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考研外美史复习笔记

更新时间:2023-03-14 09: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外国美术史

一. 名词解释:(一)作品

1.《命运三女神》:是古典时期著名雕塑家菲狄亚斯的代表作品。《命运三女神》柔美轻盈而富于流动感的衣裙下,包裹着极具生命活力,优美而丰满的身躯。虽然头部都已破损,但那相依相偎的姿势,仿佛正翕动着均匀而平静的呼吸,使坚硬的巨石也流溢出精神与生命的情致。 2.《荷矛者》:是古典时期雕塑家波利克里托斯的代表作品。《荷矛者》最能体现他的人体比例规范和运动法则。具有强健体魄的青年战士荷矛而立,潇洒自然,四肢屈伸张弛有度,交叉呼应,均衡有致,驱赶与四肢的团块结构、动势趋向明确。整个人体在严格的比例中显得粗壮而结实,健硕而有力度,虽极具理性规范,但不失完美和端庄,表现出希腊人对取得希波战争胜利的英雄那种由衷的敬意和对理想形象的完美构想。 3.《尼多斯的阿芙罗蒂德》:是古希腊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列斯根据一位非常美丽的模特儿雕制的一件全裸女像,表现美神阿芙罗蒂徳脱去衣服,正欲下海淋浴的情景。美神以微妙而含蓄的动作,显现出流畅而富有节奏感的形体曲线。同时人体肌肤在衣纹的对比中又透溢出丰腴与弹性,使人在惊叹中顿生温柔甜润与自然沉静之感。

4.《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2009年考过名解)是希腊本土此期最具特色的神话雕塑,它是为纪念德米特里奥斯战胜埃及托勒密的海上舰队而专门塑造的雕像。在希腊神话中称其为尼凯,是象征和平与胜利的女神。这座神像虽然头部和手臂已经残缺,但是那迎风张弛的巨大翅膀和充满动势的身姿,以及轻盈剔透的薄纱般的衣裙,都使女神犹如凌空跃动的和平精灵,向人们报知着胜利的喜讯。从技巧上看,这座雕像以精到的手法,使冰冷坚硬的石头充满生命和活力,尤其是透过衣纹而显现的人体躯干,坚实生动,丰腴饱满,似乎有股鲜活的血液在流动,是一件凝浪漫与真实为一体的经典雕塑。 5.《思想者》:(2010年考过名解)是罗丹的代表作品,《思想者》是一个象征性的形象,罗丹说:“这个雕像是代表苦闷的罪人与最不幸的判决者。他弯身屈膝坐在那里,拳头支着下颌,以一副深沉的目光和痛苦的心情注视着下面所发生的悲剧,他在苦苦地思索,对那些善与恶、美与丑应该如何进行裁决。 *6.《拾穗者》:(2009年考过名解)是米勒的代表作品之一。在麦收季节农民正在收割,远处高高的麦垛,装满麦子的马车,展现出丰收的景象,但丰收并不属于农民,远处骑马监工的管家与近景三位靠拾麦穗补充口粮的农民形成对比,虽然主体人物的面目处于暗部,表情没有精心刻画,但从他们的动势使人感受到其生活的艰辛与沉重,造型上的大效果和衣着服饰体现出一种力度和质朴。色彩虽显单调,但和谐统一,与作品基调相符而不使人感到乏味。 *7.《晚钟》:是米勒的作品。选取的是一对农民夫妇劳动到傍晚,听到教堂的钟声在默默祈祷的瞬间,身旁的独轮车、三齿叉、车上的一袋半马铃薯,简洁而又客观地反映出当时的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生活状况。画家着力表现农民虔诚向善的精神侧面,追求道德完善,信奉上帝,苛于守己,忍受现实中的苦痛,把希望寄托于来世。正是这种所信仰的宗教引导他们逆来顺受,而不能改变现状。由于知识的局限,他们看不到宗教的危害,把诚实的道德感建立在错误认识的基础上,

这正是其可悲之处。 8.《掷铁饼者》:(2008年考过名解)是米隆的代表作品。《掷铁饼者》是一件取材于体育竞技运动的圆雕作品。高173厘米,整个人体处于激烈运动的紧张瞬间,绷紧的肌肉与旋转地动势,外溢着一股强劲的爆发力和运动的连续感。以右足为中心支点的巧妙处理,很好地解决了人体重心在运动中的稳定性,有效地控制与把握了人体动作的起止与四肢屈伸的谐调,不仅占有了连续运动的时间性,而且也界定了人体回旋的空间性。从而真实地表现了体育运动者健壮而优美的理想形象。 9.《夜巡》:(2008年、2010年考过)是伦勃朗的作品。这是他在40年代初应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的订件而作。当时,国内外人民对荷兰资产阶级对外的殖民政策与对内的残酷压榨政策表现出极大地不满。这种现实使伦勃朗对资产阶级的虚伪与庸俗极度鄙视。他坚持在作品中揭示社会的真相和资产阶级的本质。因而,他在创作《夜巡》这幅作品时,并没有按照订件者的希望渲染和美化他们。而是真实地将他们置于现实情境中。在情节处理上,把人物按照情节需要进行主次摆布,形成了一个充满紧张气氛的临战场面。这必然引起订件者的不满。原因是伦勃朗的现实主义手法与资产阶级的趣味不相融洽,并充满着矛盾。从艺术表现上,这幅作品无论从情节处理上,还是从艺术结构上,都比以前一幅作品更进一步,明暗对比更为强烈,中心人物和陪衬人物相映成趣,结构严谨,色彩统一而有变化,并有较强的空间感。 10.《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这件1820年出土于米洛岛的爱神雕像,自面世以来就成为美的象征。它以丰腴而健硕的躯体,高雅而自信的神情,端庄而优美的姿态,外溢着一种旺盛的青春美和充沛的生命力。头、颈、胸、腹间微妙的形体结构和自然的扭动关系,含蓄而又明确,丰富而又单纯地流露着一种永恒的艺术美感。尽管双臂残缺,但丝毫不影响其完美与纯粹的经典风范,反而更具有令人回味和神思的内在魅力。难怪有些雕塑家试图为之复接双臂却都不能及其原初的美妙和魅力。纵观希腊化时期众多的爱神雕塑,都以神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来表现女性的人体美。在充满着现实生活的情理中还透溢着理想和美好希翼。 *11.《蒙娜丽莎》:是达·芬奇1503年,回到佛罗伦萨创作的著名人物肖像画。这幅画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洋溢着一种现实精神和市俗气息。那种颇令人感到神秘的微笑,其实正是这个时代某种不可隐逸的希翼与追求。

首先,达·芬奇在题材上取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并努力传达其鲜活的真情实感,是这幅杰作具有时代精神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在形式处理上,达·芬奇将蒙娜丽莎端坐的身姿与交搭的手臂,都结构在一个金字塔般的三角形构图中,大方,端庄而又稳重。同时,又将深暗的服饰与明亮的肌肤,形成富有光感的对比与节奏,既宁静谐和又响快冲动。特别是面部,胸部和手部上那自然而富于变化的明暗转折,精致而微妙地表现出人体肌肤的弹性与肉感。几笔流畅的衣纹不经意地点缀出服装的华丽质地。背景的处理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石桥,流水,树丛,小径都在朦胧的空气透视中,委婉地向远方隐去,以虚幻的空间将实在的人物形象推在观者的面前,可见《蒙娜丽莎》将真实生活中的人物情感与艺术创作中写实手段,紧密地凝为一体,表现出一种思想解放的时代特色和具有科学精神的艺术特征,是一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杰作。

