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更新时间:2024-04-21 00: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理学院 宇航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 适用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4) 导航、制导与控制(081105)

二、 培养目标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研究对象的状态信息获取与处理;根据目标和对象状态,研究控制和决策的规律;研究控制和决策的实施,以及研究实现控制与决策的设备和系统的应用基础学科及应用学科。它综合了数学、力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范畴。本学科在国民经济和国防技术领域内起重要的促进和支撑作用,在工学门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学科重视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系统观点、理论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因此,在控制科学与工程的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必须加强学生对现有基础理论及工程技术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又必须面向未来,向学生介绍21世纪的前沿科学的知识,使北航该学科成为21世纪高素质控制科学与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摇篮。

三、 培养方向

1.先进飞行控制技术 2.精确导航与制导技术 3.先进仿真技术 4.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 5.复杂系统的控制与决策 6.非线性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 7.鲁棒与容错控制理论及应用 8.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 9.交通系统控制与决策 10.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11.智能系统 12.网络化系统 13.自动测试技术 14.航空航天仪表 15.自动化装置

四、 培养方式

为保证培养质量,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导师(组)负责制定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鼓励有条件的交叉学科、共建学科组织导师组进行集体指导。

五、 学制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

硕士研究生一般用1学年完成课程学习,应在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前修完课程学分,在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全部学分。

六、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见附表。

七、 主要培养环节及基本要求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根据本学科的培养方案,在考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与学位论文要求的基础上,由导师制定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两周内制定,硕士研究生据此计划按学期在网上办理选课手续;论文研究计划在开题报告中详细陈述。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应征求硕士研究生本人意见。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一旦制定,不得随意变更;研究生必须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中制定的所有课程学习内容,并参加考核。考核成绩不合格,不允许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阅读一定量的国内外文献,其中至少阅读20篇外文文献,写出综述报告,由导师对研究生阅读文献进行检查。

开题报告选题应属于本学科范围。开题报告内容包括学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依据,与学位论文选题相关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关键技术及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学位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和主要参考文献等。

硕士研究生一般在第3学期末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由各院(系)组织公开进行,评审小组成员3~5人,由学院确定。

评审小组应对报告人的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评审,写出评审意见,并按优、良、中、不及格四级评分,其中优的比例不超过15%,中与不及格的比例不少于10%。凡通过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者,记1学分。开题报告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

开题报告未通过者,由评审小组做出终止培养或允许重新开题决定。若重新开题,需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一般由原评审小组成员进行评审,报院(系)研究生教务备案。重新开题应在3个月之内完成,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 3.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要求参加5次以上学术活动,由导师负责考核。考核通过后,将考核材料交所在院(系)研究生教务,记1学分。

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 4.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硕士研究生在第4学期末(每年7月底前)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由各院(系)组织公开进行。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要求,论文研究的进展情况等。

对于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不满足要求的学生,应给予书面警告,并在后期或学位论文答辩中重点督查。

5.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授予暂行实施细则》。

八、 发表论文要求

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要求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规定》。

