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检测卷(1)

更新时间:2024-01-15 14: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丹阳市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检测卷(2015.5)

命题人:范优芳 审核人:谢琴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阅读下列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jiǒng( )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 )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限,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 )蒂,消除猜疑、嫉( )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出自《多一些宽容》 2、默写(8分)

(1)淮南秋雨夜, 。 (2) ,怅望青田云水遥。 (3) ,欲上青天揽明月。 (4) ,长烟落日孤城闭。

(5)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6)晓镜但愁云鬓改, 。 (7)爱惜芳心莫轻吐, 。 (8) ,绿柳才黄半未匀。 3、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

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29日下午在海南博鳌落下帷幕。①出席本届年会的正式代表有近1700多人。②本届年会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线,共设臵了77场正式讨论。③议题涉及宏观经济、区域合作、产业转型、创新技术、政治安全、社会民生等六大领域。④区域合作话题历来是论坛的要点,本届年会设臵了较为热议的亚投行、“一带一路”、东盟共同体、东亚经济共同体等。

(1)第①处不合逻辑,应删去 。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将 与 互换位置。 (4)第④处成分残缺,应在 (词语)后增补 。 4、名著阅读(5分)

(1)阅读《水浒传》选段,在横线上填写人名。(1分)

话说这龙华寺僧人,说出三绝玉麒麟卢俊义名字与宋江,______道:“小生凭三寸不烂之舌,直往北京说卢俊义上山,如探囊取物,手到拈来,只是少一个粗心大胆的伴当,和我同去。” (2)读了《水浒传》,后人如此评价花和尚鲁智深:“禅杖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山门醉打金身坏,俺是人间真菩提。”(4分)

1

①请简要概括“山门醉打金身坏”这个故事情节。

②你是否赞成鲁智深是“人间真菩提”?为什么?

5、认真研读下面几则材料,试探究对科学素养的认识。(4分)

材料一:2013年第10次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调查,中国人的科学素养水平为3%,相当于美国、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数据显示了中国人的科学素养尚处在较低水平。

材料二:美国欢迎各种宣传科普形式,有诺贝尔奖,还有搞笑诺贝尔奖,甚至在火爆的泡沫剧《生活大爆炸》中也盛情邀请霍金加盟,加入拍摄科学宅男们搞笑的科幻生活。

材料三:2012年4月7日,一场兼具科学与幽默特质的中国版“搞笑诺贝尔奖”——“菠萝科学奖”颁奖盛会在杭州高调举行。“菠萝科学奖”的口号是“向好奇心致敬”。

二、阅读分析(共35分) (一)诗歌赏析(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2、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2分)

2

(二)阅读《口技》选段,回答问题。(8分)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求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 解释加线字 (4分)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 ) 曳屋许许声( ) ..宾客意少舒 ( ) 不能名其一处(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 (4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联系全文思考,选文第一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4、选段中七个“声”字和五个“百千”迭用,有什么作用?(2分)

(三)阅读《春晚开始回归常识》,回答问答。(10分)

春晚开始回归常识

王旭明

①春晚是面镜子,折射出社会众生相。这些年的春晚受到批评不少,比如太离谱、抽风之类的吐槽,今年也不例外,但还是有些开始回归常识的迹象。 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告别奢华铺张。例如从场面和效果看简单质朴多了,不那么铺张排场奢华无度了。一个还有一亿人口在贫困线下生存、一个许多农村孩子不断需要社会救助、一个对全世界宣布是发展中国家的晚会,如往年那样豪华炫富有什么意思?面子工程刹刹车,也算是晚会倡导的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是回归常识。

③其次,春晚一定要深情且真深情,才能成功,这也是常识。“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以莫文蔚的演唱串起来的片断,特别是儿子孝敬养母故事,是今年春晚亮点。亮在“真”字,不滥情不矫情。

④说到回归常识,绕不开小品相声的兴衰。小品和相声的生存离不开讽刺,

3

离开讽刺,小品相声必死。此前几年的春晚,在这方面的表现很难令人满意,今年小品、相声“颤抖”着使用讽刺之器了,虽然用法还很平平,甚至拙劣,但毕竟开了头,希望今后可以有更令人惊喜的作品出现。相声小品,不是为了讽刺而讽刺,再好的主题,也要用“逗乐”的方式展现好。我喜欢几个年轻演员的小品,投观众所好,有灵气且笑料不断。常识归,艺术回。

⑤此外,这届春晚还有一些细节,以令人遗憾的方式提醒我们注意一个重要常识——尊重文化。举两个小例子,主持人李思思说:“跟大家汇报一下。”观众与主持人不是上下级关系,用“汇报”不妥,应为“通报”更合适。另一主持人说要想当个“称职”的干部,“称”读成“chèng”,准确的应读“chèn”。 ⑥有人说文化是大概念,一个词用得好不好、音发得准不准太琐碎,无关文化。但这无疑是有悖常识的观点。当代文化低迷不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多的人想文化、说文化,太少的人做文化、传文化。做文化、传文化就要从一件件具体小事开始。春晚读对音、用准意,才是对文化的应有尊重。 (选自2015年2月20日《新京报》) 1、请用一句话归纳本文的主要观点。(2分)

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回归常识”具体是指哪些?(3分)

3、文中多次提到往年春晚的作用是什么?(2分)

4、第④段末“常识归,艺术回”的含义是什么?(3分)

(四)阅读《恒久的滋味》,回答问题。(13分)

