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

更新时间:2023-11-26 22:5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

一、学习目标 (一)、领会科学论文的性质、特点与基本的结构形式。 (二)、分析、领会论文主体部分的各个层次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重、难点 (一)、掌握定性分析和量性分析的研究方法。 (二)、领会类比论证在本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科学论文

科学论文也叫学术论文,是在科学与技术领域表述研究成果与见解的文章。它既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介绍于阐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工具。本文是一篇关于地理学科的考察报告。 (二)、作者介绍

竺可桢,浙江绍兴人,气象、地理学家,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者。他在研究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以及变迁方面,在研究物候学和自然科学史方面著有论文多篇,对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说起西湖的来历,有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其实,西湖是一个泻湖。根据史书记载:远在秦朝时,西湖还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当时环抱着这个小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汐的冲击,泥沙在两个岬角淤积起来,逐渐变成沙洲。此后日积月累,沙洲不断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扩展,终于把吴山和宝石山的沙洲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冲积平原,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了开来,原来的海湾变成了一个内湖,西湖就由此而诞生了。

关于“西湖”这个名称,最早开始于唐朝。在唐以前,西湖有武林水、明圣湖、金牛湖、龙川、钱源、钱塘湖、上湖等名称。到了宋朝,苏东坡守杭时,他咏诗赞美西湖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美人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一个 “西子湖”的雅号。

“西湖十景”起于何时?这还须从唐宋时期说起。唐代的西湖,已很有名了。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写过许多描述西湖美景之诗,当他离任时曾留下动人的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春题湖上》)到了宋代,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期间,不但对西湖作了疏浚,修建苏堤,而且也写下许多描述西湖的诗

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直到北宋,还没有“西湖十景”之说。

“西湖十景”最早起于南宋。南宋建都临安(即杭州),当时达官贵人、学士文人,无不歆羡西湖。人们嬉游逸乐,流连徜徉于美丽的湖山之间,西湖成了“销金锅儿”。“南渡后,堤桥成市,歌舞丛之,走马游船,达旦不息。”(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就在此时,为了游乐观赏(特别是画家),于是便有“西湖十景”之说。这十景最早见于南宋文人祝穆的《方舆胜览》:“近者画家称湖山四时景色最奇者有十,曰:苏堤春晓、曲院荷风、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落照、两峰插云、南屏晚钟、西湖三塔。”

后来康熙皇帝南巡到杭州,题“西湖十景”,将“曲院荷风”改为“曲院风荷”,又将“南屏晚钟”改为“南屏晓钟”,说“夜气方清,万籁俱寂,钟声乍起,响入云霄,致足发人深省也。”但后来人们仍叫它“南屏晚钟”。他又将“雷峰落照”改为“雷峰西照”,但人们后来都叫“雷峰夕照”。至于“西湖三塔”,相传是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等,认为这里波光潭影,风景美丽,所以称之为“三潭印月”,此名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那么西湖是何时形成又如何形成的呢? 本文将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中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对台风及物候的关系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有着对气象学、气候学和地理学的执着献身精神,率先对台风、季风、气候区域、农业气候、物候、气候变迁等进行研究。其中一些成果达到国际水平,有的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有的应用于天气预报。

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特别重视调查研究,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每到一处都不耻下问。71岁那年,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参加南水北调考察队,跋涉长途,不畏艰险。他最后一次去野外进行科学考察时,已经是75岁高龄。

疏通字词

茅家埠 淤积 开浚修葺 徜徉 淘汰

湍急 李邺候 九曜山 突兀峥嵘 寂然无闻

课文分析:

1、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4)西湖生成的原因,可以断定是一个泻湖。即西湖是属于浅水海湾因湾口被泥沙淤积成的“沙嘴”或“沙坝”所封闭或接近封闭而形成的湖泊。

第二部分(5-10)推断西湖约生成于12000年以前。对西湖地区地形、地貌、地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观察和研究。包含了自己的观察——对西湖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的实地考察和认识;研究与思考——对世界上较为典型的大江大河所形成的三角洲规律的联系。又进行类比性研究,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从西湖周围岩石生成年代推断

西湖生成于12000年以前。 由钱塘江三角洲伸展速度推断

流第减一缩步,先泥论沙证沉西淀湖形是成由水

从全文看,一二部分之间是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只有论证了西湖是由钱塘江冲积而形成的泻湖,才能进一步根据由冲积土形成的三角洲在海中伸涨的速率,推断其生成的年代,前者是后者论述的条件和依据,后者是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的结果,这样两大部分九连成了有机的整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7l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