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2014年版00402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更新时间:2023-11-19 06: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第一节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一、慈幼观念的演变

西周大司徒负责执行保息六政,保息六政的首务就是慈幼。

管仲在齐国推行“九惠之教”的首要两条,也是“老老”和“慈幼”

春秋末年,当时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都把“慈幼之政”看作是推行“仁政”的一个标志。

韩非则从母爱和家庭佳偶的角度讨论慈幼问题,认为母爱是造就儿童优良品质的根本原因,还讨论了慈爱与溺爱的界限。 二、慈幼与学校的起源

中国最古老的学校为庠,既是原是氏族部落储藏剩余猎物和生活物品的场所,又是集体赡养失去劳动力的老人和没有劳动力的儿童的场所。对于年幼者来说,庠的首要功能是集体保育。

庠的出现具备的三个条件:(1)、农业、畜牧业较为发达,有了一定的剩余产品 (2)、氏族成员共同劳动,财产共有,儿童公育 (3)、实行比较严格的族外婚制 三、慈幼机构与法令措施

中国古代专门的慈幼机构,以东汉邓太后创办的邸舍为最早,慈幼机构的制度化与普及,是从北宋开始的,也是鼎盛时期,宋代的慈幼机构主要有两种:一是慈幼局,二是举子仓或予惠仓。慈幼局的主要职能是收养弃儿,雇请乳媪鞠育。举子仓由教育家朱熹始创,其职能与慈幼局略同。慈幼机构的大规模恢复,始于清朝。清代最早的慈幼机构,是康熙元年始建于广渠门内的京师育婴堂。

由唐鉴在贵州创办的及幼堂,则是具有教养合一功能的慈幼教育机构。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合为一体的慈幼机构。 四、慈幼礼俗

“试儿”也是古代较为通行的慈幼礼仪,或称“试晬”,俗称“抓周” 。“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

还有一种慈幼礼叫“洗儿会”。在小儿出生三日或足月时举行,一般都是富贵人家才有财力举办。仪亲宾盛集,煎香汤于盆中,下果子彩钱葱蒜等,钱意味着使儿童富裕,葱意味着使儿童聪明,用数丈彩绕之,名曰:“围盆”,取儿童生活在多彩幸福之中之意。观者各撒钱于水中,谓之“添盆”,意为在众人的帮衬下多才多福。“洗儿会”也是父母借以表达自己对子女期望的郑重仪式。

儿童的命名仪式,也是重要的慈幼礼俗。通过命名仪式以“吐情自纪”。 所谓吐情,是要通过命名寄托老一代人对于后生晚辈的情感、要求、期望;所谓自纪,是将上述情感、要求、期望包含在“名”中,成为晚辈后生终身的座右铭,并使其体察名中的含义,以此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时常反省自我。

时变:就是婴儿的各种生理功能和认知能力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古人认为,婴儿出生三个月后,开始具备了初步的感知能力。

第二节 古代的胎教

胎教:是在孕妇怀孕期间,除重视身体的保健外,还要重视精神、情操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对孕妇的 1

影响。各种外界条件通过对母亲耳、眼、口、鼻等感觉器官产生刺激,影响母亲大脑思维和情绪,对胎儿发生间接的作用,使胎儿良好发育。

一、胎教的作用:(1)、胎教被看作是能培养出合格圣明的君主的必要条件。

(2)、胎教被认为是培养理想后代的重要前提。南宋教育家朱熹,在他的教育专著《小学》一书中,以“胎孕之教”为首论。

(3)、胎教被认为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所著医学巨著《千金方》中专门列出一门“养胎”,首次从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外界环境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上,详细分析和阐述了胎教的原理。 二、胎教的内容 1、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

“心”的修养,主要是指“心”的“虚”与“静”。 2、注意饮食卫生的影响

可包括三方面: “饥饱适中”、“不食邪味”、“节嗜欲”

孙思邈在《千金方 养胎》中陈述胎教之道时,除了“调心神,和性情”,还明确提出“节嗜欲”的主张。

3、注意环境的影响 (1)、居处简静 (2)、行坐端严 (3)、避寒暑 (4)、劳逸以节

中国古代的胎教学说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这种思想和古代教育思想中“禁于未发之谓豫”“古者教导贵豫”的观点相一致,二者结合就构成了古代胎教思想的理论根据。

第三节 古代家庭的学前教育

一、家庭学前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从齐家治国这个目的出发,古人把在家庭中对子女的教育看作是“国之根本”。儿童早期教育的目地就是“正本慎始”。有人把教育子女比作垦田。在封建社会,垦田称为务本,说明教育子女和垦田耕作都被视作一切事业的根本。

家庭教育的功能:(1)、培养幼儿成才 (2)、培养和完善其道德品质 (3)、有助于维系家庭和社会的道德礼仪秩序 二、家庭学前教育的规划

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一般是与学校教育并行的。在幼儿正式进入学校之前,接受的基本都是家庭教育,大体上也相当于现在的学前教育。这有一个年龄的界限,就是所谓的“八岁出就外傅”,八岁之前属于家庭教育,八岁之后属于学校教育。有的记载是从十岁开始出外就傅。

《礼记.内则》根据幼儿入学不同年龄阶段发育的特点,提出了对幼儿进行分年教育的系统规则。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及婴儿能自己吃东西的时候,交给他使用右手进食。 “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意思是在孩子说话的时候,要教孩子学会如何应答大人的招呼,这是古代礼仪的基本要求。男孩子应声“唯”,发声较直;女孩应声“俞”,声音委婉。男孩学会佩戴革制衣袋,女孩子学习佩戴丝质衣袋。这表示男女内外服饰有别,也有体现男刚女柔的意思。

“六年,教之数与方名。”即六岁的时候,教他学习简单的数字和辨别南北方方位的名称,这属于简单的知识教育,当然也是古代礼仪教育的一些基本的内容。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八年,出入门户即席饮食,必后长着,始教之让。” “九年,教之数日”

“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 三、家庭学前教育的内容

2

(一)、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放在了家庭教育的首位。

其一,伦理纲常教育。以孝为本,以礼仪为核心。

其二,立志教育。“立志”这个概念是孟子首先提出来的。他在《孟子?万章下》中说:“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大致的意思是说,受到伯夷的影响,顽劣的人变得廉明了,懦弱的人立下了远大的志向。立志不仅是有理想,有志向,更要有为高尚的理想和只想奋斗到底的意志和决心。

其三,俭朴、正直、廉洁教育。

其四,爱国主义教学。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临终还在《示儿》中体现了爱国主义。

(二)、礼仪、生活能力、文化教育

礼仪、生活能力、文化教育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幼儿礼仪,即所谓“幼仪”。要求儿童对他人谦让有礼,也要求儿童自己行止有方,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家庭教育的原则

家庭教育的原则:指家庭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原则:一、以身示教的原则 二、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重视环境陶冶的原则 (陶冶教育包括“陶情”和“冶性”两个过程。我国古代教育家对于熏陶的功能曾总结为两个字“化”与“渐”)

四、爱与教相结合的原则 五、重视趣味性的原则 六、“知子”与“均爱”的原则 七、鼓舞的原则

第四节 古代的蒙养教育

蒙养教育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重要形式,是连接小学与学龄前教育的一种启蒙教育的形式。它特指在家庭和社会教育中经过一定的组织过程,利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所进行的文化、道德启蒙教育。因此,蒙养教育是介于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幼儿教育组织形式。 一、蒙养教育的任务与方法