*12.《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应米兰大公邀请为圣马利亚·德烈·格拉契修

道院的食堂所作的大型壁画。这幅壁画的题材取自圣经中关于耶稣被叛徒犹大出卖,自知死期临近,而与12个门徒共进最后晚餐时的情景。达·芬奇通过对宗教人物的心理刻画,矛盾冲突的戏剧性场面的再现,表现了耶稣与犹大之间的斗争,寓意了人类社会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达·芬奇在构图和人物组合上,强调情节的变化与情绪的节奏。他将12个门徒分成四组,以耶稣为中心展开人物情绪变化和情节发展的状态。对人物的动势倾向和动作设计,富有强烈的冲突感和戏剧性,特别是处于紧张状态的犹大,面目可憎,且又个性突出。总之,整个画面上情绪变化,性格表现,动势倾向,人物组合,明暗对比及透视结构,都具有鲜明的戏剧性,很好地以宗教内容隐喻了人间光明与黑暗,美善与丑恶的斗争。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最后的晚餐》无疑是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和艺术水准的力作。 13.《阿尔诺芬尼夫妇像》:这件作品是扬·凡·爱克1434年创作的,画中的形象阿尔诺芬尼是一位商人,与扬·凡·爱克过往甚密。这是画家为其新婚而作的带有风俗意味的肖像。整个画面刻画精细、严谨,特别突出了细节的描绘。每个细节都与主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显示主人幸福而美满的家庭,同时也透溢着当时尼德兰市民的精神风貌和个性气质。扬·凡·爱克在这幅画中的写实程度是惊人的。比如室内那个古朴的镜子,不仅刻画细腻逼真,而且还将镜子里反照出的人物与空间也再现出来。这种精细的创作手法不仅在当时的尼德兰,即使是在意大利也无人做过。可见,扬·凡·爱克的创作重视细节的观察与再现。这无疑对摆脱中世纪艺术概念化的表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4.《杜尔普教授的解剖学课》:是伦勃朗的代表作品,这幅画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将群像组构在具有情节性的环境空间中,以瞬间的场面结构来表现人物的特定心理和神态,使肖像画具有可信的风俗画意义。画面中,以杜尔普教授为中心的人物构图,表现了医学家们的严谨态度和职业特点,强烈的明暗对比与精致的细节刻画,都突出了画面的主题。 *15.《宫娥》:实际上是委拉斯贵支的一幅大型宫廷群像作品,只是他将很多人物组织在一个特定的情节之中,而更富有宫廷风俗画的特征,这幅绘画不仅表现了宫廷生活的一个侧面,同时,也展示艺术家极强的形象写实功力,处理繁杂空间的构图能力和组织光线与色彩的表现能力,当然所有这些能力的综合,达到了画面整体的形式统一,这是艺术家技巧探索成熟的标志。 *16.《纺织女》:是委拉斯贵支的代表作品。画家以极大地精力直接描绘了西班牙妇女平凡的劳动场面。在画面突出的位置,他以健壮而又富美感的形象,赋予每个劳动妇女旺盛的生命活力和勤劳的高尚品格。背景则以华丽的笔触展示了贵族妇女们品评产品的情节。 另外,从色调上也可以看出艺术家的情感意图,劳动妇女处于大面积的暗色调中,显得浑厚而结实,贵族妇女则置于明亮处,虽豪华却显得虚渺和轻浮。艺术家正是以这种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处于西班牙社会不同层面的妇女生活。可见,晚年的委拉斯贵支的内在精神情绪似乎更倾向于对劳动的赞美和歌颂,也许这是他勤奋一生的体会。 *17.《布列达的投降》:是委拉斯贵支唯一的一幅历史画。画家在作品中淡化了战争的硝烟气氛,而显现出平和景象。尽管充溢着一些人道主义思想,但这种虚伪的史实描述,却表现出画家不可逾越的历史局限性,即对战争本质认识的片面性。不过,作为大场面的巨幅佳构,《布列达的投降》无疑是一件出色的作品。在风格上表现出作者对意大利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醉心地临摹了许多文艺

复兴大师们的作品。他在这件历史画的创作中,那种明快的色彩显然来自于对威尼斯画派的深刻理解和由衷崇拜。

18.《圣德列萨祭坛》:是贝尼尼的代表作品。在这件作品中,他巧妙地利用材料的综合性特征,创造出宗教与世俗相结合的情境,既表现出宗教题材的神秘主题,又体现出颇为理想化的人文情绪。贝尼尼将坚硬的大理石赋以细腻而又柔软的雕刻技巧,塑造出十分精细的衣纹和精微的表情。在雕像的上边,贝尼尼像设计舞台一样组装了一组光束状的金属管。在灯光的辉映下,金属管折射出变幻莫测的光线,与静穆的理石雕像构成一个神秘的宗教世界。德列萨是西班牙的一个修女,说她在梦中曾经见到上帝的面容。她体味着上帝派来的天使用爱情之箭,赋予她以痛苦而又幸福的感觉。所以,她的表情是复杂的:既有宗教的神秘主义的殉情,又有人文主义追求理想的渴望,是宗教世界与世俗现实的结合。总之,巴洛克雕塑与文艺复兴时期庄严、质朴、雄强的雕塑风格相比,显得颇为纤弱、造作并缺乏强烈有力的思想内含。

*19.《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是戈雅的代表作品,描绘了起义失败后,革命者面对敌人的枪口,英勇就义的场面,就义者中有高举双手、大声疾呼表现出英勇与无畏,有的以坚定地信念等待最后一刻的到来,有的在默默祈祷,让自己的灵魂永存。戈雅这种充满悲壮精神的描绘,无疑会对西班牙人民同拿破仑作斗争起到积极地作用。

《1808年5月2日的起义》:是戈雅的代表作品。是对起义场面的真实写照,那勇敢的肉搏与惊人的冲击,使画面充满紧张和活力,从而歌颂了西班牙人不畏强暴的革命精神。

两幅作品浓缩了西班牙人同侵略者斗争的历史镜头,带有强烈的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思想含量,是欧洲美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历史巨作。 20.《梅杜萨之筏》:是热里柯的作品。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描绘的是法国远航战舰遇难的场景。画中描绘了筏上的人们望见远处出现船影时的兴奋,呼救的场面,有的奋力挣扎,爬起来摇着红巾、衣服,向海船求救;有的已经饿死或奄奄一息,抱着死去的亲人陷入绝望之中。作品通过对这一事件的揭露,体现出画家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一股悲剧力量。由于作品在构图、色彩、情感表现方面都超出了古典主义的局限。因此受到学院派的攻击,但却受到热里柯同学德拉克洛瓦等人的大力赞赏,作品后来到英国展出时也受到高度评价。 21.《自由引导着人民》:是德拉克洛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浪漫主义绘画上最辉煌的篇章。作品直接取材于法国七月革命,是对人们现实斗争的赞颂。1837年7月27日,由工人、学生、职员、小商人以及退伍的军官和部分士兵共八万多人联合举行的武装起义,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这一壮举使对民族斗争一向不堪倾心的德拉克洛瓦受到震动,于是以满腔热情和浪漫主义幻想手法展示出一种激动人心的战斗场面。主体人物的自由女神是法兰西共和国的象征,她赤脚袒胸,左手持枪,右手高高举起三色旗,向人们发出庄严地号召,工人、市民、知识分子在她的率领下踏着尸体奋勇前进。画面硝烟弥漫,刀光剑影,群情激愤,表现出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 22.《马拉之死》:是达维特的肖像画作品。画面上被凶手刺杀的马拉泡在浴盆中,鲜血从胸口流出,右手仍握着鹅毛笔,表现这位革命者至死不放下武器的情景。此画是对革命者的礼赞,也是对反动派的控诉。死者身旁的方木墩上放着纸和墨水瓶,上面还有达维特的题字“献给马拉,达维特“,表现了作者对马拉的怀念

与崇敬之情。

23《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是达维特的代表作品。描绘一个古罗马悲剧故事,罗马人与阿尔贝人发生战争,为了不使双方伤亡更大,双方协议各派三名壮士格斗,于是罗马的荷拉斯家族与有姻缘关系的阿尔贝的库里亚斯家族各派三个儿子出战。画中表现的是荷拉斯兄弟三人在出战前向父王宣誓的情景,画面右侧是战士的母亲和姊妹,其中一个已经许配给库里亚斯兄弟中的一个。她们痛苦、忧伤与画面另一端的英雄战士形成鲜明对照,作者借用古代题材宣传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向人们发出为民主共和国而战的号召,给当时处于战争气氛中的人们以极大地鼓励。 24《泉》:是安格尔1820年开始画习作,直到1856年才最后完成,画中纯洁,美丽的少女像左下角含苞待放的雏菊,充满温馨与活力,生命之泉生生不息,此画内容与形式达到了高度的完美与统一,难怪当时人们争相抢购,至今艺术魅力不减。

25.《青铜时代》:是罗丹37岁时诞生的成名之作。这是一个与真人等高的男人体,是一个表现人类从蒙昧中苏醒向青铜时代过度的象征性形象,但他与过去冷冰冰的罗马石膏像的“标准美“不同,他从睡眠中醒来,呼吸使胸部起伏,肌肉似乎在颤动。但却因此受到诋毁,在法国沙龙展出时被说成是按模特儿形体翻铸的。在罗丹的抗议下,评审团让罗丹当众表演,即兴创作,在罗丹精彩的技艺面前,评审团无言以对,并决定给罗丹补偿。1880年《青铜时代》与作者的另一件作品《施洗者约翰》同时展出,后者获得了奖章。 26.《伏尔加河的纤夫》: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作品。这是他在伏尔加河上亲自观察到的生活情节,他以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审视着这个社会现实,并将其上升到苦痛与奋争、屈辱与力量的统一体中。来结构他的艺术形象和情节场面,使其中的人物形象在极大的屈辱与负重中蕴育着巨大的精神和力量。纤夫的形象代表着伟大的俄罗斯的民族形象,是不屈与力量的象征。 27.“哥特式美术”:(2010年考过名解)“哥特式”一词的原义含有“野蛮“的意思。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史学家和评论家用来形容文艺复兴以前的非意大利艺术,主要是以矢状券拱为建筑形式的教堂。其实,哥特式美术并非哥特人所创,也并非来源于北方蛮族王国,而是继罗马美术之后,大约在1150年开始在欧洲形成的又一美术现象,它是在新的社会背景中对宗教的重新理解。所以,”哥特式“的讽喻实际上是一种历史性的误会。从某种意义来说,哥特式美术更为集中地、更加典型地代表着中世纪后期欧洲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代表作品《法国夏特尔大教堂》、巴黎圣母院》。 28.“罗马式美术”:首先,罗马式教堂建筑的平面设计呈十字形格局,以象征性暗喻基督受难的十字架,突出宗教精神的主体意识。它是在巴西里卡式教堂的长方形中厅的东部垂直交构两短翼,形成不等臂的十字式结构格局,称作“罗马式十字形”,与拜占廷的“希腊式十字形”有明显的不同。 其次,罗马式教堂以十字平面交臂的中点为建筑的主体部位,一般都耸立出巨大的肋骨式的拱顶结构,象征神秘的天国世界。 再就是罗马式教堂注重空间结构变化和附属设备的配置。 另外,罗马式教堂还设有塔楼,或在教堂的一侧,或在十字交臂的上方,后来基本上固定在西面正门两侧。建筑的窗户一般都开设狭小而且位置很高,有的教堂或修道院外围还筑有高大的墙垣。代表作品《杜勒姆大教堂》 29.“纪功柱”:是古罗马统治者歌功颂德的纪念性建筑。著名的图拉真纪功柱耸立在图拉真广场,它是为纪念图拉真战胜达契亚人而建立的。纪念柱总高为39.81

