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在黄州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3-11-10 00: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东坡兄妹巧联对

一天,苏东坡与苏小妹在黄州花园里饮酒赏月。下酒莱中有一碟切好的咸鸡蛋,苏小妹便指着咸蛋出了一个上联,叫苏东坡对下联。她出的上联是:

剖开舟两叶,内有黄金白玉;

苏东坡按说也应以桌上物品对下联,可是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饭后,侍:女端上来一盘石 榴。苏东坡剥开——个石榴正要吃时,下联有了。道出 来是:

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苏东坡对出下联后,对小妹说,光你考我不行,我也得考考你才是。于是他也出了一个上联: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东坡是北宋一‘代著名问人,他的这个上联中巧妙地嵌入了三个词牌名,即《水仙子》《碧五簪》《声声慢》。苏小妹虽然也颇有诗才,但在作词方面却辽 欠功夫。正在苦苦思索时,侍女怕她夜间受凉,挪着细碎小步给她送夹衣来厂。苏小妹触景生情,脱口对出下联: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苏东坡上联用拟人手法,苏小妹卜联电用拟人手法;苏东坡嵌入三词牌,苏小妹下联也嵌入三个词牌,即《虞美人》《绣鞋鞋》《步步娇》一个出得巧,一个对得妙。兄妹二人都会心的笑了。

明月夜三人趣征答

一次,苏东坡和好友佛印和尚将去江中泛舟赏月,苏小妹要跟着去。二人觉得晚上带一女子外出不太方便,但又不好意思拒绝。他们口头上答应了她,但提前悄悄走了。苏小妹追到江边,苏东坡和佛印刚刚把船撑离江岸。她就在岸上指责他们二人不守信用。苏东坡说:?我以佛印为题,出一上联,你若对得上,就让你上船。?苏东坡出的上联是:

和尚撑船.篙打江中罗汉;

原来,佛印撑船时,竹篙—‘厂卜都正好打在水中门己的倒影上。苏小妹在岸上看了,知道阿兄名为让自己联对,实为与佛印开玩笑。她还没想出下联,佛印和尚印开口了,他对苏东坡说:?我替小妹对出下联了。今早小妹去井边打水了不是?那就是下联。?说罢,他将下联道出:

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苏小妹听了,连连说:?你坏,你坏。,’佛印说:?这不怪我,怪你阿哥开了个好头。这样吧,我出个好听的上联,你若对得上定叫你上船。?佛印的上联是:

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蝉娟; 苏小妹这次对得快,她对道: 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佛印道了声:?好!’’便把船向岸边撑去了。 这一晚,三入泛舟江上,对月吟诗,玩得十分痛快。

好朋友逗趣对谐联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二人经常在—起 谈诗论文。有时也对对子。一次,苏东坡想诱使佛印开荤,就以起请他游湖为名。把佛印请到了一只小船上。当船撑到一个僻静处时,苏东坡把佛印请到了船舱里,原来舱里早巳摆了一桌酒菜。佛印一看,桌上尽是荤菜,便以佛家有戒规为名,一再拒绝。苏东坡就编了一首诗念给他听:?湖畔杨柳影,不碍小舟行。佛在心头坐,酒肉穿肠过。?佛印—来犟不过他。二来也许是经不住鱼肉香气的诱惑。终于开荤了。后来,佛印便成了一个洒肉和尚。

有一次,佛印做了一盘鱼,正待要吃时,忽听有人进来,便忙把鱼藏在了案头的磬里。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苏东坡。落座后,苏东坡说:?今天来没有别的事,只是想跟你再对几个对子。?于是苏东坡道出了——副常见春联的下联:

向阳门第春常在;

佛印不知其中有圈套,便顺口答了下联: 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东坡说:?既然你磬(庆)中有鱼(余),就拿出来待客吧。?佛印这才知道上了当。原来苏东坡一进门便闻到了鱼香,室内又没有别的地方可藏,便自然而然地想到那只大口朝天的铜

