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要点架设方案

更新时间:2023-05-15 03:4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京沪高速铁路天津西站及相关工程

城际联络线南仓特大桥

T梁架设方案

编制人: 周可超

审核人: 石玉庭 审批人: 赵宏远

2010年10月28日

中铁六局京沪高速铁路天津西站工程项目第一分部

1

一、编制依据

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2、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3、根据对施工现场的调查资料; 4、根据天津西站建设指挥部的工期要求。

5、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的《天津枢纽城际联络线南仓特大桥》施工图

《时速160km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简支T梁(角钢支架方案)》通用图;《桥上电缆槽》图;《客货共线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避车台》图;

6、《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铁运[2010]51号。 7、北京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京铁师[2008]435号文及《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补充办法》(京铁师〔2010〕249号)

8、《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规程》(TB10303-2009); 9、《铁路架桥机架梁暂行规程》(铁建设【2006】181号);

二、工程概况

南仓特大桥大桥第28孔、第41孔分别跨越货运线北环下行线所对应的里程为DK0+310-DK0+360、京山上行进场线所对应的里程JCK0+500-JCK0+600。新建桥线路坡度分别为位于6.8‰、–8.4‰坡度上。第28孔梁底距北环下行线轨顶的高度最低处为12.128 m,接触网承力索距梁底高差为8.885m,第41孔梁底距京山上行进场线轨顶的高度最低处为17.364m,接触网承力索距梁底高差为9.048m,均满足安全距离。预计架梁时间为1月11日先开始架设跨京沪上行进场线第41孔,

2

1月24日再开始跨北环下行线。

2、架梁设备概况

(1)架桥机型号:DJ180架桥机。

(2)架桥机生产厂家:邯郸中铁桥梁机械有限公司,本架桥机去年在蓟港扩能改造工程跨越北环线要点施工,安全正点完成要点。

(3)架桥机结构及功能:

DJ180架桥机用于架设公路桥梁40m及以下跨度、铁路梁33m及以下跨度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片。该机属单臂简支型,可架设梁片最大跨度为40米,能实现全幅机械横移梁片,达到一次落梁到位,在同行业中,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运输组装方便、性能优良、自动化程序高的特点。本套架桥机用于架设32mT梁,0号柱过孔后支立前为架桥机最不利位置,经检算此时架桥机后重安全系数为1.43,并多次安全完成类似工程的架设工作。

三、组织机构

为安全顺利完成要点施工,成立以项目部为首的施工指挥组,并组织各单位精干人员组成了铺架组及湿接缝组、桥面系组、防护组及应急事故处理组。

根据本项工程铺架任务和现场的具体情况,项目部特组织两个施工作业队:一个铺架施工作业队,一个线路作业队,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

项目经理:任金龙

项目副经理:杨建哲、赵小瑞 赵同进 线路作业队长:曹志力

铺架作业队长:张小建 技术组组长:赵宏远 石玉庭

3

调车组组长:张金桥 铺架组组长:尚建伟 物资保障组组长:裘龙

负责架梁期间物资的保障以及要点期间架梁的照明。

项目经理:任金龙

项目总工:赵宏远工程部:石玉庭

安质部:丁建

经营部:董麦

物资部:裘龙

试验室:赵连威

综合办:闫淑凤

铺架作业队线路作业队

四、施工总体部署

2011年1月3日开始计划架梁顺序从57#墩-27#墩(54孔)采用架

4

桥机吊架设T梁,架设速度按单线按每天架设6片计算,2011年2月15日架设完成。铺架基地设于53#-56#墩。在铺架基地完成提梁龙门吊的安装及架桥机的组装。从57#墩向26#墩方向架设湿接缝及桥面系部分同时安排施工。 其架梁顺序为:

1、运梁方案

T梁采用公路轴线运梁车运输,由两台80T龙门吊提梁转至铁路运梁车运至架桥机处进行架设。

2、轨排基地

轨排组装基地设在龙门吊下,由龙门吊吊至运梁2号车上运至架桥机处铺设。

3、上碴基地

在龙门吊作业区提前上碴。

七、施工方案

1、平面立面位置关系图

5

6

7

2、架梁工期安排

该桥架设跨京沪上行进场线工作计划2011年1月11日开始,2011年1月20日结束,第41孔架梁具体施工安排如下:

