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更新时间:2023-05-20 19:3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菜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蔬菜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素质高的蔬菜高级专门人才。

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人文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敬业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遵纪守法,品德优良,自觉遵守科学道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诚挚的合作精神。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掌握蔬菜学科的坚实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了解本研究方向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能运用一门外语,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和撰写论文摘要;具有独立担负蔬菜学科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工作与行政管理的能力。

3、积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

根据蔬菜学专业特点和本学科发展的需要,设立下列研究方向: 1、蔬菜遗传育种; 2、蔬菜生物技术; 3、蔬菜生理与生态 4、食用菌

三、学习年限及要求

学制为3年,在职研究生或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一般3-4年,必须完成和通过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教学实践、读书报告、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等各个教学环节。第四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考核成绩合格才能进入论文阶段。学位课程考试成绩应达70分以上,学满30学分以上(不超过40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方可授予硕士学位。因客观原因需延长学习时间,可由本人申请,经导师和学院同意,研究生处审核,校长批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2年。

四、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及课程简介

课程设置学位课、指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育以及补修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入总学分。学位课是硕士生必读的课程,共8门,18学分(食用菌方向9门,20学分)。选修课12学分。

菜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 程 设 置 表

蔬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

菜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高级蔬菜生理学

分10个专题:1、光、温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调控;2、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与蔬菜生长发育;3、蔬菜衰老的机理及其调控;4、蔬菜覆盖栽培原理及效应;5、蔬菜的矿质营养;6、蔬菜无土栽培原理及技术;7、蔬菜种子发育生理;8、蔬菜产品器官发育生理;9、蔬菜的发育与产量形成;10生态条件、农业技术与蔬菜品质。

高级蔬菜育种学

课程主要讲授蔬菜育种的遗传学原理;蔬菜种质资源的研究、蔬菜的演化与分类;蔬菜的重组育种与优势育种、诱变育种、抗病育种的理论、技术与新进展;蔬菜种子学原理与技术;主要蔬菜作物的遗传与育种。

现代蔬菜学专题

该课程结合教研系和相关学科教师的科研课题,讲授现代蔬菜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高级食用菌栽培与育种

讲授内容:食用菌单孢子杂交育种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及最新进展,食用菌栽培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蔬菜学专业英语

教材选自最新外文期刊,国外出版的蔬菜学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上的研究论文及综述报告。重点讲授专业英语特点、翻译技巧,英语科技论文与摘要的写作方法等内容,同时在教学中增加专业词汇、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写作和翻译能力。

五、实践教育

硕士生除了培养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科研实践)能力外,还必须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劳动实践和生产实践(即“五大实践” )。一般要求第二年开始参加大学本科的部分教学实践,如承担讲课或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等,总工作量为120学时;参加3个学分的学术活动(做专题报告、参加学术会议或报告会等),做学术报告每场1学分,参加学术会议或报告会每场0.1学分。

1、教学实践(120学时工作量):讲课学时大于8学时 2、社会实践(周):3周 3、学术报告(次):10次以上 4、读书报告(次):2-3次

六、培养方式及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

1、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除要理论联系实际地学好马列主义理论课外,要保证政治学习时间。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团组织和研究生会的作用,采用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提高研究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2、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3、在研究生的招生、培养、管理和毕业各个环节都要做好思想政治考核,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连续性,建立和完善中期考核制度及毕业总结鉴定制度,评选优秀研究生和优秀研究生干部。

4、教书育人是导师的重要职责。导师要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从政治、思想、学风、道德各方面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严格要求。

菜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指导方式

1、对硕士生的培养,采取导师指导和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注意培养研究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2、论文指导一般由导师负责,也可成立指导小组。按研究生的研究方向需要,由2-3名教师组成。

3、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应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从硕士生的研究方向和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出发,于研究生入学三个月内制定每名硕士生的培养计划。

(三)课程学习

为使研究生具有蔬菜学专业的坚实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熟练的技能,必须学好学位课程、与研究方向关系密切课程和自选的有关课程。课程学习可以采取课堂讲授,专题讨论以及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自学方式。应注意培养研究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通过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非园艺专业考入的研究生需补修必要的蔬菜学专业本科主干课程,补修课不计入总学分。

(四)实践性教学

1、本科毕业后直接考取攻读硕士学位和来自非农业院校的研究生,应加强生产实践锻炼,提高生产技能,使培养出来的硕士生成为能担负教学、科研、生产、推广等工作的全面人才,以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对多方面高级人才的需要。

2、为了培养硕士生的教学能力,安排硕士生在二、三年级参加蔬菜专业部分教学工作,主要内容是讲课、指导实验,辅导课堂讨论,批改作业,协助指导生产实习等,完成总工作量120学时,由主讲教师考核,合格者给2学分。

(五)社会实践及公益劳动

为了使研究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农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至少要参加3周的社会实践。

(六)读书报告和学术活动

读书报告是培养研究生通过查阅中外文献,掌握本方向研究进展,也是提高写作和思维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读书报告的内容必须是研究方向的,也可以是其它领域的。要求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完成2-3次读书报告,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活动