磬。

还有一次,苏东坡又请佛印到船上宴饮。苏东坡看到岸上有一只狗跟在主人身后,专拣主人扔的骨头啃,便说了一个上联让佛印对下联。他说的是:

狗啃河上骨;

佛印一听,这?河上?分明是说?和尚?,知道苏东坡又搞恶作剧耍他了。于是把苏东坡送给他的一把有亲笔题诗的折扇扔到河里,慢慢吞吞地道出了下联:

水漂东坡诗。

苏东坡听出厂佛印在回敬他,说的是?东坡尸?,知道自己没有沾到便宜。二人心照不宣,相对哈哈大笑了起来。

苏东坡巧释“无言对”

苏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因为他在文坛久负盛名,所以前往黄州去探访他的人络绎不绝。苏东坡也常常借讲学来充实生活,排遣郁闷,便招收了一些弟子。此事传到了朝廷,有人说苏东坡在黄州讲学惑众,对抗朝廷。于是朝廷便派了——个大臣去黄州,名为巡学,实为察访动向。这位巡学官在黄州住了好多天,没有捞到什么,临回去时,他忽然想出个难题,压——压苏东坡的名气。于是,他叫苏东坡挑十名最好的学生来,说他要当面考一考,看学生们学得怎么样。

十名学生到齐后,巡学官说:今天不考别的,只考对对子。他指着东北方向的一座古塔道出了上半联:

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

学生们没有思想准备,…时对不上,都十分紧张。他又 一个一个地催问,每个学生,都只好伸出手来摇摇,表示答不卜。巡学官十分得意,转:身对苏东坡说:?苏学士,瞧你教的这些好学生!?苏东坡微微 —笑,问道:?他们有什么错?请大人指教。?巡学官说:?连这么容易的对广都对不上,真给你丢人!?苏东坡放声大笑道:?是你弄错了。我的学生个个都对?出来了,只是你不懂而已。?接着,苏东坡解释道:?你把十个学生召集到一起,让他们答题,造成了不方便。你想,第—个

学生若答出来,让后面的学生怎么答,岂不会有因袭之嫌?所以头 〃个只好用于势来回答。这样一来,后面口答的更不好意思道破,所以也只好打手势回答。这叫‘无言对’,想必大人你该看懂了吧??巡学官三思不得其解,只好请教苏东坡。于是,苏东坡解释道,学生们对的下联是:

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

巡学官听了,虽然感到有些尴尬,但还是自我解嘲地向苏东坡拱拱手,连声说:?佩服,佩服!?

秦少游对句联姻缘

秦观(字少游)是北宋著名词人。年轻时。他就十分佩服苏轼的艾才。后来,秦观听说苏轼的妹妹苏小妹正待字闺中,便有了求婚之意。一次,他打听列苏小妹将到相安国寺进香,便打扮成一游方道人,在寺门外等候。

苏小妹的轿子刚刚停下,秦观便迎了上去。他一边口中念念词地向小妹化缘,一边偷偷打量苏小妹的容貌身材,,他嘴里念叨的是:

小姐有福有寿,请发慈悲;

苏小妹本想发他两个钱的,但发现他两眼不断己。感刊形迹,叮疑,便改变了主意,边下轿子边问: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秦观生怕苏小妹走脱,义拦住她道: 但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苏小妹不耐烦地说:

任凭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说罢,苏小妹抽身进寺去了。秦观还不甘心,便在门外等苏小妹出来。苏小妹烧完香返回时,在门外 又被秦观拦住了。他干脆扯着苏小妹的袖子道:

小娘子终日欢喜,何不撒手宝山?

苏小妹见此人如此无礼,真的火了.一把推开他说: 疯道人满心贪痴,那得随身金穴!

