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城市发展转型及其对深圳启示研究

更新时间:2023-04-28 09:1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深圳市2013年软科学研究项目

国际城市发展转型及其

对深圳启示研究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2014年2月

1

目录

前言 (3)

第一章、国际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情况 (6)

一、理论研究综述 (6)

二、国际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模式 (8)

三、国际城市发展转型的主要做法 (10)

四、国际城市发展转型的基本趋势 (13)

五、国际城市发展转型的借鉴与启示 (15)

第二章、国际主要城市转型发展案例 (19)

一、欧盟 (19)

二、北美地区 (58)

三、亚太区域 (96)

第三章深圳进入转型发展关键期 (113)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整体竞争力还有待进

一步提高 (113)

二、城市空间布局总体有序,但全市面临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 (118)

三、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地位基本确立,但城市功能升级的压力加大 (122)

四、“生态城市”城市建设初见成效,城市环境负载依然较大 (124)

五、科技创新优势明显,但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仍然不足 (126)

第四章深圳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131)

一、以打造“深圳质量”为引领,加快构建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产业结构步

伐 (131)

二、以“精明增长”为指导,加快推进城市空间再造 (133)

三、以加强区域合作为动力,加快构建内外经济汇聚的枢纽中心城市步伐

(134)

四、以绿色低碳为指南,加快建设世界生态宜居大城市的进程 (136)

五、以建设自主创新城市为目标,加快构建起世界水平的科学技术创新转化

体系 (137)

2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及城市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发展转型是世界各大城市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通过城市成功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城市转型是伴随城市发展不断演化发展的。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城市转型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资源与环境压力的日益加大,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新一轮的城市转型热潮,我国的城市发展也步入了一个总体转型的历史阶段。城市能否顺利转型发展,不仅影响着国家整体经济社会转型的顺利实现,也决定着城市自身与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20 世纪 90年代以来,国际制造业大规模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城市扩张带来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依托要素资源等量的投入来推进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问题逐步显化,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要求与资源紧缺、环境衰退的矛盾日益尖锐。从城市竞争态势、资源环境约束、体制机制改革来看,我国城市转型面临的形势更为紧迫。因此,认真总结与分析相关城市发展转型的经验对于促进城市成功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深圳市从进入21世纪起,发展就逐渐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达到较高平台,经济内生动力和后劲不足;二是土地、

3

资源、人口和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三是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改革仍有待深化;四是经济社会转型中各类矛盾凸显,城市安全与社会稳定仍存在隐患;五是部分群体收入水平偏低,在住房、医疗、就业、教育等方面仍然存在困难;六是特区内外发展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城市整体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全面协调发展任务繁重;七是社会文明水平、法治化程度等与国际化城市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八是一些党员干部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弱化,思想作风与工作作风存在问题,个别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产生极坏影响,反腐倡廉任务艰巨。

2012年,深圳GDP接近2000亿美元,人均20000美元左右,深圳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有三个突出问题摆在了深圳面前:一是随着深圳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加,全市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放缓,未来深圳发展之路应该怎么走,这是这座城市必须回答第一个问题;二是如何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使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广大市民感到生活富足、环境优良、精神愉悦,建设幸福深圳;三是国内其他主要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天津、重庆、苏州等城市改革力度很大,追赶深圳的步伐迈得很快,深圳经济规模排名第四的地位有可能不保,深圳怎样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使深圳经济规模在全国城市中始终名列前茅。而实现城市发展转型是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答案。

在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中,发达国家城市在过去也曾经历了深圳目前的发展阶段,也曾面临着深圳今天面临的问题。这些城市在实现进

4

一步的发展过程中,无疑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城市发展转型来破解进入发展新阶段出现的增长天花板问题。只是有些城市因为对市情认识清晰,对产业技术趋势把握准确,成功实现了转型,让城市重获生机与活力;有的城市则因为种种原因,转型不成功,城市发展滞缓,落入增长的陷阱中。

为此,深圳要正确总结这些先行城市的经验教训,分析他们走过的道路,从而借鉴他们成功转型的经验,充分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以避免深圳在城市转型上走弯路,推动深圳市成功实现转型发展。

5

第一章、国际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城市发展转型的研究成果较多,观点纷呈,归纳起来,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论辩。