九、 终止培养

硕士研究生终止培养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

附表1:学位必修课程/环节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性质 学位必修课程 课程代号 001102 001104 公共必修课 6学分 001105 001106 001108 001110 001900 学科必修课 ≥16 学分 001201 001202 001203 校级 基础课 ≥3学分 001204 001205 001206 001209 001210 001226 031301 091314 一级学科 基础课 ≥3学分 031302 031303 031304 031305 031401 091420 151401 二级学科基础课 ≥2学分 031402 031403 031404 031405 031406 专业课 ≥6学分 031501 031502 091524 031503 151501 031504 091525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理论(硕) 英语一外(硕免) 英语一外A(硕) 英语一外B(硕) 日语一外(硕) 俄语一外(硕) 人文专题课 数值分析A 数值分析B 矩阵理论A 矩阵理论B 数理统计A 数理统计B 泛函分析 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 线性系统(Ⅰ) 线性系统(Ⅱ) 人工智能原理与方法 现代仿真技术 计算机控制系统(Ⅰ)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非线性控制系统(Ⅰ) 非线性控制系统(Ⅱ) 模式识别 自动测试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Ⅱ) 智能控制 最优估计 测试系统动力学 现代飞行控制系统 制导原理 运动稳定性 现代导航技术 数字图像处理 鲁棒控制(Ⅰ) 鲁棒控制(Ⅱ) 学时 60 60 120 60 60 54 54 54 54 54 54 64 54 36 54 60 48 54 32 48 32 60 54 48 48 32 40 36 48 36 48 60 60 32 40 学分 3 2 2 2 2 2 1 3 3 3 3 3 3 3 3 2 3 3 3 3 2 3 2 3 3 3 3 2 2 2 3 2 3 3 3 2 2 必选一门 必选一门 备注 必选 031505 031506 031507 031509 031510 实验课 ≥2学分 培养环节 学分要求 001700 991700 001601 001602 自适应控制 最优控制 系统辨识 现场总线技术 数字系统故障诊断与综合 公共类实验课程 专业类实验课程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学术活动 32 32 36 32 36 2 2 2 2 2 1 1 必选一门 必选一门 必选 必选 总学分≥34;其中:学位必修课学分≥22(公共必修课=6,学科必修课≥16)。一外非英语者必须选修英语二外。 说明:校级基础课中,A类课程比B类课程的要求高,理论性强。A、B类课程只能选其一。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宇航学院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082502)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 适用学科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082502)

二、 培养目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20世纪初期和中期先后创建并迅速发展的科学与技术领域,它是以数学、物理学以及现代技术科学为基础,以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等二级学科为主干的高度综合的学科体系。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二级学科包括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两个学科方向,本学科综合应用了许多其他学科和工程技术的最新成果,数学、力学、化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都对航空宇航推进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航空宇航推进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出的新问题和新要求,又促进了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国内外均把航空宇航推进技术列为国防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其发展和水平对航空宇航技术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对船舶、能源、环境、交通等国民经济相关领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在本学科上掌握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了解所属各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趋势和研究前沿;较熟炼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本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或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方面做出一定实用价值的工作成果;能胜任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工作或相应的科技管理工作。

3.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

三、 培养方向

1.总体优化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含推进理论和推进方案;推进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和并行工程设计;总体性能参数优化设计;结构优化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动机工作过程仿真;推进系统使用性能等。

2.内流场及气动力学、气动声学

含发动机内流场计算及实验研究;叶轮机气动热力学、气动弹性力学和气动声学;叶轮机非定常流动理论、实验及应用;发动机进气道、燃烧室和排气系统气动热力学等。

3.燃烧与燃烧室

含燃烧室内喷雾、掺混和燃烧;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燃烧污染控制等。

4.传热与传质

含传热、传质和热防护理论及应用;传热、传质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等。 5.强度、振动、可靠性与维修性

含高温构件的寿命预测和构件的损伤容限设计;结构系统振动分析与振动控制技术;高速转子动力学;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等。

6.发动机控制、测试、状态监视与故障诊断

含飞行器/推进系统数字式电子综合控制;推进系统的建模、控制与仿真;推进系统的现代测试技术;推进系统的状态监视与故障诊断技术等。

7.火箭发动机设计与工作过程仿真

包括固体火箭发动机、液体火箭发动机和特种火箭发动机设计与工作过程仿真,涉及流场、传热、强度、系统特性、转子动力学、优化设计、发动机性能等方面。

8.火箭发动机新技术与新型火箭发动机

包括新一代固体火箭发动机、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技术、电磁推进技术、核推进技术和冲压发动机技术等。

9.火箭发动机试验与先进测量技术

包括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等的试验和测量技术,以及新型点火技术、喷雾燃烧技术和涡轮泵技术的研究等。

四、 培养方式

为保证培养质量,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导师(组)负责制定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鼓励有条件的交叉学科、共建学科组织导师组进行集体指导。

五、 学制

普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本硕连读研究生学制为2/2.5年。

硕士研究生一般用1学年完成课程学习,应在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前修完课程学分,在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全部学分。

六、 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 知识结构要求

(1) 基础理论与专业基础知识

高等工程数学(数理方程、矩阵理论、数值分析、应用数理统计、应用泛函分析),航空燃气轮机原理,航空燃气轮机结构,火箭发动机原理,火箭发动机结构,工程热力学,传热传质学,工程流体力学,高等固体力学,燃烧学,多相流理论,数值计算与数值模拟,现代流体测试技术等。

