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某住宅小区驳岸及桥梁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方案

更新时间:2024-02-03 10:2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州xx住宅小区驳岸及桥梁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方案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苏州xx置业有限公司拟建苏州xx住宅小区驳岸及桥梁。拟建驳岸长约294m。

1.2 勘察方案编制的依据及原则:

1.2.1 勘察方案编制执行的规范、标准

A、《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B、《市政工程勘察规范》 (CJJ56-94) C、《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GB50011-2001) D、《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E、《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F、《静力触探技术标准》 (CECS04:88); G、《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

1.2.2 勘察方案编制原则:

(1)本次勘察工作为一次性详勘,其技术方案、勘察成果的

完整性和准确性,必须满足本工程施工图设计和审图中心的要求;

(2)充分分析搜集的工程地质资料及已有工程经验,结合本

工程特点和工程阶段性,合理地布置勘察工作量,力求勘察质量成本的合理性。

1.3 勘察目的 1)查明拟建场地有无暗塘、暗浜等不良地质作用。

2)查明建筑物范围内20米以浅各层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工程特性,计算评价地基土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提供地基变形的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4)判明场地上类型及场地类别。

5)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查明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提供浅层土的渗透性。

6)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和金属的腐蚀性。 7)提供基坑开挖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上技术参数; 8)查明持力层及下卧层埋藏深度、厚度、性状及变化。 9)提供桩基设计参数,并作出沉桩可能性分析。

2 勘察工作量的布置

2.1 勘探点平面布置

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岩土工程勘察规

范》(GB50021-2001)有关勘探孔间距的规定,驳岸按50m左右布置一勘探点,勘探点之间内插一小螺纹钻孔;桥梁沿拟建桥梁的4个角点进行布设。

2.2 勘探点深度

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有关勘探孔深度的规定,总原则确定如下:

桥梁:孔深为12~20m; 驳岸:孔深为12m。 2.3 勘探方法的选取 本次勘察采用钻探取土和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原位测试选用静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如果在勘察范围内发现暗塘、暗浜等不良地质作用,我院将加密控制,查明其分布范围。

勘探点平面布置及勘探孔深度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勘察工作量如下:

1)机钻取土孔:孔深20m/2只、孔深12m/2只; 2)单桥静探孔:孔深12m/6只; 3)小螺纹钻孔:孔深5~7m/6只。 2.4 取土、标贯试验的数量及间距

(1)根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主要

土层每层土取土数量不少于6件,以保证每层土的力学性等试验指标不少于6个。

(2)取土样及原位测试点的竖向间距一般为2.0m,适当加密取土

和原位测试间距至1.0~1.5m。

(3)标贯试验一般在砂土和粉土中进行,间距为2.0m,液化判别

时试验间距为1.0~1.5m,液化判别深度为20m。标贯试验时采取的扰动样作常规试验。

2.5 静力触探试验 按照现行勘察规范有关规定:岩土工程勘察应布置静力触探试验孔。静力触探曲线可以直观地划分土层,准确判定土层的变化深度。布置适量的静探孔,可以更好地查明土质的均匀性,评价土的强度、变形特征。 2.6 室内土工试验 土工试验目的:主要用于土层划分、土层定名、工程力学性评价及为地基土承载力计算、基础沉降量估算等提供必要的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2.6.1 物理性指标试验

按规范要求,所取不扰动土样均进行物理性质试验。试验内容包括:天然含水量、天然重度、干重度、孔隙比,粘性土的液、塑限,粉土、砂性土(包括扰动样)和低塑限粘性土作颗分试验,对粒径大于0.075mm的土采用筛分法,粒径小于0.075mm的土采用比重计法。 2.6.2 力学性指标试验

(1)固结试验:常规固结试验:提供常规固结e-p曲线,所施

加的最后一级压力按超过土的自重压力加附加压力考虑,一般深度小于20m,最大压力为400kPa。

(2)固结快剪试验:试验指标按快剪抗剪强度峰值提供。 2.6.3室内渗透试验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提供各地基土层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内室渗透系数(Kv、KH)。 2.7 测量

