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考试复习资料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06 03: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施工考试复习

三 、做图(10分)

例题:P406(注意:一定会用到虚工作,记得跟节点编号) 1)【例1】: 已知某工程分四个施工段(m=4),施工过程有砌砖、支模扳、绑钢筋和浇砼

(n=4,以A、B、C、D表示),试以施工段分层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解】: 绘制步骤如下:

1、以第一施工段为第一层,依次安排各工作投入施工,注意最后一个工作作竖直折线,并且从右向左竖向连(n-2)个(本例为两个)虚工作,箭头在同一水平线上,作为第二施工段(或第二层)的水平位置,见下图。

2、在每个竖向箭头下设节点,并在每个节点的左方增设新节点,增设新节点与原节点之间用水平虚工作相连;然后再依次连接第二施工段(或第二层)的实工作,并标注工作名称。竖向虚工序和水平向虚工作都是为了保证将不发生逻辑关系的工作断开,将发生逻辑关系的工作相连接,见下图。

3、由第二施工段(或第二层)的增设节点出发,从右至左竖向作(n-2)个虚工作(见下图),完成第二施工段的绘图。

4、重复以上步骤,可完成所有中间施工段(或中间施工层)的工作逻辑关系。

最后施工段(或施工层)的作法:在第三施工段的竖向箭头下设节点,然后从第三段左侧节点开始,依次用实工作连接作为收尾。见下页图。

5、检验虚工作个数Z。

Z=(m-1) ×(n-2)+(n-1) ×(m-2)=2× (m×n+2)-3× (m+n)

2)【例2】:已知一网络图中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表,试画出其双代号网络图。

某网络图中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工作名称 A B C D E F G H

紧前工作

-

A

B

B

B

DE

CE

FG

解:1)先确定紧后工作

工作 紧前工作 紧后工作

A - B

B A CDE

C B G

D B F

E B FG

F DE H

G CE H

H FG -

2)然后依紧后工作关系直接画草图,最后整理成图

四 计算题(50分,每题10分) 1、土方量计算

例:某工程基础(地下室)外围尺寸35m×20m,埋深4.5m,为满足施工要求,基坑底面尺寸在基础外每侧留0.6m宽的工作面。基坑长边按1:0.5放坡,短边的放坡系数为0.33。已知土的可松性系数Ks=1.25,Ks/=1.05。试计算: (1).基坑开挖土方量;

(2).现场留做回填土的土方量;

(3).如现场多余的土用6m3 的自卸车外运,应安排多少车次。 解:(1)计算基坑开挖土方量,该土方量指开挖前天然状态的土方量,按拟柱体公式计算: V=h/6(A1+4A0+……+A2),计算时考虑基础外侧工作面。 基坑底面积为:

A1=(35+0.6×2)·(20+0.6×2)=36.2×21.2=767.44(m2) 基坑顶面积为:

A2=(36.2+0.33×4.5×2)·(21.2+0.5×4.5×2)=1006.67(m2) 中截面积为:

A0=【36.2+0.33×(4.5/2)×2】·【21.2+0.5×(4.5/2)×2】=883.71(m2) 所以 V=4.6/6 x(767.44+4×883.71+1006.67)=3981.71(m3)

(2).计算现场留做回填土的土方量,该方量指松散状态下的土方量V2。 基坑回填体积=基坑体积-基础在基坑内的体积=3981.71-(35×20×4.5)=831.71(m3),该体积即是需要用土回填压实的,故应该看成压实状态体积V3,即已知V3求V2。 由Ks=V2/V1 可得到 V2=Ks·V1 ① 同理Ks/=V3/V1可得到 V1=V3/ Ks/ ②

1.25将②式代入①式有 V=V×Ks=831.71×=990.13(m3)23/Ks1.05

3).计算车次,首先需要计算多余的外运土方量V/2

V/2=V×Ks-V2=3981.71×1.25-990.13=3987(m3)

所以,应安排的车次为:

3987 ÷ 6≈665(车次)

2、实验配比与施工换算

例:已知某C20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为:0.61:1:2.54:5.12(水:水泥:砂:石),每

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为310Kg经测定砂的含水率为4%,石子的含水率为2% 。试求: (1)、该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2)、若用JZ250型混凝土搅拌机,试计算每拌制一盘混凝土,各种材料的需用量。 解: (1).已知实验室配合比为:

水:水泥:砂:石子=0.61:1.0:2.54:5.12 每m3的水泥用量为310Kg,w砂=4%,w石子=2%。 所以,施工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子=1.0:2.54(1+4%):5.12(1+2%) (2).每m3换算后的材料用量为: 水泥:C/=C=310Kg

砂:S/砂=310×2.54(1+4%)=818.9 Kg 石子:G/石=310×5.12(1+2%)=1618.9 Kg

水:W/=310×0.61-310×2.54×4%-310×5.12×2%=125.86 Kg 用JZ250型搅拌机,每盘的各种材料用量如下: 水泥: 310×0.25=77.5Kg(取75 Kg一包半) 砂: 818.9×75/310=198.1 Kg 石子: 1618.9 ×75/310391.7Kg 水: 125.86 ×75/310=30.5Kg

3、配筋下料 例:计算(下图)所示钢筋的下料长度。

解:a.外包尺寸=6000-25×2+0.414×(500-25×2)×2 =6322.6mm

b.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值+端部弯钩增长值 =6322.6-0.5×4×18+6.25×18×2 =6511.6mm

重点:

1) 钢筋弯曲量度差值表: 钢筋弯曲角度 量度差值 30° 0.35d 45° 0.5d 60° 0.85d 90° 2.0d 135° 2.5d

2)保护层c的厚度应该符合以下规定:板:10mm; 梁、柱:25mm;

基础:有垫层时35mm,无垫层时70mm;

3)半圆弯钩的增加长度都按6.25 d考虑。 4)弯折角30°:ΔS?(2-3)h?0.268h

h?0.414h 弯折角45°:ΔS?(2-1)弯折角60°: ΔS?(233-133)h?0.57h

4、工期计算:

1)固定节拍流水施工 (例:P384示例1和示例2) (流水步距:K=t)

1、不分层施工:T ○

?(m?n-1)?t?∑tg?Zmax?Cmax??n?K?t-∑tdz

2、分层施工:a、○

mmin?td

b、T?(r?m+n-1)?t?Z1-∑td

2)成倍节拍流水施工(p387 例题3)

1、确定流水步距: k=最大公约数{t1,t2,……tn} ○

2、计算专业施工队数目: bj= ○

tjk

施工队总数:n/=

?bj>n

3、确定每层施工段数目: ○

mminZmax?Cmax??n?K/?td

4、计算工期: ○

T?(r?m+n/-1)?t?Z1-∑td

3)分别流水施工 (p390 例题5)

5、网络图计算 (例:P408)

二、 简答题(15分,每题5分)

1、试述什么是流砂,流砂产生的原因及流砂的防止途径和方法? 1)、流砂:指地下水从砂性土中渗出时,将砂粒带出的现象。 2)、流砂产生原因:当土颗粒失去自重,处于悬浮状态,土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土颗粒能随着渗流的水一起流动。 3)、防止流沙的三大途径:减少或平衡动力水压;设法使动力水压的方向向下;截断地下

水流。

4)、防止流沙的具体措施:枯水期施工;抢挖并抛大石块;设置水帷幕;水下挖土;人工

降低地下水。

2、1)、打桩重锤低击的原因:

重锤低击,这样所得动量大,桩锤对桩头的冲击小,回弹也小,桩头不易被打碎,大部分能量都用于克服桩身与土的摩阻力和桩尖阻力上,故桩很快入土。又由于重锤低击的落距小,因而可提高锤击频率,打桩效率高,对于较密实的土层也能叫容易穿过。 2)、停打标准:

桩端位于一般土层时,以控制桩尖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可作参考;桩端达到坚硬、硬塑的黏性土,中密以上粉土、沙土碎石类土,风化岩时,以贯入度为主,桩尖标高可作参考。贯入度达到而桩尖标高未达到时,应继续锤击3阵,按每阵10击的贯入度不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加以确定,必要时施工控制贯入度应通过试验,与有关部门协调确定。

3、砖墙砌体施工工艺: 抄平放线;摆砖样;立皮数杆;砌筑、勾缝;楼层轴线的引测;

各层标高的控制。

4、模板的七大荷载:

①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dr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