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招教试题

更新时间:2023-09-01 00: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终身学习又特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_____________,学会做人。”这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成长的支柱。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_____________ 。

3.信息加工论者从一种问题状态转变成另一种问题状态的操作称为_____________。

4.通用策略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切相关的学习策略。

5.在读一首诗时,某生学习10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又增加学习几分钟,这种增加的附

加学习,叫做_____________,它是促进知识保持,克服遗忘的记忆规律之一。

6._____________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又称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7.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人们处于_____________时的心情。

8、现代教育理论认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9、若a+b+c=0,则 a2+b2 +c2+2ab+2ac+2bc的值是_____________ 。

10、当代西方学习理论中最具势力和影响力的三种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论,认知主义学习论和_____________。

11.所谓“一心不能二用”属于注意的_____________。

12.格式塔认为学习是通过_____________实现的。

13.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_____________ 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14.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_____________

15.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_____________ 。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2分)

1、(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2、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3、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 )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20世纪末

4、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 )

A.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B.主体价值 C.创造价值 D.教育价值

5、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6、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7.“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 )首先提出的: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劝学篇》

8.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是(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

9.环境对个体的发展作用是( )

A.决定作用

B.导向作用

C.提供了多种可能

D.促进作用

10.“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1.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2.《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简述社会知觉的独特性。

2、现代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8分,共16分)

1、试述记忆系统的三个信息加工阶段。

2、论述教育在人(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何作用?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新学期开学,炎热的夏天让学生养成了随身带矿泉水的习惯,并且将这一习惯带到了课堂上。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我的课渐入佳境,“咚”,一个矿泉水瓶子掉到地上,但不知道是哪个同学掉的,我看了一下大家,“别着急,天很热,我也有点渴了,下课咱们再喝水,好吗?”,同学们轻声的笑了起来,我

的课继续进行,刚讲了一会儿,“咚”,又一只矿泉水瓶子掉到了地上,同学们朝小新那边看去,他的脸腾的红了,站起来,“老师,我本来想。。。。”,课堂上时间是很宝贵的,我马上接上话:“小新,我知道你想把瓶子收起来,没关系,先听课,好吗?”。他如释重负的坐下,同学们好象也松了一口气,毕竟是第一节课,他们对老师的脾气还不是很了解啊。离下课还有两分钟,“咚”,第三只瓶子掉下,这一次,同学们齐刷刷的看着我,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同学们,我们应该感谢这几位同学,他们在为我们的课堂伴奏呢,只是音调太单调了一些。” “哄”,同学们会心的大笑了起来,同时鼓起了掌。第二天去上课的时候,所有的矿泉水瓶子整齐的摆在教室后面的一张桌子上。

试运用教育教学原则,分析这位老师的做法……

六、作文(共25分)

请以“终身学习”为话题,结合教师职业,谈谈你的认识。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09年新乡市招教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

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斯普兰格

C.拉伊 D.赞科夫

3.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原则是( )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 B.布卢姆

C.凯洛夫 D.赞科夫

4.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5.下列不属于广义教育制度范畴的是( )。

A.学校 B.少年宫

C.教育考试制度 D.教材

6.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 )。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7.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感知知识 B.理解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8.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 B.小组合作学习

C.个别教学 D.现场教学

9.依据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

10.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总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 )。

A.共产主义接班人 B.社会主义建设者

C.好公民 D.好儿童

11.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12.课外校外教育从确定活动的内容、要求到选择活动方式,从安排活动的具体步骤到组织实

施等,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这反映了课外校外教育具有( )。

A.独立性 B.灵活性

C.自愿性 D.实践性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

14.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因此,教育目的就应该仅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其具体作用是什么?

16.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17.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有哪些新形式?

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

18.联系实际,谈谈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特点。

答案

一、选择题1.A 2.C 3.D 4.B 5.D 6.B 7.B 8.A 9.D 10.C 11.A 12.C

二、辨析题13.错。因为该观点只强调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是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过

分强调教师的作用。 。

14.错。该观点属于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只看到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而忽视了

教育目的也受人的发展需要制约。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5.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与教育。它们各自的作用是: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

②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③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6.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两大方面。

(1)教师教的标准:

①教学目的明确。

②内容正确。

③结构合理。

④方法恰当。

⑤语言艺术。

⑥板书有序。

⑦教态从容自如。

(2)学生学的标准:

①学生注意力集中。

②思维活跃。

③积极参与。

④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17.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式主要有:

①通过社区进行德育。

②创办业余党校。

③通过网络进行德育。

④建立德育基地。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

18.在课程结构方面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①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

主。

②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四个领

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③农村中学课程强调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农村中学