恒久的滋味 蒋勋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味觉,这些味觉停留在记忆中,成为生命的滋味。 小时候,喜欢吃糖,甜味停留在孩童时代记忆,不只是口腔四周的快乐,同时呼唤起许多满足、幸福、受宠的回忆。

几乎每一个儿童都有过爱吃糖的记忆,在许多民族的语言文字中,“糖”、“甜”,都已经不单单只是生理味觉上的反应,“sweet”、“candy”,也同时包含了满足、幸福、爱等等心理上的感觉。

4

甜味如果是人生第一个向往的味觉,甜味停留在记忆里,也就有了童年全部的幸福感受。人不会一直停留在童年,因此人也不会一直满足生命里只有甜味。甜味是幸福,但是甜味太多,也觉得腻。

我不知道为什么开始喜欢上了酸味。

大概是在身体发育之后,十二、三岁左右,被称为青少年,被称为惨绿少...年,好像没有熟透的果实,透着一种青涩的酸味。没有放糖的柠檬汁,盐腌渍.

的青芒果,那种酸,好像初尝到生命里的一种失落、怅惘,一种不严重的感伤。

酸是一种味觉吗?

为什么我们说一个人“好酸”,当然不是他身上的气味,而是他透露出的一种在得不到时的一点点忌妒、讥刺、不满足的愤怨委屈吧。记忆里嗜吃甜食的童年,偶然吃到母亲调了许多醋的面条,立刻皱起眉头,酸得全身皱缩起来,那时还不懂得“酸”的意味。等到我在青少年时期,挤了满满一杯纯柠檬汁,不放糖,咕嘟咕嘟喝着,忽然彷佛懂了生命原来除了“甜”, 还有别种滋味。

但是我品味着“酸”的时候,还是不能了解,为什么母亲会顿顿饭都吃苦瓜,极苦极苦的瓜,加上极臭极臭的豆豉,加上极辣极辣的辣椒,极咸的小鱼干,用热油爆炒,还没有吃,远远闻着,扑鼻一阵咸、辣、臭、苦,呛鼻刺激的气味,呛到使人喉头都是哽咽,呛到眼泪止不住。我长大之后,看着母亲耽溺在这样的味觉里,听她叙述战乱里人的流离,她描述炸弹下来,刚才说话的人,不见了,肠子飞起来,挂在树上。她在咸、辣、臭、苦里,回忆着她五味杂陈的一生吗?

五味杂陈,说的是味觉,但也是人生。

人生应该只有甜味吗?还是在长大的过程,一步一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命经验的扩大,我们的味觉也在经验不同的记忆?我在甜味里记忆幸福满足,在酸味里学习失落的怅惘,在辣味里体会热烈放肆逾越规矩的快感。

我终于也学会了品尝苦味,在母亲临终的时刻,我怀抱着她的身体,在她耳边诵念金刚经,我懂得一种苦味,比甜味安静,比酸味丰富,比辣味深沉庄严。我难以形容,但是我知道,我不能拒绝生命里这样苦味,我终于知道:我多么眷恋不舍,母亲还是要走!我也终于知道:我人生的滋味大部分从母亲处学来。

从小到大,记忆里最不能忘记的滋味都从母亲的菜饭里学来。我们很少上餐厅,母亲总是一边摘菜叶,一边娓娓说着故事,她用小火煎着一条赤鯮,鱼的酥香的气味久久停留在空气中,至今也似乎没有消逝。母亲的菜有糖醋,有盐渍,有抹了花椒的辛香,有酸辣,有辣苦,也有臭豆腐奇特使人迷恋的臭香。她教会了我去品尝各种味觉,品尝各种味觉混合的不可言喻的滋味。

但是母亲的滋味里有一种仪式,她会特别慎重料理,那滋味却只是米麦五谷的平淡。

每一年过年,母亲要蒸一百个馒头,发面的面头要特别挑选过,蒸锅里的水,大火煮沸,蒸气白烟缭绕,馒头要蒸得白胖圆满,用来在年夜祭拜祖先,

5

也象征预兆一年的平安祥和。母亲在揭开蒸笼的盖子时,慎重庄严肃穆的表情,使我难忘,她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是她有生活的虔诚。

馒头饱满丰圆,透着淡淡五谷的香。我负责的工作是在每一个馒头正中心用筷子点一个红点。红染料用天然胭脂调成液体,用筷子头蘸着,刚好一个圆圆的红点。母亲在一旁叮咛:要点在正中心哦!那时候还没入学,大概四、五岁,我也开始学会了慎重庄严的举止。

我如此贴近那些馒头,好像麦子在土地里、阳光里、雨水里的全部饱实的生命都给了我,平淡悠长而且沉着,在所有的滋味之上,是更恒久的滋味吧! 1、文章第6段中加点的“惨绿少年”有怎样的含义?(2分)

2、在作者的生命历程中,甜、酸、苦等滋味,各代表了什么样的人生阶段?甜味、酸味和辣味各自包含怎样的感觉?(3分)

3、本文行文有两条线索,请指出。(2分)

4、画线的问句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3分)

5、年夜祭祖的白馒头给作者的启示是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在心里点一盏灯,照亮前行的路途。可能有荆棘,可能有坎坷。只要前方还有一丝光亮,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在这个北风凛冽的深冬,为自己寻找一丝温暖的理由,为自己点亮一个梦想!

请以“在心里点一盏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写出真情实感;

② 文体不限; ③ 不少于600字;

④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6

7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xi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