米,直径为3.7米。由柱身、底座和柱础三部分组成。柱身有环绕23圈、长200多米的浮雕带,详细记载着图拉真率军征战达契亚人的历史。柱身内部有185层螺旋上升的阶梯可直达柱顶,柱顶原是象征罗马军队的圣鹰铜像,图拉真去世后改立他的镀金雕像,现在是16世纪重立的使徒彼得的雕像,基座外部饰有浮雕,内部是宽敞的墓室,藏有图拉真的金质骨灰盒。 30.“凯旋门”:是罗马统治者为炫耀武功和奖励征战,而在胜利者必经的道路上树立的纪念碑式建筑。凯旋门分为单跨式和三跨式两种。这种建筑仅在罗马城周围就有60多座,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建于公元312年的君士坦丁凯旋门。凯旋门作为罗马帝国的象征,曾被后世许多称霸一时的武功者所神往,拿破仑就曾依照帝国遗风而在巴黎协和广场建起一座雄狮凯旋门。 31.“罗马万神庙”:是宗教建筑最杰出的代表,它是祀奉众神的殿堂。万神庙以其宏大的建筑结构著称于世,它由一个直径长达43.5米的巨大穹窿和由8根科林斯柱式的门廊组构而成。穹窿的内部空旷而神秘,充满着十分浓厚的宗教气息。万神庙的采光是独特的,高大的穹窿上部中央开有一个直径为8.2米的圆孔,充足的光线直射进来,辉煌耀眼,一派圣洁和庄重之感。万神庙的壁画处理也极富变化,高大的圆形墙壁周围开有8个拱券,除一个为大门外,其余7个均是供奉星座的壁龛。巨大的穹窿内面,从上至下有五层凹进的方格装饰,并呈放射状围在圆形采光口周围,气势十分恢宏。殿堂外部还有由8根立柱分两排组成的柱廊,柱廊顶头是两个大的拱券,护卫着神殿的大门。整个万神庙庄重而森严,给人以超然的宗教气息。万神庙巨大的穹窿结构,对其后的大型建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32.《卡培尔王子像》(老村长像):是古王国时期的一件木雕作品,高约110厘米。据说卡培尔王子是法老庄园的管理者,出土时当地民工称其为“村长”,因此,这个雕像还有“村长像”之称。这件木雕极富个性特征,虽没有法老雕像那般威严和庄重,却有着十分坚毅和质朴的神情。“村长”手拄木棍,左脚向前迈出,右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俨然是一个朴实的农者在踏察田园。不过那圆头、凸腹的体态,却又证明他的确是一个严格的监工形象。这件雕塑对人体特征的把握显然是以自然而写实的手法表现的,因此,突破了法老形象的理想化、规范化程式,而且有生活的真实感。 33.《书记凯伊坐像》:是古王国时期的作品。也具有同样的艺术魅力。书吏在古埃及是一种独特的职业,属于官僚阶层,但没有行政权力。这座雕像塑造了一个盘腿而坐的书吏,其形态稳定而真实。首先是他盘坐的姿态大方稳重,比例结构匀称完整,且双膝与双手的姿势摆放自然,胸与腹部的肌肉松弛有度,细而长的手指又显示了他的职业特征,加之凝神贯注的面部表情,用各种材料镶嵌的眼睛,都可看出埃及雕塑在平民题材上所充满的创作自由和对真实感的追求。

(二)作者:

1.乔托: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他是中世纪艺术向文艺复兴艺术转换过程中第一位新时代的画家,有“近代人物画的创造者“之称。乔托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教堂壁画方面,最著名的作品是巴都亚的阿里纳礼拜堂的壁画,共有38幅连续性绘画,描绘圣经故事,《逃亡埃及》是其中的一幅。乔托的绘画具有开拓意义,不光表现在作品的精神指向上,而且在画面的空间处理,对自然的观察等都有突破。

2.马萨乔:是佛罗伦萨画派的中坚画家。马萨乔是乔托艺术的继承者,并在乔托

艺术的基础上有更大的发展,对中世纪的艺术具有更强的反叛性。他的作品注重透视法则和人体结构,强调肉体的质感和体积感,因此人物画得结实而有力度,有的具有雕塑感,并且注重心理刻画,使形象富有表情。在光线的处理上,他改变了前人的均匀布光方法而使光源集中。这便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深度和明暗对比,而使形体更具立体感。代表作品《逐出乐园》、《纳税钱》等。

3.波提切利:是15世纪下半期佛罗伦萨画派的代表画家。与马萨乔不同的是,波提切利的作品特别注重用线造型,其精致的写实性不是体现在明暗规律和空间透视上,而是表现在具有优美的曲线节奏和带有装饰性的画面布局上。同时,他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是以具有诗意美的题材和近乎浪漫情绪的气氛上。代表作品《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波提切利的艺术代表了佛罗伦萨画派装饰性的风格,而这种风格又是建立在他对客观世界观察的基础上的。

4.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最杰出的画家。他不仅在艺术上是一位伟大的天才,而且在其他方面如数学、机械制造、工程建筑以及物理学等领域,也都有着杰出的发明和不朽的贡献。达·芬奇一生的创作活动主要是在米兰,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1503年,年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创作了《蒙娜丽莎》。1506年,达·芬奇再度回到米兰,先后创作了《丽达与天鹅》、《施洗者约翰》、《圣安娜与圣母》等。1516年,由于意大利频繁的动乱,达·芬奇去了法国,应法兰西国王邀请成了宫廷画家。

达·芬奇的一生除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杰作,还精心于艺术实验,他对透视学、解剖学、明暗关系以及构图规律的研究,都记载在他绘画笔记中。其中许多精辟的艺术见解和珍贵的实验记录,为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艺术理论基础。他将艺术与科学结合,使艺术表现变得更富于理性和思想,使西方绘画走向成熟。

5.米开朗基罗:(2010年考过论述题‘论述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成就与特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杰出的雕塑家和画家。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富于宏大的气魄和悲剧意识,他强调作品的内在精神与形象力度,在他的笔下艺术形象富于力量感和英雄气魄,既具有理想的象征性,又具有现实的真实性。作为艺术家来说,米开朗基罗更富有创造的热情。代表作品《哀悼基督》、《大卫》、《摩西》、《被缚的奴隶》、《垂死的奴隶》、《创世纪》、《最后的审判》等。

米开朗基罗以其勤奋的一生创造了大量的艺术杰作。他的一生虽痛苦地疲于为教皇势力服务,但他更衷心于伟大的艺术创造。他的人生与艺术一样,充满了悲剧感,但同时也透溢着一种坚强与伟力。

6.拉斐尔:拉斐尔的艺术表现富有古典艺术的理想美。他的艺术是优雅和谐和宁静相统一的美。他追求诗一般的语言和柔和,温馨的感觉,他的艺术精神直接反映了希腊艺术的思想和气质,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典艺术追求的理想典范。拉斐尔艺术所确立的美的形式与精神,直接影响到欧洲学院派古典主义艺术。 拉斐尔的艺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圣母题材的表现上成果斐然,代表作品《西斯廷圣母》等。 其次,拉斐尔在壁画创作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并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雅典学院》、《圣典辩论》等。 另外,拉斐尔还创作了一些肖像画,如《披纱的女人》等。 拉斐尔的一生都很顺利,他一直受教皇的恩宠,教皇将许多建筑装饰的订件甚至包括文物发掘与管理工作都交给他。也正因如此,在他秀丽典雅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悠闲享乐的上流社会的情趣,既不具有达·芬奇作品那种内在的深刻性,又缺少米开朗基罗艺术中的英雄气概。

