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理论与实践,深化专业课教学-2022年精选文档

更新时间:2023-04-12 15:0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融合理论与实践,深化专业课教学

专业课对达成士官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核心支撑作用,研究专业课的教学现状,探讨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关系,树立一体化专业教学理念,构建符合士官任职教育规律和特点的一体化专业课教学内容,是培养“能打仗、打胜仗”士官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一、传统专业课教学模式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长期以来,士官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一直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的分段式教学模式。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双线”并行排列,单独设课,自成系统,界限分明。总结士官学院探索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先理论后实践,二是先实践后理论,三是理论和实践两线并进、两线并重。

在先理论后实践模式里,学习专业理论时,由于学员对装备缺乏感性认识,只能死记硬背,难以深入理解和掌握;技能训练阶段,由于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学期或分阶段实施,时间间隔较长,学员对专业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还需要进行专业理论补课,造成了课时浪费,影响了专业技能的形成。在先实践后理论模式里,因学员在实践之前没有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训练也仅局限于体验性操作,根本无法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只能对装备有些感性认识,为理论课学习做些

准备。在“两线并进,两线并重”模式里,尽管理论和实践穿插进行,但理论教学在教室,实践教学在测试间或训练场,时间和地点都分离;并且由于受装备、场地的限制和授课计划的影响,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项目往往不能同步,学员对技能的掌握也达不到预期的要求。

由此可见,传统的专业课教学都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不利于士官岗位任职能力的形成,不利于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一体化专业教学的特点

当下,任职教育在积极探索、实施的一体化教学,就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使学员在短时间内掌握专业理论,形成专业综合技能。具体做法是,紧紧围绕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整合教学资源和环节,把培养学员任职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教学双方在同一个教学场所边教、边学、边练,在单元教学时间里完成某一教学任务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体化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时间上实现了一体化,解决了分学期或分阶段实施,时间间隔较长,学员对专业理论知识遗忘甚多的问题,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在时间上相脱节的状况。二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空间上实现了一体化,改变了过去教室只能教授理论、测试间或训练场只能动手操作的格局,建立专业教室或教学训练中心,配备相应

的专业设备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设施,使有关专业的装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专业理论课、实践课都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实现了教学情景与岗位环境一体化。三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实现了一体化。在同一个教学场所、规定的教学时间里完成一个包含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任务,其教学内容应立足于任职岗位,围绕士官岗位任职能力的要求进行组织;专业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实际需要为度,重点在于任职能力的学习和养成;以提高任职能力为目的,把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关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专业理论过多、过深、过繁和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理论和实践都是为岗位技能要求服务,并在这个要求下统一,没有了严格的理论和实践之分。四是理论与实践在教学目标上实现了一体化。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练的互通互动,可以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让学员在真实的操作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理解专业理论,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专业主要技能,形成相关应用能力;利用真实或仿真的训练环境实施教学,开展分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员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严谨细致的作风,提高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能力。因此,一体化教学既注重了理论的学习、运用和指导作用,又突出了对学员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使理论联系实际,使学员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应达到的能力水平融为一体,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目标,忽视能力和情感态度目标的定位,融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个层次的目标为一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c6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