蒙养教育的目的是“蒙以养正”,即端正其品德。

蒙养教育的任务:一是培养和完善其道德品质;二是保养性真。主要是以孟子的性善论为依据提出的教育目的论,是相信儿童生来就有向善的本能,有不学而知的“良知”,不学而能的“良能”。蒙养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保全这种生来就有的善性,使其不被外部的物欲所污染;三是打好文字基础,掌握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学、道德、生活礼仪的基本知识和生产生存的基本技能。

清代学者在蒙养教育的方法问题上,更侧重于具体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探讨。王筠在《文字蒙求》和崔学古在《幼训》中提出的见解,最具有代表性。

王筠自著书50多种,尤其擅长《说文解字》的研究,著作有《文字蒙求》、《教童子法》、《说文句读》、《说文释例》等书。其中,《教童子法》探讨了蒙学教育的一般性问题,提出了尊重儿童、将趣味性的因素引入蒙学教育的主张。《文字蒙求》一书则结合汉字的结构原理和儿童的思维特点,提出了蒙养识字教学的一系列方法和原则。

? 王筠识字教学的三原则:

? 1、形象对比,将文字与实物结合起来,辨识汉字的主要方法 ? 2、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 3、言入于耳

3

崔学古在蒙学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幼训》。关于蒙养教育的若干原则和方法,涉及道德教育、健康教育、师生关系及家庭与学校的关系

崔学古根据儿童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总结出的具体方法: 其一是好言劝谕;其二是适当责罚;其三是使儿童“自成”;其四是为人师表;其五是批评责罚要讲究分寸;其六是“分任”和“鼓舞”。分任:指家庭、学校如何更好地分工配合,履行好教育儿童的责任。

二、蒙养教育的内容与教材

蒙养教育的内容

其一,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方面的启蒙教育 其二,初步的识字教育,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文字蒙求》 其三,鼓励儿童读书进取、培养意志的启蒙教育 其四,启发儿童智慧的故事传说

其五,介绍有关历史、地理、博物等的浅近知识 其六,结合歌舞进行陶冶性情的启蒙教育 其七,有关理性大义之类的启蒙教育

专门针对儿童启蒙教育的需要编篡的蒙学教材,最早出现在西晋,是西晋史学家束皙所撰的《发蒙记》。

三百千分别指:《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经典蒙学读物。 《三字经》由南宋学者王应麟编写,是三言韵语,内容涉及古代历史、典故、名言、人物等知识,上述王朝兴废,下至宋代历史故事,后由明清学者续补辽金元以下的历史内容。

《千字文》在南北朝时期,由梁朝周兴嗣撰的,是四言韵语,介绍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百家姓》是宋代的作品,作者不详,内容虽无文理,但字音押韵,便于诵读,且篇幅简短,切于实用,因而深受民间乡塾与家庭的欢迎。 三、幼儿游戏启蒙活动

在中国古代,最早记载幼儿游戏的文献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中国古代的游戏大体遵循了三个原则:一,崇尚礼乐的原则二,崇尚简朴的原则 三,崇尚正德的原则

我国古代的游戏种类可分为三类:一,智力游戏二,生活游戏三,戏弄游戏、

戏弄游戏作为一种表演剧是对儿童吸引力最大、最符合儿童意趣的艺术形式,因而也是儿童游戏模仿的对象,成为古代幼儿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的儿童剧最早出现在唐初,最初形式就是大面舞。

4

第二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王充的儿童教育思想

王充(约27-97年)字仲任,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

王充对幼儿教育问题没有专门的系统的论述,他的幼儿教育观点只是散见于他的哲学思想和著作中,他曾写过《政务》《讥俗》《论衡》《养性》等书,只有《论衡》流传下来的85篇。 一、论身心统一

人与万物皆是秉承天地之气所生,并且按照自然的本性发育成长的,但人的成长不仅仅是指身体的发育,也包括心灵的成长。身心共同成长,才是完整的。要实现身心的完整发展,就必须接受教育。这也是王充的身心统一论的基本主张。

在此基础上,王充还进一步指出了心智上的差异与生体之间的关系。 二、论小二禀性

王冲注意到儿童的先天素质,但把重点放在“教化成性”。最终的善恶还是主要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强调环境对儿童品行形成的作用,特别提出一个人在幼儿时期所受到的熏陶和教育将对其长大后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强调,教育和环境决定善恶 三、论优生

王充强调胎教、少生、优生。王充从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认为子女是夫妇和气所生,而子女的强弱夭寿是由夫妇禀气的厚泊所决定的,而不是先天命定。

多生则气薄,少生则气渥

禀气说是指生育多则气薄,少则气渥。

四、论在活动中学习

王充认为,儿童的认识时在活动中产生的,活动越广,越能全面的认识。强调手脑并用

教育思想:以鲜明的批判精神为特点,他敢于破除传统,批评权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第二节 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

颜之推,著述甚多,现存者仅《颜氏家训》二十篇。是中国古代影响十分广泛的家庭教育名著。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而完整的论述家庭教育的教科书。 一、注重家庭教育

家庭是儿童最早受教育的场所,也是对儿童影响最大的外在环境,父母是儿童感情上最亲近的人,有许多共同语言,因为也是儿童最信服的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语言、道德、立志、实学。父母充分利用儿童对自己的“亲”“信”,对其认真的进行“诲谕”,那远远超过学校、老师及圣哲名言的教育作用。

二、提倡及早施教

颜之推主张对幼儿的教育越早越好,最好能从胎儿开始,他认为年幼之时心理单纯、记忆力强,而成年以后生活面宽广,思想复杂,精神不如幼童阶段那么集中,学习效果也差。 三、主张“严而有慈”

颜之推认为教育孩子是重要而又严肃的问题,主张“父母威严而有慈”,反对“无教而有爱”。主张对子女要一视同仁,反对偏爱。

四、注意环境对子女的影响1、于善人而居 2、慎交游 3、交益友 4、学以力行

教育思想“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虽然他的教育思想都是围绕如何加强士大夫子弟的教育这个中心而展开的,而且其中还有诸如提倡棍棒教育等迂腐观点,但是,他的许多主张是他自己治家经验的结晶,他所揭露的士大夫教育的腐朽也是他耳闻目见的产物,因此,他的教育思想仍有着相当的价值,值得我们研究与吸取。

5

第三节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朱熹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他对幼儿教育也多有论述,如《小学》《同蒙须知》等。

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 一、注重胎教

朱熹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比较注重胎教的教育家,他从“理气二元论”出发,论述胎教问题。 二、重视乳母之教

朱熹还十分重视乳母对婴儿的保育作用,主张要慎择乳母。乳母是婴儿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因此对婴儿影响也最大。他把乳母称作子师 三、善从师,慎择友

幼儿童稚,模仿性强,辨别力弱,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而环境的影响,又往往通过人们的交往实现的,尤其是师、友的影响更为显著,因而古代许多教育家、思想家都强调要教育子女善从师,慎择友。

