实,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意编造。

(3)完整性。该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不得打埋伏、造假账,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可以另编预算外收支预算,也应在国家预算中有所反映。

(4)统一性。尽管各级政府都设有同级财政部门,也有相应的预算,但这些预算都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所有地方政府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这就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

(5)年度性。任何一个国家预算的编制和实现都有时间上的界定,即所谓预算年

加强对财政学的学习

度。它是指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365天)。应当指出,上述预算原则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不是绝对的。一种预算原则的确立,不仅要以预算本身的属性为依据,而且要与本国的经济实践相结合,要充分体现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一个国家的预算原则一般是通过制定国家预算法来体现的。

3.试述编制部门预算的意义及其基本内容。

答:编制部门预算的重要意义是:

(1)编制部门预算有利于提高国家预算的透明度,全面体现国家预算的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和统一性原则,避免预算编制和执行中人为的随意性,防止“暗箱”操作,加强廉政建设。

(2)编制部门预算使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程序和流程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有利于财政部门控制预算规模和优化支出结构,有利于使用资金的部门和单位合理使用财政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

(3)编制部门预算使预算细化到部门、项目,有利于各级人大履行立法监督职能,有利于审计部门履行财政审计职能,社会各界也可以清晰地了解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情况,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4)编制部门预算也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针和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措施,实现依法理财、依法行政。

部门预算的内容是:

顾名思义,部门预算就是按部门编制预算,改变过去长期以来按支出功能和收入类别编制预算的做法。部门预算要反映部门的所有收入和支出,既反映一般预算的收入和支出,也反映基金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在部门一般预算中既反映预算内收支,也反映预算外收支;在预算内收支中,既反映财政部门直接安排的预算拨款,也反映经济发展委员会、机关事务管理局和科技部门等具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安排的资金。总之,部门预算是一种全面反映部门收支活动的预算。

按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分轻重缓急测算每一级科目的支出需求,个人工资性支出按编制内的实有人数核定;公用经费按部门分类分档按定额和项目编制预算;基本建设、企业挖潜改造、科技三项费用、支持农村生产性支出等建设性专款和教育、科学、卫生、文体广播及其他部门事业性专项支出,要进行项目论证,测定支出概算;要结合国务院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中的专项支出进行分类排队,制定滚动项目计划;年度预算要求编制到具体项目。

4.试述何谓政府采购制度?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

答: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货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的特征,而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只要政府有效地利用商业竞争机制,就能从市场上买到最佳性能和低廉价格的商品或劳务,就能节省费用,使公民缴纳的税收和财政支出产生更大的效益。

政府采购制度是伴随国际贸易一体化的形成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979年东京多边贸易谈判在日内瓦签订了《政府采购协议》,初步形成了政府采购制度。随后,欧共体分别于1989年、1992年、1993年颁布了有关政府采购各领域的“委员会指令”,世界银行于1985年颁布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贷款和国际开发协会贷款采购指南》,联合国于1994年通过《关于货物、工程及服务示范法》,这四部有关政府采购规则代表了国际政府采购的标准规范。目前西方国家的政府采购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一般高达10%~20%,如美国为20%,欧盟为15%~20%,日本为10%。

政府采购制度与我国过去实行的“供给制”和“控购制”不同。在供给制下,财政部门是选购商品的主体,商品的使用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商品。在政府采购制度下,财政部门只是监督商品的采购过程,商品的使用者不仅要参与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商品的主体。它与控购制的不同表现在三方面:从目的来看,实行控购制的主要目的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控制集团需求,平衡供求矛盾,政府采购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细化预算、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管理手段来看,控购制的管理主要是采取直接的行政手段,即分指标审批,政府采购制度的管理主要是采取间接的规范采购方式和财政监督手段;从管理的范围来看,控购制针对的是某些具体的商品,主要是当时社会上的短缺商品,而政府采购的对象是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定的范围,即十分广阔的商品品目。

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包括: (1)《政府采购法》的宗旨和原则。

政府采购应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政府采购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集中采购的范围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集中采购目录确定。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属于中央预算的项目由国务院确定并公布,属于地方预算的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关确定并公布。

(2)政府采购当事人 (3)政府采购方式。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有6种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其他采购方式。政府采购按其是否采取招标的差别可分为招标性采购和非招标性采购,6种采购方式中的前两种属于招标方式,后三种属于非招标方式。招标采购方式是以招标方式邀请所有的或一定范围的供货商参加投标,采购人根据事先确定并公布的标准,从投标者中选出中标供货商。招标采购根据其竞争程度和采购过程的差别,又可分为公开招标采购和限制性招标采购。公开招标是一种无限竞争的招标,询价采购是指采购人向有关供货商(多家)发出询价单,在报价的基础上确定供货商,这种采购方式适用于规格单一、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采购项目。

(4)政府采购程序和政府采购合同

从各国的经验来看,政府采购制度的程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确定采购要求;签订采购合同;管理执行采购合同。

(5)政府采购的对外开放要循序渐进

政府采购制度的实行虽然在国外已有百年历史,但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建立有效的政府采购制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现行的《政府采购法》做出如下的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除外:(1)需要采购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在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或者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的;(2)为在中国境外使用而进行采购的;(3)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

(6)财政部门在政府采购中的职责。各级财政部门是负责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各级人民政府的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履行与政府采购活动有关的监督管理职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设置集中采购机构,不得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

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5.试述国库集中支付的基本内容。

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对预算资金分配、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户的全过程集中进行全面的监控制度。它的要点是:(1)财政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y2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