首先是关于城市转型的内涵。其一,认为城市转型就是城市经济转型。这种理解根植于20 世纪90 年以来计划经济国家所经历的体制转型实践,大部分中国学者与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所谈到的城市转型多指此意。其二,认为城市转型就是城市危机转型。不少文献把城市转型等同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认为只有资源型城市才存在转型问题。其三,认为城市转型就是生产方式的调整与发展模式的变化。库克等认为,城市转型是一个复合系统,是经济体制、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朱铁臻认为,城市转型主要是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其四,认为城市转型是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多视角的综合转型。侯百镇、李彦军等认为,城市转型是城市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的大变革。郑国、秦波认为,城市转型就是城市发展阶段与发展模式的重大结构性转变。叶裕民等认为,城市转型是制度转型、发展转型与增长转型同时展开,并以主导产业的演进与更替为主线而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魏后凯认为,城市转型是指城市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与转折。

6

其次,关于城市转型的动力与影响因素。李国平主张“城市转型”是由“经济转型”推动的。朱铁臻认为,城市转型的本质在于创新,城市转型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城市创新的过程。科勒德克特别注重政治因素在城市转型中的作用。叶裕民等强调了主导产业在城市转型中的作用,认为城市转型通常要依托于主导产业的更替。柴彦威等认为中国城市空间转型以社区转变为先导。李彦军认为,城市转型应包括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要实现我国城市的转型,就需要产业转型、中产阶层崛起与制度创新三大支撑体系。魏后凯认为,城市转型的动力因素包括城市发展理念的变化、城市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的约束、技术进步以及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等几个方面。

第三,关于城市转型的时机与模式。A?托克维尔、安德鲁?葛洛夫等认为在城市规模增长速度上存在一个重要的拐点,超过这一拐点,“外溢—回波”式发展的边际成本就会急剧增加,就需要考虑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侯百镇认为城市转型模式有政府转型、危机转型、整合转型三种。叶裕民等认为城市转型可以分为三类: 制度转型、增长转型与发展转型。魏后凯认为,从转型发生的领域可以将城市转型归纳为三种类型: 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生态转型。

第四,关于城市转型的方向与目标。李国平从单一城市的外向化角度,认为我国现阶段城市转型的方向是由内向型转变为外向型,再由外向型转变为国际型。韩汉君、黄恩龙从产业结构转型的角度,认为有的城市需要从资源型城市向加工制造型城市转变。连玉明从城市竞争的角度,认为城市转型有五种基本态势: 一是从市场竞争转向战

7

略竞争; 二是从人才竞争转向模式竞争; 三是从资源竞争转向知识竞争; 四是从权力竞争转向规制竞争; 五是从对抗性竞争转向合作性竞争。侯百镇认为,城市转型的目标就是跨越式发展。李彦军则认为,城市转型源于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因此,城市转型的目标就是摆脱城市发展的衰落困境,通过转型主动迎接产业的更替与升级,及早地培植主导产业,使城市保持平衡持续的发展,最终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国外对城市发展转型的研究来看,也存在以下问题:城市转型概念定义混乱,不同学者对城市转型内涵的界定不一,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虽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城市转型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单个城市、特定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多,而从宏观上对国家整体性的城市转型进行研究的则较少;缺乏实证研究。

二、国际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模式

城市经济转型是城市发展转型的根基,城市其他转型成功与否或直接,或间接受制于城市经济转型的成功与否。

(一)产业多元化模式

产业多元化模式一般是指由原来资源采掘加工或传统制造业等单一产业格局,转变为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多元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芝加哥是美国老工业城市之一,

8

过去经济的主要基础是商业贸易和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但20 世纪60 年代后,芝加哥通过重点实施三个主要措施,于90 年代成功实现了经济转型,建立了以服务业为主的多元化经济体系。这三个主要措施是: 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吸引投资,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立足传统优势工业,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

(二)产业升级替代模式

产业升级替代模式,即建立基本不依赖原有资源的全新产业群,把原来从事资源开发的人员转移到新兴产业上来。如用三产替代二产,用高新技术产业替代传统产业,用高附加值产业替代低附加值产业,用“多产业支撑”替代“一产独撑”等。产业更新模式无疑是最彻底的产业转型模式。伦敦从“世界工厂”到“创意之城”,是产业更新战略的典范。伦敦的成功转型主要采取了四方面的措施: 第一,明确政府服务角色定位,设立创意产业专门工作组,加强与企业、民间团体的广泛合作; 第二,提供完善的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建立完整的创意产业财务支持系统; 第三,注重培养城市的创意生活和创新氛围,加强创意人才的开发与培育; 第四,政策研究与政策推进相结合,保证政府创意产业政策的科学性、连贯性和一致性。