四、提倡由浅入深的启发教育原则

在教育儿童的方法上,朱熹提倡由浅入深进行启发诱导。首先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把教育分成二等,即“小人之学”“大人之学”。在内容上,按“量力所致,约其课程”的原则,对各等教育做了具体规定: 在“小人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于言语步趋,次及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既有杂细事宜。 对儿童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启发其思考,是他们发现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第四节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王守仁,主观唯心论者,他的哲学体系可以“致良知”概括,包括: 心即理说,知行合一,万物一体论 一、“明人伦”的儿童教育目的

“人伦”,就是传统的儒家道德伦理,教育的任务要教儿童懂得人伦之学,儿童也是完全可以掌握人伦之学的。

二、循序渐进的教育主张

教育不但要适应儿童的发育水平,而且也要适应儿童的认识水平,教育儿童要从儿童当前的认识水平出发,逐渐加以深化、扩充。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

王守仁把儿童分成年龄之异、脾性之异、才能之异,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四 、注重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王守仁十分注重启发儿童的兴趣,他提倡教育儿童一定要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儿童如果心情愉快、欢喜活泼地学习,那么他们的进步自然是不会停止的。顺导儿童性情进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兴趣在提高儿童教育质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 斥责把儿童当囚犯一样体罚

五、主张陶冶教育

王守仁认为通过“习礼”“读书”“诗歌”等学习活动来进行陶冶。 六、提倡广泛的教育内容

王守仁认为儿童学习的知识面不能太多狭隘,流于片面,广泛的教育内容,可以促进儿童多方面发展。

“考德”课是道德教育,就是每天一早检查儿童前一天的视听言动是不是都是按照“人伦之学”去做。

“习礼”则使儿童仪节庄重而不忽惰,大方而不拘谨,动作从容而不迂缓,态度修谨而不拒局。

6

第三章清末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动因:从政治、经济、思想动因分析

1、政治方面①:学前教育体制改革

②: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以及教育等方面对中国的侵略加剧,通过不平等条约剥夺中国了中国的许多主权,使中国陷入生存危机中《天津条约》签订后外国教会在华的不断扩大,使中国的儒学和传统教育受到冲击,严重的削弱了后者的权威性和翁定性.

③:清朝统治者被迫进行旨在“富国强兵”、谋取生路的变法运动中国先后经历了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始终是被关注的中心课题之一。洋务运动开办洋务学堂和留学教育,百日维新费八股改科举,新政中废除科举、创建学部、颁行《癸卯学制》

④女子教育遭到排斥和忽视,起步时间滞后,第一部全国性的近代学前教育法令《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颁布于1904年1月。第一部近代女子教育法令《奏定女子小学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1907年颁布。

2、经济方面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促使教育体制向社会化转变,而学前教育的社会化是整个国家社会化的一部分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原有的一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走上衰弱,被工业化和社会化的经济模式取代

③:人才缺少,不能满足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突破以零散的蒙塾和家庭为单位的旧模式向社会化转变

3、清末学前教育的改革,变法的思想下推动的①:外国势力入侵,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内部矛盾 ②:改革的不顺利 康有为的思想体系:

1、混合了儒家的今文经学、《礼记》“大同思想”以及佛教和西方基督教教的的学说,这些思想在他的《大同书》中得到集中体现。

2、 《大同书》的构思

①描绘了一个人人相亲相爱的美好世界、在这个被称为“大同之世”的美好世界里,儿童完全由社会共育

②未出生之前享受胎教

③出生开始送到公立育婴院,有社会抚养

④3岁后转到慈幼院或继续在育婴院接受良好的保育、以后依次接受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 ⑤20岁学成毕业后为社会服务

3、《大同书》关于学前教育的主张①、保育员的选择。②、育婴院的内外环境 ③育婴院的保育方式。以保育为主,逐步掌握各种谋生技能 4、《大同书》有关未来社会教育模式构想的核心

①教育的社会化、儿童从未出生之前的胎教到大学毕业,所有的教养活动,都通过社会教养机构来实施

②、公养公教,从胎教到大学的一切费用由社会承担,儿童在大学毕业之后、通过社会服务来偿还。 5,、评价

《大同书》关于儿童保育的规划,也较为全面的反应了康有为学前教育改革的思想,并对当时中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梁启超的学前教育思想:

1、新民学说核心要旨:国家强弱的根本在于民,而每一个民的强弱在于其早期所受到的教育 2、反对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更全面的吸取外国的先进文化,建立系统的近代化国家教育制度,提出建立中国学前教育体制的构想

3、主张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划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任务

4、列出来教育次第表,根据身体、知、情、意、自观力等五方面发展年龄特点,将人的年龄阶段

7

划分为幼儿期(5岁以下)儿童期(6-13)少年期(14-21岁)、成人期(22-25岁)四个阶段,与此相应的学制划分为家庭育期、小学校期,中学校期,大学校期

5、设为期两年的“幼稚园”教育

6、对女子入学的关注,在《变法通议.论女学》中说明女学的重要性。 ①,母亲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②、母亲对儿童的影响最大最直接 ③、母亲是所谓幼学中的主要教育者

④、有妇女担任幼稚园的教师,并通过兴办女学培养师资 5岁以下儿童五个方面的发育特点:

1、身体。一岁前后,乳牙生,习步行,学语言,有欲望之起,感觉之力渐臻敏捷。 2、知。感觉知识之力极为锐敏 3、情。感情皆起于感觉。 4、意。只有感觉的意志。 5、自观力。。未自知有我,纯然混沌未鉴境界。 二、学前教育法令的颁布和蒙养院制度的建立

按照《清史稿。选举志二》的划分,清末的教育改革划分成为两个阶段,

1、1862年到1901年是无系统的教育改革时期,改革没有涉及国家教育制度的层面

2、1902年到清朝灭亡为止是有系统的教育改革时期,改革的内容是国家教育制度的改革 包括:

科举学制的正式废止,学部的建立,、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清末蒙养院制度的建立,就是以癸卯学制中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的正式颁布为标志的,而蒙养院制度的建立,也是清末学前教育制度在法律形式上的正式确立。

1903年,推行的“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实行的近代学制。

《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的颁布,标志着清末学前教育体制在形式上得到了完善。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共分四大章的内容、要点

1、内容:①蒙养家教合一②保育教导要旨③场屋图书器具④管理人事务

2、要点:①蒙养院的基本性质和构成形式:规定蒙养家教合一的宗旨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并确定专为保育教导3岁到7岁的儿童、每日不超过4小时

②蒙养院的师资问题蒙养院设在旧有的育婴堂或敬节堂内,由原有的乳妇担任

③保育的任务与内容:规定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育其身体,保育的内容各条目划分为游戏、歌谣、谈话、手技四个方面

清末学前教育体制在形式上得以完善的标志是: 1907年3月,《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折》并附《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女子师范生承担在担任女子小学堂教习和蒙养院保姆的双重职责,从在法理上解决了学龄前教育没有师资来源的体制弊端

三、清末学前教育的实施

学前教育的实施是一创办蒙养院之内的学前教育机构为标志的

1、湖北武昌蒙养院的建立,中国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1904年《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颁行后,湖北幼稚园改称武昌蒙养院。

2、张之洞对湖北武昌幼稚园的①废除幼稚园原设的女学,延聘日本女教习指导 ②:制定《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使得蒙养院的章程更加规范合理

