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最佳组合配方的综合评价

更新时间:2023-05-15 03:41: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己看吧

小、恢复快、经济。经腹膜后间隙腹腔镜下行肾囊肿切除术,
与经腹腔相比各有利弊,根据囊肿的大小以及部位来决定入
路。通过38例患者的手术经验,认为经腹腔镜肾囊肿切除
术是治疗单纯肾囊肿最佳治疗方法和选择。该方法创伤小,
痛苦轻,恢复快,出血少,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可作为常规开
展的方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312 后腹膜经路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术,术前B超、彩超、CT、
肾盂静脉造影,了解囊肿的位于、大小、囊内容物、囊壁厚薄
及肾盂、肾盏是否相通。采用经腹膜后间隙入路进行腹腔
镜,不会干扰和损伤腹腔内脏器,但腹膜后间隙仅是一个潜
在间隙。手术操作空间小,术中器械易相互干扰,因此需尽
量用气囊扩大后腹腔的空间。进入“后腹腔”可观察到侧腹
膜、腰大肌、膈肌角及肾周脂肪囊。应先显露腰大肌。为避
免损伤腹膜,应沿着腰大肌侧打开Gerota’s筋膜,仔细分离
肾周脂肪直到见到“红色肾脏”(肾包膜) 。根据CT、B超定
位,沿肾表面分离,一般很容易找到蓝色的囊肿。囊肿壁要
在直视下尽量切干净,囊壁切除要尽量大,但为避免出血,切
缘距实质约5 mm。并用电棒将切缘电凝一圈,囊内容物吸
完后,可用碘酒擦拭,破坏囊壁内的细胞,减少分泌。必要时
填脂肪组织入囊腔。
313 经腹腔经路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术,做好术前准备,术中
游离结肠切勿损伤降结肠或乙状结肠及肠系膜,造成肠瘘或
系膜血管损伤。牵拉左侧肾囊肿,防止脾脏损伤,动作应轻
柔。切开肾前筋膜,严密止血,充血显露肾脏。确定上下极、
前后面、内外缘,并根据CT、B超定位,向相应位置游离,则很
容易找到蓝色囊肿。囊肿处理同经后腹膜经路腹腔镜肾囊
肿切除术。
314 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有大血管
损伤致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皮下气肿;伤口感染;呼吸性
酸中毒等。本组38例中,术后有皮下气肿2例,未经治疗,
自行吸收;伤口脂肪液化红肿1 例,经换药、消炎治疗后痊
愈。1例为十二指肠瘘,给予保守治疗3个月后痊愈。其余
患者未发现其他并发症。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时间短和术后
康复快等。随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出血少、随着医疗器械
不断发展及手术者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并发症会逐渐减少。
中药方剂最佳组合配方的综合评价
马春武 霍英杰 孙爱峰
  为了在5味中药的种种组合
中筛选出具有最佳抗炎疗
效的配方,文献以2味药的组合配方为例,用方差分析和多
重比较的方法处理实验结果[ 1 ] ,现用秩和比法再次分析此
资料。
1 资料和方法
111 资料来源[ 1 ]  将雷公藤(A) 、川芎嗪(B) 、丹参(C) 、黄
芩(D)和银杏叶( E)分别制

自己看吧

成水煎剂,按照排列组合方法获
得31种配方。取昆明种雄性小鼠155只,每组随机取5只
进行灌胃处理, 2次/d,共5 d。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无菌
取脾、研碎,用分层液获取单个核细胞,分别用LPS刺激6 h,
再培养24 h后,用EL ISA法检测TNPα表达量(U /ml) ,其中
2味药的不同组合TNPα表达量资料见表1。
表1 5味药中2味药的不同组合配方TNFα表达量(U /ml)
天数( d) AB AC AD AE BC BD BE CD CE DE
1 15215 13110 12311 12910 13710 13410 14110 12610 12616 12410
2 15115 12910 12510 12913 13310 13518 13910 13010 12914 12417
3 15210 13210 12619 13110 13610 13212 13816 12710 12910 12610
4 15410 13010 12710 12817 13410 13510 14114 12810 12710 12713
5 15010 12810 12310 12710 13510 13310 14010 12910 12810 12810
112 方法 秩和比法的一般步骤见文献[ 2 ]。两两比较时,
检验水准调整为α =α总/N,α总= 0105,N为两两比较所需的
次数[ 3 ]。
2 结果
211 对原始数据编秩 将原始数据按从大到小混合编秩,
有相同数据时取平均秩次。
表2 5 d实验结果的秩和比法分析
天数( d) RSRR yR yR 的95%CI
1 01546 0 47164 44134~50194
2 01489 0 44137 41107~47167
3 01488 0 44131 41101~47161
4 01490 0 44143 41113~47173
5 01537 0 47112 43182~50142
  注:α = 01005, uα sy = 3130
212 5 d实验结果的分析按公式RSRR = ΣR /mn2 (m为天
数, n为两味药的不同组合数量)计算秩和比,按公式y = sin
21
  作者单位: 137000 吉林省白城市中医院(马春武) ; 白城市医院
(霍英杰) ; 白城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孙爱峰)
(RSR) 015对RSR进行变量变换,按y ±uα sy 计算yR 的95%
CI(见表2) 。比较yR 的95%CI,除第1天与第3天之间的差
异有显著性(但在边缘)外,其他两两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
性,说明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213 不同组合实验结果的分析 按公式RSRC = ΣR /m2 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年6月第1卷第3期 Chin J Mod Drug App l, Jun 2007,Vol. 1,No. 3 ·37·
计算秩和比,按212方法对RSRC 进行变量变换并计算yC 的
95%CI(见表3 ) 。比较yC 的95% CI,除AC与AE, AD 与
DE,AE、CD与CE,BC与BD, CD与CE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外,其他两两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说明AD与DE的抗炎
疗效最佳。
表3 不同组合实验结果的秩和比法分析
比较项目AB AC AD AE BC BD BE CD CE DE
RSRC 01060 0 01528 0 01906 0 01602 0 01290 0 01330 0 01160 0 01690 0 01690 0 01844 0
yC 14118 46160 72114 50188 32158 35106 23158 56117 56117 66174
yC 的
95%CI
8122~
20114
40164~
52156
66118~
78110
44192~
56184
26162~
38154
29110~
41102
17162~
29154
50121~
6
2113
50121~
62113
60178~
72170
  注:α = 01001, uα sy = 5196
3 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AD与DE的抗炎疗效最佳,与文献[ 1 ]的
分析结果一致。但该文认为AD、CD、CE和DE疗效近似相
等,结论不同的原因可能与

