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生命的世界、第2章探索生命复习学案

更新时间:2023-12-06 10:5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连城县初中生物中考复习学案

第一单元 认识生命

第1章 生命的世界、第2章 探索生命

一、考纲要求

1、提出问题:能发现并书面表述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2、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可能的设想。

3、制订计划:拟订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重复多次实验。

4、实施计划:收集可靠的证据、数据,并能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 5、得出结论:用多种方式。来描述现象,分析和判断证据、数据,得出结论。 二、中考考试重点

1、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相同的数据;通过具体的探究实验考查各实验步骤的应用能力。

2、通过对具体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考查生物圈与生态系统的内涵。

三、基础知识检测 1、生物圈: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它包括 的下层、整个 和 的上层。是地球上最大的 。

例1: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类要想长期生存下去,必须利用好有益动物,彻底消灭有害动物 B.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地球表层的生物和生存环境丰富了我们的家园 C. 人类是生物圈中最伟大的生物,有权决定其他生物的生存

D. 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这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2、生物的多样性:

(1) 多样性:生物分为 、 、 、 、 等,它们每个类型又分为很多种。地球上现存已知约250多万种。

(2) 多样性:不同种的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同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也不尽相同(如鱼有金鱼、鲤鱼草鱼等许多不同品种)。

(3) 多样性: 与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地球和 。

例2: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

A. 环境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遗传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1

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包括 、

连城县初中生物中考复习学案

例3:在过去的200多年中,生物学家已经发现、命名和记录了200多万种生物。据科学家估计:在地球上生活过的生物很可能有10亿种左右。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一方面( )

A. 基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遗传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包括 、 、 、 最基本特征) 例3:“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 ) A. 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生物能进行呼吸 例4: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 )

A.生长 B.新陈代谢 C.应激性 D.发育 4、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态因素:指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1) 种内关系:互助与斗争 (2) 种间关系: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 类型 阳光、空气、土壤、温度、湿度等。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蝗虫啃食庄稼;蚁穴溃堤等。

例4、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

A. 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 B. 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C.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 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例5: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最为确切的是( ) A.蚯蚓能增加土壤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生物因素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影响环境 D.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各种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连城县初中生物中考复习学案

5、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1)最早提出“生物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法国学者 。

(2)瑞典的 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被称为“分类学之父”。其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为 。

(3)英国的 建立了生物进化论,巨著《物种起源》。 (4)英国的 最早用实验法发现了血液循环。

(5)美国的 与英国的 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

(6)人类的基因组就是人体细胞内全部DNA的总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进一步破译人体细胞内全部DNA所含的遗传信息。

例6、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A林奈 a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B沃森和克里克 b生物分类系统

C哈维 c 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 D达尔文 d血液循环 6、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及意义: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以 为基础的基础学科。

它是研究生物的 的科学。 7、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等。其中 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最重要方法。

例7、动物学家用望远镜观察鸟类在树上筑巢,并将鸟的行为作详细的记录。这种研究生物行为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描写记录法 8、实验法的一般步骤:

发现并提出问题→ → →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 →得出结论。

例8:下列关于探究活动的基本思路,正确的是( ) A.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B. 作出假设→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C.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作出假设→得出结论 D.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得出结论→作出假设

四、历年中考真题

1.[2009年龙岩]为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在确定研究课题前,首先应该( )

3

连城县初中生物中考复习学案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进行实验 2. [2009年龙岩]生态系统有多种类型,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 A.陆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 ( )

A.城市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4.[2010年龙岩]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 B.生物圈包括所有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人类及人类生活的环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

5.[2011年龙岩]在“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吗?”这一探究实验中,变量是 ( )

A.猎物的体温 C.响尾蛇的视力 素是 ( )

A.水分 A.生物圈

B.土壤

C.光照 B.海洋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D.温度

7.[2011年龙岩]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 C.森林生态系统 长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

A.温度 B.阳光 是 ( )

A.光照与黑暗

B.潮湿与干燥

C.光照与潮湿 D.有其他生物干扰与无其他生物干扰

10.[2013年龙岩]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小林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属于实验法研究步骤中的 (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C.设计实验方案并设施、记录 A.陆地生态系统

4

B.海洋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生物圈

3.[2010年龙岩]在涵养水分、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的

B.光线的强度 D.响尾蛇的毒液

6.[2011年龙岩]香蕉在南方能正常生长,而在北方不能生长。与此相关的主要影响因

8.[2012年龙岩]荔枝在闽南地区果大肉甜,而在闽西北地区却不易结果。影响荔枝生

C.水分

D.土壤

9.[2013年龙岩]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以下几组对照设置不合理的...

B.作出假设

D.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B.湿地生态系统

11.[2013年龙岩]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

连城县初中生物中考复习学案

C.海洋生态系统 D.生物圈

12.[2011年龙岩]冠豸山坐落在我市连城县境内,有丰富的植物、动物群系。共有维管束植物184科734属162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杏和南方红豆杉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金毛狗、伞花木等8种。脊椎动物有34目97科41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蟒蛇、黄腹角雉、金钱豹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虎纹蛙、鳖、鸳鸯、雀鹰等35种。

(1)上述文字描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2)资料中提到的目、科、属、种四个分类单位中,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最小、亲缘关系最近的单位是 。

13.[2012年龙岩]湿地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地带的滩涂、红树林和珊瑚滩,还包括人工湿地。湿地是地球上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以及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是众多植物和动物(以水禽为主)的乐园,仅在我国就记录到湿地植物2760种、湿地动物1500种左右(其中大约水禽250种、淡水鱼500种)。请回答:

(1)上述文字描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和 多样性。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14.[2010年龙岩]阅读以下实验探究过程,回答问题:

十七世纪,雷迪对腐肉生蛆的古老看法产生了疑问,他提出了三个假设。 假设A:腐肉是滋生苍蝇的地方。

假设B:蛆是由亲代苍蝇产生的,蛆不可能从腐肉中自生。 假设C:即使通气良好,腐肉也不可能自然生蛆。

(1)从雷迪提出的三个假设来看,雷迪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迪在一个容器内放入死小鸡,不久发现死小鸡上爬满了蛆,后来又飞出了苍蝇。在以后的重复实验中,雷迪在蛆出现后,立即将容器盖起来,结果还是出现了苍蝇。这个实验能证明假设 (填A、B或C)。

(3)雷迪把一块煮熟的肉分割成相同的小块,分别放入几个广口瓶中。一部分瓶口用不透气的石蜡密封(苍蝇不能飞入),另一部分瓶口敞开(苍蝇能飞入),结果是瓶口密封的瓶中没有产生蛆和苍蝇,瓶口敞开的瓶中有蛆和苍蝇产生。该实验能证明假设 (填

A、B或C)。但该实验设计的缺点是变量不是唯一的,不能形成 。

(4)雷迪把用石蜡密封的广口瓶改用纱布包盖瓶口后,瓶中仍然没有蛆和苍蝇产生。由此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12年龙岩]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平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sp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