3、私塾蒙养院影响较大的有上海的务本女塾附设的幼稚园和天津严氏蒙养院,严氏蒙养院是由学部侍郎官员严修创建。1902年,严修在家中开设严氏女塾,后又创办严氏女子小学,并设蒙养院和保姆传习所,聘请日本教习,采用日本教材,办学思路与湖北的武昌蒙养园相近。

清末蒙养院制度的建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初步体现了学前教育由家庭向社会的转变,尽管实现这一转变的步伐迈的不大,体制也不够完

8

善,但也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向近代化演进的必然性

2,、仍然以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为宗旨,其维护封建礼制的意图贯彻始终,严重制约了学制改革的成就

3、清朝统治阶级对于妇女的歧视,以及剥夺妇女教育权利的种种举措,导致了清末蒙养院制度从一开始就残缺不全,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蒙养院师资的严重缺乏以及优质蒙养院的极度稀少

4、脱离中国实际,照搬日本学制和严重依赖外国教习

第二节 外国教会在华的学前教育活动

一、外国教会在华创办学前教育的目的和影响

目的:

1、从小开始培养优秀的基督教人才,使他们将来可以在中国占据领袖的地位,从而更好地支配中国

2、通过开办幼稚园吸引更多的民众信仰基督教,以扩大基督教在中国社会基础

3、使基督教能更好的融入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和阶层,减少双方之间的误解和冲突,从而使西方的势力更方便地进入并支配中国社会

影响:一方面教会学校的动机确实是培养代理人,以方便西方宗教渗透并支配中国,在客观上配合西方列强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入侵,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得益彰的关系。另一方面教会在华的活动,也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游戏的人才,教会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也为清末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示范作用,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清墨教育改革的进程。特别是教会学校率先在华开办女学、禁缠足、开设蒙养学堂,也为近代中国的女子教育、学龄前教育起到了开风化之先的引领作用。 二、外国教会在华创办学前教育的活动 1、最早以中国女子为对象的女学创办于1825年,是英国女传教士格林脱在新加坡开办的 2、亚尔德西女士赴宁波,开设了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宁波女塾。

3、教会的幼稚园,一般都直接附设于教堂,或附属于女学或幼稚师范,这是教会学前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方式。

4、开设的课程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英文课、二类是国文、生理卫生之类的文化课、三类是心理、教学法之类的专业课

清末的教会学校幼稚园教育的特点:

1、就过程而言,以“癸卯学制”的颁行为标志划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发展缓慢,规模小,于中国教育现实也基本没有直接关系。后期发展速度快,并且与中国教育现实的联系加强,以解决中国幼稚园缺少师资为主要任务

2、办学程度较低,招收的主要是贫困人家的子弟,有些具有慈善性质,“癸卯学制”颁行后,一些中心城镇的教会女学,幼稚园招收的层次提高,但需要缴纳昂贵的学费,大多数学校仍然水平较低

3、教学内容方面,早期的女学,幼稚园多属于慈善性质,学生只能学习一些粗浅的宗教常识和生活技能。幼稚园一游戏为主,并能够参照国外有关学前教育的理论指导幼稚园的办学实践

9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 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引入、传播与学前教育思潮

一、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引入与传播 (一)福禄贝尔教育思想

早在清末年间引入日本幼稚园时就知道了福禄贝尔

1912年《教育杂志》刊登了谢天恩撰写的《美国幼稚园略述》文中介绍了其遵循自然的原则,其认为,教育儿童的方法应由内及外,这是一切生物进化所不能违背的原则。教育儿童就要顺应儿童心理的自然发展,发挥儿童内在因素的作用。

1914年《教育杂志》发表无我的《德国柏林斐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馆》一文。这是一篇参观报告,通过这个管,宣传了真正的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1919年4月《新教育》发表了《福禄贝尔传》对福禄贝尔的生平和教育实践作了详细的介绍。同年,《新教育》刊登了《赫尔伯脱、福禄贝尔与朱子、王阳明教育学说之比较》,文中对幼稚园的恩物和作业作了解说。指出福禄贝尔的作业,在于使儿童由恩物得来的观念应用于纸工、木工、沙工、泥工等活动中,经过这样的训练,儿童的目力、手力、想象力得到发展。 (二)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

1913年开始传入中国。

1913之后在《教育杂志》上发表了《蒙台梭利女史之新教育法》,文章全面介绍了蒙台梭利于1907年创办的“儿童之家”,并分析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心理学根据。同年,《教育杂志》发表悫生的文章《蒙台梭利新教育法之设施》,着重介绍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色,蒙台梭利学校的教具以及应用新教育法取得的成效等。

1914年出版了但焘翻译日本今西嘉藏著的《蒙台梭利教育法》,较详细地论述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原理。

1914年到1915年间,顾树森,王维伊合著《蒙台梭利教育之儿童》,顾树森著《蒙台梭利女史新教育法》。

1914年,江苏省教育会设立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研究会。形成了介绍和传播蒙台梭利思想的热潮。 1923年,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蒙养园,招新生两班,实验蒙台梭利教育法。 (三)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民国初年蔡元培,陆费逵,黄炎培等都曾著文提倡实用主义教育,并订入教育宗旨。 五四时期,实用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 杜威的教育学说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从做中学”等。其中“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即“儿童中心论”,是我国五四运动之后小学和幼稚园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其对中国儿童教育影响的核心。

“儿童中心论”反对教育以成人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就传统,主张从儿童自发的兴趣和语言出发。这种理论运用到教学方法上就是设计教学法。 二,学前教育思潮的勃兴 (一)对传统儿童观的批判 鲁迅在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儿童教育模式的同时,阐发了他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的主张。为教育好儿童,第一要理解儿童,第二要指导儿童,第三要解放儿童,

蔡元培在儿童教育上提出发展儿童个性,崇尚儿童自然成长的主张。教育应该以儿童的个性为出发点,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因此,他极力主张研究儿童心理科学,了解儿童发展规律。 (二)儿童公育思潮 康有为在写《大同书》时,设计了儿童公养,公育的理想王国。

蔡元培试图从教育本身的特点论述儿童公育的必要性,恽代英从唯物史观上进一步阐述了儿童公育在教育上的价值。从不同角度说明儿童公育的重要意义。第一,从教育的特殊职能上看,儿童需要公育。

10

时期正处在各种感觉器官发展的关键时期,称为“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加强感官训练,就可以不失时机的使各种感官得到最充分发展,也就增长了儿童的智力。她提出俄通2—4岁是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敏感期,2---6岁是良好行为规范的敏感期,整个0---6岁是儿童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 (二)初步文化知识培养 (三)日常生活联系 (四)肌肉训练

第五节 克鲁普斯卡娅的学前教育理论

一、论教育的阶段性

克鲁普斯卡娅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具有阶级性。 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校教育的共同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论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 克鲁普斯卡娅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幼儿教育是共产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个及其重要的部分。

第二, 克鲁普斯卡娅认为童年的早期对一个人以后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三, 克鲁普斯卡娅在充分强调社会要努力办好幼儿教育的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父母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负有重要责任和很大影响。 三、论幼儿教育的内容

克鲁普斯卡娅把幼儿的身体健康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她认为合理的组织幼儿的体育,是他们健康的发育成长是幼儿园全部工作的基础。