架桥机过孔:2011年1月11日 架设第一片梁:2011年1月12日 架设第二片梁:2011年1月13日 架设第三片梁:2011年1月14日 架设第四片梁:2011年1月17日

焊接桥梁联结板、安装波纹管和钢绞线:2011年1月18日,绑扎横隔板联结钢筋、支固湿接缝模板、安装角钢支架:2011年1月18日。

灌注桥面及横隔墙处湿接缝混凝土、安装步行板:2011年1月19日。

拆模、进行横向联结预应力、切割外露预应力钢筋、封锚、压浆、封端:2011年1月20日。 3、工艺流程

架桥机过孔:封锁陈塘支线每次90分钟

⑴ 严格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要求现场做好施工防护;架桥机在过孔前做好架桥机接地措施:用钢丝绳一端连接架桥机,另一端用钢钎插入地下,并经供电部门确认接地良好;封锁施工前,对架桥机进行检修,确保点上作业设备运行状态良好。

⑵ 架桥机落低位,行车分别与1、2号柱销接(使曲梁、行车分别与1、2号柱销接为一体)准备过孔。(点外进行作业)

⑶ 收3号柱,前后行车共同驱动机臂前移14米。

8

⑷支3号柱并且紧固3号柱U型螺栓;提2号柱并前移19米,将其支在梁片上。

⑸收3号柱,机臂0号柱、3号柱一起前移18.7米。

⑹支0号柱、3号柱,提2号柱前移13.7米准备到位。

⑺支2号柱、将1号柱前移32.7米准备到位,支1号柱。

⑻将曲梁与机臂销接,解除行车与曲梁销接,继而行车后退到

吊梁位置准备吊梁。(点外进行)

9

T梁架设:每片梁封锁陈塘支线90分钟

⑴架梁施工前15天复核新建跨津沪联络线特大桥、京沪联络线上下行特大桥锚螺栓孔深度和支座十字中心线位置,确保架梁正位,保证架梁施工顺利进行。

⑵1#行车与2#运梁台车共同前行至2#行车吊梁位,

⑶2#行车吊起梁片后端。

(4)两个行车吊梁前行至落梁位。

10

(5)落梁,稳梁就位。

6

)起钩,摘绳。

11

京沪上行进场线12

13

跨陈塘支线铁路(架每片梁)控制网络图

14

15

16

点毕后,点外将梁两端各2道不影响既有线的横隔板焊接上,以保证梁片的稳定。

横向连接施工:封锁陈塘支线90分钟(部分利用过孔或T梁架设封闭点)。

在横隔板焊接后(30分钟后)进行点内穿波纹管、穿钢绞线、安装锚具施工。

其中5个横隔墙分五组人员,每组4人,平行施工。每个隔墙穿2根波纹管、穿6根钢绞线、安装4块锚具,每个横隔墙位置用时20分钟。

此封锁点内施工需要在每个横隔墙位置都有三个施工人员在桥下进行施工,其中一人在两梁中间协助穿波纹管和钢绞线,桥上一人负责递送材料。

17

跨陈塘支线横向连接控制流程图

18

横隔板、湿接缝及桥面系施工:封锁陈塘支线90分钟(部分利用过孔或T梁架设封闭点)。

(1)横隔板及湿接缝

一孔32m梁,共计9道隔板,涉及影响既有线施工的共计5道隔板、10个张拉点,另有梁端两侧各2道共计4道隔板在封锁点外施工完成。点内施工内容为:焊接桥梁联结板、安装波纹管和钢绞线→绑扎横隔板联结钢筋、支固湿接缝模板→灌注桥面及横隔墙处湿接缝混凝土→拆模、进行横向联结预预应力、切割外露预应力钢筋、封锚→压浆、封端及其他收尾工作。

(2)桥面系施工方案 a、 工作量及施工组织:

考虑一定安全距离,要点施工范围为桥中心南、北各9m,即18m范围桥面系施工与湿接缝一起要点施工;该范围内共有角钢支架38件,步行板72块。

防护网,每侧15米,两侧共计30米长。

劳力、机械安排:拟投入劳动力80人,现场技术员2人; 拟投入小型货车2辆,砂轮机5台,电焊机3台,手拉葫芦5个; 运输安排:加工好的钢支架,步行板,栏杆圆钢、角钢、施工工具统一由小型货车运至76#、77#桥墩处。

b、施工方法:用两台汽车吊配合,把角钢支架及人行道板从地面吊放到已架好的梁两端,然后用轨道小车把支架及人行道板运至安装处;安装支架时,每4人1组,1人用自制的小型吊具把支架吊起,2人扶住支架底部角钢对孔穿螺栓,最后1人用Φ8钢筋前面带钩,钩住角钢支架的前端,与穿螺栓的人配合稳定支架。安装进度为每3分钟1个,细部调整水平、垂直、上紧螺丝为2分钟,即每安装1个支架需5分钟;人行道步行板安

19

装由3人共同配合,由里向外,外侧1人,内侧2人,外侧1人站在铺好的木板上(木板宽300mm后30mm,长4.5m,板上环扣,用绳索与支架连接固定),里侧2人在桥面上进行作业。

c、人行道支架的制作注意事项

支架竖向角钢的栏杆部分,下料长度比设计要长35mm,以贮备梁起拱和其他可变因素所引起的支架的调整量,这是同时保证栏杆安全防护高度和扶手角钢平直的前提。

为保证支架安装完成后统一、平直的外观效果,制作支架时栏杆圆钢孔和扶手角钢孔均不打,所有的打孔要等安装调整完毕后在桥面上进行。另外,支架上防止步板纵、横向移动的挡板在制作支架时一并制作,横向挡板及梁端的纵向挡板宜向外移5mm,中间纵向挡板的焊缝要精细,不宜超过规定的宽度,这些都是为了给铺设时调拨步板预留一定的间隙。

为了确保防锈,按施工组织进料后立即加工,并且各构件同时加工,加工后组装支架,组装一个除锈一个,随即刷红丹防锈底漆一道,然后即时刷两道铅油。

d、安装工序

安装人行道支架并进行水平、竖向调整→安装角钢扶手、支架体系→铺设步板→打栏杆圆钢孔、防锈后穿栏杆→调整步板缝、灌注砂胶定型→调整避车台部分→处理挡碴块等桥面系其他部分。

e、支架的水平、竖向调整

支架安装上以后,首先调整水平,也就是使支架的横向角钢和梁拱顺接,并使横向、竖向角钢的弯起点在一条直线上。对于个别变形的立柱,可通过施加外力调整到位。

f、安装扶手角钢

本段受不等跨、直、曲线的影响,起拱高度有好几种参数。选取全桥最大的拱度,按照安全防护高度的标准调整各支架竖向角钢立柱的高度,

20

做到全桥角钢立柱上端和后序安装的扶手角钢在水平方向上成一条线。

选定了拱度后,确定统一的高程,对所有立柱角钢抄平划线,砂轮机切割,打安装扶手角钢孔,新断面及时防锈处理,安装扶手角钢,这样扶手角钢的全桥水平就做到了。如个别立柱上端有纵横向偏差,可采用在扶手角钢内侧加垫板的方法来解决,做到扶手角钢背成一条线。

g、步行板的铺设

在支架经过以上调整定型稳定后方可上步板,这样受载后支架栏杆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形,避免了上步板后调整不方便。此时步板铺设不是最终就位,只要板缝大致均匀即可。另外,为了防止步板的棱角受伤,一是要减少倒运次数,二是要轻拿轻放,三是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h、打孔穿栏杆

为了保证安全和打孔的准确,打孔时先统一高程和确定离立柱角钢背的距离,两个方向定出两孔准确的十字丝位置,然后进行准确打眼;每孔梁打眼完成后及时穿栏杆钢筋。

i、步板缝的调节和砂胶定位

步板调整的原则是在直线段范围内,纵向的板缝中心在一条线,在曲线段范围梁端的纵向板缝中心顺接,梁内纵向板缝中心在一条线上,直曲线内横向板缝头对齐且纵横向缝均匀;板缝统一调整后,再逐段依次灌注沥青胶砂定位。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p3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