(三)产业高端化模式

产业高端环节战略,就是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以及产业的研发、营销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并将一些传统的低端产业或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产业环节适时适度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现城市的产业转型和功能升级。纽约、新加坡、中国香

9

港、东京等国际大都市都是发展产业高端环节、实现城市转型的典型。其中新加坡通过政策引导,奠定总部经济基础和发展总部经济,实施引导产业转型的主要措施,经历了一个典型的从“制造基地”到“总部基地”的城市转型历程。

三、国际城市发展转型的主要做法

(一)以产业高度化、就业充分化为引导,实现城市经济提档升级

全球化导致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空间转移趋势日益加剧,服务业全球化是制造业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转移,发达国家仍控制相关行业的核心技术和附加值较高的环节,通过不断转让其技术专利取得市场利益。发展中国家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也积极引导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充分就业是城市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目标,因此,城市政府更加注重通过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吸纳就业;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来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通过就业保障政策保证就业水平,以实现人的均衡发展,促进城市经济转型。

(二)以信息化、制度创新为引导,促进城市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现代化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更多受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及人口等许多非经济因素的制约。信息化降低了信息收集、储存、处理、传播成本,改变了个人和组织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影响个人和

10

企业的选择,导致社会就业与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以及社会交易与交往方式发生转变,有效地促进社会进步。通过收入分配、就业、税收等相关制度、政策的革新,更加民主、科学、公平地进行社会利益结构调整,把因利益调整所引发的各类矛盾和冲突降低到最低程度、最小范围,逐步消除城市二元社会结构;相关制度的创新以满足人的发展、实现人的价值为目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以新产业空间规划引导,架构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市场化水平提高与创新能力增强,推动着城市空间形态不断变化。产业结构转移与重构通过城市空间结构中城市经济用地功能的变化而具体呈现出来。尤其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生产驱动的标准化,大批量产品的刚性生产方式,逐步转向为市场驱动的小批量定制产品的柔性生产方式,新产业空间就是以柔性生产方式为主的发达城市经济区域的典型象征。顺应生产方式的变更与技术革新,以本地网络与根植性为主要识别标志的新产业空间大量涌现。美国硅谷、波士顿128号公路、英国的剑桥-瑞汀-布里斯托等高技术的集聚地区等新产业空间形成并得到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城市以各类开发区的形式为城市拓展空间;此外,尚有大量以商务、办公、购物等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空间,如巴黎的拉德芳斯。新产业空间的规划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空间转型。

(四)以科技创新引领,创建智慧城市,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以“智能+互联+协同”为特征的智慧城市,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与全新城市运营理念的融合,以更快、更好的实现城市政府从

11

管理到服务,从治理到运营,从零碎分割的局部应用到协同一体的平台服务的综合应用。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全球众多城市的目标,通过智能化、交换共享与关联应用,实现城市运作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的和谐目标。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使信息成为城市的新资源,为城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城市管理、城市服务、城市运营中各参与主体实现多赢。

(五)以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为引导,着力改变城市能源消费结构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低碳经济”迅速成为全球热点。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建设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低碳城市”已成为共识。众多国际大都市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性的舒缓包容。着力构建低碳城市发展所需的产业结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消费支撑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

(六)以人文环境和自然景观环境营造、建设生态城市为引导,努力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

生态城市最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提出。随后,生态城市的理念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城市发展的

12

新概念。它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也反映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提高。创建宜居生态城市成为众多城市追逐的目标。以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塑造城市形象,促使城市的无形资产增值,增强城市居民增加归宿感、自豪感,提高居民素质,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同时,强化城市的吸引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获取旅游、投资等方面的回报。以自然景观的保护与修复改善城市环境,建构城市生态安全体系,坚持保证城市生态基本生态控制线,增强城市居住适宜度。

四、国际城市发展转型的基本趋势

(一)发展低碳经济,创建生态城市

为应对全球变暖、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等问题,低碳化、生态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共同目标。为此,要着力构建低碳城市发展所需的产业结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消费支撑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其中新能源、新材料和生态技术正在成为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支撑。新世纪以来,欧盟和日本等大力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发展,从高能耗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型。英国率先在城市郊区推进了生态城镇建设。

