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活动

更新时间:2023-11-28 11: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儿童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活动计划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为了进一步做好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开展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教育,普及儿童预防接种知识,提高群众自觉儿童预防接种意识,使广大群众认识到按时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一、 宣传时间:

2012年4月23日—4月29日 二、 宣传地点:

项店乡镇卫生院及项店乡镇街道 三、宣传人员:

项店镇相关医务人员 四、宣传形式:

集中宣传及散发宣传单 五、宣传内容:

一、儿童免费接种疫苗可预防哪些病,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和相

对应的疫苗。

二、疫苗是防控麻疹的最有效手段,接种脊灰疫苗需注意哪些问

题,让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再流行,及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传播。

三、儿童预防接种证有何用途,宝宝出生后 家长怎么做,外来

儿童如何接种疫苗。

四、疫苗接种后有什么反应,如何减少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发生,

宝宝在什么时候不能接种疫苗。

4月25日预防接种日,接种疫苗刻不容缓

一、儿童免费接种疫苗可预防12种病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国疫苗分为两大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所有适龄儿童都应按规定接种;二类疫苗是自费并自愿接种的。目前通过接种免费疫苗可以预防12种疾病。

按照国家规定,孩子出生后1个月内,就要建立预防接种证,并要长期保存。给孩子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都要检查预防接种证。还有,一定要到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合格资质的接种单位去接种疫苗。

二、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和相对应的疫苗 疫苗可预防

疫苗种类

传染病 结核病 乙型肝炎 甲型肝炎

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百白破

百日咳

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百白破

白喉

疫苗、白破疫苗

破伤风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百白破卡介苗 乙肝疫苗

甲肝减毒活疫苗、甲肝灭活

疫苗、白破疫苗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

脊髓灰质炎

麻疹疫苗、麻疹风疹联合疫

麻疹

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麻疹腮腺炎联合疫苗 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疹腮

风疹

腺炎风疹联合疫苗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

腮腺炎

麻疹腮腺炎联合疫苗 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灭活

流行性乙型脑炎

疫苗

三、如何看待接种反应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接种疫苗是安全的。不过疫苗毕竟是一种异物,部分儿童因个体差异会在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这些都是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病情轻微,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必要时就医。极少数儿童在接种后可出现罕见的异常反应,如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等,病情相对较重,需要及时治疗。另外,如果儿童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发病前期,或存

在某种潜在的疾病,在接种后碰巧发病,被称为“偶合症”,与疫苗本身无关,很容易与接种的不良反应混淆。

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家长应该在接种前了解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配合接种人员,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并了解儿童的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儿童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得到及时处理。

四、疫苗是防控麻疹的最有效手段

麻疹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亦可以传播。麻疹发病最初表现为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第3~7天开始出红色斑疹,首先是面部,而后遍及全身,持续4~7天,出疹前后5天内具有传染性。

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手段。在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前,几乎每个儿童都难以幸免感染。我国广泛使用疫苗后,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下降。但在部分地区仍有麻疹病例暴发。及时全程接种麻疹疫苗,能有效预防麻疹的感染。麻疹疫苗应接种两次,初种月龄为8月龄,复种为18—24月龄。2008年以后,我国开始使用含麻疹成分的联合疫苗替代麻疹单价疫苗,如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即一次接种可以预防麻疹、风疹两种疾病。 五、接种脊灰疫苗需注意哪些问题

人体感染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毒后,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仅有极少数感染者,由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灰质炎,会导致肌肉麻痹,俗称“小儿麻痹症”。

儿童服用脊灰疫苗(俗称小儿麻痹症糖丸),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手段。满2、3、4月龄的儿童,各服糖丸一粒,一岁以内共服3次,满4岁再服一粒。糖丸采用直接口/嚼服或溶于凉开水送服,服苗后半小时内不要喝热水及哺乳,以免降低疫苗活性。

目前,我国是无脊髓灰质炎病例的国家,但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仍然有脊灰流行,特别是与我国接壤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等国家仍然有脊灰的暴发流行,发生输入性病例的危险始终存在,因此各个国家仍旧对适龄儿童接种脊灰疫苗,直至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 六、让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再流行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感染乙脑病毒所致。乙脑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猪是乙脑最重要的传染源。蚊子叮咬了感染乙脑病毒的猪后,再去叮人,可以造成乙脑在人群中的传播。乙脑常见症状是发热、头疼、喷射性呕吐等,病死率高达5%~35%,约30%的幸存者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有失语、肢体瘫痪、痴呆等。

给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手段。2008年起,我国将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儿童要及时全程接种乙脑疫苗。我国目前使用的乙脑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

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全程共打2针,分别在8月龄和2周岁接种;灭活疫苗接种全程共打4针,分别在8月龄打2针(间隔7~10天打第2针),2周岁、6周岁各接种1针。从非流行区到流行区的人,也最好在来流行区前1个月完成接种。另外,除了接种乙脑疫苗,还要积极灭蚊、防蚊,预防乙脑传播。 七、及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传播

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经血传播。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40%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可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90%~95%发展成慢性携带病毒状态,而成人仅为10%左右。

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为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可受到保护,并且效力持久。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按照0、1、6月龄的接种程序,全程接种3次乙肝疫苗。由于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及产后,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所以乙肝疫苗接种更强调首针的及时性——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立即接种第一针。如果孕妇已经明确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的接种时间越早越好,同时还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提高阻断病毒传播效果 八、儿童预防接种证有何用途?

