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检测试题

更新时间:2023-11-19 20:4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验检测试题(矿物掺合料试验)

一、填空题(15题)

1、混凝土的总碱含量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及水的碱含量之和。其中,矿物掺合料的碱含量以其所含可溶性碱计算。粉煤灰的可溶性碱量取粉煤灰总碱量的1/6,矿渣粉的可溶性碱量取矿渣总碱量的1/2,硅灰的可溶性碱量取硅灰总碱量的1/2。

2、按TB10424规范中要求,预应力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30%。 3、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的粉煤灰一般分为F类粉煤灰和C类粉煤灰。 4、胶凝材料是指用于配制混凝土的水泥与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和硅灰等活性矿物掺和料的总称。水胶比则是混凝土配制时的用水量与胶凝材料总量之比。 5、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流动度,两者流动度之比评价矿渣粉的流动度比。 6、矿渣粉活性指数试验是分别测定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的7d和28d抗压强度。 7、粉煤灰用于混凝土中有四种功效 火山灰效应、形态效应、微集料效应、稳定效应。

8、粉煤灰的需水量比对混凝土影响很大除了强度外,还影响流动性和 早期收缩,因此做好需水量比为混凝土试配提供依据。

9、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抗压强度,采用两种样品同龄期的抗压强度之比来评价矿渣粉的活性指数。

10、矿渣粉28d活性指数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整数。 11、粉煤灰的矿物组成 结晶矿物、玻璃体、炭粒。

12、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工作性、抗渗性、强度、耐久性、水化热、干缩及弹性模量。

13、筛网的校正采用粉煤灰细度标准样品的标准值与实测值的比值来计算。 14、粉煤灰细度筛工作负压范围4000-6000Pa,筛析时间为180秒,若有成球、

1

粘筛情况可延长筛析时间1-3分钟,直到筛分彻底为止。

15、矿渣粉烧失量检测由于硫化物的氧化引起的误差,可通过检测灼烧前后的SO3来进行校正。 二、单选题(15题)

1、在粉煤灰化学成分中, C 约占 45%—60%。 A、Al2O3 B、Fe2O3 C、SiO2 D、CaO

2、 A 粉煤灰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提高混凝土抗化学侵蚀性,最好的掺合料是 C 。

A、粉煤灰; B、磨细矿粉; C、硅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矿渣粉的密度试验结果计算到第三位,且取整数到0.01g/cm3,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 B 。 A、0.01g/cm3; B、0.02g/cm3; C、0.03g/cm3;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依据TB10424中规定,硅灰的检验要求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 A t为一批,不足 A t时也按一批计。

A.30,30 B. 60,60 C.120,120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 B 方孔筛筛余为粉煤灰细度的考核依据。

A.35μm B. 45μm C.50μm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大于30%时,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宜大于 B 。 A.0.35 B. 0.40 C.0.45 D、0.55

8、用于C50混凝土以下的C类Ⅱ级粉煤灰烧失量,不大于 D %。 A.5% B. 6% C.7% D、8%

9、当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为严重冻融破坏环境时,混凝土宜采用烧失量不大于 A %的粉煤灰。

2

A.3% B. 4% C.5% D、6%

10、严重氯盐环境与化学侵蚀环境下,粉煤灰的掺量应大于 B %,或磨细矿渣粉的掺量大于 B %。

A.40%;50% B. 30%;50% C.30%;40% D、40%;50% 11、在碳化环境下,水胶比大于0.40,磨细矿粉的掺量为 A %。 A.≤40%; B.≤50% C.≤60%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2、F类Ⅰ级粉煤灰细度,不大于 B %。 A.10% B. 12% C.14% D、16%

13、C类粉煤灰是由褐煤或次烟煤煅烧收集的粉煤灰,其氧化钙含量一般大于 B %。

A.8% B. 10% C.12% D、14%

13、在TB10424-2010中的规定,硅灰掺量一般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 B %,且 B 其他矿物掺和料复合使用。

A.6%;不宜与 B. 8%;宜与 C.10%;不宜与 D、12%;宜与 14、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中要求,粉煤灰的掺量若为10%时,计算胶凝材料强度影响系数,数值宜取 A 。A.0.85-0.95 B.0.75-0.85 C.0.65-0.75 D.1.00 15、矿渣粉的烧失量试验,烧灼时间为 C min。 A.5-10 B.10-15 C.15-20 D.20-25 三、判断题(对打“√”,错的打“×”)(15题)

1、 路面和桥面混凝土中不得使用硅灰或磨细矿渣粉。( ╳ )

2、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可以节约水泥,但不能改善砼的其他性能。( ╳ )

