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更新时间:2023-04-19 07:0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最新资料推荐------------------------------------------------------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1、认识光具座,将实验器材按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顺序放置. (将凸透镜放在中间整数的位置上)

2、注意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原因是什么?)

3、将蜡烛火焰与透镜的距离由远及近,即物距由大到小移动.观察成像特点并记录. (注意: 1、尽量多次测量; 2、光屏上的像必须调到最清晰的状态。

) 分析数据,比较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得出成放大、倒立像的条件和缩小、倒立像的条件.成像的特点透镜焦距物距 u (范围)像距 v (范围) 正立、倒立放大、缩小虚像、实像u2f 2f vf 倒立缩小实像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2f u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U=f / 不成像 f=10cm uf / 正立放大虚像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在物距是两倍焦距时成的像不和物体大小相等。

(2)物体在一倍焦距上不能成像的原因。

(3)物体在一倍焦距内时,光屏上得不到像时如何观察。

(1 )写出 2 种方案(2)写出运用的物理原理,试验器材,试验步骤(3)写出最后的计算式(用设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最佳答案(1 )弹簧测力计测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和在水中的示数,相减,(2)测 V 排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一)在使

1 / 13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 1 .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用手拿温度表的一端,可以避免手的温度影响表内液体的胀缩。

如果温度表的玻璃泡碰到容器的底或壁,测定的便不是水的温度;如果不等温度表内液柱停止升降就读数,或读数时拿出水面,所读的都不是水的真正温度。

) 1 .首先调零,同时弄清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2.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 3.+接线柱流入, -接线柱流出 4.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 5.可直接连到电源的正负极上 6.接下来,就读数最佳答案①电流表要与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否则短路,烧毁电流表。

);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否则指针反转,容易把针打弯。

);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可以采用试触的方法来看是否超过量程。

);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电流表内阻很小,相当于一根导线。

---------------------------------------------------------------最新资料推荐------------------------------------------------------ 若将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轻则指针打歪,重则烧坏电流表、电源、导线。

). 注意是:

先烧表(电流表),后毁源(电源)使用步骤 1 、校零,用平口改锥调整校零按钮。

2、选用量程(用经验估计或采用试触法)电流表归结起来有三看和三问先看清电流表的量程,一般在表盘上有标记。

确认最格的一个表示多少安培把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入电路后,观察指针位置,就可以读数了。

此外还要选择合适量程的电流表。

可以先试触一下,若指针摆动不明显,则换小量程的表。

若指针摆动大角度,则换大量程的表。

一般指针在表盘中间左右,读数比较合适。

一看:

量程。

电流表的测量范围。

二看:

分度值。

表盘的一小格代表多少。

三看:

3 / 13

指针位置。

指针的位置包含了多少个分度值。

读数 1 .看清量程 2.看清分度值(一般而言,量程 0~3A 分

度值为 0.1 A,0~0.6A 为 0.02A) 3.看清表针停留位置(一定从

正面观察) --使用前的准备:1 .调零,用平口改锥调整校零按钮.

2.选用量程{用经验估计或采用试触法} 天平的使用方法 1 .要放

置在水平的地方。

游码要归零。

2.调节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调节零点直至指针对准中

央刻度线。

3.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

根据称量物的性状应放在玻璃器皿或洁净的纸上,事先应在同

一天平上称得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然后称量待称物质。

4.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

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 0.1 克。

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

5.过冷过热的物体不可放在天平上称量。

应先在干燥器内放置至室温后再称。

6.物体的质量 =砝码+游码

7.取用砝码必须用镊子,取下

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中,称量完毕,应把游码移回零点。

8.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时,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

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最新资料推荐------------------------------------------------------ 9.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上(如:

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1 0.砝码若生锈,测量结果偏小;砝码若磨损,测量结果偏大。

使用注意:

1 .事先把游码移至 0 刻度线,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左右平衡。

2.右放砝码,左放物体。

3.砝码不能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

在使用天平时游码也不能用手移动。

4.过冷过热的物体不可放在天平上称量。

应先在干燥器内放置至室温后再称。

5.加砝码应该从大到小,可以节省时间。

6.在称量过程中,不可再碰平衡螺母。

1. 我们小组的推测:

易溶于水, 它的溶液呈碱性,能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

我们小组设计的实验: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 2~3 毫升的澄清石灰水,再滴加碳酸钠溶液,震荡。

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结论:

5 / 13

说明生成了碳酸钙 2. 我们小组的推测: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实验:

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滴加在PH试纸上现象:

PH试纸变蓝结论: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3. 我们小组的推测:碳酸钠能与酸反应我们小组设计的实验: 取少量碳酸钠, 滴加浓 HCI 实验现象 : 有大量气泡产生结论:碳酸钠能与酸反应 4. 我们小组的推测:碳酸钠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我们小组设计的实验(简单描述):

取少量碳酸钠置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收集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实验现象:

看到白色固体表面有气泡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碳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5. 我们小组的推测:

碳酸钠能与盐溶液反应我们小组设计的实验:

在碳酸钠中加入氯化钙实验现象:

生成白色沉淀结论:

碳酸钠能与盐溶液反应 6.我们小组的推测:

碳酸钠能与酸反应设计实验:

取少量碳酸钠滴入盐酸现象:

剧烈反应,有汽泡产生结论:

碳酸钠能与酸反应方案一学生:

用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的 NaOH 溶液,分别滴加紫色的石蕊试

---------------------------------------------------------------最新资料推荐------------------------------------------------------ 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

观察到石蕊变成蓝色,酚酞变成红色。

证明NaOH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教师:

在黑板上写出结论。

方案二学生:

用三支试管分别取少量的 Zn 粒、 CuO、 C 粉,分别倒入少量的 NaOH 溶液。

观察不到任何现象。

固体、溶液均无任何变化。

所以得出结论,不反应。

教师:

这三个实验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固体与液体反应,大家通过认真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

方案三教师:

在学习酸的性质时,我们知道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任何现象,是不是就说明不反应了呢?学生:

不是。

可以通过加酚酞,看颜色的变化知道发生了反应。

教师:

是的。

7 /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34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