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17 20: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选出来,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题中的横线上。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提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教育家是__B__。

A.卢梭 B.杜威 C.斯宾塞 D.陶行知 E.蔡元培 2.作为进步教育的代表,杜威提出的基本主张包括:__ABD_。

A.学校即社会 B.教育即生活 C.教师中心 D.儿童中心 E.书本中心 3.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_ AE_。

A.教育现象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E.教育规律 4.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__C__。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D.《教育论》 E.《教育漫话》 5.与当代社会发展和需要一致的现代教育观念包括__ABCDE__等。

A.终身教育观 B.教育主体观C.教育民主观 D.效益效率观 E.整体优化观 6.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组织形式主要受__E__的制约。

A.人口数量 B.人口质量C.人口结构 D.政治制度 E.生产力发展水平 7.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的因素有__AE__。

A.人口数量与增长率 B.人口质量 C.人口结构D.政治制度 E.生产力发展水平 E.多因素决定论

8.教育的目的主要受__D__因素的制约。

A.人口数量 B.人口质量 C.人口结构 D.政治制度E.生产力发展水 9.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的各种观点中,中国俗语“龙生九子,各个不同”,所反映的是__BCDE__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决定论D.活动决定论 E.多因素决定论 10.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B__。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E.不均衡性 11.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等,都是指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中的_D___进行教育。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E.稳定性 12.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层次的多样性,它的功能有__ABCD__。 A.定向功能 B.调控功能 C.激励功能 D.评价功能 E.衍生功能 13.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系统的级别层次包括_ABCD__。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研究生教育 14.按照评价的不同功能,课程评价可分为___ABC__。

A.诊断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定量评价 E.定性评价 15.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__ABCD__。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读书指导法 E.参观法 16.“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__C__。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E.多重收获性 17.“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C 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体性 E.长期性 18.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教师职业形象有__BCDE__。

A.独奏者 B.伴奏者 C.协助者 D.领导者 E.促进者

19.身体发育异常显著,性意识开始萌芽,独立性和判断能力增强,开始要摆脱成人的束缚,这些特征是人的身心发展处在__D__时期的表现。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儿童期 D.少年期 E.青年期 20.智力平常者(大多数人)的智商IQ值是__D__。

A.大于140 B.120-140 C.110-120 D.90-110 E.低于80 21.学校管理工作一定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传统经验与现代管理科学之间的关系,这是学校管理原则中的__D__的要求。

A.导向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E.规范性原则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1. 我国最早对教育的内涵做出解释的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2.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

3. 对教育的起源有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它们是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和劳动起源论。 4. 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两个方面是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 5. 苏格拉底采用一步步追问的方式使对话一方对所讨论的问题不断阐释质疑,这种教育方式被称为是“苏格拉底法”,也称为“产婆术”。 6. 人的全部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就是目的性。这是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 7. 教育目的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总是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关系因素以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8.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对近千名个体从幼年到成年的追踪研究表明:智力发展的速度先快后慢,_5_岁前是智力发展的最迅速时期。 9. 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主要分为_学前_教育、_义务_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三个阶段。 10. 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创立的,其指导思想是“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教学模式是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11. 德育基本方法大体有认知明理法、心理咨询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陶冶教育法、自我修养法和品德评价法。 12.所谓封闭制教师培养模式是指在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模式。 12. 专门培养教师的机构之所以称“师范学校”。“师范” 的涵义是学高身正。 13. 《儿童权利公约》规定未成年人有四项基本权利: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 14. 青春期是指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的形态、生理、内分泌以及心理、行为的突变。青春期是人生的突变期期,也被认为是个“困扰期”。 15. 学校工作中一直贯穿着两条活动主线:其一是学校教育活动,其二是学校管理活动。 16. 学校民主管理主要的、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教职工直接参与讨论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的一种组织形式。 17. 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年)》(2010-2020年)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18.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在学校党支部领导下的审议监督机构。

三、辨析题(本)(除去判断“对”或“错”外,请写出理由。每小题6分,共18分) 1.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错。社会和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

2.人的素质不是先天遗传的,完全是后天影响教育的结果,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错。人的素质既不是先天遗传的,也不完全是后天影响的结果,而是在先天的生理机能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形成的内在的、稳定的身心特质。

3.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这个阶段,在皮亚杰认知发展四个阶段中,属于形式运算阶段。错。属于具体运算阶段。

4.教育目的体现了人类发展的总体方向,可以超越国家、社会、历史而存在,不具有时代性。错。教育目的不是一个超社会、超历史的永恒范畴,它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总是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关系因素以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5.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的确立必须符合教育目的。错。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确立必须符合教育方针的规定。

6.学制即指修业年限。错。学制具体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 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衔接和关系。

7.隐性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隐性课程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实现,是显性课程功能的补充。8.新课改教材提倡的“多样化”,就是“多本化”。 错。“多样化”不等于“多本化”,具体体现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材,体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适用群体的特点。缺少特色和没有特定适用群体的“一纲多本”教材实际与“一纲一本”教材并无区别。

9.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错。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

10.德育过程就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错。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在现实教育中,并不是所有的德育过程都能促进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11.德育中对人的陶冶,其内涵就是环境陶冶。错。陶冶教育法的方式有环境陶冶、情感陶冶、人格陶冶、艺术陶冶、科学知识陶冶及各种活动 和交往情景陶冶等。

12.在学校德育中不可忽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对。德育实施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引导学生自主的原则,这就需要教育者疏通引导,而心理疏导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13.只有接受正规的教师教育才能获得专业发展。错。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包括接受正规的教师教育、 自主发展和依据自己的学习体验涵养教学智慧。

14.所有教师都有资格当班主任。错。不是所有教师都有资格当班主任,选聘班主任应当在教师任职条件的基础上突出考查一些条件。

15.学校管理就是教学管理。错。学校管理包括教学管理、教育人事管理和教育财务管理。 四、简答题(本)(每小题8分,共16分) 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P50

⑴维系社会政治稳定;⑵促进社会政治变革;⑶培养社会政治人才;⑷推进社会政治民主。

2.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P77

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 3.简述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P218

心理准备阶段;.感知知识阶段;理解知识阶段;巩固知识阶段;运用知识阶段;评价学习效果的阶段

4.简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P226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等。(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

5.简述现代教学倡导哪些新的理念。P235

有效教学;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性教学;生成性教学;生命化教学。 6.简述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专业能力。P303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从教的能力,是教师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专业本领。在专业能力方面,教学能力是一名教师必备的能力。通常认为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能力: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要求教师具有四项基本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7.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有关受教育者应当履行的义务。P325

⑴遵守法律法规;⑵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⑶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⑷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8.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P3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p2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