可根据农业发展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

“三教统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④在课程标准方面,也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新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

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课程与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要体现国家对公

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但由于我国当前发展还不均衡,各地区存在较大的文化、地域与发

展差异,所以在课程标准方面还要考虑这种差异,允许开设地方课程。普通高中课程还

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与发展机

会,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更多的平台。

一、 选择题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2.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3.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4.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做到因材施教

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 B.小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

6、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资/料来.源,于:gzu521学;习/网 ]gzu521.com不从”,这说明教师应该具备哪方面的素质( )

A、忠于职守

B、团结协作精神

C、人际交往能力

D、良好的道德修养

7、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8.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 B学校教育 C环境 D家庭教育

9.心里断乳期是指(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10.“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

A定势 B迁移 C应用 D技能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 )

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

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

12.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成为( ) A变式 B反例 C正例 D比较

13.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

A 学习动机 B 学习需要 C学习兴趣 D学习期待

14. 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 )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 运气好坏 D 任务难易

15. 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 )

二、填空题

16、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活动是 。

17、誉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教育夸美纽斯于1657年发表的 ,被认为是近代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18、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人的发展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这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说中的 。

19、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有关课程管理的改革趋势是实行 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20、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 ,学校教育工作必须以此为中心。

21、1922年颁布的学制是 。

22、下列不需要智力活动参与的是 。

23、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是 。

24、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人是 。

25.《教育法》颁布于 年

26.提出少年免费的教育法规是 。

27.规定教师资格的教育法规是 。

三、判断题

2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来 源 于 贵 州学 习网 http://www.77cn.com.cn 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29.升学率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

30.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智力结构有差异。( )

31.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

32上课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

33.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

34“勤能补拙”充分说明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

35.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36.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总是一致的。( )

37.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38.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来影响受教育者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

39.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所以应抛弃传统的接受性学习。( )

40.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

41.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

42.学习室由反复经验引起的,它所引起的行为及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暂时的。( )

43. 高创造者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

44.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方法。( )

45.某中学开设了线条画、垂钓技术等课程供学生自愿选择,这是地方课程。( )

46.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问题应归咎于家庭,与学校无关。( )

47.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方面。( )

四、论述题

48、有人说:“启发式就是问答式”,也有人认为“启发性的关键就在于教师主动性的发挥”,而更多的人则是感到困惑:“在教学中为什么总是启而不发?”那么,你认为启发性的关键或核心是什么?在教学中又应该如何贯彻启发性的原则?

49、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甚至连回家的钱都向老师借,老师找他谈话后答应改过,但并无实际行动。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将如何运用有关德育规律的知识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五、案例分析题

50.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初中老师,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果好,在期末的评定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工作的熟悉与社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此 资 料 转 贴 于 贵 州 学 习 网 http://www.77cn.com.cn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

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校长找其谈话,她还不以为然:“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课时对不专心听讲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51. 某初二(3)班的许多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因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教师里失去了往日的欢快和活泼。班主任为缓解这种气氛,带领学生去溜冰。学生一次次摔跤一次次又站起来,丝毫没有沮丧和气馁。班主任就借机告诉学生:“学会溜冰尚且需要经过无数次的摔跤才能成功,更何况复杂艰苦的学习呢?”于是学生们放下心理包袱,信心十足的又投入学习中。 结合教育学理论分析案例。

52、小明平时学习挺好,但是一到考试发挥就很不理想,他很沮丧,如果你是他的班主任老师,你该如何去帮助他?

2010年湖北武汉招教考试模拟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B 2、C 3、A 4、D 5、C 6、D 7、B 8、B 9、C 10、B 11、B 12、

A 13、B 14、A 15、C

二、填空题

16、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7、《 大教学论 》18、外铄论19、国家、地方和 学校

20、教学21、壬戌学制22、意志力23、弗洛伊德 24、马斯洛 25、1995 26、《义务教育法》 27、《教师法》

三、判断题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46、×47、√

四、论述题

48、答:①启发性的关键或核心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②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a.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c.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d.发扬教学民主。

49、答:①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既要提高小王的本_资_料_来_源_于_贵_州_学_习_网 gzu521.com道德认识,又要重视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培养; ②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养③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思想内部的转化的问题④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过程,教师要长期不懈,坚持长期抓,反复抓。

五、案例分析题

50、答案要点提示: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应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51、答案要点提示:从德育的原则来看: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从德育方法来看:实际锻炼法

52、答案要点提示:

(1)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指导其正确的面对挫折:一切分析原因,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在共同分析问题作出假设时,利用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3)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表现教师的期待和信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4o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