(二)加强科技创新,打造智慧城市

以“智能+ 互联+ 协同”为特征的智慧城市,已成为全球众多城市的目标,其中科技创新与信息化成为关键支撑,物联网、传感网、

13

信息服务中心和信息化平台开发也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既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利于城市的管理、服务与运营中各参与主体实现共赢。“智慧城市”建设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起步较早,他们通过ICT 产业园开发和智能化社区、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娱乐、自动化交通、自动化环境监测和公共安全管理等进程,实现G2G(政府之间)、B2G(企业与政府)、G2C(政府与市民) 之间随时随地的交流与互动。

(三)推动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城市

文化产业普遍地被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原动力的途径之一,而文化创意也正成为许多西方城市的核心功能。20世纪末,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西方国家,通过创意产业推动城市由生产功能向消费功能转换,创意和文化消费转化为主导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其中伦敦是文化城市发展的典范。进入新世纪后的伦敦成为“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每年210 亿英镑的产值使创意产业成为伦敦第二大支柱产业。到2012年,其创意产业产值可达300亿英镑,将一跃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因此,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网络数字、动漫游戏、出版传媒、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文化旅游、会展博览、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是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发展转型的现实选择。

(四)优化空间结构,构建集约城市

城市产业转型推动城市空间重构,制造业时代是以集聚为主要特征,而服务业时代将具有分散与集聚的两重特征。大力发展服务业,

14

需要对有限空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土地产出效率,引导城市向集约型高效发展,以空间紧凑与混合实现精明增长。要从重视用地规模扩张向重视资源集约利用转变,要从用地增量递增向存量优化转变。通过提倡适度的功能混合来节约土地,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节点地区开发,促使城市空间的高强度利用,提高城市发展的集约性。自20 世纪末,美国人提出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发展理念以来,新兴城市化国家大力提倡兴起于欧洲的紧凑城市建设模式,发展边界控制、高密度、混合用地、TOD 开发等理念,带动城市建设模式由外延扩展向紧凑集约发展转型。如马里兰的城市增长边界控制、东京的高密度开发、库里蒂巴的公交优先以及哥本哈根的TOD 规划,等等。

五、国际城市发展转型的借鉴与启示

(一)以主动转型的姿态才能突破发展瓶颈

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要素的争夺日趋白热化。同时,受城市自身发展条件的约束,当城市发展条件(劳动力、土地成本)变化的时候,为实现新的发展优势,需要打破城市发展的路径依赖。底特律由于没有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合理的转型,致使城市竞争力难以为继,也丧失了健康、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在城市面临发展瓶颈或者其他约束的时候,必须以主动的姿态进行适应性调整。主动的转型要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推动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强战略

15

目标、方向、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有针对性的弥补城市发展的不足,为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以高端产业链才能引领城市经济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升优化产业层次,培育与发展多元支柱产业。围绕构建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融合发展,加速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高端、价值链高端攀升。加快淘汰落后产业,加速振兴装备制造业,在更新置换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积极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咨询、会展中介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升级;以文化娱乐、旅游、创意和体验为主的现代生活性服务业,吸纳城市劳动力,提高居民收入。

(三)以城市功能提升才能强化城市发展的活力

逐步由生产功能转向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和创新功能。提升城市产业能级,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重点发展高科技创新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强化城市的产业实力和创新功能,带动城市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在中心城市大力发展服务经济,通过服务业的发展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提高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加强城市群内部资源整合,推进优势资源共享和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对接,促进要素在城市间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提高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推进城市现代化与发展活力。

(四)以城市空间紧凑与混合才能实现精明增长

16

优化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发展质量。重视用地规模扩张向重视资源集约利用转变,从用地增量的递增向存量优化转变,对空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土地的产出效率;为规范工业企业用地申请和引导工业企业集约利用土地,推动产业升级,制定工业建设用地建设标准,搭建完整的工业用地管理体系。引导城市节约、集约型高效发展。通过提倡适度的功能混合来节约土地,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节点地区开发来促使城市空间的高强度开发,提高城市发展的集约性。公交引导指以轨道交通引导建设空间集聚,以公交交通引导功能布局优化,以交通枢纽引导城市用地开发和服务业发展。功能混合利用包括水平混合与垂直混合,其中水平混合指在较小的地块内平衡居住、商业、办公以及其他功能,或在较小地块内以同一性质的不同形式的空间组合来实现混合利用;垂直混合指在建筑内部通过垂直空间划分实现建筑空间的混合利用。