(七)考核制度

1、研究生学习一年半时,应对其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情况。考核方式采取研究生全面汇报写出自我鉴定,由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作出具体评价。在研究生毕业时,导师要认真填写毕业研究生登记表,对培养的研究生作全面的鉴定和评价。

3、培养硕士研究生实行淘汰制。少数学习成绩优秀、品德良好的研究生可以提前攻读博

菜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士学位;中期考核合格进入论文实验阶段,中期考核较差或明显表现缺乏科研能力的,或其它原因不能继续攻读学位的应停止学习。

4、硕士生参加规定的学位课程考试,如有一门不及格,可补考,补考后仍不及格,或在学位论文完成前未取得规定的总学分,不能进行论文答辩。

5、硕士生无特殊原因,不能如期完成学位论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6、硕士生如有违反国家法令,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等严重错误,按党纪国法及校规予以处理,直至开除学籍。

7、硕士生通过思想政治鉴定,获得规定的学分,并经学位论文答辩合格,经批准发给硕士学位证书;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发给结业证书;个别研究生,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以在一年内补修学位论文,再给予一次论文答辩的机会。

七、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业工作能力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1、论文选题 (1)选题必须从本专业出发,着重选择对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或经济建设具有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2)课题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典型性,可以是单项延伸,也可以是多项综合。(3)课题还应具有充分的可行性,课题难度和工作量等必须适度,既要根据研究生本人的基础和特长又要充分考虑客观工作条件。尽可能结合导师或本人的科研任务选题。

2、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选题之前必须认真检索和阅读有关文献资料(50篇以上),并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或预备实验,对一些科研方法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由选题的理论基础、依据、资料来源、实验材料、技术路线、实验方法、使用仪器与试剂、经费预算和预期结果等组成。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提出,并在学科的学术讨论会上报告,广泛征求意见,补充、完善或调整后才能正式定题。调整量较大,甚至需改题的应再次在相应讨论会上报告。定题后填写选题报告,一式二份,交研究生处一份备案。

3、论文工作计划和执行 论文题目确定后,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立即拟定论文工作计划,论文工作计划主要包括:(1)论文题目来源;(2)研究的目的意义;(3)研究的主要内容;(4)技术路线;(5)阶段计划进度。

研究生要严格按计划进行论文工作,不论是预备还是正式实验或调查研究中,不论是在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中,还是论文撰写过程中,研究生必须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既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系统性,又要忠实于通过自己的艰苦劳动所获取的数据资料,对数据资料的筛选必须方法合理、有据,切不可以先入为主等主观随意性来取舍,更不可弄虚作假。

研究生在论文工作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汇报执行情况与进展,以确保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

菜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4、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应依次包括封面、目录、缩写词、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综述、正文(含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参考文献、作用简历和致谢等。

5、验收、检查

学位论文的验收检查本着如下基本要求进行:

(1)论文的基本论点、结果和建议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或采用了新材料,引入了新方法。

(2)论文内容应表明作者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掌握本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并能运用先进的研究手段。

(3)论文工作应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完成,不得将他人试验资料作为本人论文内容。

(4)论文必须文理通顺,结构严谨,数据可靠,图表清楚,编排规范,准确地表达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提出结论。

论文检查验收由导师或指导小组执行。 6、论文评阅与答辩

(1)论文答辩委员会及论文评阅人

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成员必是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论文评阅3人,其中校外专家至少1人,亦应是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

论文评阅人中可有1人参加答辩委员会。

指导教师不做论文评阅人,可参加论文答辩委员会(由几位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只能有1人参加),但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学位申请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将正式论文提交研究生处,答辩秘书应在答辩前7天将论文送达答辩委员会成员。

(2)论文评阅

评阅人在审查论文时,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对论文写出评语: ①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②是否掌握本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③论据是否充分、可靠,论文有无新的内容、新方法、新见解,写作是否认真、规范; ④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3)论文答辩

①论文答辩的组织接待工作由研究生处和蔬菜学科负责安排落实;

②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主要有导师介绍申请人情况、通报论文评阅人是否同意举行答辩、申请人报告论文、答辩委员会提问和申请人回答问题、宣读评阅人对论文的评语、评定成绩、答辩是否通过和是否授予学位的表决及宣布答辩委员会决议等。

菜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③论文答辩一般公开举行(保密课题除外),并有详细记录。

④论文答辩委员会在作出是否建议授予学位的决议时,必须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决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得通过。对未通过者应作出是否重新答辩的决议,如未作出决议,任何人不得同意重新答辩。

⑤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秘书应将所有材料,包括:论文答辩申请书、论文答辩委员会审核表、论文评阅意见书(包括同行评议意见书)、论文答辩情况表、论文答辩成绩评定标准及表决票、毕业研究生登记有和学位申请书一并移交研究生处。

(4)未达到相应学术水平的论文,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并在决议内写明,可在一年内修改,申请重新答辩一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f4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