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生物冲刺必备(三)(必修2)04.doc

更新时间:2023-05-28 17:24: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0高考生物冲刺必备(三)(必修2)04

2010高考冲刺必备---必修2

重难点分析与提升

第三讲

四、变异、

1、不遗传变异和可遗传变异的区别 2、基因重组

(1).概念:在生物体有性生殖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方式:有性生殖(减数分裂)、重组DNA技术(基因工程)。

(3).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重组两种类型: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如图1),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中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如图2)。

图1

2

2010高考生物冲刺必备(三)(必修2)04

(4).意义:产生了新的基因型,大大丰富了变异的来源;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为生物变异提供丰富的来源、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3、基因突变

(1)、概念内涵:DNA分子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外延:基因突变是DNA分子水平上某一个基因内部碱基对种类和数目的变化,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并未改变。

(2)、突变特征:

(3)、突变原因:外在因素诱发,如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也存在自发进行的基因突变,如DNA复制偶尔出现错误等

(4)、基因突变的时期: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的细胞中,一般发生于DNA复制的时候,突变的基因在细胞分裂的间期随DNA的复制而复制,通过细胞分裂而传递给子细胞,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传递给后代,而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可以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传给后代。

(5)、意义:基因突变能产生等位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

(6)、应用:诱变育种 4、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缺失、增添、倒位、易位 (2)、染色体的数量变异

①、染色体组的概念: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要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以下几条:

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②、单倍体与二倍体、多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由配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论含几个染色体组,都称为单倍体。如八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单倍体个体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数一般为奇数,当其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由于同源染色体无法正常联会或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2010高考生物冲刺必备(三)(必修2)04

含奇数倍染色体(如3组染色体的三倍体和单倍体)的个体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5、可遗传变异三种来源的比较

6、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2010高考生物冲刺必备(三)(必修2)04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2010高考生物冲刺必备(三)(必修2)04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解析】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单基因突变可以遗传病,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染色体结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因为近亲婚配的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较非近亲婚配的大大增加,结果双方很可能都是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这们后代隐性遗传病发病风险大大增加;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庭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D错误。 【答案】D 五、进化 1、自然选择学说

(1)、自然选择的因素: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 (2)、自然选择的动力:生存斗争 (3)、自然选择的对象:可遗传变异 (4)、自然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 (5)、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2、现代达尔文进化论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共同进化

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3)生物多样性层次

①遗传多样性:指遗传信息的总和、包括地球上所有动植物、微生物个体的基因。 ②物种多样性: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圈中生态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④生物多样性成因: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 (4)、哈---温定律

使用它时,种群应满足以下5个条件:

种群大;种群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发生;没有新基因加入;没有自然选择。满足上述5个条件的种群即处于遗传平衡。

一对等位基因为A和a,其频率分别为p与q(p+q=1)。

2010高考生物冲刺必备(三)(必修2)04

【例题】(09江苏生物).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

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种群

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D.

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a1和a2,有分别演化

【解析】:本题考查物种形成的知识。A通过地里隔离形成两个种群

出b、c、d三个种群,虽然有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所以A错;由于d是由a1演变而来,所以c与d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对。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产生新的物种,但是产生生殖隔离了的种群,基因频率一定会变化。

a1中的外

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是b和d由于地理隔离存在,所以可能不是同一物种。所以C不对。即使

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只要c和d不存

在生殖隔离他们仍是同一物种。 【答案】:B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nr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