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心理学

更新时间:2023-12-06 03:4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服装心理学复习

1、服装的功能有哪些?

服装具有实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基本需要)、社会(需要适合社会文化环境的要求)、审美(在心里和精神层面上,服装起着美化人的外表、整饰容貌、满足个性化和自我表现)三大功能。

2、试说明服装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服装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服装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即通过对人类的衣着服饰的产生、演变过程中心理活动及行为方式的研究,揭示社会生活中人的衣着心理的特点和规律。

服装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并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美学、消费者心理学等学科有密切关系,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3、服装起源的学说有哪些?

保护学说(生理保护即御寒避暑和心理保护即去邪护符)、羞耻学说、装饰学说(爱美是天性,装饰分为肉体的、附加的、暂时的、永久的,涂色、划痕、疤痕、文身)。

4、分析某一类消费群体的着装动机,如对现今大学生的着装动机进行分析。 ①为吸引异性而装扮 ②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承认 ③显示自己的财富 ④为了得到陌生人好感 ⑤表现自己的个性

⑥跟上流行 (自己编的)

5、什么是个性?个性与服装行为有何关系?

个性,也称人格,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总和。

个性会影响到一个人对服装的选择和穿着行为。有人研究指出,内向性格的人和外向性格的人在穿着方式上有不同特征。有的研究还发现,服装的选择与情绪稳定性和社会适应性有关,包括服装在内的外观常常反映出一个人的自卑

感或优越感,并且有的人为了克服自卑感而采用流行的样式。

6、什么是自我概念?在自我概念形成过程中,人的着装行为有何变化?

自我概念是人们对自己比较稳定的看法,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 (1)生理的自我(前游戏阶段):从自我概产生开始,在意识中服装便是作为与自己的身体密切相关的东西而存在的,这种意识可以一直持续到人的成年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还不能自己选择着装的服装,通常是由双亲,特别是母亲为其选择衣物。这种选择往往反映了母亲期待通过孩子的着装想其他人表明孩子的某些特征,特别是孩子的性别。

(2)社会的自我(游戏阶段):这一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性别角色认同和服装行为间的关系。父母和社会的期待对儿童服装的影响不可忽略。另一方面,特定人物的意见和态度也很重要。他们的地位、威望另儿童渴望得到,儿童开始模仿举止、穿着。一般儿童在此阶段会经历两种社会化的过程:先行的社会化,儿童在游戏中扮演的某些角色,如父亲或母亲,在他将来的生活中也会出现的话,成为先行的社会化;幻想的社会化,服装与外观同样也能提供给儿童各种机会,让他们实现幻想中的行为,扮演在将来的生活中不太可能出现的角色。

(3)心理的自我(竞赛阶段):服装在此成为认同某个团体的重要符号。对于青少年而言,服装所表达的较多是对自我肯定而非否定的一面,但对其中某些人而言,服装确是自卑感的来源。注意他人的服饰,以他人的评价决定自己的衣着打扮。这一时期的少男少女自我认同感、归属和获得承认的意识增强,在衣着上注意与伙伴保持一致,或模范参照群体的穿着方式。心理研究表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衣着服饰受母亲和自己的朋友影响最大,不过母亲的意见会慢慢减弱,新的重要他人的影响越来越大。 7、自我概念、身体的自我概念与人的穿着行为有什么关系?

自我概念与人的着装行为关系:服装具有高度自我表现的性质,与自我概念密切相关。自我概念以服装为媒介向他人传递,从他人的赞赏中获得自我的强化。同时,穿着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服装产生某种内在的体验,对着装者的自我概念起到进一步的强化。可以说,一方面自我概念影响一个人的着装,另一方面,穿着方式本身也反过来强化一个人的自我概念。

8、什么是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如何形成的?

(1)假如一个人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自我概念,他便会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做出判断和评价。

(2)他人的反应:个人评价自己,往往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为参照点。他们心中关于自己的姿态、行为方式、性格等,反映了自我概念的形象性。

社会的比较:一个人不仅从他人的反应中形成自我评价,同时也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与性别、年龄、身份地位类似人或相关群体的成员

认知的协调:自我评价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的反应或盲目地与他人比较,这是由自我概念的相对稳定性决定。当一个人获得关于自己新的信息和自我概念发生冲突时,会产生心理不协调。人们为了维护自我概念的基本部分而尽可能降低不协调感。

9、服装对自尊心和心理安定感的提高有什么作用?