(1) 勘探点定位:勘探点在施工前根据设计方提供的坐标采取

全站仪进行放样。

(2)标高测量: 采用1985国家高程系统,进行孔口标高测量,

回路闭合差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3)坐标复测:勘探施工完成后采用对各勘探点的高程进行复

测。

3 勘察报告书拟定内容

提供详细勘察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并提交相应的电子文档,其主要内容包括: (1) 文字部分:

1)前言:包括工程概况、勘察目的、勘察手段与完成工作量。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述地形地貌、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地下水埋藏特征和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判定,暗塘、暗浜等不良地质作用的分布有埋藏特征。

3)地基土的分析与评价:对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施工、降水等可能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提供设计参数,并根据勘察成果对围护设计、施工提出建议。

对持力层进行评价,提供桩基设计参数,进行单桩承载力估算,比较不同桩型的优缺点,推荐桩型。

地震评价:场地地震基本烈度、场地类别及地震液化判定。 4)结论与建议

不良地质作用(暗塘、暗浜等)的分布及其采取的地基处理方案提出建议;

对拟建筑驳岸及桥梁的基础持力层提出建议; 对选用的桩型、沉桩方式及桩基施工等的建议;

沉桩对周围环境的产生的影响及需采取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提供基坑开挖围护方案等建议; 场地类别及浅层土地震液化判别的结论; 场地地下水及土壤有无腐蚀性的建议。

(2) 图件部分: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工程地质纵、横断面图 钻孔地质柱状图 静探曲线成果表 土工试验成果表

土层分层压缩曲线图

4 勘察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

4.1 质量保证体系 (1)本次勘察工作全过程严格贯彻本单位实施的ISO9001:2000质量保证体系。

(2)组织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施工队伍。 (3)严格按照勘察工序管理进行控制,确保各工序和产品质量。 (4)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需完成工作的技术要求。 (5)勘察报告由项目负责主编,主任工程师审核,院副总工审定。

(6)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优秀工程。 4.2 施工组织 4.2.1 资源配置

1)技术人员配备:根据本工程勘察工作量和工勘要求,投入各

类工程技术施工人员如下: 技术人员1人(工程师) 施工班 1个 6人

土工试验 6人 2)主要技术设备

(1)SH-30工程钻机共1台套、泥浆泵1台;;

(2)D310型静探仪及配套微机1台套; (3)全站仪、水准仪各1台及配套微机;

(4)土工试验仪器设备一套(包括KTG土工试验全自动采集系

统)

4.2.2 施工技术保证

1)SH-30工程钻机,泥浆护壁钻进。回次进尺在2.0m以内;按

钻进回次真实、及时地进行编录。

2)软土层采用静压法取样,其余土层用重锤少击法取样。 3)静力触探试验采用D310型静探仪进行贯入,地锚作反力。对孔深大于30m进行率定,并按有关规范进行操作。

4.2.4 安全保证

1)开工前协调好与有关部门的关系,办理相关开工手续,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施工中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3)大雨期间禁止施工,尽可能减少噪声,做到工作场所清洁整齐,施工程序井井有条,建立文明施工环境;

5 工程勘察进度计划

本工程工期自进场之日起12天内提交勘察报告。本院将每2天对工程进度进行一次检查,当发现因机械等原因造成本期工程未能完成时,本院将及时增加机械设备,以保证按期完成。

6 工程勘察经费预算

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92)收费标准预算,经预算勘察费总价为人民币 20933元,我院愿优惠价人民币 6500 元的报价,承担本次全部工程勘察工作。

7 服务与承诺

(1)我院承诺,所提交报告均按现行规范及审图中心要求布置,

一次性通过施工图审查。

(2)凡需我单位提供配合和服务的事宜,我单位积极给予提供,

服务于工程建设全过程。 (3)现场临时用房自己解决。

(4)在勘察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建设方、设计方取

得联系,协商解决,确保工程质量。 (5)随时提供岩土工程咨询服务。 (6)坚持文明施工,做到机走场清。

(7)愿意参加建设方和设计方的基础方案研究与论证。 (8)提供现场基坑验槽。

(9)在勘察工作结束后,主动对建设方、设计方进行回访,征求 对我院勘察质量及服务的意见,不断改进与提高勘察工作质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rt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