(2) 专业综合知识

传热技术与应用,燃烧技术与应用,气动技术与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动力机械气动热力学,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流体机械优化设计,流体机械结构强度与可靠性,流体工程噪声与振动等。

(3) 学科前沿与交叉学科知识

能源的有效利用,新能源开发,燃料的燃烧及气化,清洁燃烧及污染控制,燃气轮机发展前沿,流体机械复杂内部流动机理,流体工程,环境工程等。

2. 能力结构要求

(1) 科研工作能力

在导师指导下检索并阅读文献资料,初步拟定科研方案,在科研过程中提出并认真思考问题,能够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独立解释所得到的科研现象。

(2) 学术交流能力

通过硕士阶段的培养,应使研究生基本掌握口头、书面的各项交流技巧。通过参加本专业、跨专业、本学科、跨学科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使研究生多总结研究工作的阶段结果并以正式的方式熟练、简练而有逻辑地表达其阶段结果。

(3) 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在高度知识化和信息化的今天,不擅于获取新知识(含书本知识及实践知识)和不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是无法真正做好科学研究的。这方面的培养与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4) 外语使用的能力

在国际化大趋势下,熟练掌握外语(尤其是英语)进行资料搜索、文献阅读、理性思辩、学术交流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攻读硕士学位阶段,应重点提高外语的阅读和听说能力。

3.科学道德素养

应充分重视研究生科学道德的培养。科学道德中最重要的是诚实,不论学术交流中有多少技巧可以被合理地应用,不论学术过程是否涉及国家秘密或经济秘密,诚实对待数据、诚实引用他人观点和结果都是科研结果至关重要的体现。即使没有一种考核的标准来衡量科学道德的分数,指导教师也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年轻研究生具有淡化功利的自我约束能力。

4.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见附表。

七、 主要培养环节及基本要求

1.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2周内制定,硕士研究生据此计划均须按学期在网上办理选课手续;论文研究计划在开题报告中详细陈述。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由导师制定,并征求硕士研究生本人意见。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一旦制定,不得随意变更;研究生必须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中制定的所有课程学习内容,并参加考核。考核成绩不合格,不允许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大量阅读有关文献是做好选题和论文工作的基础。研究生新生一入学,就应着手确定研究论文课题。本学科规定硕士生阅读的科技文献不少于2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0篇,硕士生导师应对硕士生阅读文献情况进行检查。

开题报告应包括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依据,有关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关键技术及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和主要参考文献等。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由所在学院组织公开进行,2.5年学制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在第3学期内(当年12月底前)完成,2年学制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在第2学期内(当年6月底前)完成。评审小组成员3~5人,由所在学院确定。评审小组应对报告人的选题进行严格评审,写出评审意见,并按优、良、中、不通过四级评分。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开题报告。

通过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者,记1学分。未获通过者,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主管院领导批准,可限两个月内重新开题,一般由原评审小组成员进行评审,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

3. 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要求选听5讲以上学术报告,每讲写出不少于500字的心得,由导师负责考核。考核通过后,将考核材料交所在学院研究生教务,记1学分。

学术活动及其考核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 4.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2.5年学制的硕士研究生在第4学期末(当年6月底前)、2年学制的硕士研究生在第3学期末(当年12月底前)进行中期检查,由所在学院组织公开进行。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要求,论文研究的进展情况等。对于中期检查不满足要求的研究生,应给予书面警告,并在后期或学位论文答辩中重点督查。

5. 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由所在学院组织,不能由导师个人组织,并要有一定的论文答辩一次不通过率。在研究生论文评阅意见和答辩委员会意见中,要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并通过有效形式及时反馈给研究生。其它规定详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授予暂行实施细则》。

八、 发表论文要求

硕士答辩前应将其研究的主要成果写成论文发表。要求在本学科重要学术期刊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未发表者缓授学位,毕业后一年内还不能发表学术论文者,不授予硕士学位。其它规定详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规定》。