3

3、矿渣粉放入规定温度的烘干箱内烘至恒重,以烘干前和烘干后的质量之差与烘干前的质量之比确定矿渣粉的含水量。( √ )

4、按GB/T2419测定试验胶砂和对比胶砂的流动度,以二者流动度达到130mm-140mm时的加水量之比确定粉煤灰的需水量比。( √ )

5、当活性指数小于70%时,该粉煤灰可作为水泥生产中非活性混合料。( √ ) 6、矿粉检测结果中密度、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含水量、三氧化硫指标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应重新加倍取样,对不符合的项目进行复检,评定时以复检结果为准。( √ )

7、以生产厂家同编号矿粉的检验报告为验收依据时,在发货前或交货时买方(或委托卖方)在同编号矿粉中抽取试样,双方共同签封后保存三个月。( √ ) 8、按照TB10424中要求,硅灰烧失量检测结果为8%,符合要求。( ╳ ) 9、粉煤灰混凝土是指掺入一定量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 √ ) 10、在冻融破坏环境下,粉煤灰的烧失量不宜大于3.0%。( √ ) 11、Ⅰ级粉煤灰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和无筋混凝土。( ╳ )

12、混凝土中掺一定的粉煤灰,可以最好的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 ╳ ) 13、配臵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最好的方法是掺一定的粉煤灰来降低水化热。( √ )

14、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可以很好的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保塑性、黏聚性。( √ )

15、矿粉的优点为化学活性随比表面积增大而提高明显,抗碳化性稍好 。( √ )

4

四、问答题(6题) 1、C50以下混凝土对所用粉煤灰、矿粉、的化学、物理指标有多项要求,请列出其中要求指标?

答:粉煤灰:1、细度 2、需水量比3、烧失量4、氯离子含量5、含水量6、三氧化硫含量7、氧化钙含量8、游离氧化钙含量。

矿粉:1、密度2、比表面积3、流动度比4、烧失量5、氧化镁含量6、三氧化硫含量7、氯离子含量8、含水量9、7d、28d天活性指数。

2、矿渣粉和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各有什么优缺点和作用?答: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降低成本;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和早期强度,降低渗透性和提高耐久性。矿粉(磨细高炉矿渣):替代部分水泥,降低成本;降低或提高混凝土强度决定于矿粉粉磨细度,降低渗透性和提高耐久性。作用:1、可以减少水泥使用量,降低成本。2、改善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3、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包括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及抗碳化能力等。

3、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后,其性能会产生哪些变化? 答:掺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后,其中的活性成分与水泥水化后生成的氢氧化钙产生反应,可使混凝土强度有所提高,粉煤灰具有吸附分散作用并可填充水泥空隙,增加密实度、细化孔径,改善均匀性,提高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有利于耐久性。

4、粉煤灰细度试验的操作步骤?(方法为负压筛法)

答:(1)将测试用粉煤灰样品臵于温度为105℃-110℃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2)称取试样10g,准确至0.01g,倒入方孔筛筛网上,盖上筛盖。

5

(3)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pa-6000pa范围内,接通电源。 (4)开动筛析机仪连续筛析3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的敲击筛盖使试样落下。

(5)筛毕,观察筛余物,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或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颗粒刷开,再筛析1-3min直至筛分彻底为止。 (6)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量,准确至0.01g。 (7)、结果计算。

5、矿粉密度试验的操作步骤?

答:(1)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到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侵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读数。

(2)矿粉试样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矿粉60g,称至0.01g。

(3)用小匙将试样一点一点的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至没有汽包排出。 (4)再次将李氏瓶静臵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5)结果计算。

6、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有哪些?

答:(1)工作性:流动性增加,用水量减少,泌水性改善,可泵性提高,凝结时间延长。(2)强度:早期强度下降低,长龄期强度有相当增长。(3)抗渗性:早期降低,后期得到改善。(4)耐久性:抗冻性与抗碳化能力。(5)水化热:水化速度减慢,水化热减少。(6)干缩及弹性模量:干缩减少;弹性模量早期下降,后期 逐步提高。

6

五、计算题(5题)

1、GB/T 18046标准 矿渣粉活性指数试验和流动度测定,试验胶砂流动度为215mm,对比胶砂流动度为185mm,28天试验胶砂强度为41.5MPa,对比胶砂强度为42.8MPa,计算流动度比和A28。

解:流动度比=215/185*100%=116%(结果取整)A28=41.5/42.8*100%=97%(结果取整)

2、GB/T 1596-2005标准粉煤灰活性指数试验测定,测得28天试验胶砂强度为43.5 MPa,对比胶砂强度为45.2 MPa,计算该试样28天活性指数? 解:A28=43.5/45.2=96%(结果取整)

