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吃对治汇总

更新时间:2023-12-08 11: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贪吃对治汇总

是人有贪吃的种子,而使我们对一件没有什么意义的事而起反应,贴上好吃的标签。念念不住、本无实体,乱起乱灭,没有实法可得。与虚妄的东西较劲,恰恰说明佛理不透。把注意力放在“不论什么理由都不能生贪心”这个道理。

一切是考验,看你怎么办?睹面若不识,须再从头炼!

每贪吃一口,习气就在这种行为的重复中得到强化。以后戒除更难,生生世世跟着你。贪欲心的本性是始终无法得到满足,越享受欲乐越会增上。

饮食无度者饥渴咽病报,宿食难消,活不到本命,折磨心灵,且障圣道、增长睡眠和淫心。饮食八分饱即可。十分饱已不养人,十二分饱则伤脏腑。这一口菜还不允许分别好坏。饮食控制不了,就没有定力。你吃饭时就可以证道。甚至你吃饭就可以成佛。你可能这饭还没吃完,就成就了。如果你不懂这个方法,你吃饭就堕落,结果可能下地狱,或是去当畜牲了。虽然披着人皮,心里已经是畜牲了,贪著已经使你种下这个种子了。

当时心中差点就被转了!那一瞬间,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很难忍住似的,心里很难割舍,严重关注不情愿的感觉,绝不留后路!

我们生起恶念时,当不让它流露于言行,这样烦恼就不会增上,恶心也不会转为恶行。坚持如树安住一段时间后,这类烦恼自然也就会消失。

贪一点都有无穷后患,相当于开了口子,以后就发展壮大。非理作意再三生起后,相续中的贪心就会象大海中的波浪一样重重无尽,不可抑制。所以必须一开始就觉察到贪吃后马上就转化为佛号或咒语,或升起对治之心和觉察之心,不给第二念机会,不被境界所转,不被习气所转,不被妄想所转,有念皆是邪,无念是正念。

一、智慧:

大宝积经云,文殊菩萨告善住天子言:若人一心专精自守,贪欲心发,即应觉知,方便散除,还令寂静。云何散除?应作是念:此是空,此是不净,求此欲心生处灭处,从何而来,去至何所,是中谁染,谁受染者,谁为染法;如是观时,不见能染,不见所染,不见染事,以不见故,则无有取,以不取故,则无有舍,以不舍故,则无有爱,不舍不爱,则名离欲,寂静涅槃也---念佛三昧宝王论

食物本来无所谓好吃不好吃,它们只是种种滋味而已。种种滋味通过舌头形成舌识,是人的分别意识心将其贴上“好吃”的标签。是人的内心有贪吃的种子,而使我们对一件没有什么意义的事而起反应,贴上好吃的标签。如果内心没有这个污染的种子,那么食物只是不同的滋味而已,除此就什么也不是了。如果没有这个种子,食物根本就无所谓好吃不好吃--因为你内心根本就与滋味不搭嘎

贪吃之习气本来无根,念念不住、本无实体的道理。 贪吃心只是尘境之一,它根本没有自己的体性,是空的,是灰尘,是乌云,它不能永远遮日。只要我放

1

下贪吃的妄想,不随其转就足够了,这就是真正的正念升起了。不能把贪吃之心当成敌人去对立,对立反而强化了它的存在,把贪吃心当成实有了。平时则总是观察其起灭(这本身就是默认贪心的存在),甚至故意观察自己是否在某种情况下能否不升起贪心,总想打败贪心(如此则造成对待对立),加重了与习气的对立对待,反而不能化解贪心。须知贪心本来就是无本的,只是种子所生的现行而已,乱起乱灭,没有实法可得。与虚妄的东西较劲,恰恰说明佛理不透。对贪心的对治,也必须站在这个角度。贪心皆从因缘力故而得生起。而是因缘念念不住犹如电光,念念不可得,另外从根本上说,则是对这个本来没有我的自我的执着,让一切习气都升起了。

一切是考验,看你怎么办?睹面若不识,须再从头炼!要是过关了,那就是又进步了一个大台阶。成则是鲤鱼跳龙门,不成那就浪费这个机会了,只有待下回分解。下次再起贪吃之心的时候希望自己能够想到这个道理!