服装是强化自我的重要力量,对一个自尊心和心理安定感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服装还可以用来进行自我保护,某些情况下,当个人的自尊心和心理安定感受到威胁,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采取自我防御机制以解除或降低心里不安感。压抑、合理化、自居作用、投射、升华、补偿。

10、服装在印象形成中有什么作用?

(1)服装和对人的认知:一个人的外观,包括衣着服饰,提供了对人认知的某种线索。心人们常常通过一个人的衣着服饰来判断他的个性、社会地位和角色、经济状况等,从而形成某种印象,并在此基础上相互交往的方式。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自幼就学会根据服装去评价别人,但服装对印象形成的影响对初次见面的人特别重要,随着人们往的深入,服装的作用渐渐减弱。

(2)服装隐含的个性理论:

服装在个性印象形成中的作用,美国服装心理学者的主要研究结果有:

1. 服装对个性认知的影响与内向、外向型性格以及社交性印象(社

交的——非社交的,温和的——冷漠的等)形成有关。

2. 服装对社会适应性的印象,特别是“顾虑性”的印象形成有影响。 3. 服装对特定问题的解决能力,如工作的熟练度、工作的完成能力、

艺术的才能、学业成绩等的印象形成有一定作用。 4. 服装的各种特征通常相互关联综合地促进对个性的认识。 5. 以服装为线索的个性认知是和以其他外观因素(相貌、体形等)

为线索的个性认知结合形成的。

11、什么是人际吸引?服装在人际吸引中的作用?

在对人认知的基础上,被他人所吸引,产生所谓喜欢或喜爱的感情,称为人际吸引。

服装在人际吸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服装(包括相貌、体态等)的魅力性和服装的类似性。(服装魅力性是指一个人的衣着服饰产生的形象对他人的吸引程度;服装的类似性即交往双方服装的接近或相似程度,类似的服装给人以平等、亲切的感觉,能增加人际吸引力。) 12、服装在人际沟通中有哪些功能?

第一印象的传达功能 人际关系的传达功能 情感的表达功能 自我表现功能 印象操作功能

13、利用服装的印象管理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经济条件的制约、社会教养的制约(即修养的制约)、身体状况的制约

14、作为符号的服装在人际交往中传递了哪些信息?

(1)自我同一性:服装与自我认同感有关,即服装是证明自我存在价值的符号

(2)价值:服装与个体价值认同有关,即服装是价值的符号 (3)感情:服装与人的情感、情绪状态有关,即服装是感情的符号 (4)态度:服装与人对社会事物的态度有关,即服装是态度的符号 (5)个性:服装与人的行为倾向有关,即服装是个性的符号 (6)状况:服装与个体的状况有关,即服装是标示特定状况的符号

15、什么是从众?人们为什么会有从众行为?

从众是指在实际存在或假想存在的群体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态度,放弃自己原先的意见,而产生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个体在群体一致性压力下,常会产生从众行为。产生从众的原因,主要是在实际存在的或头脑假想存在的社会或群体的压力作用下,如社会舆论、群体气氛、暗示、时尚等,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促使人们改变了以往的观点和信念,产生符合社会和群体要求的行为。如与大多数人行为、观念不一致,便会受到指责、孤立,从而造成精神、心理上的压力。

(影响从众的因素,信息和规范最基本,群体规范、群体规模、群体凝聚力、群体成员特长)

16、什么是参照群体?参照群体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穿着行为有什么

影响?

参照群体是以群体的看法和价值观作为他或她当前行为的基础,因此,参照群体是个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作为其行为向导而使用的群体,参照群体为评价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提供了一个比较标准。

①获得有益的知识 ②获得回报或者避免惩罚 ③构建。调整和维持自我认同

青少年的偶像情结会促使他们模仿自己心中的崇拜明星的穿着打扮,或其所代言的服饰。

(群体的特征:共同目标、一定结构、一定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参照群体的影响方式:信息性影响、规范性影响、价值表达影响)

17、什么是流行?流行有哪些主要特征?

流行又称时尚,是指一个时期内社会上或某一群体中广为流传的生活方式。它通过社会成员对某一事物的追求,达到身心等多方面的满足。流行的普及性和约束力可使波及到成员感受到压力,以致一致性行为。流行涉及的领域广泛,同时,流行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流行的特征:新奇性、短暂性、普及性、周期性

18、服装流行的心理机制和动机是什么?

首先,流行的产生是个性追求的结果,是人们求新、求异心理的反映; 其次,从流行的社会机能看,它是个体适应群体或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dr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