九、 终止培养

硕士研究生终止培养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

附表1:学位必修课程/环节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性质 学位必修课程 课程代号 001102 001104 公共必修课 6学分 001105 001106 001108 001110 001900 学科必修课 ≥16 学分 001201 001202 001203 校级 基础课 ≥3学分 001204 001205 001206 001209 001211 041301 041302 一级学科 基础课 ≥3学分 041303 041304 031301 151302 041401 041402 041403 041404 041405 041406 二级学科 基础课 ≥3学分 041407 041408 041409 041411 041412 041413 151406 151407 151405 041502 041503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理论(硕) 英语一外A(硕免) 英语一外A(硕) 英语一外B(硕) 日语一外(硕) 俄语一外(硕) 人文类专题课 数值分析A 数值分析B 矩阵理论A 矩阵理论B 数理统计A 数理统计B 泛函分析 数学物理方程 粘性流体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Ⅰ) 高等固体力学 振动力学 线性系统(Ⅰ) 计算流体力学(Ⅱ) 燃气涡轮发动机特性 叶轮机械设计和非定常流动 有限元法及数值分析(Ⅰ) 疲劳与断裂力学 结构系统动力特性分析 传热与传质学 燃烧理论基础 发动机数字控制系统 基础声学 现代航空发动机结构分析 现代测试技术与数据处理 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 火箭发动机两相流体动力学 火箭发动机燃烧理论 有限元法及数值分析(Ⅱ) 非转动部件流体力学 内流实验流体力学 学时 60 60 120 120 120 54 54 54 54 54 54 64 54 48 48 48 48 54 48 48 48 48 48 48 60 48 48 48 32 48 48 48 48 48 48 48 学分 3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2 3 3 3 3 3 3 3 必选一门 必选一门 备注 必选 专业课 041505 041507 041508 041509 041510 041511 041512 041513 041514 041523 041524 041525 041526 151504 151505 151506 151507 151508 151509 实验课 ≥2学分 001700 991700 001601 001602 航空发动机鲁棒控制 信号分析与实验模态识别 燃气轮机燃烧室 燃烧污染控制 计算传热学 气动声学 可靠性工程 发动机状态监视与故障诊断 控制元件及伺服系统 航空发动机多学科优化 计算结构动力学 机械系统诊断理论 计算气动声学 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数值仿真 冲压发动机技术 火箭发动机优化设计 火箭发动机传热与热防护 火箭发动机新技术 火箭发动机试验与测量技术 公共类实验课程 专业类实验课程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硕) 学术活动(硕) 48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48 48 32 32 48 48 48 48 48 48 3 2 2 2 2 2 2 2 2 3 3 2 2 3 3 3 3 3 3 1 1 必选一门 必选一门 必选 必选 培养环节 学分要求 总学分≥34。其中:学位必修课学分≥22(公共必修课=6,学科必修课≥16)。一外非英语者必须选修英语二外。 说明:校级基础课中,A类课程比B类课程的要求高,理论性强。A、B类课程只能选其一。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宇航学院

飞行器设计(082501)、载运工具运用工程(082304)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 适用学科

飞行器设计(082501)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082304)

二、 培养目标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飞行器设计和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

3.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

三、 培养方向

1.飞行器总体设计 2.飞行器结构设计 3.飞行动力学与控制 4.空中交通与飞行安全

四、 培养方式

为保证培养质量,飞行器设计与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导师(组)负责制订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有条件的交叉学科、可共建学科组织导师组进行集体指导。

五、 学制

普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本硕连读研究生学制为2/2.5年。

硕士研究生原则上用1学年完成课程学习,在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前修完课程学分,在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全部学分。

六、 课程设置

1.课程体系

硕士研究生课程(环节)分为:学位必修课(环节)和学位选修课。学位必修课(环节)是指获取相关学位所必须修读的核心课程(必修环节),包括: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外国语和专题课)、学科必修课、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学术活动;学位选修课是指除本学科必修课程以外的课程和相关交叉学科的课程。

跨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或培养知识背景为其他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所欠缺的课程。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修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每学分对应16~20学时)。其中,课程学分:公共必修课6学分,学科必修课至少16学分;培养环节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学分。

2.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中制定的所有课程学习内容,并参加考核。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见附表。