诸心皆是非心,贪心来了,不能把注意力放在看着贪心的起灭上,不应该有除灭贪心的想法,不能观察贪心的起灭,而可以把注意力引导在“不论什么理由都不能生贪心”这个道理上,转到观察贪心过患上。贪心发作了就把注意力引导过来,不随着贪心走

贪吃的强大,在于你每一次的随顺。每贪吃一口,习气就在这种行为的重复中得到强化。每少吃一口,下一次对治贪吃就变得稍为容易些了。只有经历无数次的重复、训练后贪吃的心才会逐渐形成拐点,慢慢变得易于控制了。如果随顺自己习气,以后要改这个毛病只能更费力,而且多生多世跟随你。一旦你改正过来,那么好的习惯也多生多世跟随你。两种情况一对比,差别天地般不同。

对某物有一点贪念而不加忏悔,这贪念就成为下一个贪念妄想的根子,只要你稍微不注意它就继续发展扩大,如同种子发展成小树苗,再继续发展成大树。有一点小种子,你稍微不谨慎,它就会发展壮大,不可以有半点马虎

从贪吃的起因与过程上分析,都是毫无主体的,并没有一个人在主宰它,只是由于因缘条件具足,贪吃自发地生起。从贪吃的起因去分析,因缘聚合时,人们内心虽然不想生贪吃,但是对一般的凡夫来说,往往无法自主,贪吃会自然地爆发起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即使你不去作意当如何如何生起贪吃,没有这种主动的心理预设过程,贪吃也会自动地生起。大家去细细观察自己贪吃的原因、过程,也就会发现:这些只是一个习惯的执着过程,并非有我们自主的力量。

2

因此,我们应该明白,贪吃是因缘假合而起的法,它没有主人,不存在任何主体、实体,只是观待无明习气才有这类烦恼的起现

二、身体:

吃的太多,类似于生炉子添太多煤,煤太多就把火压住了,火就没法烧的正常。所以如果通通炉子,上下畅通而且煤也不添太多,火势就正常了。人也如此。

饮食八分饱即可。十分饱已不养人,十二分饱则伤脏腑(大意)---印光法师

不论从世间法对自己的身体来讲,还是出世间对道业来讲,我都没有退路。一旦给自己开个小口子,等待我的仍然是过去那种钝刀割肉般的痛苦。决心是我唯一的希望。退缩?想都别想。

多想想地藏经饮食无度者饥渴咽病报,对健康的不利,对心灵的折磨,难道这点事都控制不了?还使身体宿食难消,使人不能活到本应活到的岁数。一点口腹之欲,将要以失去健康为代价换来。且贪吃障碍圣道、增长睡眠和淫心,过恶无穷。要想佛法有进步,必须从这些地方做起。如此反复思索其过患,考虑其因果,则贪吃之心自然慢慢消退。

疾病以减食为汤药。瑜珈里面也提倡减食,每隔一段时间断食,是非常非常非常有道理,也非常非常非常有好处。

三、妙祥和尚开示:

这一口菜还不允许分别好和坏,说豆腐好吃白菜不好吃呀,还得控制这个念头,不让它分别,包括咸呀淡呀,也不要它分别。或是想一会还有什么菜,这都不去想,把念头控制到这个程度,这才达到不分别...

为什么在饮食上要这么下功夫,因为控制饮食,就是在增加定力。如果饮食控制不了,你就没有定力,就起心动念,所以说这个提木叉戒是非常重要的,它叫我们随时都要增加定力。人们最难控制的就是饮食,而且不能很快的做到,我们在修行中,这个饮食一定要十分注意。所以说这个依教奉行就是最难做的一件事情,也是最好的一个办法,一个法门。而且不管我们有多大的嗔恨心,它都能制服住,而且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嗔恨心起来时,能够依教奉行,马上就会把境界转了...

如果你不分别,你今天早上连想都不想,我也不想今天吃什么东西,也不贪这个味道,等你乞食的时候,乞到的食物都是你平时正想正需要的食物。所以说通过这个,法界上就可以看出因果,你不分别的好处和功德,马上就人天供养你,如果你一分别,人天就不供养你。一样啊,我们现在平时吃饭,虽然是有,你如果一分别,这食物马上就不清净,就可能变成毒药,如果你不分别,这个食物就可能变成甘露,因为这个食物现前了我们没有慧眼,观察不到。所以佛说,以法为食,以禅悦为食,这才是真正的食物。你这一关做不到,怎么能得到法呀,而且吃饭这一关,必须得忍受,不能吃好,求方便...

