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试卷

更新时间:2023-12-10 10: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上海政法学院

200 ——200 学年 秋季学期

《法理学》试卷

高职□ 本科■ 开卷□ 闭卷■ A卷■ B卷□

我是一名上海政法学院的学生,我珍惜自己的信誉。我郑重承诺将以诚实守信的态度自愿参加学院组织的考试,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如有违规、违纪行为,愿意按《上海政法学院学生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界定及处分规定》处理。

专业 班级 考生签名 学号 成绩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计 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得分 签名

1. 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因违法、违约行为或因其他法律规定的事实而应当承担的某种具有强制性不利后果。(或由特定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2.权利能力

权利能力又称权义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

3.立法体制

立法体制是关于立法权限、立法权运行和立法权载体诸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4.法律监督

狭义的法律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以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制运

法理学试卷A 第1页(共6页)

作过程的合法性进行的监察、制控和督导。广义的法律监督,是指一切国家机关、政治或社会组织和公民对法的全部运作过程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制控和督导。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得分 签名 1.法的价值论所解答的理论问题是( C )。

A.法是什么 B.法如何运行 C.法应当是什么 D.法实际上是什么

2.在我国,狭义的法律是指( C )。

A.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B.地方人大制定的法规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D.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3.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中,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 C )。

A.故意 B.过失 C.故意或过失 D.故意和过失

4.在中国,依法享有法律公布权的主体是( A )。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常委会

5. 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免受

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该条款的内容属于哪种规则?( A ) A.授权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命令性规则 D.禁止性规则

6.根据法的调整范围不同,法可以划分为( C )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

法理学试卷A 第2页(共6页)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7.公民有纳税的义务,这是:( A )

A.指引作用 B.教育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8.能被称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 )

A.物 B.原告 C.被告 D.未成年人

9.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 D )

A.规范性。 B.物质制约性。 C.国家强制性。 D.统治阶级的意志性。

10.关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正确的是:( C )

A.所有的法律意识都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起着积极的作用。B.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可以自发形成。

C.社会主义法律意识需要有意识的培养才能形成。 D.法律意识中起支配作用的是法律心理。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得分 签名

1.从学科地位出发,法理学是法学的( ABCD )。

A.方法论 B.基础理论 C.一般理论 D.分支学科

2.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

A.宪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规定中的“法律”是广义的法律

法理学试卷A 第3页(共6页)

B.在我国,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大所制定的法律 C.法的现象体现法的外部联系,依靠感官就能感觉出来

D.法是一定阶级的意志的表现,但法不是以意志为基础而是以社会为基础

3.下列诸项中属于宪法部门的是(ABCD )。 A.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典及其修正案 B.国家机构组织和选举法

C.公民基本权利义务法和集会游行示威法 D.民族区域自治法

4.一般而言,法律事实可以分为( AD )。

A.法律行为 B.法律后果 C.法律责任 D.法律事件

5.根据责任承担的内容的不同,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 AB )。

A.财产责任 B.非财产责任 C.职务责任 D.个人责任

四、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得分 签名

1.从内涵特征来看,法制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类法律思想的现代化。

错误。从内涵特征来看,法制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既包括人类的思想,也包括人类的行为及实践各个领域的多方面的进程

2.法的本质是法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的统一。 错误。法的本质根源于物质生活关系。

3.法制是一种治国方略,是法律制度动态运行的一种原则。

错误。法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上层建筑的各个因素所组成的系统,从其构成上看,起码包括法、法律实践及指导法和法律实践的法律意识。

4.根据法所规定的内容不同为标准,法可以分为实体法与程序法。 5.一国正式法的渊源和非正式法的渊源有哪些要素是一成不变的。

法理学试卷A 第4页(共6页)

错误。法的渊源是动态的、发展的,一国正式法的渊源和非正式法的渊源有哪些要素,主要是由该国的国情决定的。

五、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格1分,共10分)

得分 签名

分配正义 和 校正正义。

2.人权法律化的方式包括: 和 。 对人的权利的直接规定 和 对他人进行义务的规定以确立人的权利 。

3.司法的原则包括 、客观原则、 、公正原则和责任原则。

法治原则 、客观原则、 独立原则 、公正原则和责任原则。 4.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 、 和概念。 规则(假定) 、 原则(行为模式)

5.立法程序是立法主体在制定、认可、 、 和废止法的活动中所应遵循的法定步骤和方法。 修改 、 补充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得分 签名 1.在思想史和法学史上,人们对正义最经典的分类是亚里士多德所作的

1.法律体系与法制体系的异同何在?

法制体系,有时也称法制系统,它同法律体系虽一字之差,但含义不同。(1分)法制体系是指法制运转机制和运转环节的全系统,法制体系(或法制系统)包括立法体系、执法体系、司法体系、守法体系、法律监督体系等,由这些体系组合而成的一个呈纵向的法制运转体系。(3分)法律体系着重说明的是呈静态状的法律本身的体系构成,而法制体系则既包括静态的法律规范,更着重说明的是呈动态状的法制运转机制系统。(2分)从相互关系来讲,法制体系包容着法律体系,而法律体系则组合在法制体系之中。(2分)

2.如何理解权利义务之间的关系?

法理学试卷A 第5页(共6页)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对立统一关系。具体表现在: (1)法律关系中的对应关系。(2分) (2)社会生活中的对等关系。(2分) (3)功能发挥中的互动关系。(2分) (4)价值选择中的主从关系。(2分)

3.阶级社会中法执行的社会公共事务主要有哪些? (1)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1.5分) (2)维护生产和交换的秩序。(1.5分) (3)组织社会化大生产。(1.5分)

(4)确定使用设备、执行工艺的技术规程,以及有关产品、劳务、质量要求的标准,以保障生产安全,防止事故,保护消费者的利益。(2分) (5)推进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1.5分)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6分)

得分 签名 结合现实谈谈如何正确认识法的局限性?

我们不能陷入“法律万能论”的误区。我们要看到法在作用于社会生活的范围、方式、效果以及实施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分)

第一,法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法是用以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方法,但它不是惟一的方法。就建立和维护整个社会秩序而言,法是最主要的方法,但在某些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领域,法并不是主要的方法。且在各种规范调整方法中,法律有时也不是成本最低的方法。(4分)

第二,法的作用范围不是无限的,也并非在任何问题上都是适当的。在现代社会,法的作用范围极为广泛,但是,应当看到,在不少社会关系、社会生活领域或很多问题上,采用法律手段是不适宜的。(3分)

第三,法对千姿百态、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的涵盖性相适应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限度。(3分)

第四,在实施法律所需人员条件、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法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4分)

法理学试卷A 第6页(共6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cz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