7.提香:是威尼斯画派中最富影响力的画家。提香的作品大多以米开朗基罗热烈、壮丽而又富于热情著称,他强调色彩在艺术表现中的永久魅力,并以其渲染浓郁的生活情感和诗意化的情绪,以理想化的憧憬来展示他对现实的信心与期望。 提香在色彩语言方面的创造,使其在美术史上具有重要位置。他对冷暖色彩的理解与运用,对色彩关系的微妙处理与掌握,以及他那不拘成法的笔触和跃动的画面气魄,使其将威尼斯画派的艺术特征充实得更为明显和醒目,并影响到其后许多富于色彩情感表达与色彩实验应用的流派与画家。 提香的作品很多,主要有《人间的爱与天上的爱》、《酒神的狂欢》等。另外,提香作为人文主义画家,也着力于现实生活人物的刻画,代表作品《保罗三世肖像》。 总之,提香以其十分丰厚而坚实的艺术创作,使威尼斯画派的艺术更倾近于现世,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状态,尽管他的作品以神喻人,但其神人合一的理想世界则是一种进步的人文精神和富有浪漫色彩的现实主义态度。

8.勃鲁盖尔:的艺术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斗争精神。他的艺术具有三个方面的精神指向与表现范围。

首先,勃鲁盖尔的宗教绘画,以鲜明的情感,暗喻和揭露了西班牙统治者的暴行与残酷,表现了他在反对民族统治中的革命倾向和无畏精神,代表作《伯利恒婴儿的虐杀》。 其次,勃鲁盖尔还以尼德兰农民生活和农村景象为题材,创作了许多具有现实精神的作品,代表作《农民的婚礼》、《农民的舞蹈》,以及以风景为主的《收干草》、《收割》、《牧归》、《冬猎》和《暗日》等。 另外,勃鲁盖尔的作品还以民间故事为内容,表现尼德兰人民的斗争精神以及他对尼德兰革命的思考,代表作品《发疯的格丽特》、《绞刑架下的舞蹈》和《盲人》等。

9.丢勒:不仅在绘画上,而且在雕塑与建筑上都有着卓越的艺术才能,丢勒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画家,原因是他创造和奠定了德意志民族画派的传统与基础,并影响了此后德意志美术的发展。

丢勒的绘画艺术以其深刻的思想蕴含,象征的艺术手法,富于理性的人文精神展示了他的独特思考和探索。他的绘画不仅汲取了意大利、尼德兰绘画的科学精髓,而且还饱蕴着德意志民族艺术的血液和营养,特别是他版画艺术的成就,丰富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画坛。代表作品《启示录》。

丢勒的油画创作主要是宗教画和肖像画。宗教画的代表作有《亚当与夏娃》、《四使徒》、《三位一体崇拜》等。丢勒在肖像画方面也强烈地洋溢出人文精神,代表作品《自画像》、《母亲》等。

10.凡·代克: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肖像画方面。凡·代克肖像画的特点具有典雅娇弱的气度,是作者主观臆造的东西,并不真实,他注意刻画人物的身姿与手势,以形成某种所谓“气派”。

凡·代克的作品从整体审视,不乏单调,俗套和僵化的感觉。但个别来看,又着实给人精致和生动之感。凡·代克的肖像画,对英国画家雷诺兹和庚斯博影响很大,代表作品《英王查理一世行猎图》

11.哈尔斯:哈尔斯的肖像画艺术在整个17世纪的荷兰美术中,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作为荷兰画派的奠基人,哈尔斯的出现就像荷兰作为独立的国家与民族出现一样,具有饱满、热烈而亢奋的精神情绪和个性风采。他在描绘社会各阶层的

各种人物时,便会赋予他们以饱满而乐观的情绪。哈尔斯的肖像画创作取材广泛,骄傲的军官,无忧的市民,欢快的儿童,豪爽的渔夫,乐观的音乐师,放荡的醉汉,自由的流浪者都在他的笔下呈现出鲜活的个性精神和真实的艺术形象。代表作品《吉普赛女郎》、《弹曼陀琳的小丑》等。

他的肖像画构图总是以近景取要,让欢快的形象与情绪呼之欲出。哈尔斯的肖像作品还有《愉快的军官》、《哈连姆兹善院管理员群像》等。

12.伦勃朗:是荷兰画派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他在油画;铜版画,素描等方面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使伦勃朗蜚声画坛的是他的群体肖像画《杜尔普教授的解剖学课》。伦勃朗另一件群像作品是《夜巡》。《戴金盔的人》是伦勃朗肖像画中的佼佼者。

伦勃朗一生的作品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两方面的题材。一是以圣经,神话为题材的宗教绘画,这些作品始终贯穿着人道主义精神和民主主义思想。如《圣家族》。另一方面,伦勃朗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投身于现实题材的创作,特别是大量的肖像画作品,以浓重而深沉的色彩,精湛的构图,强烈的光线,凝练的笔触,严整地表现了人物的精神与性格。学者、诗人、母亲、军人等艺术形象,无不浸润着他对现实的理解与剖析。尽管这些作品不都是创作于同一时代和同一心境下,但最为重要的主线,却是一直坚持着的写实形式与现实精神,并在西方美术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特别是他的一系列自画像,如《扮成圣保罗的伦勃朗》,再现了他一生的生活和思想轨迹,以及他对人生与历史的情感寄托。

13.维米尔:是典型的荷兰风俗画家,在他的笔下,不论是普通平民的平凡生活,还是资产阶级的舒适生活,都得到了真实而全面的反映。维米尔特别善于通过细腻的环境表现安闲的生活气氛,刻画荷兰妇女的内心情感和温存性格,以及平民妇女特有的挚朴品德。如在50年代后半期创作的《读信的少女》、《倒牛奶的女仆》、《缝纫的女子》等。而60年代他创作的《戴项链的贵妇》、《风琴边的贵妇》等作品,则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资产阶级贵妇们舒适而安逸的情感生活。维米尔除了在精神情感上极尽表现与渲染那种静寂之下奔涌的内心世界外,还在艺术语言上尽量以通俗清晰的格调,简洁而明快地向人们传导着他的独特情感。(比如他常以清新而明亮的色彩,疏散而柔和的光线,大方而匀称的构图,营造一种安适、静谧感的空间凝为一体,创造出富有诗意化的真实情境。在大效果上追求情境与诗意的统一,表现妇女纯净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生活。并通过常见的家庭生活流露出来,这正是维米尔风俗画的惊人之笔,也是他能够把平凡的日常生活诗意化,情感化的独到之处。

14.安格尔:安格尔被称为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位大师,他是继他的老师达维特之后,在法国画坛影响最大的古典主义画家,在与浪漫主义两军对垒中,他被推拥为主帅,与德拉克洛瓦展开激烈的论辩,他的艺术及观点对当时及后来的画家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安格尔对政治漠不关心,对社会变革抱有一种冷漠的态度。他把自己牢牢地绑在古代艺术的板凳上,艺术眼光向后看,作品缺少时代气息。他是一位悉心钻研艺术形式的唯美主义画家,发扬了古典主义结构严谨,形体精确的画风,在历史画,肖像画,人体艺术与素描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代表作品《路易十三的誓言》、《贝尔坦像》、《泉》、《瓦尔平松浴女》。

15.德拉克洛瓦:作为浪漫主义美术的主将,在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不仅创作了众多令人瞩目的美术作品,成就斐然,重要的是为美术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而且留下了许多颇富文学与历史价值的日记,发表了一些见解鲜明的美术

论文,从而铸成了他“浪漫主义狮子”的形象。

在理论上,他见解鲜明,与安格尔针锋相对,他主张创新,反对墨守成规,主张理想地反映现实,更重情感的表现,注重想象,注重色。某些观点尽管偏激,但对保守观念的冲击起了重要作用。当然,他的成就与影响主要还体现在创作上。他是提香、鲁本斯等人优良传统的创造性继承者,他的艺术实践很大程度地改变了法国绘画的面貌,对杜米埃、柯罗以及印象派许多画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代表作品《但丁之舟》、《希奥岛的屠杀》、《自由引导着人民》等。 16.米勒:在美术史上是独树一帜的,他是地道的“农民画家”。 在西方美术史中,米勒是最受中国读者喜欢的画家之一,这除了他笔下的法国农村与中国农村有诸多相似之处外,便是他最真实,深刻地揭示出农民的命运和本质特征,以独到的艺术语言把农民的生活表现得饶有韵味,而易于使读者产生共鸣。

米勒的作品充满浓郁的乡土味儿和生活气息,如《屠猪者》中农村的房屋,土墙,树木典型而有特色,《小鸟的哺食》中的母子亲情表现得自然而真切,农村孩子的憨态,稚朴刻画得活灵活现。

米勒在艺术中满怀深情地赞美了劳动者的美,包括描绘的劳动对象---大自然都有一种质朴、深厚的美感。他与农民同呼吸,对农民生活有深刻体验,他同情农民,但无力改变农民以及自己的命运,有的作品充溢着感伤,沉郁的情调,流露出宿命论思想。代表作品《播种者》、《倚锄者》、《簸谷者》、《拾穗者》、《晚钟》、《牧羊女》等。

17.罗丹:是继米开朗基罗之后最具世界影响,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雕塑艺术巨匠,有人称他为“近代雕塑之父”,有人誉他为“雕塑界的摩西”。罗丹是位长于人物性格特征和复杂心理刻画的雕塑家,他有句名言:“美,就是性格与表现”。