3

我们光明白这些道理还不够,要认真去做,你不做,妄想就破不了。你不和它俩斗,就破不了妄想。比如说吃饭,这口饭不应该吃,你吃下去了,并不是物质,吃下的是无明、是烦恼、是习气,所以说,贪吃一口,便会堕落地狱。摄心首先应该从这个入手。我们知道眼前的一切都是妄想所化,就应该同它斗。除了佛规定,允许我们用的,我们用;不允许我们用的,不能用!不能有半点儿贪着之心,你这才能修道,这才能真正的去念佛和摄心。摄心不光是你这个念头的问题,包括一切都要克服的,都要远离的,这才能摄心...

所谓的利用就是克服它不被它所转,并通过它来证佛道...如果你处理好了,也可以说,你吃饭时就可以证道。甚至你吃饭就可以成佛。你可能这饭还没吃完,就成就了。如果你不懂这个方法,你吃饭就堕落,结果可能下地狱,或是去当畜牲了。虽然披着人皮,心里已经是畜牲了,贪著已经使你种下这个种子了。如果你要处理好虽然你现在是个凡夫身,但是马上可以成为圣人。吃饭,进去是凡夫,吃完饭出来则是圣人,这多殊胜呀!就这么大,这么快!所以我们一定要把饮食处理好,所以佛制在饮食上没有开缘,而且不能自己想尽办法开缘,那都不行。得克服困难,忍饥挨饿,所谓的忍饥挨饿就是克服习气。只有这样,才能证佛道,所以利和贪著决不是佛法,必须克服利和贪著我们才会成就的... 佛法止恶不止善,我们用善来对付恶。另外我们不别众食,本身就是产生定力,本身就是不分别心的一个。所以说我们念佛怎么念,修行坐禅怎么修,就这么修。这就是禅,这就是念佛。不懂这个,我们就没法修。虽然我们平时念佛念了几个小时,但几个小时之外又贪心了,就不行了,所以老不相应。所以说,有的人说我怎么老不开悟?你吃饭老是自私自利,所以说永远不会开悟的。只有无私的人才能证到无我

四、规矩/放逸、对治:

吃饭前、喝水前、吃新鲜的水果前,心里想:今以此饭供养十方世界诸觉者、众生和饿鬼,然后自己再吃

吃饭之前十分钟先观心,然后看本文,且发心一定要真实,决不能敷衍马虎。

10:45分以后开始吃,在11:45分之前结束。日中一食,过午不食。早晨不吃

准备吃的时候,尤其要小心,仔细观察起心动念(比如盼望、高兴等)是否被境界所转。尤其是好吃的东西,只要想到这是好吃的这一念,就被境界所转。所以要时时警醒,刻刻留意

只许九分饱。以后逐渐减到八分

吃的时候必须单独吃,这样可以严格观心 按照妙祥和尚开示来吃,不女人吃

贪吃的时候只有一个对治方法,不被境界所转!如此就是正念,否则用分别心想各种理由,反而容易更添乱,而且也不是彻底的对治方法

4

虽然在凡夫阶段,这种烦恼心念有时无法压制,但在它想流露于言表时,要坚决地制止住。一个有智慧的人,决不会让内心烦恼付诸实行,龙树菩萨也说过:“心里的烦恼,智者和愚者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但智者不会将它表露于言行,以此而很少造成不良后果。”我们生起恶念时,当力持对治,不让它轻易流露于言行,这样烦恼就不会增上,恶心也不会转为恶行。坚持如树安住一段时间后,这类烦恼自然也就会消失----入菩萨行广释

一有问题,一旦发觉退步迹象就写博客,不怕重复,写一次这股劲多少就能好一点,如果它持续的来我就持续的写,直到情况好转。目的是把问题暴露,提醒自己,观照自己,如同僧人诵戒一样,我要进行长期的斗争,尤其是在不情愿的时候更是可能取得最大进步的时候!写出来以后就加深一点印象,让自己更警醒。以后随时看看,不一定那次偶尔看到,就入心了。

吃东西前争取先在博客上写下自己的心态,可以更好地观察,增加正念。不能有片刻放松和马虎,正如所谓:此事如在冰棱上走,剑刃上行,动辄丧身失命,诚毫厘之差,千里之谬,非儿戏也

刚才吃饭时间,本来已经吃完了就不该吃了,可因为贪心一看时间没到,就想再吃一块糖吧!结果把糖放进嘴里就明白了,我又种了一颗放逸的种子。这可了不得,这就是因,将来会有果的,种子虽小,能成大树。以后一定注意不能再这样!就是应该对贪吃连一念都要严防,如果不情愿,正是下手处。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住自己。一念贪吃,就是一念放逸的种子,这可不行啊!

