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结构设计试卷及相关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3-11-09 16: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织物结构设计 》期末考试卷 (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织物组织:在织物中经、纬相互浮沉交织的规律,称为织物组织。

2、平均浮长:组织循环数与纱线在组织循环内的交错次数的比称为平均浮长。

3、经向飞数:沿经纱方向数的相邻两根经纱上相应两个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称为经向飞数,用Sj表示。

4、总紧度:织物中经纬纱的总覆盖面积与织物全部面积之比。

5、屈曲波高:经、纬纱屈曲的波峰与波谷的横截面中心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系统纱线的屈曲波高。

二、简答题 〖共计20分〗

1、简述顺穿法的优点和缺点。(5分) 答:顺穿法的优点:操作简便,不宜出错。

顺穿法的缺点:① 经纱循环数大时,综框数增加,会造成上机困难。② 经纱密度过大,综框数又少,则在开口时经纱与综丝严重摩擦,易造成断头或开口不清。

2、简述绉组织产生绉效应的形成原理。(5分)

答: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经、纬纱的浮长长短不一,又沿不同方向交错配置。浮线较长的组织点,经、纬纱之间结构较松;而浮线短的组织点,经、纬纱之间结构较紧。结构较松的长浮线分布在结构较紧的短浮线之间,较松的组织点就在较紧的组织点间微微凸起,形成细小的颗粒状。细小的颗粒均匀分布在织物表面形成绉效应。

3、保证管状组织折幅处组织连续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什么?(5分)

答:① 纬向飞数Sw为常数;② 总经根数mj = RjZ±Sw是保证管状组织折幅处组织连续的两个必要条件。

4、表里两层连接的方式不同,可以获得哪几种双层织物?(5分) 答:① 连接上、下层两侧,构成管状织物; ② 连接上、下层一侧,构成双幅或多幅织物;

③ 在管状和双幅织物的基础上,加部分单层织物,可以构成袋织物; ④ 根据配色花纹的图案,使表里两层相互交换,构成表里换层织物; ⑤ 用不同的接结方法,使两层织物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构成表里接结织物。

三、作图题 〖共计65分〗

1、试分别作出解:

- 1 -

3?22?1变化经重平、变化纬重平和变化方平的组织图。(10分)

变化经重平组织图 变化纬重平组织图 变化方平组织图

2、以1?1?31?2?2↗复合斜纹为基础组织,Kj=10作经山形斜纹和经破斜纹的上机图。分)

解:(1)经山形斜纹上机图如下: (2)经破斜纹上机图如下: - 2 -

10

3、作四根一束的透孔组织组织图,画出切面图,说明透孔形成的原理及加强透孔效应的措施,并标出孔眼的位置。(15分)

解:透孔组织织物孔眼的形成原理:在一个完全组织中,由于联合采用了平纹组织和重平组织,相邻两根平纹组织的纱线,因交织而彼此分开,而夹在平纹中的重平组织长浮线收缩并被两边的平纹纱线挤起,使纱线集聚成束而形成孔眼。

加强透孔效应的措施有:① 组织结构中要考虑浮长线的长短对透孔效应的影响,浮长越

长则孔眼越大,但浮长过长会使织物变得过分松疏而不挺括,以致造成透孔效应不良;② 经、纬原料的收缩性能好,则有利于集聚成束使孔隙显著;③ 经、纬密度不宜过大,因密度过大会使透孔效应不显著,且使织物变得厚实,失去“假纱罗”的薄、轻、松、爽等特性。

4、试作表面组织为经面缎纹,里组织为斜纹,经纱排列比为1:1的经二重组织的

5381上机图和经向切面图。(15分)

解:

表组织(8/5经面缎纹) 里组织(1/3斜纹)

- 3 -

5、已知色纱的排列规律和配色模纹如下图所示,试确定三种比较合理的组织图。(分)

- 4 -

15

《织物结构设计 》期末考试卷 (B)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三原组织:三原组织又称原组织,它是指每根纱线上单独的组织点只有一个,且Rj = Rw ,S = C(常数)的组织,它包括平纹、斜纹、缎纹等三种组织。

2、纬向飞数:沿纬纱方向数的相邻两根纬纱上相应两个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称为纬向飞数,用Sw表示。

3、织物缩率:样品纱线原长减去样品织物长度所得的差值与样品纱线原长之比的百分率称为织物缩率。

4、经向紧度:织物中经纱的覆盖面积与织物全部面积之比。

5、联合组织: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原组织或变化组织,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联合而成的组织,在织物表面呈现几何图形或小花纹等外观效应。

二、简答题 〖共计20分〗

1、绘作曲线斜纹时,飞数的值可以任意选定,但应满足什么条件?(5分)

答:飞数的值应满足下列条件:

① 使∑Sj(或∑Sw)=0或为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数的整倍数,这样才能保证循环完整。 ② 最大飞数必须小于基础组织的最大浮长,以保证曲线的连续。

2、简述凸条组织的形成原理。(5分)

答:凸条组织是由浮线较长的重平组织和另一种简单组织(平纹或浮线较短的斜纹2/1、2/2)联合而成。简单组织结构紧密,起固结浮长线的作用,称为固结组织,并凸起于织物表面。浮长线的长度决定着凸条的宽度。

3、简述管状组织的构成原理。(5分)

答:① 管状组织由两个系统的经纱和一个系统的纬纱交织而成,这一个系统的纬纱既作表纬又作里纬,往复循环于表里两层之间。

② 管状组织的表里两层只在两侧边缘连接,中间分离。 ③ 表里两层的经纱呈平行排列,纬纱呈螺旋形状态。

4、织物起绉的方法有几种。(5分)

答:① 利用强捻纱以平纹或其他简单组织交织后经印染使织物表面起绉; ② 利用不同张力或不同收缩性能的纱线间隔排列而获得起绉外观; ③ 利用轧纹工艺获得起绉外观; ④ 利用绉组织获得起绉外观。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ac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