本来,秦观是想借机会向苏,小妹倾吐爱慕之情的,没想到自己表演得不好,反而‘止人家生厌了。不过从苏小妹的对答如流中,秦观看出,这女子确实非 同寻常,对其更加倾心了。后来,秦观便正式托了媒人到苏家提亲。他还特意让媒人带去了自己作的诗词文章。苏小妹读了秦观的诗词文章后,十分羡慕他的才华,便答应了这件婚事。

新婚之夜,秦观入洞房揭开苏小妹的大红盖头后,苏小昧才发现新郎官正是那日在安寺门前无礼的?小道人?。苏小妹又喜又气,决心报复他一下。她假装让新郎去院中看;看有没有听房的人,秦观刚 一出门,她便把门关上了。苏小妹在屋里;说:?疯道人,我出—个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我就开门让你进来;若对不出,今晚你就在外面风凉吧。?苏小妹出的上联是:

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观这下子可真难住了,在院里转来转去,急了一头汗也没对出来。这情景都被在东廊下乘凉的苏东坡看在了眼里,他不愿秦观在新婚之夜太为难,便拾起—‘块小石子扔进了院中水缸里。秦观听见动静回头往水缸里一看,下联有了!忙回到门前对屋里的新娘说:

投石冲开水底天。

苏小妹闻言,马上打开房门。把秦观迎—了进去。

苏轼违约传秘方

宋元丰五年(1082年)九月,苏轼同乡好友巢谷,获悉苏轼谪居黄州,甚是担忧,便不远千里赶来探望。苏轼馆于雪堂,留其课子。

巢谷博学多才,好收秘方。时值苏轼身染寒疫,当地名 医久治不愈。巢授法医治,不日见效。苏轼因问何方,巢曰:?圣散子?,如使用不当,,会危及生命,但救急特灵。苏轼 请其传授,巢曰此方秘不传子,未果。次年春,巢欲离黄归蜀。苏轼再次苦求,授其?圣散子?秘方。巢拗他不过,便将此方传之,并?约不传人,指江水为盟?。时隔不久,黄州寒疫流行,丧生者众。苏轼依此方合药以大釜煮之、不问老少良贱,各服一盏,救人不可胜数。

因念好友庞安时精于医道,又善著书,易于此方传承,便私下违约,将?圣散子?传于庞君,以利济世。

苏轼违约不违心,实乃心系黄州民众疾苦之故也。

《评释古今巧对》云,佛印一日与苏东坡出,见沟有泥鳅,谓东坡曰:

十百耍鱼沟内滚,泥拌千鳅; 东坡云:

三双和尚灶前蹲,庆,泊六秃。

耍鱼,泥鳅别名。泊,停留(在)。秃,指和尚和光头。或本?耍? 鱼?作?小鱼?,不确。 .

此联既借事状形,又巧于用数:上联,:?十?个?百?即为?千?, 下联?三?个?双?即为?六?。然东坡之下联,近乎恶谑。

《评释古今巧对》等书云,苏东坡与寺僧佛印为诗友。一日东坡以如下一联谑之:

人曾为僧,人弗可以成佛;

人,暗指佛佛印不能回谑,遂对如下一联:

女卑称婢,女又不妨作奴。

联用析字对。?人?与??曾?喝为?僧?字,?人?与?弗?合为?佛?字,?女?与?卑?合为?婢?字,?女?与?又?合为?奴?字。

据邓叙萍《槛联漫话》一书言,这副对联乃苏小妹与佛印

御花园中巧夺魁

--刘子壮的故事

晚清钦点状元刘子壮,系黄冈县雅淡(今堵城区)人。他才华横溢,却布衣乡里。然而,他御花园中巧夺魁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

相传他在京城会试的时候,成绩最佳,与另—学友并列前予。 谁为金榜之:主考很难栽。只好奏启皇上。

咸丰帝闻奏,沉思片刻说:?待孤亲自测试而定? 九月十五的晚上,天朗月明。御花园中。菊香沁腑。坐在御桌旁的咸丰帝兴致盎然地对刘子壮和他的文友说。?孤阅两位爱卿的 文卷,才高志壮,泾渭待分,行吟佳作以飨孤意。?