自己的控制又有所放松,于是吃的时候很多地方又开始不守规矩了,不仅吃的时候很兴奋、贪着滋味,而且吃的过多,已经超出饱的范围而是吃撑了。有的时候吃了点好吃的还被其所转,又给自己找借口多吃点。吃的时候也不是按顺序从眼前吃起。种种都是放逸,种种都是不守规矩。所以要写出来,不能被这放逸、贪吃的习气所转

最近对贪吃的决心有所下降,内心里缺乏坚定的力量做支撑了,所以很容易被境界所转,被好吃的东西所转。各方面的管束都不够严格,放逸、随顺的多了。得再看看妙祥和尚的开示了,否则又要完蛋了。贪吃这个口子可不能开,否则就是大爆发了。即使一时未能做的好,也不能全盘放弃,而是能做多少做多少。

观心,随时观察自己内心的贪吃之心。

但这股持戒之心已经变得不那么坚定了,甚至刚才还想吃点别的吧,少吃一口没什么,当时心中差点就被转了!看来又不精进、又没决心、发心又有点退了,没保持住那种清凉的定力

其实这种退步其由来也渐矣。最近这几天,时间快到的时候心就开始高兴了,心想快开饭了真高兴!吃饭的时候也不是随时观心那种严格要求自己,一旦要求自己严格点内心都是好大不情愿,因为隔断了自己的贪的机会了。今天中午

5

吃完饭就不应该吃别的了,可我还是给自己开口子吃了点零食。可是我们就是应该和不情愿做斗争的!

真想过关,唯一的就是你的气魄、决心,不给自己留一点点后路,决绝到无情。只要你留一点点退路,这一点点退路就会慢慢发展扩大,最终吞噬你。比如吃吧,就是过午不食,打死不开缘,宁死不后退半步,只有这样你才能过关。淫欲的习气更厉害,但道理相同。

只有宁可饿死也不破戒这股劲,你才能克服习气。除习气如同对抗四十里逆流,必须全力以赴不能给自己留后手留尾巴,任何借口都不行。你真的能宁肯死也不破戒吗?真肯的话,护戒也不难,除习气也不难了。

还有持戒的漏洞,还有小缝隙。一点小缝隙最终都可能发展壮大到让你重新崩溃的地步,必须对这种小处做最严重的重视!防微杜渐,不能有万分之一的马虎!

颜回的不贰过,我想就在其气魄、决心上。只有如此,才能做到不贰过。所以才造就其白壁无暇的品质

干脆利落,手起刀落,截流而过,决不留活口。决不说我\尽量\如何如何,而是我\就是\如何如何。不留任何余地。对错误的心理&行为,就是一句话:想都别想。

比如现在要我说这样绝情地断贪吃,心理还是相当舍不得,这是因为对贪吃危害认识不足,更本质的原因是心里本来就不够清静,没有多少清凉,换句话说无念为正念也做的很不到位,所以定力不足就为境所牵为欲贪所牵,心里很难割舍。此时如果痛下决心,对贪吃的心想都不想,绝不动第二个念头,到这么坚决的话,那么很快定力增长,再克服习气就更容易了。如此就是良性循环了。 这篇文章很重要,我要常看常提醒自己。决心啊,决心,是修行人的命根子。 留一点小缝,习气就顺着长大要突破你设的防线。不过这次即使被突破我也不会全盘崩溃放弃的。

心理状态又是七上八下的,我要做的是不被境界所转,不被习气所转,不被妄想所转。有念皆是邪,无念是正念。仅此一句就是对治的无上良方。 今早、今晚的两次失败,都是在小处给自己开了个小口子,稍微一松劲,排山倒海的巨浪就打过来了。正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点小借口都不能给自己,否则就完蛋了。下次即使自己一开始没有守住阵地,也不能采取这种崩溃的方式放弃防守,应该有计划地撤退,转移阵地。如佛开示波斯匿王关于改变习惯的教诫,也是一点一点进步的。

话说回来,这些贪吃的妄想一直打,是因为心里贪恋味道,不肯放舍。而且自己不能决断过午不食,于是贪吃的心就有机可乘了。如果自己决断心强,坚定

6

地过午不食,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贪吃的妄想了。但为什么自己想到过午不食的时候相当不情愿?