(五)以机制创新才能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进管理方式。依法实施行政许可,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逐步将政府职能从直接管理企业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处理公共事务、满足公共需要、实现公共利益上来。城市公共财政作为国家财政的组成部分,应在城市经济活动中,尤其在市政和教科文卫等公用事业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提高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透明度,降低商务成本。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推动生产要素和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实现其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创新城市融资机制、产业互动发展机制、信用制度网络机制

17

等,努力提高资金吸纳能力,增强产业联动发展效应,培育良好的信用关系网络。完善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就业,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18

第二章、国际主要城市转型发展案例

一、欧盟

经济发展史上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关联,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使现代城市也主要发端于欧洲,因此,国际城市发展转型案例分析也从欧洲开始。

(一)欧洲的两大世界城市:伦敦和巴黎

1.伦敦的转型与发展历程

伦敦的兴起与成长得益于其优良的地理位置,以及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这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伦敦一举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口和“世界工厂”,并保持这一地位长达300余年之久。此后,伦敦的钢铁、机械、汽车和飞机等制造业部门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而继续着高速前进的步伐,奠定了伦敦城市经济持续繁荣的基础。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于在海外的投资过多,英国国内工业的发展资金变得匮乏,而与此同时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在钢铁等传统工业方面超过了英国,而且在高科技领域也同样领先于英国。作为英国首都,这使得伦敦的国际经济地位遭受了严峻的挑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使英国元气大伤,伦敦也首当其冲地遭受了严重的战争破坏,战后英国殖民地的纷纷独立,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大英帝国的瓦解,冲击着伦敦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同时,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也随着其它新兴国家的

19

发展而不断受到挑战。从二战之后开始,伦敦工业结构老化的迹象显露无遗,1961-1981年间,伦敦第二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就业人数也随之骤减,而整个英国也同样出现了制造业萎缩的现象。1964-1979年间,英国工业部门的就业人口下降了14.8%,1983-2001年间,英国的制造业进一步萎缩,制造业就业人口下降了10.4%。

然而在制造业走向衰落的同时,伦敦顺应经济发展变化适时进行结构转变,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伦敦服务业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增至82%,已经呈现出典型的后工业化社会特征。在服务业中,金融保险业的发展最为迅速。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伦敦的金融保险业在持续金融创新的浪潮推动下,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不仅使金融保险业成为伦敦最大的就业部门和最大的经济部门,同时也使伦敦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当前,伦敦金融保险业拥有70多个国家500多家银行的总部或分支机构,体现出相当明显的国际化特征。另外,专业服务业如法律、会计、咨询、设计等产业开始异军突起,这一现象可以看成是金融服务业不断细化、深化和分工的结果。最后,文化娱乐业的强劲发展势头也开始显现。1991年伦敦拥有各类文化娱乐团体多达1.2万个,就业规模达20余万人,年收入占了伦敦市地区生产总值的6%。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伦敦市政府决定大力推动新兴的文化创新产业作为服务创新产业的典型代表。1997年,英国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英国振兴经济的聚焦点,并且专门成立了“创意

20

产业工作特别小组”,由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亲自担任主席。2003年,伦敦又设立了一个委员会专门评估伦敦的创意产业,调动艺术界、商界、高等教育机构等所有与创意产业相关的领导人物,共同调研、探讨有关创意产业发展的障碍。2004年,伦敦发展局创立了“创意伦敦”工作协调小组,由政府和民间组织以合作伙伴关系的形式开展活动,这一协调小组的目的在于激发伦敦创意产业的活力,帮助解决该产业在投融资、房地产和人才开发等多方面的问题,在信息咨询和发展指导方面为新创立的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免费的服务。具体来看,伦敦市政府的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核心内容:

A.发布战略草案。2003年2月,伦敦市市长公布了伦敦第一份文化发展草案,草案名称为《伦敦:文化资本——市长文化战略草案》。该草案明确指出要将伦敦打造为英国最具文化创意以及世界范围内最具有文化多元化特性的城市,要将伦敦建设为世界级的文化中心。基于这一城市发展目标,该草案对伦敦未来的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12项措施,并且在以后的时间里对这些措施都加以了认真的执行。2008年11月,伦敦第二份文化发展草案《文化大都市——伦敦市长2009-2012年的文化重点》出炉,该草案在继承第一份草案的基础上,对未来三年伦敦需要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从12个方面进行了规划。从中可以看出,伦敦市所采取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措施是具体而明确的,有力地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在伦敦的兴旺繁荣。

B.建立伦敦文化战略委员会。1999年,伦敦设立了文化战略委员会,负责规划、协调和发展伦敦市的各类文化机构,同时负责制定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17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