刘子壮心里明白,皇上要以口试定楞。于是二人连忙拜伏抛,

三呼万岁后说:(蒙圣主厚爱。请于赐题,?皇上指明月说,刻可乎?丹桂!?

刘子壮与文友谦让一番后,.坚持要文友吟诗。文友只好先吟曰——

做尽九洲三岛赋吟完五湖四海诗,月中丹桂连根拔,不许旁 人摘半枝。

皇上听后,龙言大悦。便对刘子壮说:?爱卿如何??刘子壮应声吟曰——

骑糟直上九天台。亲见嫦娥把桂栽。〃昨夜广寒宫未锁,卑臣将月夺回来。

皇帝听罢,大为震惊,深深佩月刘子壮胸怀豁达,智高—筹。立即钦点刘子壮为状元

孙保成 搜集整理

双配皇王女 湖北第—家

刘子壮点了状元的消息,象长了翅 飞到了团风。人们议论纷纷,赞不绝口道:祖上积德,出文曲星啦!

接踵而至的便是命好,运也好,附马爷的宝座有人为他备着。万岁爷看到这个才华出众,仪表堂堂的附马,心里爽快极了。金口御言许诺下来吉日便在九日重阳菊花节。想不到这位出身贫寒的乡下娃竟有这么好的福气。皇宫、朝廷、游园他也毫不顾及了,当看到皇妃,千金小姐们的放荡不羁的秽淫生活,他摇头直叹,这—切都记在心里。

转眼重阳到了。这天。宫廷大摆筵席,披红挂彩,皇帝各部级各省、府要员纷纷朝拜似的献礼。洞房花烛,鞭炮迎吉日格外清响,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只是刘子壮万岁爷将长女许配给他,心绪怎么也不舒畅。洞房花烛是在顾虑重重忧郁中度过的。

事隔几日。风言风语便传于岁爷耳中,先是一惊,后一想,世事纷呈难以不产生丑陋其闻。心情待风声平息些,再作定论。讨论了三天,风声渐渐平息了许多,为了不损皇家尊誉。他令将其长女剖腹相验。果真,从她怀中取出已足五月胎儿

许是因为他才华出众得惊人的缘故吧!万岁爷又将其次女许配于他。

谁知拜堂之日刘子壮竞站在皇父国母不下跪谢恩。尽管如此,万岁爷还是从长相计,默默土吞忧于胸。

这年新春刚过,刘子壮怀多心切,—心中挂念的老父若母不知怎样,思乡之情尤然而生。临行前,在书案上即兴挥豪留下?双配皇王女,湖北第一家?,随即结妾带侍—路前呼后拥直下团风 。

人说:?无奸不成朝?,这话不假却说留下的?双配皇王女,湖习第—家,?不知怎么被奸臣弄得并改头换面为?双配皇王女,天下第—家?禀报于万岁,说是刘子壮谋反皇上,犯有欺君之罪,本是忧虑满腹的皇上听这么阴奉阳违便信以真。大怒:?这还了得,犯上作乱?。

刘子壮—行—路游历不几日便到久BIj的故乡。乡亲父老听说附马爷回乡探亲便纷纷登门,一时门前热闹非凡,门庭若市。第四日吃罢早饭。刘子壮正准备去拜望学友,恰此时有家人来报说圣 旨驾到。原来是万岁爷亲下圣旨速召回宫,预感象不祥之物感染着他,此回怕是凶多吉少,但又不得不尊于皇令。

果然,刘子壮速赶回宫,看到的却是皇上安然于公堂,两侧文武百官肃然无敬,气氛禁沉。

?刘儿,此行可好?父母康健? ?是的。

?此行之前,刘儿可曾冒犯国法而使世人耻笑?。 ? 这…?卑婿不敢。

这时,皇上摊开字幅:?这可是你亲笔所写?。

看到字幅,他知道被人所诬害,气得恼道:?这…?这…这……。?