罗丹的雕塑是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他继承了古希腊到米开朗基罗的传统,但又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实现了雕塑史上大的突破。他不像米开朗基罗那样,以雄健、完美的理想化的人体征服观众,而是内在深沉,以一种悲剧气氛和情感力量打动读者,他的雕塑在语言和精神两方面表现出相当的丰富性,但其艺术思想和追求也表现出矛盾的一面,这在他的艺术理论著作《罗丹艺术论》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代表作品《青铜时代》、《地狱之门》、《思想者》、《加莱义民》。 18.列宾:(2010年考过名解)是俄罗斯最伟大的画家。他的作品以饱满的革命民主主义精神和批判现实主义态度,真实地塑造了社会生活中具有反叛精神和内在力量的人物形象,并且以其鲜明的情感描绘了下层人民的痛苦与民主革命中英雄人物的磨难和不屈。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9.塞尚:(2008年考过论述‘论塞尚的绘画成就与特征’、2010年考过简答为什么称塞尚为“现代艺术之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中注重理念表现和追求结构美感的画家。他主张绘画应该摆脱文学化和情节性的存在状态,突出绘画自身的语言表现力和物象本身的美感。这无疑是对传统的现实主义美术的精神表现和写实主义美术的自然法则的反叛与挣脱。它增加了艺术家在感受客观物象和表现现实题材时的主观能动性和理念性。

塞尚认为,纷繁复杂的客观物象都是由圆柱体、球体和椎体组构而成的。绘画应该深入观察其本质结构,把客观物象作条理化,秩序化和抽象化的艺术处理,以展示艺术家在客观物象面前的能动思维和主观感受。变冷漠为热情,变表面为本质,变表面为本质,变外在为内在,超越客体自然,进入理性思维。

使绘画状态具有凝重厚实的存在感和永恒持久的本质性。早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塞尚就在人物画,风景画和静物画中进行潜心探索。特别是在晚年,在家乡普罗旺区附近的艾克斯镇,他按照自己对绘画的理解,不厌其烦地面对一座山、一组静物或一组人物进行苦心孤诣的理性结构和主观表现,试图创造出某种永恒的艺术图式。《苹果与橘子》是塞尚晚期画的一幅作品。他将许多水果或聚或散地布置在衬布上和托盘中。在一块暗褐色调的花布衬托下,水果的形体与色彩明快、醒目而突出。他用厚实的笔触,坚实的体面和明确的转折,提取物象的形体结构,使物象存在具有十分本质的感觉和沉甸甸的质量感。这是塞尚在这幅画中对所有物体间的关系也作了统一的安排,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衬托的,每个物体在形体、色彩、方向和空间上,都是构成画面整体的要素,不可分割和错置。塞尚对待这些宁静的物体以严谨的理性分析和仔细的斟酌,在深思熟虑中给它们一个纯粹而实在的空间存在。《圣维克多山》也是一件具有抽象性和结构分析的作品。塞尚在表现更为复杂的自然景象时,也十分注重体感和结构。他将近处的森林、林间的房屋和田野、远处的山峦和天空的浮云,都进行体积上的综合处理,以阔大的笔触寻找其基本的形体结构与块面转折,甚至把物象分解到一种难以体认的程度。这种近乎抽象化的语言是从对物象的理性分析中抽离出来的。它完成了由客体的自然向主体的表现的转换。这正是塞尚之所以被称作西方“现代艺术之父”的因由。

塞尚在艺术创作中,对客观现实和自然的理性抽象,其极端化的结果,必然是现代主义艺术要延展的思路。从立体主义绘画中我们就可以窥视到这种思路延续和极化的痕迹。

20.高更:的艺术也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对整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尤其对超现实主义艺术有着巨大影响。高更的人生经历坎坷,曾做过海员和证券经纪人。1883年后,他开始当职业画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法国的古老乡村和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都是他长期从事创作的地方。高更的精神孤独,厌恶现代文明,经常在土著聚居的海岛生活。因而,他的作品在艺术表现上有着鲜明的原始性。《塔希提少女》是他在与土著人共同生活中创作的。他对土著人的原始性社会结构和生活有着极大地兴趣,认为原始社会是从精神里产生的,是符合自然的。因此,他特别赞美原始艺术所含有的质朴、天真的情趣和神秘感。这幅画中的人物形象就以十分质朴的色彩和笔调,展示了这种原始性的艺术美,不加修饰的色彩和形象具有刺激性的人生乐趣和艺术格调。 在艺术观念上,高更特别注重作品的象征性。《我们来自何方?我们是什么?我们走向何方?》就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在这件作品中,他以梦幻的记忆形式,创造了一个超时空的环境。人物形象在这个时空中,展示着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树木、花草、果实,一切植物都象征着生命的消失和时间的流逝。在这里,高更是用一种抽象的精神意蕴,通过具象的艺术情境,展示他对人类生命意识的体悟。他认为绘画应该表现心灵内在的东西,而不应只是视觉所及的情境。他的观念正是受当时流行于法国的象征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这个意义来说,高更也是一个象征主义的画家。高更的绘画语言是综合性的。特别追求画面的装饰性,线条粗犷,造型简括,色彩谐和。对画面的因素采取分析的方法,平涂的色彩和强烈的轮廓以及装饰化的构图,都是经过主观的思考和一定的秩序来表现的。 21.凡高:(2009年考过论述‘论凡高的艺术成就与特征’)是后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之一。凡高注重绘画的情感表现和独立个性的塑造。其最为本质的原因,

来自于凡高对生活与命运的独特体验。凡高是在其弟弟提奥的资助下,过着几近穷困潦倒的生活,他对绘画本质的认识与表现,是生命与精神的寄托,情感与个性的载体。他要求色彩要具强烈的甚至于紧张的生命力。所以,他不会象塞尚那么理智地对待画面结构,而只能是热情与奔放,激动和狂热。尽管凡高曾经受过传统写实绘画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但他很快就超越了这种艺术现实,而进入到自然与自主的情境。1888年后,他在阿尔生活期间,创作了一系列热情奔放,有着强烈色彩的绘画。《向日葵》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件。金黄色的色调,漫溢着太阳般炽热的情感,这似乎是他对生命与生活的某种企盼。灵动而鲜活的笔触,与物象的生命状态相吻合。他没有拘泥于描摹物象的自然存在状态,而是写意般地表现了物象存在的生命状态。他对形式的独特把握摒弃了任何理性束缚,完全凭着狂热和激情,直接抒发了他视觉与心灵中的真实。他超越物象状态的主观表现,正体现了现代绘画转型的特点,由对客观自然地关注转向主观情感的宣泄。所以,凡高的绘画对现代主义艺术影响深远。《星月夜》是凡高对夜空的一种幻觉心境的表现,星光在月夜中旋动着产生的那种神秘的自然力,不是靠视觉直感而是靠心理感应才能有所体悟。《金黄色的庄稼和柏树》表现着自然的一种生命力,那跃动的笔触和炽烈的色彩,火焰般地富有活力和动感。凡高对自然界的审视,不是以客观真实为焦点,而是以其内在的精神力和人格力,浸润其深刻的生命精神和情感意识。不仅他的形式语言打破了传统的视觉习惯,甚至他那独特的精神心路也时时不被人们所理解,原因就是他的艺术精神和表现语言超越了那个时代的艺术惯性。

22.贝尼尼:是巴洛克建筑艺术盛期最杰出的代表。他在17世纪罗马巴洛克美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在建筑和雕塑两方面奠定了巴洛克艺术最坚实的根基,并做出了伟大的成就。同时,他还还精于绘画和舞台美术,并具有文学和导演的天才。

在建筑上他最为重大的成就就是广场设计,代表作品《圣彼得大教堂》。 巴洛克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贝尼尼。其作品强烈地透溢着17世纪那种新时代的精神,既有别于文艺复兴巨匠们的思想,又不同于16世纪末矫饰主义者的样式,而体现出以运动为灵魂的巴洛克艺术的生命精神。 贝尼尼初期的圆雕作品主要有《大卫》、《阿波罗与达芙妮》、《普娜泽尔庇拉》等。贝尼尼雕塑艺术成熟作品是《圣德烈萨祭坛》。

23.康定斯基:是抽象主义艺术的理论家和实践家。康定斯基的抽象主义艺术理论,主要集中在他的《论艺术中的精神》、《点、线、面》、《论具体艺术》等几本著作中,康定斯基认为抽象艺术源自人的内在精神和内心世界,是富于情感与情绪的自然流动。抽象艺术的语言是印象的,即兴的和构成的。所以,他还对抽象符号与人的视觉心理进行对位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形、色、线的课题,对抽象艺术的理论有着奠基意义。 艺术实践方面:康定斯基在德国包豪斯任教时,曾经将这些理论作为设计教学的主要内容,付之于教育实践。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直接以点、线、面、色块等纯抽象的造型因素来表达感情。他受音乐的启发,强调即兴式的情感宣泄,有着澎湃的激情,被誉为“热抽象”艺术。如《即兴之35》就是以一种纯粹的色彩与线条,通过随意的表现,来展示一种热烈,奔放的情绪。这是发自精神世界的艺术宣泄。

