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过程性评价方案

更新时间:2023-04-17 04:1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 .

. .

珊溪镇小三年级上册语文过程性评价方案

三(3):夏彬妹

一、指导思想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及时有效地促使教学效果的反馈,使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本着新《课标》的精神和《课改纲要》的思想和要求,我制定了语文过程性评价方案,倡导用有效的评价方式来鼓励学生,关注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

二、评价对象

三年级(3)班学生

三、评价原则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的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与不足,并提出建议。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重视定性评价(赏识性原则)

在学生学习语文的日常生活中,以赏识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成长中的行为和心理变化,教师和家长应给予积极、理解、欣赏、关注的态度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个性发展处于优势的群体,给予积极地评价,促使学生在更多地方面发展;对于某些方面处于弱势的群体,更要给予关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其主动参与评价。

3.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评价相结合(多元化原则)。

考试只是课程评价的一种方式,本方案将探求将考试与其他评价方式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改变笔试作为唯一的考试手段,过分注重量化的局面。评价的主.

word . .

. . .

. .

体由教师发展到教师、学生、伙伴、家长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4.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本阶段的知识结构,抓重点,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系统性原则)。

评价将采用平时评价、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将评价的发展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平时评价与《小学生素质报告单》的终结性评价结合,避免出现两层皮的现象。

1.鼓励性原则: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排队或区分好坏,而是为了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改进学生的学习,增进教学的反思,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2.发展性原则:评价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学生,促进发展。评价内容要全面,评价方式要多样,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要。

3.公平性原则:任何工作只有在公平的情况下才能做到真实有效,评价的公平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活动能否积极有序地开展。

4.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不仅要关注形成性评价,还要关注过程性评价,也就是把考试评价和其他评价方法(如平时的观察、记录等)有机结合起来。

四、评价内容

1.识字:评价学生是否喜欢学习汉字,主动学习汉字;是否正确认读教材要求认识的生字;评价课外识字量的大小。

2.写字:评价学生坐位姿势握笔方法是否正确,能否做到书写规范、结构合理,卷面整洁。

3.口语交际:评价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否能流利跟别人进行交流。

4.课外阅读: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是否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5.综合实践:评价学生是否肯动手、动脑、收集资料等主观能动性和能力。

6.作业:评价学生是否按时、主动完成作业及作业的完成质量,是否主动订正作业。

7.单元书面检测

.

word . .

. . .

. .

五、评价方法

1.评价周期:每个单元评价一次。

2.评价方式:评价采用等级制,分三级分别为:★★★、★★、★。

3.评价标准:

.

word . .

. . .

. .

.

word . .

. . .

. .

.

word .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ln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