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6-08 15:5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

题目 学校 班级 课型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师 时间小组探究与讨论相结合

地点

电化教室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涉及的是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方面, 即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发酵食 品以及如何控制细菌和真菌来保存食品等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它使学生知道了 我们平时吃的很多东西以及它们的保存方法,都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在本章第一节已经 学习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但接触的都是它们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因此,学生不仅 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对制作发酵食品还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本节虽然知识 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 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 本课时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包括演示发酵实验、制 作甜酒、制作泡菜、制作酸奶。其二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2、学生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班级为初二 5 班,属于初二年级的中等班,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 践的能力方面有点欠缺,课外知识也不够丰富。但是,学生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有一定的求 知欲望, 有一定的探究问题的兴趣, 能够和老师配合, 可以通过师生互助, 不断的在发展自己、 完善自己。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方面的作用。 难点:甜酒和泡菜的制作原理,生活中不同食品保存方法的选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 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 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及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

2.能力目标(1) 通过做发酵实验和尝试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 力。 (2) 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 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通过学习和应用食品保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2)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节课从“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理念出发,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 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有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让学生体验知识技

术在实际生活 中的应用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分组查阅、整理资料,有助于他们提高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的能力。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探究、亲自动手制作发酵实验、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学汇报结果,提高表达交流的能力。整个过程都在培养学 生的相互协作的精神,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望。

四、教学方法(方式)与学习方法新授课型、小组讨论与探究

五、教学媒体选择老师:自制的 PowerPoint 课件,准备的面包。 学生:自制的演示发酵实验装置、自制的甜酒、自制的泡菜、自制的酸奶以及与其相配的 PowerPoint 课件;食品保存方法的 PowerPoint 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流程图(由上至下,由左至右)

2、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通过回忆细菌和真菌的危害,提 出问题: 是不是所有的细菌和真 菌对人类是绝对的有害而无利 呢? 2. 结合你们收集的资料和生活经 验,说一说他们对人类有哪些好处 呢? 学生活动

倾听问题,齐声否定。 回答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的作用:如可以酿 酒、制造食品、制药、净化污水、利用它 们进行冶金等。

对学生回答做总结,导入新课。(板 书题目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 利用) 过渡句:正如刚才同学所说,细菌和 真菌与食品的制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板书) 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1.提问:利用他们制作食品时,主 马上联想到课前做的发酵实验,有些同学 要根据什么原理呢? 举起了发酵实验装置向老师暗示。 2.对学生的暗示给予表扬,肯定食 品的制作与发酵有关。 演示发酵实验(板书) (一)演示发酵实验 1. 询问各组 “发酵实验” 的完成情况。 各组组长举起装置示意,表示课下已完成 了“发酵实验”。 2.选一组作代表到前边展示实验过 程、现象及结论。 用 Powerpoint 课件展示。 3.结合实验,提出问题: 小组讨论、回答 根据你们的推测,气球内充 气球里充的是二氧化碳。 的是哪种气体? 这种气体是怎么产生的? 酵母菌分解糖时产生的。 4.肯定同学的回答,讲述酵母菌体内 有多种酶,能够将糖类分解成葡萄糖, 在无氧的条件下,会发生下面的反应, (出示 Flash, 其中一种生成物是未知 观看、思索、回答 的,)让同学描述反应过程。 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其 它一种物质。 5.请同学打开气球闻一闻,另一种物 打开,闻有酒味,肯定产生的另一种物质 质是什么? 是酒精。 6.用课件展

示发酵原理反应式: 观看,记忆。

7. 询问各组实验都成功了吗? 引导同学分析实验失败原因,同 时对勇于承认失败的同学提出表扬, 并激励其他同学学习他实事求是的科 学精神。 8.提出问题:同学知道利用发酵原理 可以制造哪些食品吗?

如有未成功的组,他们讲述实验过程和结 果,其它组同学帮助分析原因。 利用乳酸菌可以制酸奶和泡菜,利用酒曲 制酒,利用多种霉菌制酱油,利用酵母菌 制面包和馒头。 学以致用: 制作馒头或面包时,酵母菌发酵产 生的二氧化碳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 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松软。

9.出示面包,提出问题: 老师带来了利用酵母菌制做的 面包, 他们很松软, 里边有很多小 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在蒸烤过程中挥发了, 孔,为什么? 所以没有酒味。 吃一口面包没有酒的味道,这又是