24.马蒂斯:在野兽主义画家中,马蒂斯的艺术世界是轻松而自然的。马蒂斯所倡导的均衡,纯粹与清澈,显然是与传统艺术负有沉重的精神使命所不同的艺术

意识。他不想以社会性,主题性题材震撼人心,而要以绘画形式的纯粹美感来愉悦观者的内在情绪,试图触动人类最原始的艺术神经与心灵。《奢华·宁静与愉悦》是马蒂斯借鉴新印象主义绘画的色彩分割方法,同时又汲取塞尚的结构形式创作的一件作品。

马蒂斯不仅在色彩和结构上实现对传统古典艺术的突破,而且在空间观念上也试图找寻情感表现的世界,代表作品有《戴帽子的妇人》。马蒂斯将东方绘画的平面性和装饰感大胆地引进艺术实践。代表作品有《红色的和谐》、《舞蹈》、和《红色的画室》。

25.戈雅:的艺术使18世纪末西班牙美术出现了绚丽光环,他是继委拉斯贵支之后对欧洲美术具有较大影响的又一位西班牙伟大画家。他不仅以现实主义原则,使艺术与时代同呼吸,而且还以浪漫主义精神,醉心于新思想的寻求与呐喊,成为欧洲浪漫主义美术的先驱。

戈雅一生的艺术思想和创作,表现为幼稚、转型、成熟和回归四个时期。其间每个时期的形成与发展都与西班牙的特定历史条件和民族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它是时代精神与社会现实的反映和象征。

戈雅早期的艺术思想和创作,表现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天真理想。 戈雅中期的艺术思想表现出他对现实的深刻思索和隐喻的批判精神,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查理四世全家像》。《裸体的玛哈》和《着衣的玛哈》是戈雅更富代表性的杰作。在这个时期的肖像画作品还有《何维兰诺斯肖像》等。 在这个时期,戈雅的艺术思想不仅以现实主义原则倾注在油画创作上,而且又以浪漫主义精神在铜版画创作上表现其对社会现实的理性观念。他的第一部铜版组画《加普里乔斯》。

戈雅成熟期的艺术思想和创作表现为直接参与现实的斗争生活和积极地反映人民的革命精神,体现出戈雅艺术最本质最昂扬的思想情结。代表作品《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1808年5月2日的起义》、《战争的灾难》。 戈雅晚期的艺术思想和作品流露出苦闷和近乎回归的情绪。代表作品《战争的灾难》第二部分,《迪斯巴拉提斯》,《斗牛士》等。

纵观戈雅一生的艺术思想、发展和创新成就,正像他的朋友马洛金所说:“戈雅醉心于新思想,但又无法逃避这个病魔的世界,然而,从现实主义角度来说,戈雅的思想和创作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动荡时代的人民生活和斗争精神;从浪漫主义因素来看,戈雅的艺术蕴含着这个时代的揭露和讽喻,突出地体现出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因此,戈雅的艺术思想与创作是与那个时代紧密扭结着的。

26.委拉斯贵支:是17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虽然他的艺术生涯几乎都是在宫廷里度过的,但是他的作品却表现出十分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委拉斯贵支的肖像画表现出严肃的现实主义精神和隐喻的批判意识,勾画了西班牙从王宫贵族到平民百姓的众生相。代表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拿扇子的女人》等。

委拉斯贵支在其风俗画创作中表现的现实主义精神尤为明确,原因在于他接近社会底层,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题材,并且观察细致,手法写实,早在塞维利亚期间,他就创作了不少这样的风俗画,代表作品《煎鸡蛋的妇女》、《卖水的人》、《女混血儿》、《早餐》、《音乐师》等。

更直接和更完整的现实主义作品应当是委拉斯贵支在晚年创作的两件大型作品《纺织女》和《宫娥》。委拉斯贵支的唯一的历史画是《布列达的投降》。 委拉斯贵支的艺术成就,不仅来自于他终生的刻苦勤奋,聪颖的艺术天赋以及

对艺术传统的研究,汲取。更取决于他对社会生活的普遍关注和深刻理解,及对艺术的独特看法。如果他把目光及感情只关注于宫廷贵族。也能创作出技艺高超的作品,却未能把自己塑造成一位在美术史上地位突出的现实主义杰出画家。 27.约丹斯:生于安特卫普的一个商人家庭,是与鲁本斯同时代的画家。并先后受教于一个老师,但风格迥然有异,约丹斯的绘画更多的受卡拉瓦乔的影响,表现民间和现实的生活, 很强的风俗性。他的人物形象富于民族气质,表现着朴素的自然风貌,如《萨提洛斯在农民家里坐客》,就带有质朴的乡土气息,虽然有神话意味,但神话中的人物和现实生活交融,活动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其次他喜欢用近距离的群像特写和饱和状态的构图。在表现形式上,颜料厚重而不透明,色彩夸张,明暗对比强烈,由于他有很强的素描功力,形象塑造结实,稳重坚实而厚重。 28.亨利·摩尔:(2008年考过名解)这位声名卓越的现代雕塑家的成功得益于他多方面的汲取与敏悟。摩尔特别喜欢观察自然和回味幼年生活。他常到海边看被海水噬咬过的礁石、卵块,被海浪冲刷过的树根、兽骨等,那些奇形怪状的自然痕迹,启发着他对雕塑造型观念的萌生。

摩尔的雕塑艺术具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对形体内在空间与结构的开拓。摩尔雕塑中出现的孔洞结构,不是简单的形体变形,是对形体内在空间认识上的艺术表现和理性把握,是对形体内在联系的虚与实的辩证。代表作《斜倚像》。摩尔雕塑的第二个显著特征是他对生命情结的那种超现实和超自然地表现状态。代表作《母与子》、《王与后》、《家庭群像》等作品。其三,摩尔对雕塑主题的体现,还表现在他对空间环境的独特利用。

摩尔的雕塑艺术在交错复杂的现代雕塑中,既体现着时代变革的痕迹,又不简单地应附于某个流派,努力独步与颇为自如的艺术精神中,体现着一种超然的艺术态度。

(三)画派、主义:

1.佛罗伦萨画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经济和文化中心,佛罗伦萨形成的一个重要画派,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影响最大的美术流派之一。佛罗伦萨画派注重素描,注重理性,追求严谨,崇高的品格。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是乔托,有“近代人物画得创造者“之称。代表作品《逃亡埃及》、《哀悼基督》等。此画派的中坚画家是马萨乔,代表作品《逐出乐园》、《纳税钱》等。此画派的另一个代表是波提切利,代表作品《春》、《维纳斯的诞生》等。 2.威尼斯画派:(2009年考过名解)威尼斯画派兴起于15世纪后半期,其主要创始人是贝利尼父子。威尼斯画派的艺术,最鲜明的特征是展现着一种蓬勃、热烈而美好的精神意蕴。他们在题材上已摒弃了宗教题材那种严酷和古板,而代之以威尼斯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其次,威尼斯画派的艺术体现出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原则,其中特别注意对自然景象和现实环境的描绘,即使是宗教和神话内容,也融进美丽的自然风光或他们熟悉的城市景象,以及宽敞富丽的室内装饰。再次,威尼斯画派的艺术强调色彩,特别注重光线与色彩的结合。与佛罗伦萨画派相比,显得更为活泼和奔放,较少严格的透视规范与解剖意识。总之,威尼斯画派在创作精神与艺术表现上的成就,对欧洲后来的绘画艺术影响巨大。特别是色彩方面的探索,直接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有极大地启示。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主要有贝利尼、乔尔乔涅、提香、委罗内塞和丁托莱托等。

3.锡耶纳画派:是与佛罗伦萨画派几乎同时出现的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流派。但它的活动时间不长,当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繁荣之时,它就销声匿迹了。不过,在14世纪,它确曾随着锡耶纳城的繁盛而勃兴过,锡耶纳画派的创始人是杜乔。他曾经绘制过锡耶纳教堂祭坛画,代表作品《光荣圣母》。 4.翁布里亚画派:是在中部意大利崛起的一支画派。这个画派的主要特征,是追求富有诗意的画面情境,讲究柔和与明媚的色调,其代表画家有弗兰切斯卡和佩鲁基诺,弗兰切斯卡的代表作品《示巴女王觐见所罗门王》,佩鲁基诺的代表作品《基督授钥匙于圣彼得》。

5.巴多亚画派:是15世纪在意大利北部形成的一个地方画派。这个画派重视形式结构,在画面中对建筑的透视表现讲究严格,有的还特别地表现建筑的细部装饰。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往往追求其严峻的理性和情感,注重对人物真实的形体刻画,强调一种比较结实的雕塑感。这个画派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是安德烈·曼坦尼亚,代表作品《哀悼基督》。

6.尼德兰画派:是指包括凡·爱克兄弟,康宾,维登等画家在15世纪上半期所形成的艺术流派。他们主要以宗教绘画为主,并将人文精神融进宗教主题,注重在宗教题材中刻画现实人物和真实环境,成为当时主导尼德兰绘画的重要趋势。在艺术技法上,他们广泛运用经过改进的油画方法,在木板上绘制厚重,明快而色彩丰富的油画,使尼德兰的绘画成为当时欧洲颇富特色的艺术。康宾代表作品《受胎告知》、《圣母子》等,维登代表作品《下十字架》等。

