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松弛研究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3-08-06 02:2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预算松弛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预算松弛的研究内容

国外的预算松弛研究, 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与其他的管理学研究内容一样, 除了借鉴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普遍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等特点以外, 所涉及的领域也很宽泛, 研究的内容也异常丰富。

( 一) 对预算松弛的发现

在较早的研究中, Cyert和 March ( 1963) 就认为, 预算松弛源于谈判过程, Schiff和Lewin ( 1968) 随后在一家名列财富 100强的大公司的三个下属部门发现, 经过协商的销售目标能够被很容易地实现。Lowe 和 Shaw ( 1968) 研究显示, 销售预测也会导致预算松弛。他们从五家大型机构中随机挑选出 32 位经理人, 并对他们进行了个人当面调查, 80%的被调查者明确承认,他们的谈判就是为了松弛预算。Ons i ( 1973) 的研究结论则认为,操纵行为会使预算松弛在任何年份发生。Schiff 和Lewin( 1968) 估计, 下属部门运转费用中大约有 20%- 25%, 应该归因于预算松弛。他们指出, 这个比率就是一个组织机构实际费用和最小可能费用的差异。

在研究文献中, 关于预算松弛有两个主要结论。第一, 经理人是在有意制造并且努力争取预算松弛 ( Cyert和 March, 1963;Lowe 和 Shaw, 1968; Schiff 和Lewin, 1968, 1970;Williamson,1964) ; 第二, 预算松弛广泛存在于许多组织中( Merchant,1985a) 。 ( 二) 预算松弛及其影响

许多文献都对预算松弛做了定义, 本文只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综述。 Merchant ( 1985a) 定义预算松弛就是一定范围内的总预算和必要预算的差额。Mann ( 1988) 提出, 预算松弛是指低估收入、高估成本, 或者为了使预算目标更容易实现而低估营运能力的行为。他认为, 预算松弛是“经理人故意建立的一个超越实际需要的预算资源量, 或者故意地低估生产能力”Moene( 1986) 定义预算松弛为合理预算和真实最小费用之差。Lukka( 1988, p282- 283) 认为, 在一项松弛的预算中, 预算数字会被有意制定得比预测更加容易实现, 而后面的预测才是预算制定者的“诚实的预算估计”。 Young ( 1985) 认为, 预算松弛就是“经理人故意建立的一个超越实际需要的预算资源量, 或者故意地低估生产能力” , 当上级选择预算标准作为参照以评估下属的工作业绩时, 这种倾向尤为明显。Waller ( 1988) 从另一个角度, 认为预算松弛就是超出为完成一项工作所必须的部分资源。此外有不少学者 ( Anthony and Govindarajan, 2001; Little et al. , 2002;Nouri, 1994) 认为, 当预算成本、预算收入或生产数量这几项指标, 是在对未来经营状况和结果的无偏差估计情况下所计划出来的, 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却比预算指标更容易实现, 这种现象就被称为预算松弛。所有上述观点有两个共同之处, 其一, 预算松弛是人们在预算管理中对收入和生产能力的低估和 ( 或) 对成本和资源消耗的高估; 其二, 预算松弛是一种功能异化 ( dye-functional ) ( Collins ,1978; Merchant,1985a , 1985b ; Schiff 和Lewin, 1968; Williamson,1964) 。具有这种功能异化特征的组织, 其经济后果是缺乏控制和决策中的信息扭曲所造成的( Govindarajan,1986; Nouri,1994) 。Ons i ( 1973) 总结道, 不论何种情况及形式, 预算松弛的程度都是一种功能异化, 这种异化取决于预算管理方式。从经理人的角度来看, 预算松弛也能够回避不可预测的不利环境,结果是,预算部门的经理人就会激发偏离预算评估的倾向。