你是 哪儿人氏?? ?鸭蛋洲?。

?鸭蛋洲的?鸭蛋怎么经得起一状呢??啊 ?啊…?,他被气昏在大堂上了。

之后。刘子壮久卧于榻,,心淤成疾,过不多时,他竟气 死在皇室。

自那以后,团团风再没有出状元了。但至令人们还深深赞叹着刘状元的才学深厚

张骨 搜集整理

刘子壮妙吟巧诗胜秀才

相传,刘子壮因早年丧父,家境比较贫寒,在参加—次黄州的 试考时,他头戴—顶破旧的秀才帽,身穿—套打了补丁的衣服,很不起眼.也被一些豪门富户的公子哥瞧不起。

这天中午,正是用饭的时间,刘子壮便信步走到临江的—个饭馆,想去向店家讨—碗开水,就开水吃自己随身带的干粮,他走进餐馆—看。有五六个赶考的秀才以早在那儿坐着了,但他们都穿戴很华丽,看看桌上摆的酒肉,也就知道了这是一群富户人家的弟子。这五六个秀才正喝猜拳行令…?

刘子壮看到这儿,便向店家讨了—碗开水,蹲在地上吃起了干粮来。

这时,那桌上吃饭的几个考生的其中—个说道:?咳。乏味,乏味,猜拳行令有么意思,我们不如来个吟诗作联,对酒当欲。那该可乐呀!?

?好。要得,?其他几个应和道

刘子壮听到这儿。忍不住站了起来,想走到桌旁去看个热闹。刚走近他们,桌上的—个小白脸考生便说道:?喂,你是干什么的?走开。走开,真是的,我们喝酒吟诗作联,你来干什么?走吧。走吧,别损了我们的雅兴?

刘子壮听了一笑,说道:?我也来凑个热闹。?

妙语连珠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博览群书,精通典故,谈锋甚健。一日,他闲来无事,摆了一桌小酒请苏轼过来小憩。

秦观提出制谜猜谜,苏轼响应。秦观先制一字谜: 四个不字颠倒颠,四个八字紧相连; 四个人字不相见,一个十字立中间。

苏轼首先猜中了,赏美酒一杯,他一饮而尽,然后说:?我曾听人巧借唐代大诗人元稹《莺莺传》赋一字谜,久思不得其解,有请赐教。?

莺莺小姐去上香,香头插在案几上。 远看好似张秀才,近看却是一和尚。

秦观抚掌大笑,猜中连说妙极,自然得赏酒一杯。 酒毕,苏轼对秦观说道:?我以词牌为底,制一谜面,请你猜射。?

东君负我春三月,我负东君三月春。 秦观一猜即中,又得赏酒一杯。

故事的谜底分别是:米、秃和{字双双》。

东坡与小妹互嘲

之曰:

去年一点相思泪,今日方流到嘴边。 小妹额头高,东坡反唇相讥,出句曰: 莲步末离香阁下,额头已到画堂前。 小妹听罢,又嘲东坡多须,出句曰: 欲叩齿牙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兄妹相对大笑。

东坡鱼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很会烹调,至今传有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鱼等名菜。

一日,苏东坡自己做鱼,刚刚做好,他的朋友佛印和尚就来了。这位和尚不受戒律约束,不戒酒肉,极喜好诗文。苏东坡听说他来了,不想让佛印吃荤,于是把做好的鱼放到书阁顶上。

佛印进来后闻到鱼香,边说话边用眼找鱼,终于在书阁顶上发现了鱼,便说;?今日小僧来请教一个字,尊姓苏(蘇)字,有人在草头下把鱼写在左,有人在草头下把鱼写在右。鱼到底是搁在左边对,还是搁在右边对??

东坡一听,只好将鱼端出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29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