克鲁普斯卡娅对幼儿园道德品质的培养也十分重视。 克鲁普斯卡娅还强调幼儿智力的发展。

克鲁普斯卡娅认为,在幼儿个性全面发展中还应该包括美育,及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克鲁普斯卡娅把幼儿教育中的游戏和玩具起到十分重要的地位。

克鲁普斯卡娅的幼儿教育思想是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培养新一代人,论述了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问题,为十月革命后的苏联社会主义幼儿教育理论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苏维埃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社会主义国家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第六节 皮亚杰的学前教育理论

一、心理发生认识论的儿童观

皮亚杰认为,儿童从诞生起他的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一样在不断的延伸,这种发展是一个持续前进的平衡过程,从较低的平衡状态向较高的平衡状态呈现,一般可以分为前后相连又各有特点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一些新创的认识结构区别于前一阶段,但前一阶段的认知结构都会继续存在于以后的发展阶段之中,这种结合就构成了后一阶段所具有的新特征

(一) 感觉运动阶段(初生~2岁)(二) 前运算阶段(2~7岁) (三)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四)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二、心理发展阶段教育观

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实际上是皮亚杰心理学体系的核心。 (二)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强调儿童教育中应该注重分析考虑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因素 1.生物有机体成长成熟因素 2.练习和习得经验因素 3.社会传递因素:语言传递和教育传递 4.平衡化因素 (三)发展儿童的主动性 (四)强调儿童的实际活动 (五)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

41

第七节 加德纳的学前教育理论

一、论智能基本内涵

智能,就是人类在解决疑难问题或创造产品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加德纳认为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多种能力,智能不是以整合方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多元智能结构方式存在

八种智能的基本结构: 1、语言智能 2、音乐智能

3、逻辑——数学智能 4、身体——运动智能 5、视觉、空间智能 6、自我认识智能 7、人际关系智能 8、自然观察智能 二、论智能主要特点

特点:

1、每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潜在的多种智能受遗传、教育、环境的影响,在一生的不同阶段各个智能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有明显的差异。

2、每个人多元的智能是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存在但又相互联系的。

3、不同的个体在这多元智能方面的具体表现是不同的,每人都有其中一两项智能有出色表现或取得较好的业绩,但并不预示着别的领域会有同样的成就。

4、每一种智能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

5、每一种智能领域内还包含着相关的次级智能。

6、每一种智能都是暂定的概念,都有待开发和创新。 三、论智能理论的教育价值 (一)树立新的儿童观

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是一种积极的人人都能成功、人人都是可育之才的儿童观。 (二)实施“因材施教”个性最优化教育 (三)培养和促进幼儿的创造能力 (四)发展儿童的强项 (五)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六)学以致用,用于促学

42

不哭不闹、听话顺从的习惯 , 儿童稍大些时 , 要他们不计较食物的品种和好坏 , 不挑剔衣服的颜色和样式 , 经受艰难生活、吃苦耐劳和锻炼身体的种种考验 , 提高适应性。此外 , 在品德和性格方面 , 则要孩子始终保持知足和愉快 , 还要不怕孤独和黑暗 , 并经常带他们到公共娱乐场所去观赏和聆听关于英雄事迹的演出和讲解 , 学习英雄们的伟大言行。7岁后进入正规的国家教育场接受训练。 (二)、雅典的学前教育 雅典城邦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把它视为培养城邦合格公民的有效工具,曾有法令明确规定:“父亲有责任让其子女接受适当的教育,否则,子女成年后有权不赡养父亲。”与斯巴达不同的是雅典的培养目标,不仅限于会打仗的战士,还要培养有文化知识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精明能干的工商管理人员。由此雅典教育对年轻一代不仅强调体育和道德教育,也十分重视智育和美育;在教育模式上与斯巴达的国家化教育体制不同的是,雅典行政部门不直接干预各类教育的运行方式,私人办学日趋盛行。

7岁以前的雅典儿童一般要在家庭里接受良好的养护和教育。孩子刚出生时,同样要受到严格的检查,决定权属于父亲,凡不健壮或残疾者则弃置野外任其死去,或交给奴隶们去抚养被视为奴隶的后代。

儿童主要由母亲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喂养,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 , 注意饮食卫生 。幼儿可以玩木偶、皮球、小马、小狼等玩具。童话、故事和伊索寓言在他们的教育中占很重要的地位。男孩7岁后则要由男教仆陪同入学,同时进入“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和音乐知识。7岁以后,女孩留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学习纺织、缝纫、刺绣、烹饪、读写诗词书籍、演奏各种乐器等技能。

古希腊学前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家庭化、自主化、多样化来进行。家庭成为孩子们最早进行学习的学校;母亲是最早实施的教师;德、智、体、美是儿童学习的多方面内容。整个古希腊的幼儿教育呈现一种自发、宽松的状态。 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 古代罗马的历史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公元前 753 年 ——前 509 年称为“ 王政”时期 ;公元前 509 年—— 前 30 年称 为 “共和”时期;公元前 30 年——公元 476 年称为“帝国”时期。 (一)、共和时期的学前教育

古罗马的共和时期,一般又分为两大阶段,其一是共和前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其二是共和后期(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1世纪)。共和前期的政治社会实行的是一种家长制农奴体制。当时正处于不断征战向外扩张阶段,每个罗马民众的男性即是战时的军人,平时也是带领全家和奴隶进行农耕的农夫。父亲是一家之主,我有生杀大权,母亲则在女儿协助下管理家务,每个家庭实施的是“农夫加军人”的教育,男孩从幼小时就跟随父兄耳濡目染或实际参与农事活动和军事操练,从下就培养敬畏神明、孝敬双亲、谦逊节俭、忠勇爱国的思想品德,有时也学习阅读、书写、计算以及骑马、游泳、使用兵器等初步本领,这样直至他们成为一名真正的罗马公民--------农夫、军人。

共和后期的古罗马几经征战后领土扩张、商人及受教育者的语言,数以万计的希腊教师投奔罗马,为适应恭贺正特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承袭希腊方式的教育体系,培养雄辩家,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目的。 (二)、帝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帝国时期的学前教育也秉承帝国皇帝的专职极权统治的意志,对幼小儿童灌输等级门第思想;在贵族家庭里则着力造就自命不凡、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追逐功利的未来权贵接班人;劳动者家庭的后代则被训练成胸无大志、目不识丁、麻木不仁、惟命是从的帝国顺民。

第四节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柏拉图,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柏拉图从实现其理想国的目的考虑,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优生优育的问题。他主张任何人都得过集体的公共生活。应使婚姻成为高尚的事业,明确婚姻的目的是生育优秀的后代 ; 任何个人无婚姻自主权 , 婚权在于执政者 , 执政者为成人选择配偶。柏拉图还对男女婚龄作了严格的规定 , 男子为 25——55 岁 , 女子为 22——40 岁。国家只允许健壮的男女结婚。凡不符合规定婚龄和健康标准

26

的婚姻则被看作不洁不义之举 , 为众人所不齿 , 其所生子女则不能享受国家的一切权利。即使合法生育的子女 , 从一开始就要由政府官员进行检验审查 , 只允许养育健壮的新生婴儿 , 不良残弱的婴儿则要抛弃;他认为只有这样 , 才能确保国民的身体素质 。