从另一方面来说, 由于预算松弛会产生低效和浪费, 所以建立在私利基础上的预算松弛对组织来说是不健康的。但是, 也有观点认为, 预算松弛赋予了经理人有效应对多变的经营环境的能力 ( Cyertand March, 1963; Gabriel, 1978;Merchant 和 Manzoni, 1989) 。 ( 三) 预算松弛的成因

1.对预算管理本身因素的研究: 与预算管理本身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四个, 即预算参

与、预算强调、预算公平及预算目标特点。

2. 从预算管理以外因素的研究。预算管理以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 即信息不对称、行为因素和组织战略。

(四)启发与借鉴

1. 从研究方向上来看:

国外的预算松弛理论研究极其注重对预算松弛成因的探索,

2. 从研究范围上来看:

国外的预算松弛理论研究并不仅仅是将预算松弛看作只是预算管理中间的一个问题, 而是大量借鉴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理论乃至于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将预算松弛置于一个较为完整而复杂的体系中来考察。

3.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

国外的预算松弛理论研究是建立在权变理论基础之上的。从这一方面来看, 西方发达国家的预算松弛研究具有一个重要特征, 就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权变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其他理论, 来研究实践中的预算松弛存在的具体问题。

4. 从研究范式上看:

国外的预算松弛理论研究绝大多数都采用主流的实证研究范式。因为预算松弛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范畴, 而根据来自于问卷调查的数据,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 最能够揭示预算松弛与相关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研究结论的客观性最强, 也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为后人的继续研究提供基础, 同时对现实的预算松弛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 二) 启示与借鉴

我国预算管理理论研究基本上都是以预算本质、预算起点、预算目标、预算模式、预算方法等范畴为研究重点, 而且一般都是从感性的角度, 由预算实际工作的经验及教训中, 推理出心得体会。预算松弛理论研究也不例外。但是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受西方现代预算管理理论研究的影响, 近年来这种局面有所改善。预算松弛、预算参与、预算强调等主流研究范畴开始受到关注, 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研究成果。但是与国外最新预算松弛理论研究相比, 我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对预算松弛的理论研究关注度仍然不够; 大部分都将预算松弛作为独立范畴进行研究; 还没有将权变理论作为预算松弛研究方法论, 而是过多的关注一些概括性的、泛义的问题, 主要是企望经过理论研究, 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适用于所有企业或环境; 目前主流的研究范式仍然是不规范的规范研究, 只有寥寥几个实证研究成果。

理论研究的过程, 就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运用最先进的研究范式, 结合实践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提出新的研究成果的过程。从目前来看, 对于预算松弛问题的研究, 尤其如此。第一, 对于前人的预算松弛研究成果, 应当进行充分学习和再研究, 尤其是国外大量的预算松弛实证研究文献的学习和再研究, 是新的预算松弛问题研究的起点。第二, 对于预算松弛主体的具体特征, 以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解释, 是明确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的基本出发点。缺乏理论基础的研究, 一定是没有深度的。第三, 实证研究已经被证明是预算松弛研究中最为科学、最行之有效的, 也是国外主流研究范式。按照研究数据来源又可以划分为公开数据法、实验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三种。公开数据法的特点就是收集数据容易, 但是目前国内公开数据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 且基本上均为财务指标。而预算管理问题涉及企业内部管理, 属于非公开信息。实验法以某些特定人群为调查对象, 目前多以大学生和在职培训的企业管理人员为主, 能够部分地从中获取有价值信息, 但是与具体的实践操作, 还有一定的距离。研究预算松弛问题最为适用的, 也是国外最多见的实证研究方法, 当首推问卷调查法。但是就目前而言, 这种方法在操作上具有很高的难度。首要问题是问卷回收率低得惊人, 其次是由于预算松弛问题的敏感性导致企业与研究者的

配合的问题。就实证研究方法本身来说, 由于中国存在特殊的制度背景, 直接照搬也是很忌讳的。第四, 对于发现问题的改进,提出相应对策的前提, 一定要基于客观存在的相关因素与客观存在的预算松弛现象本身内在的相关性, 否则很难谈得到研究结论的科学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ju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