7.荷兰画派:17世纪的荷兰绘画以现实主义艺术为主导潮流,出现了伦勃朗,哈尔斯,维米尔这样的代表画家及荷兰小画派等。形成了颇为繁荣的艺术局面。荷兰画派的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及特征。首先,荷兰绘画坚持以民族传统为基本特色同时汲取外来艺术滋养。其次,荷兰绘画以现实主义为主导,丰富和发展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总之,荷兰绘画的艺术特征是以坚持民族传统,现实精神,朴实画风,多样形式和卓越技巧而具有独立品格的。

8.荷兰小画派:是以描绘新兴市民阶级的日常生活和迎合市民欣赏趣味的题材为主旨的艺术流派。荷兰小画派的画家众多,散布于荷兰各地,并保持相对独立的艺术风格,他们往往擅画某一题材为主,画幅不大。 除了维米尔在荷兰风俗画上大放异彩外,荷兰小画派的风俗画家们也以其不同的艺术精神和风格特征,丰富着荷兰风俗画的面貌。小画派的风俗画是最具魅力的,似乎每一幅画都在展示着自然生命的某种追求和生长,宁静,深邃,充满情感和人格化是其强烈的特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风俗画家有雷斯达尔和霍贝玛。 9.巴比松画派:是巴黎附近枫丹白露森林边的一个村庄,山川森林,小溪农舍,风景秀丽,富有诗意。当时这一批画家由于对大自然的热爱,避开喧闹的城市,集合在这里写生创作,把法国的风俗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称他们为“巴比松画派”,他们受18世纪启蒙学者卢梭“回到自然去”思想的启发,以柯罗倡导的“面向自然,对景写生”为创作原则,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意趣,在走出画室,描绘自然地实践及成果中,体现出画派的特征。较具代表性的画家有罗梭,特罗容,迪亚兹,杜比尼等。

10.拉斐尔前派:19世纪中叶出现于英国的画派,由一批美术学院的青年学生倡导,他们不满英国花坛的保守平庸,反对学院派倡导的继承拉斐尔的传统,决心改革艺术,并主张回到拉斐尔之前的时代去,以早期文艺复兴那种明快色彩,丰富细节和漂亮自然光的绘画,艺术为榜样,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和观念,创造

出一种风格清新,技巧纯朴和感情真挚的艺术,该画派注重油画的精神内涵和中古时期的情调,作品多有一种感伤和富于神秘意味的风韵,作为一种艺术思潮,拉斐尔前派在欧洲美术史上最先反映出现代工业文明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困惑,它所包含的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内涵对欧洲19世纪末期象征主义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代表画家有亨特·罗塞蒂·米莱斯等。 11.巡回展览画派:(2008年考过名解)产生于19世纪下半期。俄罗斯美术在革命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逐渐走向成熟和繁盛。并出现了像列宾那样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 1863年,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的14名毕业生因拒绝参加金质大奖章的竞选而脱离学院。并在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理论家克拉姆斯柯依的组织和领导下成立了“彼得堡自由美术家协会”。同时,还响应克拉姆斯柯依的提议成立“巡回艺术展览协会”。自此,在巡回展览协会周围团结了一批激进的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画家。他们坚持艺术反映人民生活和历史,表现俄罗斯美丽的大自然。在近半个世纪当中,巡回展览画派举办了48次展览。创作了大量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在历史画、风俗画、风景画、肖像画上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并涌现出众多著名的艺术家。代表人物有克拉姆斯柯依、特列恰柯夫等。

12.“野兽主义”:是20世纪最先出现的现实主义美术流派。1905年马蒂斯和一群青年画家,以一批色彩鲜艳,饱和,笔触狂放纵肆,形象夸张变形的艺术作品参加法国巴黎的秋季沙龙展览。这些具有强烈的艺术爆发力和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刺激了巴黎美术界的神经,被青年批评家尖锐而犀利的评论为“野兽”。从此,“野兽主义”便成为这群青年画家们艺术探索的代名词。

参加野兽主义美术运动的主要画家有:马蒂斯、马凯尔、鲁奥、弗兰芒克、德兰、芒干、杜飞等人。 13.“印象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至70年代。以马奈为首的莫奈,雷诺阿、毕沙罗等经常聚会研讨,并到野外对景写生,举办展览,与保守势力,官方沙龙相抗衡。1874年4月,这些探索者在巴黎借用一位摄影师那达尔的工作室举办展览,即“无名艺术家展览会”,也是第一届印象派的展览。从而引起反响,遭到保守势力的嘲讽。因展览会中有一幅莫奈的油画《印象·日出》,于是一位署名路易·勒罗瓦的人以“印象主义展览会”为题,撰文讥讽,从此“印象主义”便演化成这一新派的名称。 14.“后印象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端绪,因为后印象主义不仅在艺术形式上有别于传统的写实性绘画,追求新的表现语言,而且在艺术精神上更加关注主观理念,情感特征与象征意义的表达,寻找更为内在的美学意蕴。

后印象主义是以塞尚、凡高、高更的绘画为代表的。作为一种美术现象,它发生于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法国。冠其为“后印象主义”不是指其继承印象主义衣钵,而是便于与其区别。因为,后印象主义在本质上是对印象主义的反动。

15.“后现代主义美术”: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欧美各国特别是以纽约为中心发生的纷纭复杂,变异迅速的各种美术运动及艺术思潮。与现代主义美术比较而言,后现代主义美术是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艺术反映,它一方面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美术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美术的批判与超越。这种双重取向,使后现代主义美术在宏观上显现出既古又新,既雅又俗,既现代化又大众化的多元样式。从整体上说,它是整个西方20世纪现代美术的重要组

成部分。

16.“新印象主义美术”新印象主义与印象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都对光与色进行研究,但新印象主义对印象主义的原理进一步发展,把纯色分割成点、块排列在画布上,通过人的视觉作用达到和谐,因采用色彩分割法,也被称为“分割主义”,又因色彩是一点一点点上去的,也被称为“点彩派”。新印象主义以修拉和西涅克为主要代表画家。

新印象主义将点彩法,分割法发展成完备的体系,在形式技法上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们和机械地把科学原理搬到艺术创作中来,沉湎于法则,从而伤害了艺术固有的原则与规律,束缚了其创造性。 17.“巴洛克美术”:是17世纪意大利流行的主要美术风格,其影响遍及整个欧洲。巴洛克美术的精神特征是享乐主义的奢侈型和宗教观念的神秘性。巴洛克美术的艺术成就主要在建筑和雕塑方面。巴洛克风格的建筑艺术,其基本特征是强调力度、变化和动感,强调多方面的综合和结构,强调夸张和感性。强调空间开放和平面多变及细部的精致装饰。这些特征基本上打破了古典建筑的理性与谐和的格调,具有浪漫与冲动的艺术气质。初期巴洛克建筑艺术的代表人物是马德尔纳,盛期巴洛克建筑艺术的代表人物是贝尼尼,代表作品《圣德烈萨祭坛》。 18.“卡拉瓦乔主义”的绘画:是以卡拉瓦乔的作品为代表的,其中包括描写下层社会人民生活和形象的风俗性绘画,肖像画和以贫困人们的形象来表现宗教题材和神话题材的绘画,卡拉瓦乔以现实主义精神和社会批判态度面对意大利17世纪的社会生活,其作品思想深刻,形象朴实真切,形成了与巴洛克美术和波伦亚学院派艺术相抗衡的新艺术潮流。 19.“罗可可”:罗可可艺术追求一种华丽、轻盈、精致、细腻的表面效果。缺少宏伟、凝重、严肃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反对古典主义的传统上,它破除了宗教题材的沉重和苦痛感,而充溢着轻松和愉快的情欲感。它所反应的现实,是华丽而精致的宫廷现实和富于刺激的官能感受。在绘画上以华托,布歇,弗拉戈纳尔的作品最为典型。他们的绘画取材以愉悦和享乐为主。强调轻松活泼的格调,喜欢描绘青年男女的风流韵事和情爱场面,甚至追求色相和肉感的表现,以迎合上流社会的审美趣味。罗可可艺术是风靡全欧的艺术现象,可以说,整个18世纪这种风格不仅在法国本土而且在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十分流行,尤其在建筑装饰和家具设计上更为明显。 20.“黑绘风格”:所谓黑绘风格,是指瓶画艺术的一种绘制方法。黑绘式是在红色或黄褐色的泥胎上,以一种特制的耐晒而又不易变色与龟裂的黑漆,描绘装饰图形。黑绘式瓶画风格除了图形与底色的对比十分鲜明外,其细微精到的局部刻画也富有极强的魅力。黑绘式风格在汲取东方影响时,开始形成本民族的瓶画精神。在题材上以希腊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为主要内容,具有强烈的主题性和社会性,图案化的动植物纹样逐渐减少。代表作品《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等。

二. 简答:

1. 荷兰画派形成的社会条件及艺术特征?