在优生的基础上,柏拉图还十分重视优育,他强调在理想国中所生子女都属于国家所有 ,为了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 国家要同统一设置育儿院(0-3岁) , 把认定为优良的婴孩送入该院由专人照管。3-6岁儿童要集中到附设在神庙里的国家儿童场里去 , 由性格温和、富有知识的保姆监护 , 并对儿童进行包括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具体内容表现为讲故事、寓言、诗歌、音乐、艺术和体育锻炼,并强调寓教于乐,处处给儿童以道德的陶冶。 二、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被马克思、恩格斯成为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在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和美学各方面,都留下了著作。他的教育观点,散见于他的《政治学》和《尼各马科伦理学》两部著作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合理的教育理应遵循人的自然行程,首先要有健壮的体魄;接着是情感的训练,培养其善良的思想意识;然后给予理智教育,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这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倡导的“效法自然”的教育。

据此 , 他把一 个人受教育的年龄按每 7 年为一自然阶段划分为 3 个时期 ,:初生~7岁为学前教育时期;7~14岁为初等教育时期;14~21岁为中高等教育时期。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胎教”的第一人。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胎教思想、心灵白板说、教育顺其自然说、幼教年龄分期说、品的习惯培养说。

儿童 5 岁至 7 岁阶段的教育 , 按亚里士多德的意见 , 应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主要任务。 。“习惯成自然”这句谚语 , 在西方即渊源于亚里士多德。 三、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 昆体良是古罗马著名的雄辩家和教育家。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包含在他的《雄辩术原理》一书中。

昆体良十分重视幼儿的游戏活动。

昆体良对父母及年长之辈身教重于言教问题上存在的不良现象提出警告,尤其警告那些富有之家和无知家长切莫把“谩骂被当作言论自由,草率鲁莽被当作勇敢,挥霍被看作富裕。”

昆体良还竭力反对儿童教育中的体罚现象。体罚之后造成的后果:

第一, 体罚事实上无疑是一种凌辱,让孩子丧失自尊。

第二, 盛行体罚习以为常的话,势必造成其他的教育就难以起到作用。 第三, 如果幼儿时期经常受到体罚,长大后往往更难以驾驭。 第四, 体罚只能造就奴隶的性格,而不能培养雄辩之才。

第五, 体罚的结果必然使儿童精神、肉体备受摧残,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为了更好的教育幼小儿童,昆体良对幼儿教师提出一系列严格要求: 第一, 身体必须健康,说话清楚正确。

第二, 教师要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儿童,只有热爱儿童才能教育儿童,严峻而不冷酷,和蔼而不放纵,以理智的爱赢得儿童的尊敬。

第三, 要善于观察儿童和了解儿童,弄清楚每个儿童的能力、兴趣和个性,精细掌握儿童间的差异,因材施教。

第四, 要正确运用批评和表扬,尤其对幼儿更要和蔼可亲地表扬优点,温和的方式批评缺点,及早发现,及早纠正;表扬既不滥用又不吝惜。

昆体良对幼儿教育问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其中有关幼儿性格的培养,反对娇惯儿童,反对体罚,注重游戏教育的方法,父母的身教和教师的严格要求等方面都给后人以极大的启发。

27

第八章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

历史上把欧洲5世纪至14世纪上半叶近千年成为中世纪时代。由于中世纪分拣封建和基督教社会的宗教、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特点,决定了西欧这一时期的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性和明显的等级性,其教育目地在于培养交汇的僧侣、封建官吏和骑士。

第一节 中世纪学前教育

一、西欧中世纪的儿童观

在中世纪,基督教会的宗教观成为维护封建社会形态的精神支柱。基督教会在思想意识上大力提倡“原罪说”“禁欲主义”。教会宣称“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要求禁绝或控制一切成为万恶之源的欲。在中世纪,禁欲主义成为基督教会所提倡的世界观的主要特征。 (一)、性恶论 在教会学校中,宗教居于所有学科的“王冠”地位;儿童从小要盲信、盲从圣书及讲解人————教师的权威,不允许有任何自主性及独立意识的流露。 (二)、预成论 儿童(或日新生婴儿)是作为一个已经制造好了的小型成年人降生到世界上来的,儿童与成为的区别仅是身体大小及知识多少的不同而已。按照预成论的观点,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人化了。

由于受预成论的影响,人们无论是在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中,都忽视儿童的身心特点,忽视儿童的爱好及需要,对儿童的要求整齐划一,方法简单粗暴。预成论的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二、 西欧中世纪学前教育的实施 (一)、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

1、学前教育的目的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会居于垄断地位,不允许一般的世俗学校存在。教堂是唯一珍藏知识经典之地。教士就是掌握知识之人。因为一切知识都来自“神启”,一切真理都来自《圣经》,所以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虔信上帝、熟读《圣经》,以求做一个合格的基督徒。这种教育从幼儿开始,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就是把从小要把他们训练成为一个

个笃信上帝、服从教会的“圣童”,从而为培养一个正真的基督徒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主要是通过基督徒对子女进行与宗教信仰、行为、观念和意识相关的家庭教育,以及跟随家长参加众多的圣事礼仪和节日活动来实施的。 (二)世俗封建主的学前教育

1、宫廷儿童早期教育 这是一类专为王室儿童实施的宫廷教育。参加宫廷早期学习的只是皇室中的子弟和极少数机要大臣的子弟。

教育方法多采用问答法。通过与教师的回答,儿童学到不少作为未来统治者所必需的有关自然和社会的知识及某些粗浅哲理。

2、骑士早期教育 因为骑士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培训骑士的教育也运用而生并成为贵族子弟成长的必由之路。 一名骑士的训练和养成要经历三个阶段:(1)家庭教育阶段,即出生至7岁;(2)侍童教育阶段,即7岁至14岁;(3)侍从教育阶段,即14岁至21岁。

训练骑士的首要标准是虔诚上帝。其教育的方法就是主要由母亲从孩子懂事起就不断地给其灌输宗教神学的初步概念,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参加一些名目繁多的宗教仪式和节日活动。

28

养护身体,也是根据训练骑士的另一条标准——彪悍勇猛而提出来的。幼儿身体的养护主要包括合理的饮食,适宜的锻炼,作息制度和生活习惯的遵守,这些通常都是母亲来指导和实施的。

西欧中世纪的学前教育还不是一个明确划分的学习阶段。就整个学前教育历史来说,还是比较粗浅简单的。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进步的思想家们打起了“人文主义”这面大旗,竭力主张崇尚人生、崇尚现实、肯定人权,宣扬个性解放、个人幸福,以此来对抗基督教会的神权和禁欲主义。

反对“原罪说”,提出儿童是正在成长和发展的新人,父母要热爱他,培养他,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儿童自然的、愉快地、积极地健康成长壮大。他们重新提出了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重视教育培养人的作用,强调通过智育、体育、美育、和德育教育培养儿童的完美精神和高尚情操。他没在教学方法上反对中世纪盲目信仰宗教、死记硬背教条、压制儿童独立思考的做法,强调幼儿教学必须强调儿童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亲眼看,亲耳听,亲手做,以取得教学的预期效果,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一、维吉乌斯的《儿童教育论》 维吉乌斯是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十分关注学前教育问题,于1450年写成了《儿童教育论》一书,详尽论述了人道化和个性化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 维吉乌斯就胎教以及初生婴儿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第二, 维吉乌斯主张,成人要以经常赞扬好的行为、宽容细小过失的办法来教育儿童,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充满赤诚和爱,这是将儿童引上正道的最好的手段。

