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高段语篇教学策略

更新时间:2023-06-07 07:3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英语高段语篇教学策略

【摘 要】语篇是小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重要材料之一,培养学生的语篇阅读理解能力已成为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结合牛津小学英语高年级教材中的语篇教学案例,从语篇教学的过程和策略等方面,探讨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篇阅读能力和优化小学英语高年级语篇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习策略 小学英语 语篇教学 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点已从词和句子的学习逐步转向句和语篇的学习。在小学英语高年级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两篇阅读材料,语篇教学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语篇是小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重要材料之一,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已成为小学阶段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高段语篇较之低段,在篇幅上有了增加,在内容上更趋于多样,涉及学习的词汇、句型和语法也更为丰富。这为学生学习语篇、理解语篇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注重在教学中融入策略,为学生分析和理解所学文章打下基础,这样才能优化语篇教学过程,才能实现有效的语篇教学。

一.找准切口,掀起语篇教学的盖头

很多学生一见到篇幅较长的语篇,就望文兴叹,无从下手,继而对语篇产生畏惧感。要想消除学生对语篇的畏惧感,教师就要想办法找到语篇的切入点。找准了语篇的切口,整堂课就有了主线索,教学就有了主方向。教师就可以领着学生循着这个切入点,沿着正确的途径逐步进入语篇,理解语篇,从而掀起语篇的盖头。学生理解起来容易了,自然而然会消除畏惧感。那么,语篇的切入点可以是语篇的主题,也可以是语篇中的一个知识点、一幅插图等,这都取决于这一具体语篇的主题、体裁或是内容。例如PEP8 unit 4 Holidays PartB这段语篇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学生已学过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中的be动词的过去式、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及少数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本单元围绕“谈论节日里所做的事”这一话题展开教学活动。这是一个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东西方节日风俗、节日的时间和人们通常会有什么活动。在

明确这个语篇中的教学目标、分析了学情后,我下一步就对教学内容进行优效、精美的设计。

二.融入策略,提高语篇阅读的能力

语篇的教学功能是让学生学会语言项目、篇章结构和语用表达,语篇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分析语篇的语义功能、语用形态和语境,明确教学目标,并将语用、语境和语义选择设计融合于语言运用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方法的指导,如怎样默读、朗读,怎样理解题目,怎样读懂词句,怎样捕捉文本信息,怎样在文本上适当地做标记,怎样在听音时完成速记等,逐步培养学生语篇阅读的技能。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就能独立思考探索,把握规律,举一反三,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例如:在图片中看见了谁?在哪里?说了什么? 教师可根据教材语篇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预习指导。对于一般性的文章,我就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语篇、适当翻译中文意思,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组与句子。有的比较简单易懂的对话文章,我就让学生划出问句,再根据问句先找找答案。

三、教学中导入的“有效性”——情境创设

教师要设计有意义的情景,为学生创造产生语篇的条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情景创设的组织者。要善于结合课堂的实际需要,利用多媒体、自制教具、简笔画、手势、肢体语言等来创设有意义的情景,让学生能积极地根据目标语言,经过思维的加工,从而有创造性地输出。我采用过的情境创设的方法有:1、利用实物,巧设情境。2、语言描述,引入情境3、利用动作、表情等体态语,展现情境。4、利用图片、简笔画、图画,展示烘托情境。5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创设情境。6、音乐(歌曲)伴随,展现情境。7、利用表演,体会情境。8、空中课堂教学光碟,移植情境。高效的导入能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热情,并且化解学习内容的难度,实现由旧向新的自然过渡,从而达到优化英语教学的目的。

四.优化教学,打造语篇教学新模式

1.Pre-reading 巧设任务 在阅读前,恰当的导入是实现语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引出话题,帮助学生解决语言理解上的障碍,为下一步阅读做好铺垫。在阅读课本之前,可以通过课件等引入呈现,并给学生们布置一些与内

容相关的任务,提出富有趣味性或技巧性的问题,或设计调查性任务,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让他们带着问题来学习语篇。教学实践证明:越能让学生发觉有趣或愉快的任务,越能激发他参与任务学习的欲望,学生就越乐于加入任务学习中。例如在教授6BUnit2 What’s the matter.Mike? Part A Let’s read的时候,展现了小男孩得了感冒时所出现的症状的图片,提出“How does he feel? Does he have a sore throat? Does he have a headache?”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各抒己见。接着教师又问:“What do you do if you have a flu?”于是让学生去找答案,比对自己平时的做法,那么学生会立即投入到了阅读中。

2.While-reading 培养技能 新课程要求英语阅读教学部应局限于以句子为单位孤立地进行语言点的训练,提倡语篇教学,使学生在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接受英语语言文化的熏陶。就阅读教学而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来理解语篇大意,了解重点细节,弄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线索,然后才是学习语言知识,并将阅读与其他语言技能进行整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语言技能训练。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从引导学生整体理解和把握阅读内容入手,重点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也就是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才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3.Post-reading 有效巩固 语篇教学需要设计多维度的活动,以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帮助学生实现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转换,从而促进多项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阅读后教师可以根据前两个阶段获得的语言材料开展口头表达等后续活动,如讨论,角色表演,复述或总结等,以进一步拓展课文,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复述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既加深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归纳和总结所学知识的能力。但教师也要注意,要想达到有效的巩固,设计的活动既要基于课文又要高于课文,各项活动要互为依存,而不是多项活动的堆积。

总之,我认为语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语篇内容,还要让学生对语篇阅读产生兴趣,实践语篇阅读,在阅读中丰富文化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享受

阅读的快乐,让学生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我们加强语篇教学有效性的探讨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潘开英:《高效实施语篇教学的探讨》,《中小学外语教学》,2010年2月

2.钱希洁:《如何让语篇教学凸显单元话题》,《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0年1月

3.杨敏,张心一:《例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年7月

4.鲁子问:《小学英语课内外结合语篇教学建议》,2008年11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1i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