为什么?(在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的基 础上提出) 过渡句:我国南方有着悠久的自制甜 酒的历史,甜酒的制作依据 的就是发酵的原理。 制作甜酒(板书) (二)制作甜酒 课前,第二小组已经为我们精心 制作了味美醇香的甜酒,下面请他们 组给我们介绍一下。 1.让一个同学品尝,提出问题: 甜酒真的是甜的吗?为什么? 2. 总结, 我们制作甜酒用的是酒曲, 酒曲的主要成分是真菌中的一 种曲霉,它能将淀粉分解成糖, 所以味道是甜的。 教育:其他同学可以借鉴这种方法, 尽你的一份孝心,给家人制作出美味 的甜酒。不过要记得提醒家人,饮酒 过量对身体是有害的,我们中学生不 应该喝酒。 过渡句:甜酒固然好喝,再加上泡菜 不是更好呢? 制作泡菜(板书) (三)制作泡菜 第三小组已经为我们准备了泡 菜,大家一起看看他们的作品吧。

用 PowerPoint 展示制作甜酒的过程及注意 事项,并出示课下自制的甜酒,邀请其他 同学课下来品尝。 品尝,思索,回答 甜酒真的是甜的,推测可能是酒曲将糯米 分解成了糖,所以是甜的。

异口同声的回答:有害,不应该。

用 PowerPoint 课件展示泡菜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出 示课下自制的泡菜,邀请同学课下品尝泡菜。 回答:利用乳酸菌将蔬菜中的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乳酸,

1.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泡菜是根据什 因此,泡菜酸溜溜的。 么原理制作的吗? 制泡菜利用的是细菌中的乳酸菌,只有在 2.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用一 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才能将蔬菜中的有机 圈水来封口,而且经常在凹陷处加水 物分解成乳酸。 呢? 3. 评价、鼓励。 过渡句:第四小组也是利用乳酸菌制 作了一份食品。 制作酸奶(板书) (四)制作酸奶 请第四组的代表上前展示。 1.

提问:为什么要将鲜奶煮沸呢? 2. 提问:根据甜酒、泡菜和酸奶的 制做,请同学总结,人类在 把细菌和真菌应用于实际生 活和生产中时,应该给他们 提供怎样的条件呢? 过渡句:我们平时吃的食品中有机物

用 PowerPoint 展示酸奶的制作过程及注意 事项,出示课下自制的酸奶,邀请同学课 下来品尝。是为了消毒,以免其他的细菌和真菌使酸奶腐败。

小组讨论、思索、回答

适宜的温度、现成的有机物、潮湿的环境。

含量丰富,当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大 量细菌和真菌在其中生长繁殖使食物 腐败,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急需解决 的一个问题。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板书) 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要想使食物不腐败,我们可以利 用哪些方法呢?第五小组同学通过收 集资料总结出了多种保存食物的方 法,请欢迎他们介绍一下。 1、提出问题:这些方法最终为了达到 什么目的? 2、建议:加防腐剂的目的是将食物中 的细菌和真菌杀死,但是近年来,科 学家证实,一些防腐剂对人类健康有 害,因此,我们尽量少食含防腐剂的 东西,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看包装 说明,尽可能选择安全食品。 3.请同学讨论 P73 的观察与思考 4. 用课件出示食品 (名称及对应图片) 和保存方法 情感升华 请同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 感受。 课下作业 用课件出示作业3、板书设计

用 PowerPoint 课件展示通过收集资料总结的各种保存食 物的方法。 有些方法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有些方法将细菌和真菌杀死。

听讲,并将老师的话铭记在心,使其在生 活中具有指导作用。 小组讨论各种食品的保存方法。 将各种食品和对应的保存方法用线连起 来。谈感受,主要体现出合作、探究的快感,同时体验到了 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产生热爱生物学科的 热情。

从甜酒、泡菜和酸奶中选取其中一种,做给家人吃,算 是我们对家人的回报。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1. 演示发酵实验 2. 制作米酒 3. 制作泡菜 4. 制作酸奶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七、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对本节课由始至终都充满着很高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 习,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了动手能 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表达交流的能力等;培养了相 互协作的精神等;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了学生更加热爱生物学的激情。 不足之处:学生最后谈论对本节课的体会时,由于时间有限,有些

同学很想表 达自己的感受,可是未能如愿以偿。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出色完成了查阅资料、 共同探究、 动手实践、课件制作、表达交流等工作,由此不仅提高了同学的多方面能力,而且 培养了学生的相互协作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 活中的应用。通过课下交流和同学课上谈的感受可知,很多同学体会到: (1) 生物学科虽然不是中考课目,但在实际生活中确有用武之地。 (2)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之间有了更多合作的机会, 为促进同学间和谐的 关系创造了条件。 (3) 这种教学方式给同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求知和实践的空间, 有利于挖掘同 学的潜能。 (4)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原本其他科成绩较差的同学却对生物课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 总之, 我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以后在教学中会多多采用该 教学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1f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