第三, 维吉乌斯强调指出,父母的楷模是良好教育的首要条件。 第四, 维吉乌斯认为,儿童从懂事起就应接受高尚的礼仪教育。 二、伊拉斯谟斯的《幼儿教育论》 尼德兰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伊拉斯谟斯,于1529年写成《幼儿教育论》一书,伊拉斯谟斯认为,应该通过游戏和故事来让儿童学习。在幼年时期的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儿童的记忆力。他主推人文主义基督教化或基督教人文主义化的学前教育,把基督教和人文主义结合起来。

他认为影响儿童教育和身心发展有三个因素:自然,训练,练习,最重要是“训练”。

伊拉斯谟斯要求对幼儿进行教育时注意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均衡的发展。首先要注意体育,但也要重视道德和知识教育。

伊拉斯谟斯还竭力陈述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上应灵活多样,并提出“事物先于文字”的口号,主张采用直观教具来改进教学。 三、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 (一)、生平、主要教育活动与著作

1632年《大教学论》、1632年《母育学校》、1654年《世界图解》等 夸美纽斯站在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全面而深刻的论述了教育地作用、目的、原则、内容与方法,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在尖锐批评中世纪的经院主义教育和封建教育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教育要适应自然”和“泛智论”思想,并制定了一个包括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学校和大学的学制系统。

《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二)、论儿童的本质

夸美纽斯提出:儿童是上帝最珍贵的恩赐,是任何食物不能与之比拟的宝物,因此,必须要以极大的关怀。

一方面,儿童产生于父母的实体本身,是父母实体的一部分,生来是颗没有被玷污的纯洁的“种子”,具有谦虚,善良,和睦,可亲等美德。另一方面,儿童又必然会长大成为未来的博学的学者,哲学家和科学家以及国家的领导者,所以儿童也是国家的未来。 (三)、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29

首先,这一原则要求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或“法则”来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 其次,这一原则要求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倾向来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 再次,这一原则还要求教育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四)、论学前教育

夸美纽斯吸收了古希腊、罗马教育思想家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理论,并总结了他本人长期教育实践的经验,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做了深刻的论述。

1、论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

夸美纽斯十分重视幼儿的体育。他认为,只有在儿童是活生生的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对他们进行教育。

为了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夸美纽斯坚决要求儿童自幼就要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使饮食、衣着、睡眠和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为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打好基础。

2、论学前儿童的智育和德育

关于幼儿初步智力教育的内容,夸美纽斯把他规定为三个方面:帮助幼儿通过感官积累对外部世界的初步概念;发展语言能力;训练手的初步技能。

有幼儿进行智育的同时还要进行德育,从改良社会道德的要求出发,他十分重视儿童从小打下良好的德行的基础。

3、论学前儿童的教育方法

在初步智力教育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自己的感官取人是外部世界。他还具有建议运用故事和寓言来发展幼儿的智力,因为妙趣横生的故事,深入浅出的寓言,幼儿听起来不但觉得生动有趣,而且易于理解和记忆。

游戏不仅有益于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发展肢体活动能力和智力的灵活性。 在发展幼儿语言方面,夸美纽斯要求从一开始就应注意使幼儿发音清楚,帮助幼儿清晰地读出字母、音节和词,而且一旦开始说话就要注意纠正模糊的喉音。

夸美纽斯认为,父母或成人要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在学前教育中更显重要,因为幼年时期儿童的思维是以具体行为特征的,父母或成人的良好举动都是由而直接模仿的榜样。

4、论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他认为,幼儿需要有比教师所能给与他的更多的关怀,所以最好在“母育学校”里,在母亲的保护下自然而然的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

父母应该在自己孩子入学前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否已经了解母育学校知道的东西;其二,是否已具有注意力、思考力和一定的判断能力;其三,是否具有继续学习的愿望。

鼓励孩子上学,告诉孩子上学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就像赶集或收获葡萄一样给人快乐,告诉他在学校里会有其他儿童同他一起学习和玩耍。父母可以给幼儿准备好的学习用品,赞扬未来的学校教师的善良与博学,引起他对教师的信任与热爱的感情。他还告诫父母,千万不应用学校和教师来恐吓儿童,使儿童心怀畏惧而不愿入学。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理论,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华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

30

第九章 近现代西方各国学前教育实践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英国成为最早产生近代学前教育机构的国家。

以欧文的幼儿学校和维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最为重要。欧文幼儿学校的产生为英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开了先河。维尔德斯平也为英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推动了幼儿学校在英国的普及,而且维尔德斯平幼儿学校的主知主义倾向非常具有代表性,曾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被一些国家的学前教育机构所借鉴。

英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步伐迟缓,其原因有二:一是英国重视家庭教育的习俗根深蒂固,上层社会人士不重视为参加工作的贫困家庭的母亲设置的,专以劳动民众的子女为对象的学前教育;二是政府认识不足、行动迟缓,在20世纪上半期学前教育主要是由民间组织来承担和推动,政府只是给予有限的人力和物力协助。

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政府学前教育政策与计划

1697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国内贫民救济法”(识记),其中规定一般的救济措施外,还提出设置“纺织学校”和“贫穷儿童劳动学校”的计划,对年收入不足40先令的家庭中6~14岁的男女儿童全部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而4~6岁的儿童可以自由入学。入学儿童每天最多只能进行0小时的纺纱作业,其余时间用于学习。“贫穷儿童劳动学校计划” (识记)是由资产阶级教育家约翰·洛克制定的,其中规定,在每一个教区内设立一所“劳动学校”,教区中所有受救济贫民的3—14岁儿童必须进入这种学校,在学校中边劳动边学习,既能养活自己也能接受基本的教育。 二、 欧文的幼儿学校

罗伯特·欧文是19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于1816年创办的新兰纳克幼儿学校,是英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一)欧文幼儿学校的背景

欧文认为,孩子的性格在入小学前基本成型,学龄前教育重要的一点就是促进儿童健康性格的形成。他明确主张幼儿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形成儿童合理的性格奠定基础。 (二)欧文幼儿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幼儿学校除了进行智育和道德教育之外,还开展舞蹈、音乐和军事训练活动。 在教育方法方面,欧文要求幼儿教师要以人道主义的态度对待孩子。

三、维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

维尔德斯平是英国19世纪幼儿学校的积极创办者,一生致力于宣传普及幼儿学校,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幼儿们的安全和健康。

智育内容主要有:国语、算术、自然、社会、音乐等。维尔德斯平重视幼儿的智育,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满足幼儿家长的要求,幼儿家长们要求维尔德斯平的学校教授“三艺”;而是由于当时贫民、工人阶级儿童的受教育年龄被规定在8岁以内,过了这个年龄就被迫去从事劳动,而无法再继续学习。