预防接种证是儿童接种疫苗的凭证,也是儿童入托、入学和成年后就业、出国的健康证件。1984年,卫生部、教育部和全

国妇联联合下发《关于试行预防接种证制度的通知》,要求儿童在办理入托、入学时,必须持符合规定、记录完整的预防接种证;无证或未按规定接种者,必须进行补种,否则不准入托、入学。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主动给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是家长的义务,建立和管理儿童预防接种证是法律赋予卫生和教育部门的职责。儿童家长和卫生、教育等有关部门应共同配合做好儿童预防接种证的建立工作。家长要在儿童出生1个月内,主动到当地接种单位办理,每次带儿童接种时要携带预防接种证,并妥善保存;接种单位要及时给新生儿、流动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做好接种记录。预防接种证一旦丢失要及时补办和补种疫苗。教育部门在儿童入托、入学时要查验预防接种证。无证或未按规定接种者,必须进行补种后,才能办理入托、入学手续。

九、宝宝出生后 家长怎么做?

当您的宝宝出生后,若没有接种禁忌症,将在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和首针乙肝疫苗,同时产科将发给您一张《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红联),您要凭此卡在1个月内携带儿童到居住所在地的接种门诊办理接种手续,接种门诊将为您的宝宝建立接种卡片和发放《儿童预防接种证》。以后,接种门诊将根据您提供的登记信息,按免疫程序预约儿童接种。

每次接种,务必带上《儿童预防接种证》,以便门诊打印接种信息,同时不要折叠、揉损和丢失此证。接种证记录了儿童所

有接种资料,宝宝须凭此证办理入托、入园、入学手续;若要出国,对方国家则要您书面提供本国的预防接种情况。 十、外来儿童如何接种疫苗?

外地来的7周岁以下儿童应在家长陪护下及时到居住地的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手续。办理登记手续时,最好带上原籍卫生部门发的预防接种证;如果无接种证,那么医院也会根据您提供的情况,确定适当的接种方案,为您的孩子提供接种服务。办理接种证时,需要携带暂住证、儿童出生证明、新生儿乙肝接种单到居住辖区内的医院办理。

自2008年5月1日起,我省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风疹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灭活疫苗11种疫苗均为免费疫苗。

3月24日查漏补种的幼儿除2006年11月前出生的,甲肝、麻腮风收费,其余多免费。

十一、如何减少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发生?

一、打“预防针”之前,家长应主动向接种门诊的检查医生提供儿童近期健康状况及既往免疫情况。

二、打“预防针”之后,家长应使自己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好好休息,不要跑跳过多。 (二)保护打针部位的清洁,不要用手抓。 (三)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大蒜、辣椒等。 (四)多喝开水(除服脊灰糖丸外)。

十二、疫苗接种后有什么反应

预防接种就是将疫苗等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使机体产生抵抗感染的有益的免疫反应,以达到预防相应疾病的目的。但是,各种生物制品对于人体来说,毕竟是一种异物,接种后机体在产生有益反应的同时,有时也会产生一系列副反应。这些副反应大多无害,为一过性,2~3天可自行恢复。

多数情况下,一些人接种疫苗后会出现发热、注射部位红肿、疼痛或出现硬结等炎症反应,我们称之为一般反应,也叫正常反应。这类反应往往不需处理,一般 2~3天可自行恢复。 极个别人由于个体差异(如过敏体质者),接种某种或某些疫苗后可能发生与一般反应性质及表现均不相同的反应,如无菌化脓、皮疹、颜面部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变态反应,我们称之为异常反应。这类反应症状有时可能很严重,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治疗。

无论一般反应或异常反应,在大规模的人群接种中客观上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十三、您的宝宝在什么时候不能接种疫苗

假如您的宝宝出现了以下情况时,专家建议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1)空腹即饥饿时,血糖过低,可引起严重反应。 (2)有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期风湿症、过敏性疾病,或者患有高血压、肝炎、肾炎等症的病儿,也不宜预 防接种。 (3)患有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时。

(4)接种部位患有皮肤病时。

(5)正在感冒发烧的病儿不宜接种,以免加重病情。 (6)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孩子,不宜注射乙脑和百白破预防针,以免引起抽风。 (7)有免疫缺陷的孩子,不能接种疫苗。

(8)腹泻孩子不要吃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等病好后两周才能吃。

息县项店镇卫生院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2012年4月23-4月29 主办单位:项店镇卫生院 活动地点:项店镇街道 参加人员:项店镇居民 活动形式:集中宣传 宣传品发放数量:1000张 活动主题: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 主讲人员:项店镇医务人员 活动小结:通过此次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了解了儿童免费接种疫苗可预防哪些病,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和相对应的疫苗。儿童预防接种证有何用途,宝宝出生后 家长怎么做,外来儿童如何接种疫苗。如何减少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发生,宝宝在什么时候不能接种疫苗。 活动评价:此次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认识到按时接种疫苗的重要性。达到了此次宣传的目的。为儿童营造了健康的生长环境。 存档资料附后:□书面资料 □ 图片资料 □印刷资料

4.25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活动小结

在4.25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周,我们进行了主题为 “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的宣传教育活动。为了进一步做好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提高群众自觉儿童预防接种意识,结合我县实际开展了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宣传儿童预防接种常识。包括儿童免费接种疫苗可预防哪些病;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和相对应的疫苗;儿童预防接种证有何用途;宝宝出生后,家长怎么做;外来儿童如何接种疫苗;如何减少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发生;宝宝在什么时候不能接种疫苗。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认识到按时接种疫苗的重要性,普及了儿童预防接种知识,提高了群众自觉儿童预防接种意识,为儿童营造了健康的生长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11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