自己看吧

采用秩和比法分析时,编秩损失
信息和检验效率降低有关。同理,可将5味中药多种组合的
实验结果用秩和比法分析,寻找出最佳抗炎效果的配伍组
合,用于临床实践。
用秩和比法分析此资料,也可按列或行编秩,分别计算
行或列的秩和比。但用本文所述混合编秩方法,计算得到的
sy 的数值减少了,检验效率相应得到提高,因此,如用秩和比
法分析本文资料,最好采用混合编秩方法。另外,为了减少I
类错误,计算y的95% CI时,应对检验水准进行调整,文献
用公式α = 12( 12α总) 1 /N计算,调整后的结果与文献[ 3 ]基本
相同。
参考文献
1 王桂杰,李新,宋晓宇,等. 中药方剂的最佳配伍实验设计法初探.
中国卫生统计, 2005, 22 (2) : 1272128.
2 孙爱峰,宋险峰. 秩和比法在不同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比较中的应
用.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4, 2 (4) : 2472248.
3 马斌荣. 医学统计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80.
4 朱墨涛, 任正洪. 多重比较时的确定. 中国卫生统计, 2000, 17
(6) : 369.
·临床医学·
80例胸腰椎骨折中的CT扫描诊断观察
尤国庆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CT扫描
  临床上,胸腰椎损伤常见于交通和建筑业事故,在胸腰
椎骨折中以爆裂骨折多见,准确诊断和了解椎管及椎管内情
况是临床正确治疗及疗效估计的关键,由于X线平片的局限
性,对椎体骨折类型及损伤程度常估计不足, CT对骨折类
型、椎管受累情况、治疗方法及疗效估计提供更详细的资料。
本文通过经X线平片及CT检查的80例胸腰椎骨折中的回
顾性分析,以探讨CT扫描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共80例胸腰椎损伤患者,其中男62例,女18例,
年龄17~63岁,平均40岁。使用Simens somatom ARC全身
扫描仪和扫描范围,患者仰卧,以512长度侧位常规扫描定
位,决定扫描椎体和扫描范围,倾斜角度,扫描范围应包括伤
椎上下各一个椎体,层厚5 mm,层距5 mm,连续扫描,如第
一层或最后一层还发现有骨折征象,应向上或向下连续扫描
至无骨折征象发现为止,骨窗和软组织窗观察,必要时行矢
状和冠状重建,正位Tope像扫描。
2 结果
80例共96个椎体骨折中, T6 椎体4个, T7、T8、T9 椎体各
2个, T12椎体34个,L1 椎体26个,L2 椎体18个,L3、L4 椎体各
4个;发生于T12 ~L2 者78 /96 (8113%) ,其中4个椎体以上骨
折者16 /80 (2010%) 。单纯压缩性骨折40 /96 (4117%) 按三
  作者单位: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
柱结构分,累及前中柱8 /40 (2010% ) ,均为前高减低40 /40
(100% ) ;爆裂骨折56 /96 (5813% )
,其中累及前中柱12 /56
(2114% ) ,累及前中后柱44 /56 (7816% ) ,椎管肉碎骨片44 /
56 ( 7816% ) , 椎管狭窄46 /56 ( 8211% ) , 明显脱位8 /56
(2816% ) ,后高减低2 /56 ( 316% ) , 前后

自己看吧

高均减低38 /56
(6719% ) 。
3 讨论
脊柱损伤多发生于青壮年,骨折常发生于T12 ~L2 椎体,
本组占81138% ,以爆裂性骨折多见,本组占5813%。
311 胸腰椎骨折的特点 ①单纯压缩性骨折; CT侧位定位
像见椎体前高减低,成楔形变,少数后突成角畸形, CT显示
骨折多累及前柱,少数累及前中柱,但椎体后缘骨质连续,本
组累积前柱占8010% , CT征象为椎体前半部骨皮质断裂,出
现骨折线,或双边征骨小梁聚集,密度增高,较重者骨折块向
周遍移位,因不累及后柱及椎体后缘骨质连续等特点,故常
无椎管狭窄,临床症状较轻,常为腰痛,活动受限,无神经症
状及体征; ②爆裂性骨折: 椎体前高减低8 /28, 后高减低
1 /28,整个椎体变扁19 /28,多数椎体后移位,后突成角畸形,
CT征象为椎体较多骨折线,椎体碎裂,骨块移位,椎体后缘
骨折,椎弓,椎板等附件骨折,椎管变形、狭窄、椎管内碎骨
片、硬膜囊受压、周围脂肪层占82% , 椎管内碎骨
片占
7816% ,由此看出,爆裂骨折的椎管狭窄率及碎骨片几率出
现较高。本组患者无单纯脱位,所以将骨折脱位归入爆裂骨
·38·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年6月第1卷第3期 Chin J Mod Drug App l, Jun 2007,Vol. 1,No.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p3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