荷兰绘画的繁荣并形成独特的面貌,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首先,是其社会政治处于一个先进的阶级氛围和民族精神之中。 其次,社会经济出现了高度的繁荣。 再者,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也处于十分宽松和自由的气氛中,使荷兰画派得以在一个民族独立,经济繁荣和文化自由中发展起来。

荷兰画派的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及特征:

首先,荷兰绘画坚持以民族传统为基本特色,同时汲取外来艺术的滋养。 其次,荷兰绘画以现实主义为主导,丰富和发展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总之,荷兰绘画的艺术特征是以坚持民族传统,现实精神,朴实画风,多样形式和卓越技巧而具有独立品格的。

2. 简述埃及金字塔建筑的艺术特色?

金字塔是古埃及最早的一种陵墓建筑,它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演化轨迹。早在古王国初期,金字塔的最初形式是一种长方形的土台式建筑,被称作“玛斯塔巴”。梯形金字塔是由长方形的“玛斯塔巴”向方锥形的金字塔过渡的一种建筑形式。 金字塔是埃及王权神圣的象征。在古王国盛期,金字塔建筑出现了典范的形式---方锥形金字塔,最具代表性的是埃及首府开罗以西的基泽金字塔群。它由第四王朝法老门考拉,哈夫拉和胡孚三座大型金字塔组成。其中以胡孚金字塔最为高大。

古埃及的金字塔作为世人瞩目的杰出建筑,最为鲜明的艺术特征,是它庄重而稳定的外部造型和庞大而和谐的整体结构。无论在质感与量感上,它都以其雄壮,宏大的气派而震撼人心。特别在金黄色的沙漠与湛蓝色的天空映衬下,金字塔更具有单纯和简洁的形式美感。尽管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死后的存身之所,,深蕴着专制王朝的威严与宗教神权的力量,但它毕竟是古埃及人民的巨大创造与其聪明智慧的结晶。

3. 埃及美术的基本特征?

首先,埃及美术强调功利性,是为专制统治阶级服务的艺术,它必须严格服从统治者好大喜功的要求,以神的形象来歌颂和美化王权的至高无上,树立法老的权威和地位,表现王权神授的基本观念。

其次,埃及美术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意识和神性观念。埃及美术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所有作品都与“灵魂永生”的观念有着内在的精神关联,以突出宗教内含和神性意义。

第三,埃及美术的程式化规范是严格的。由于埃及地理位置的影响以及长期的专制统治,其封闭长久,因而艺术相对稳定的时间较长。严格的规范和创造法则,使其缺少更为生动活泼的作品和开放性的时代特征。 4. 古代埃及浮雕和壁画程式的特征?

首先,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睛为正面,肩与胸围正面,腰部以下为侧面,这几乎成为浮雕和壁画中人物造型的严格规范。

其次,画面以水平线横列情节,以不同的层次来结构主题内容。 第三,人物按身份尊卑来决定大小、比例及构图主次。

第四,画面没有远近透视,以填充法替代,使画面饱满而又充实,追求一种平面感和装饰性。

第五,画面文字狱图像交插结构,互为映衬和补充,具有叙事和记录作用。 5. 埃及神殿建筑的基本特点?

一是与山崖连成一体,形成建筑与环境的统一。

二是巨大的柱廊与柱厅结构,使陵墓建筑的神秘性和空间感结合,造成一种慑人心魂的威力。

三是宽大的平台与直长的通道交互布局,使陵墓显得森严而庄重。 四是威严的塔门与高大的方尖碑呼应,使陵墓的精神气质更为严峻。 6. 古希腊美术之所以繁荣的前提条件?

(1)、高尚的社会理想是其艺术繁荣的首要条件。 (2)、古希腊民族所具有的开放精神和进取意识,成为其艺术繁荣的内在动因。 (3)、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古希腊艺术的繁荣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 (4)、古希腊神话是希腊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的理性思索,充满着浪漫的哲学观念和历史精神,是古希腊艺术植根的深厚的文化土壤。 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就是在这种条件和动因下,繁荣发展为举世瞩目的艺术巅峰的,期间经由了稚拙的荷马时期,风格形成的古风时期,成熟的古典时期和扩散的希腊化时期,这是一个完整的吸收,确立和传播的艺术发展过程。

7. 简述古希腊建筑中的三种柱式及特点?(古希腊神庙建筑的三种风格?) 古希腊神庙建筑的三种柱式有:(一)、多利克柱式 (二)、爱奥尼亚柱式 (三)、科林斯柱式。 (一)、多利克柱式:柱头结构单纯,造型朴实无华,由方形柱冠和双曲线柱颈组成,没有繁琐装饰,柱身直接立在基坛上,虽无柱础,却也显得坚实稳重。多利克柱式表现出极为粗犷而豪放,雄伟而严峻的美学品格。 (二)、爱奥尼亚柱式则表现出优美典雅,精巧华丽的品格,富有女性的柔和之美,最为明显的特征是柱头有涡卷形装饰,有左右两个涡卷的单式柱头,也有四周都带涡卷的复式柱头,华丽灵巧而富有动感。其次是柱体修长挺拔,柱身凹槽细密圆润,且柱身上下直径比例明显缩小,匀称平直。再就是柱子底部圆鼓形的多层柱础装饰,并且檐板有连续的浮雕饰带。 (三)、科林斯柱式,它主要的特征是柱头装饰华丽,柱体细长挺拔,柱头由两排毛茛叶饰,每排8片,其上又伸出8支花茎,并拖出涡卷形花蕊,显得十分富贵雅致,形如一只盛满鲜花的篮子。 8.后现代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首先,后现代主义美术关注社会现实与大众生活,试图超越艺术的纯审美范畴,拓展出更为社会化,生活化的视野,打破生活与艺术的界限,填平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鸿沟。

其次,后现代主义美术强调普遍性意义和共性原则,注重多学科的联构与融汇,反对单纯强调艺术个性与形成风格的现代主义倾向。

第三,后现代主义美术认为艺术的终极结构是行为的状态,与观念的阐释。 第四,后现代主义美术对工业科技成果介入艺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尤其对大众传播媒介,高科技和信息化功能,机械工业产品等情有独钟,常以此来扩大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 8. 现代主义美术的特征?

首先,对传统美术表现出彻底的决裂和否定态度。 其次,现代主义美术具有十分顽强的自我表现意识。

第三,着实使美术的发展有了更为多维的向度与更为多元的取向。

第四,强调艺术的独立性,为艺术而艺术,远离社会现实与客观自然。强调艺术家的独立性和创作自由,试图建立远离社会与自然地象牙塔。 9. 印象主义的特点?

首先,印象主义画家不太注重作品的社会内容,也不注重情节的表现,主张对景写生,大都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及景物中选材,城市的底层生活及乡村的田园风光等都成为其描绘的对象。

另外,在艺术的形式语言上,由于对光与色的关注,而表现出新颖的创意。他们把光视为绘画的主人,借用自然科学中的光学理论,对色彩进行分析,运用

跃动的笔触。鲜润的色块组成色彩斑驳的画面,不注重形的塑造,轮廓模糊,很少有肯定的线,但注重内在感受与直观印象的表现,尤其在风景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0. 现代主义雕塑主要有那些特点?

其一,现代雕塑在精神上与传统雕塑相悖反,注重艺术家的自我表现意识和综合设计观念,由传统的古典写实主义以再现客观物象、摹拟自然情境为原则,而逐渐深入到对物象的本质结构,自然地形式构成为规律的探索。

其二,现代雕塑在造型观念上的变革,是从本质地理解形体结构规律出发,注重体面关系的主观强化,以及内部构造的直接呈现和表现。

其三,现代雕塑对材料的应用,突破了此前传统雕塑仅限于木、石、青铜等材料的局限,而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扩展到对纸、尼龙、布及其他工业机械等现成品的直接利用上。

另外,现代雕塑对空间的理解,已不再仅浓缩于雕塑本身对空间的占有,而扩展到雕塑与环境同一的整体而宏观角度。

所以,现代雕塑在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工业环境的有机结合中,拓展了雕塑本质存在的理性精神和文化意义。正是由于上述特征,现代雕塑无论在精神意识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明确了它在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中的存在与位置,由此也丰富了它的艺术价值含量和社会客观影响。

三、回答下列问题(1~5题2009年考过):

1.第一件波普艺术品是什么? (理查德·汉密贝顿1956年创作的《是什么使得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

2.古希腊神话中的什么观念使古希腊艺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艺术? (“神人同形,同性”)

3.达利属于20世纪哪个现代主义美术流派? (超现实主义) 4.德国表现主义社团主要有哪两个? (“桥社”和“青骑士社”)

5.罗可可绘画是哪个时期、哪个国家的艺术现象? (18世纪法国美术)

(以下1~5题2008年考过):

1.《红黄蓝构图》的创作者是谁? (蒙德里安)

2.以写实的手法,力图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并表现出某些本质方面来。这是19世纪法国美术中哪个美术流派的特征?

3.马蒂斯属于20世纪哪个现代主义美术流派? (野兽主义) 4.古埃及雕塑最主要的程式化风格特征是什么? 5.外部装饰多为浮雕和高浮雕以及各种矢状结构,内容装饰主要是布满墙面和肋架间的彩色玻璃窗。这是中世纪哪种教堂建筑样式的装饰特征? (哥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av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