3、GB/T 1596-2005标准粉煤灰需水量比试验测定,粉煤灰为F类Ⅰ级,测得流动度为135mm,所用水量为121ml,计算需水量比,并判定是否满足要求? 解:X=(L1/125)*100=(121/125)*100=97%

按GB/T 1596标准要求F类Ⅰ级粉煤灰需水量比不大于95%,实测需水量比为97%,不符合规范要求。

4、GB/T 18046-2008标准矿粉烧失量测定,矿粉级别为S95,试验前坩埚加试样质量为2.3541g,试验后坩埚加试样质量为1.3778g,灼烧前三氧化硫含量为2.8%,灼烧后三氧化硫含量为3.1%,计算该试样的烧失量?

解:2.3541-1.3778=0.9763g 0.8*(3.1%-2.8%)=0.24% (1-0.9763)/1*100=2.37% X校=2.37%+0.24%=2.61% 该试样烧失量为2.61%。

5、GB/T 8074标准测定矿粉比表面积,测得该矿粉密度为2.74g/cm3与标准样一致,标准样的比表面积为400cm2/g,标准样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的时间为93s,

7

被测样品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的时间为87s,试料层中空隙率值与标准样品相同,试验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3℃,计算该矿粉的比表面积? 解:

=400*9.33/9.64=387cm2/g

该矿粉的比表面积为387 cm2/g。 六、案例分析题(4题)

1、2011年8月某铁路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次性泵送浇筑混凝土5500m2,C30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280kg;细骨料775kg;粗骨料1048kg;水180kg;粉煤灰120kg,施工中,在模板中横向和纵向埋设了多根水管降温,浇筑完7天后,发现结构实体多处裂缝,分析原因并作出合理有效的控制方法?

答:原因:(1)大气温度越高,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水化热越大,造成混 凝土开裂。(2)配合比设计中粉煤灰掺量较小为30%,不能有效的降低水化热现 象。

控制方法:(1)一般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优先选择4月或5月,为最佳时间,大气温度适中,适宜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2)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增加粉煤灰的用量,掺量提高到50%-60%,不仅节约了混凝土中大量的水泥和细骨料,而且能降低水化热和热能膨胀性,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反应要放出热量,在大体积混凝土构件中会出现中心与边缘温度差而产生应力,导致裂缝。由于粉煤灰的掺加有利于减少在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而产生的升温,减少了混凝土热膨胀出现裂缝的危险。 对于泵送混凝土,除了因改善和易性而提高了易泵性之外,同时由于泌水性和离析现象改善,以及粉煤灰本身的球形玻璃体效应,可以得到更好的减阻效果,使得浇筑顺畅。

2、某检测中心试验员小张接到任务单,试验项目是矿渣粉的烧失量试验,小张

8

开始试验,称取1g试样,放入已灼烧衡量的瓷坩埚中,将盖斜臵于坩埚上,放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25℃)下灼烧15min-20min,取出坩埚臵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至恒量。按照公式计算烧失量。小张的试验结果是否正确?说明原因?

答:小张的试验结果不正确。正确的为:称取两份试样,一份用来直接测定其中的三氧化硫含量;另一份称取1g试样,放入已灼烧衡量的瓷坩埚中,将盖斜臵于坩埚上,放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25℃)下灼烧15min-20min,取出坩埚臵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至恒量,然后测定灼烧后的试料的三氧化硫含量。再根据灼烧前后三氧化硫含量的变化,矿渣粉在灼烧过程中由于硫化物氧化引起烧失量的误差进行校正:W’loi= W’loi+0.8(W后-W前)。

3、杭州铁路新客站综合楼的15层为转换层,按设计要求采用C60级预拌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水平输送65m,垂直升高输送60m,楼面水平管长60m,对混凝土泵送技术较高,采用复合掺用粉煤灰等双掺技术,合理调整配合比,连续21小时顺利完成浇捣工作。如何保证,分析原因?

答:制备高性能预拌泵送混凝土,所用水泥为质量稳定的旋窑生产普硅水泥,砂为中砂或粗砂,质量合格的碎石及水。所用外加剂要求其减水率≥25%,特别要重视与水泥的相容性。磨细矿粉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材料,它一方面参与部分水化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微集料,填充混凝土内部微隙,增加密实性,并能调节和易性。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细度,比表面积以400-600m/kg为宜,从长距离泵送混凝土看,应首选磨细矿粉。对于磨细矿粉作为掺合料来说将不同的掺合料进行复合掺用,效果比单掺好,因此制备高性能预拌泵送混凝土,必须对所用材料进行试验优选,通过配合比验证后,才能进行拌合、运

9

输、泵送和浇捣,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健全各级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vo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