屡教不改,心中还在惦记着。刚按下去,不一会又浮起来。好在一切妄想本来不真实,乌云不能永远遮日,从本质上我是无法输掉赌局的,哈!

肚子又有点空了,于是心里又不安起来,打妄想再吃点吧!再吃一个苹果!或者别的什么!又来劲了。既然写博客能帮助我克服这些心理,那么你来一次我就争取写一次,持续不断地和你做斗争。看看我需要多久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心里的正念稍微上升了点了,稍微好点了。不要被境界所转,不要被食物所转。

注意吃的时候随时要求摄住舌根不动妄念不被境界所转,这些都是我能够做到的啊?为什么就是不肯去做呢? 严重关注不情愿的感觉,把这个感觉作为重中之重来观察。还有就是不能给自己留后路!

这两天又有点贪吃,尤其昨晚贪吃之心比较强烈,我就念地藏菩萨圣号对治,一旦起了贪吃之心,就把注意力放在圣号上,很有效,于是就不怎么想吃了。不行就念准提咒,此咒很威猛,曾经有一次贪吃就念此咒很灵验的(心里又来劲想吃东西了。这次拟严格诵咒对治,严格诵咒没空打妄想,看你贪吃之心从何处升起。种种方便种种法门对治习气。补记:刚才出去经行了一个多小时,口诵心闻,回来时心已经不怎么贪吃了,效果很好)

由于坚持到今早没吃东西,所以自己对自己满意了,然后就有点放松了要求,心想坚持到今早了,那么就可以犒劳自己一下子了。所以佛事活动完成后,就到厨房大吃大喝,一切规矩都置之脑后,吃起来也基本先挑好的吃了,次序都乱了,而且对分别心也没有怎么关注,能比较明显地分别出味道来了,吃的时候还好像有点女人吃那种品尝味道的感觉。总之,一切都放逸了。

为什么每次贪吃的时候我都很难保持正念呢?好像很难坚持住不吃,心里总是跃跃欲试想吃的样子。习气太重了,恐怕就是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吧?写写博客让自己清醒些,增加点正念,稍微好点,希望这次能够成功地坚持到明天早晨。 现在心态上的贪吃稍微能够控制了,但依然有种粘连不舍的感觉,真奇怪自己的正念哪去了,怎么没有那种斩钉截铁的精神呢?

想到厨房的花生了,对我的吸引力真大,很想去吃。但还是忍住了。那一瞬间,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很难忍住似的,那股力量真的很大。而我当时几乎是没有什么坚定的力量抗拒它,几乎是就要去吃了。记得有一个偈子,学道须是铁汉,著手心头便判。直趣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这种气派我是做不来的。我的判断是,定力不足,不能忍辱(能忍就是增加定力的过程,能不吃就是忍)。定力不足和被外界所转是一个意思,定力不足必然容易被外界所转,容易被外界所转必然定力不足。 我所认识到的饭前供养的意义:

7

我以前看到佛法资料中说应该供养自己的觉悟老师(佛)和尊敬的人,可以如幻供养,不一定买实际物品,比如吃饭前、喝水前、吃新鲜的水果前,可以增加自己的福田,我就开始如法去做,刚开始我想这个如幻供养有什么用呢,一个幻化的东西能起什么作用,我半信半疑,试试看,每次吃饭前我就心里想:今以此饭供养十方世界诸觉者、众生和饿鬼,然后自己再吃...等再用力去咬时,我突然想到其实越是自己特别饥饿时、越是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越应该想到供养给诸位觉者和天下吃不到这种美食的众生,不能光想着满足自己的欲望。就这样练习了半年多,总算基本养成了习惯,饭前、饮水前、吃水果前,通过这半年多的供养练习,我真的有一些收获:

首先,饭前供养使自己改变了狼吞虎咽的习惯,改变了贪吃的习惯。以前我吃饭遇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那真是恨不得一下子全部装到自己的肚子里,往往直到吃的饭顶到嗓门才算罢休,吃的自己身体发胖,动则气喘,我还年轻,我的父亲和哥哥都是这个毛病,结果他们两个都是腆个大将军肚,连猫腰都费劲,我父亲经常体重在200斤左右,过年,肉食丰富时可以达到210斤。因为吃饭前先想到了觉者和众生,尤其是想到那些千万年连涕唾也吃不上的众生,还有那非洲饥饿的儿童,我的慈悲心就生了出来,自己恨不得真的把自己吃的饭分给他们,自己对自己最喜欢最贪恋的好吃的那种欲望和贪心以及占有欲也就大大降低了...我经常在我的侄女们挑食时告诉他们,你们每天在吃饭前应该想到每年有很多的儿童死于饥饿,比如非洲灾区。所以吃饭前应该想到他们,让他们先吃,他们什么都吃不上,你们不应该挑食啊!我的侄女们经常听到这些时,看着自己的碗害羞的笑了。我建议让我们所有的孩子在吃饭前都学会供养,让他们从小培养一个为了全世界众生而努力的悲心,这样我们的未来才会更美好!...

编者按:如幻供养,即运心供养,《佛学大词典》:“【运心供养】??但于心中起供养之思,而不现于事实。亦即心中兴起至诚之供养想。”《悉地经·卷中》:“有四供养??四但运心??此善品中,随方应作,或复长时供养中,最无过运心。如世尊说,诸法行中,心为其首。”

8

宣化上人:如何克服贪吃好睡的习性

问:为什么会打瞌睡?

上人:没有精神就会打瞌睡,大概睡眠不足。男的想女的,出家人想吃的,晚上睡不着就会打瞌睡了。这没什么,很简单。

出家人每天只吃一餐,太胡闹了。

上人:吃得愈多,欲念也生得愈多。

问:请问上人应该如何用方便法控制克服淫欲心、恐惧心、怀疑心?

上人:不吃肉、不吃葱、不吃蒜,不吃一切刺激性的东西,观想“是男子皆是我父,是女子皆是我母”,这样一想,淫欲心也不会生了。

问:少欲知足,少欲怎么可以知足呢?这个怎么可以说能够真正满足呢?

上人:你没有欲了,你就没有贪心了,没有贪心就知足了嘛!你为什么不满足?就是因为有贪心,贪就是贪欲。

问:怎么要断欲、要断欲,这个欲愈厉害,强得没有法子控制?

上人:你要想控制,我有一个好办法,你半年不吃东西,一定没有欲念。

问:师父,一天吃一餐在佛经里有没有典故?

上人:佛是吃一餐的。

问:师父鼓不鼓励我们只吃一餐?

上人:我不鼓励。跟着我出家的人,一定要吃一餐,但是过了六十岁以后我也不管,年纪老了可以方便;年轻人跟我出家,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吃一餐。

问:如何克服好吃又好睡的习性?

9

上人:不吃饭!不吃饭就不睡觉了。你少吃就少睡;吃得多就睡得多。

问:如何消掉贪吃及贪美食的恶习?

上人:你不吃就消掉了嘛!

一九八五年圣城办难民中心,接济中南半岛的难民。许多难民小孩当初在集中营没东西吃,来到圣城看到这么多吃的东西就开始浪费,吃饭时把食物掉得满地。有一次被上人看到,上人走过去,把掉在地上的食物捡起来吃,一句话也没说。从那天起,再也没有小孩乱丢食物了。

上人在金山寺斋堂用斋,有些弟子纷纷拿一些珍品补品,希望上人能食用,没想到上人碰都没碰。

有个小孩拿了一个苹果给上人。

上人:这是你的吗?

小孩:是的。

那顿饭上人就只吃那个苹果。

问:一餐是有多大?

上人:看你和谁说。和小孩子说是吃得很多,要是和大人说是吃得不一定多,或者比别人都少一点。你告诉他们我每天吃多少。翻译者:基本上一碗水煮蔬菜,他不吃油盐,或者吃一碗饭,或者吃馒头,几片水果。

上人:我的弟子一天吃一餐,我因为做师父的,和弟子也一天吃一餐,觉得很惭愧,觉得吃得对不起徒弟,所以两天、三天吃一餐也不一定的。

问:修道??

上人:修道很容易,对不对?每天吃八分饱,不要涨爆了肚子。要很自然,恒持中道!

问:怎么样可以不饿?

上人:气足就不饿。你气要充足了,你就几天不吃饭,也没有什么问题的,讲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o3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