七、 培养环节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根据本培养方案,由导师制定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2周内制定,硕士研究生据此计划均须按学期在网上办理选课手续;论文研究计划在开题报告中详细陈述。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应征求硕士研究生本人意见。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一旦制定,不得随意变更;研究生必须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中制定的所有课程学习内容,并参加考核。考核成绩不合格,不允许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飞行器设计与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要求阅读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有关外文文献至少10篇,总文献阅读量不少于30篇(在开题报告中必须有引用)。写出综述报告,由导师进行评阅。

开题报告选题原则上应属于飞行器设计与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范围。开题报告内容包括学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依据,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关键技术及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学位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和主要参考文献等。

2.5年学制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在第3学期末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2年学制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在第2学期期末获第3学期初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由所在学院组织公开进行,评审小组成员3~5人,由所在学院确定。

评审小组应对报告人的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评审,写出评审意见,并按优、良、中、不及格四级评分,其中,优的比例不超过15%,中与不及格的比例不少于10%。凡通过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者,记1学分。开题报告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

开题报告未通过者,由评审小组做出终止培养或允许重新开题决定。若重新开题,需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由原评审小组成员进行评审,报所在学院研究生教务备案。重新开题应在3个月之内完成,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

3.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要求选听8讲以上学术报告,每讲写出不少于500字的心得,由导师负责考核。考核通过后,将考核材料交所在学院研究生办,记1学分。

学术活动及其考核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 4.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2.5年学制的硕士研究生在第4学期末(每年7月底前)、2年学制的硕士研究生在第3学期期末(每年1月底前)进行中期检查,由学院组织公开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要求,论文研究的进展情况等。对于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不满足要求的研究生,应给予书面警告,并在后期或学位论文答辩中重点督查。

5.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授予暂行实施细则》。

八、 发表论文要求

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要求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规定》。

九、 终止培养

硕士研究生终止培养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

附表1:学位必修课程/环节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性质 课程代号 001102 001104 公共必修课 6学分 001105 001106 001108 001110 001900 001202 001204 001206 校级 基础课 ≥3学分 001208 001209 001210 001211 001217 051302 学位必修课程 一级学科 基础课 ≥3学分 学科必修课 ≥16 学分 051303 051304 051305 151301 051403 051404 二级学科 基础课 ≥2学分 051405 051406 151402 151403 151404 051505 051506 051507 专业课 051508 051509 151502 151503 171403 实验课 ≥2学分 001700 991700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理论(硕) 英语一外(硕免) 英语一外A(硕) 英语一外B(硕) 日语一外(硕) 俄语一外(硕) 人文类专题课 数值分析B 矩阵理论B 数理统计B 最优化理论与算法B 泛函分析 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 数学物理方程 随机过程 现代控制理论(Ⅰ) 飞行力学理论基础 结构有限元方法与应用 飞行器气动设计理论与方法 现代控制理论(Ⅱ) 飞行动力学与控制 结构优化设计(Ⅰ)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 结构动力学 结构优化设计(Ⅱ) 导弹制导原理 轨道动力学 飞行器总体设计 隐身原理 耐久性与损伤容限设计 交通运输工程学 人机系统与飞行品质 最优控制理论及应用 航天任务分析与系统设计 惯性导航技术 公共类实验课程 专业类实验课程 学时 60 60 120 120 120 54 54 54 54 64 54 54 36 48 48 48 48 48 48 48 32 48 48 48 48 48 32 48 48 48 48 54 48 学分 3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2 3 3 3 3 3 3 3 2 3 3 3 3 3 2 3 3 3 3 3 3 必选一门 必选一门 必选一门 必选一门 备注 必选 1 学术活动(硕) 必选 总学分≥34。其中:学位必修课学分≥22(公共必修课=6,学科必修课学分要求 ≥16)。一外非英语者必须选修英语二外。 注1:校级基础课中,A类课程比B类课程的要求高,理论性强。A、B类课程只能选其一; 注2:学科必修课在满足各单项最低学分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学科必修课所列出的课程中选择其他课程,以满足≥16的学分要求;

注3:在得到导师同意的情况下,学科必修课可作为选修课来选修,但必须以完整的一门课程来计,不以学分计(例如:学科必修课多1个学分,该学分不能转为选修课的学分)。

培养环节 001601 001602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硕) 1 必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i5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