智育方法上,维尔德斯平反对传统的灌输知识的做法,反对“鹦鹉学舌”的教育方法,他主张幼儿学校的教学应注意培养儿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活动知识的能力。他提出的“开发教育方法”具体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假发好奇心;二是通过感觉教学;三是从已知到未知;四是让孩子们独立思考;五是把教学和娱乐结合起来。

在道德教育发面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不良行为的产生,排除虚伪、下流、贪欲、残酷、粗暴等不道 31

德行为,培养爱和同情他人、服从父母、守秩序、正直、勤勉、节制、尊重人等品质。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提出要以奖励代替惩罚。

四、福禄贝尔幼儿园对英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英国是最早推广福禄贝尔幼儿园的国家。

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对英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1)在英国引进福禄贝尔幼儿园后,学前教育机构开始存在着两种制度的并立:一种是原来以收容工人阶级和贫困阶层子女为对象的幼儿学校;另一种是以中上层阶级子女为对象的幼儿园。(2)幼儿学校自身的发展也受到福禄贝尔运动的影响。

五、20世纪上半叶的学前教育 (一)保育学校的创立和发展

麦克米伦姐妹是英国保育学校的创办人。

教育目标主要是招收5岁以下幼儿,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以增进其健康;办学特点:注重幼儿的手工教育、言语教育、感觉训练、家政活动和自由游戏;注意采光、通风及环境的布置。总之,反对一切束缚儿童的形式主义,让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地成长。 (二)《费舍教育法》关于学前教育的规定

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费舍教育法》,以当时的文教大臣费舍的名字命名的初等教育法。该项法案的目的是在英国建立完整的国家教育行政系统和初步确立一个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各种职业教育在内的学制。将小学分文5—7岁和7—11岁两个阶段,正式承认保育学校是国民学校制度的一部分,并把保育学校的设立和援助委托给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除伙食费和医疗费外,保育学校实行免费入学,并施行国库补助。 (三)《哈多报告》关于学前教育的内容

1924年,上台执政的英国首届工党内阁任命以哈多爵士为主席的调查委员会对英国初等教育进行调查,并提出了发展中等教育的建议,1933年发表的《关于幼儿学校以及保育学校的报告》简称为《哈多报告》,指出:(1)良好的家庭是5岁以下儿童的最佳环境,但同时认为保育学校对城市儿童的发展有重要。(2)指出5岁并不是区分儿童重要发展阶段的界限,建立成立以7岁以下幼儿为对象的独立的幼儿学校。(3)幼儿学校的教师也应遵循保育学校的原理,即注重对6岁以下儿童开展户外体育、游戏等自然性活动和进行会话、唱歌、舞蹈、手工、图画等表现能力的训练。对于6岁以上幼儿进行读写算的正规教育。肯定了保育学校和保育班的成绩,并大力提倡开设新的保育学校和保育班,暗示了对7岁以下幼儿进行一贯教育。

六、20世纪下半叶的学前教育

(一)《巴特勒法案》关于学前教育的规定

1944年,丘吉尔联合政府通过了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法令,即《巴特勒法案》,由当时教育委员会主席巴特勒名字命名,法令规定初等教育由三种学校实行:(1)为2~5岁的儿童设保育学校(2)为5~7岁儿童设立幼儿学校(3)有的地方如果设立5~11岁的初等学校,则可在校内附设保育班,招收3~5岁的儿童。把保育学校或保育班的设置规定为地方教育行政当局不可推卸的义务,但未能将保育学校和幼儿学校连贯起来的思想形成制度,幼儿学校任作为义务教育的最初阶段而包括在初等教育之中。学前教育以5岁为界被割裂开来。

(二)《普罗登报告书》关于学前教育的内容

1966年,教育质询委员会委员长普罗登女士发表了一篇报告书,

该报告提议:(1)学前教育应以20人为1组化成 1个“保育集体”;1~3个保育集体组成1个“保育中心”;它们可以与保育所或者儿童中心的诊所结合起来。(2)在公立保育机构得到扩充之前,地方教育当局有权对非盈利私立保育团体进行援助,以资鼓励。(3)最理想是将保育集体在内的一切幼儿保护服务机构都统一在各个收容儿童的设施及小学的领导之下,同时,在制定新的地区计划和对老区重新规划时,也应充分考虑到学前教育。

(三)《教育白皮书》关于学前教育的内容

32

提出的要求:第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第二,确保有相当数量的教师队伍;第三,政府为实现上述计划提供必要的经费援助。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一、奥伯林的“编织学校” “编织学校”的创设者是法国新教派的一名牧师奥伯林,他于1776年创设了“编织学校”。在学前教育史上,人们一般都把奥伯林的编织学校看作近代学前教育设施规范建设的萌芽。

“编织学校”是一个在农忙时节收留3岁以上的幼儿和年幼学童为对象的保育场所,一周开放两次。学校有两名指导老师,一名任手工技术指导,另一名任文化、游戏方面的知道,另挑选一些年龄较大的女孩作为“助教”,的教学内容包括:标准法语、宗教赞美歌、格言和童话故事、植物采集与观察、绘画、地理、以及儿童游戏等。

奥伯林编织学校设置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儿童创设一种有秩序的生活,把儿童置于学校教师的监督之下,是他们生活有规律,从而形成一定的纪律性;二是通过教授标准法语和宗教赞美歌等,是儿童理解宗教教义和提高语言能力;三是通过手工技巧的传授,培养儿童勤劳的品质,并使他们掌握劳动技术。 二、柯夏的“托儿所” 作为法国现代学前教育设施之一的托儿所,其前身是1826年由法国上流社会的妇女帕斯特莱依托慈善组织“妇女会”在巴黎创办的“托儿所”。

1828年,柯夏自己开办了一个“模范托儿所”,不久,在这个托儿所里还附带开设了培养托儿所教员等。

托儿所首先是最有效的公共贫民救济设施,其次是教育设施。柯夏托儿所的教育内容包括:宗教、读、写、算、几何、地理、历史、博物、图画、体育等。教学方法是直观学法,以实物教学为主,柯夏托儿所具有偏重智育的倾向。

三、法国政府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措施

法国公共教育大臣基佐在有关文件里提到:应把托儿所看做是初等教育的基础。

1855年3月在教育部长福特尔的努力下,以皇帝拿破仑三世的名义颁布了有关托儿所组织的敕令,同时还提出了一个“托儿所内部规章制度”,不仅规定了托儿所的保育时间与幼儿所的设施,还规定了对儿童的教育方法。如 “禁止打骂儿童,要经常的谆谆教诲”。只能给儿童如下的惩罚:罚站,不超过10分钟;赶出阶梯教室;禁止和大家一起做手工作业;罚他向后转,面对大家。这些规定表现了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

确立托儿所的保育内容:一是宗教教育、阅读、书写、运算和绘画的初级知识;二是日常生活知识;三是符合儿童年龄的手工作业;四是宗教歌曲、道德和身体素质方面的训练。具有宗教色彩,而且具有明显的注重智育倾向。

四、福禄培尔幼儿园对法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最早将福禄培尔幼儿园引进法国的是玛伦霍尔兹·别劳男爵夫人。

福禄培尔幼儿园对法国学前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的两个方面:一是开始出现为上层社会幼儿创设的幼儿园。而是将福禄培尔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方法引入托儿所中,开始注重儿童游戏和户外运动。 五、巴黎公社的学前教育政策 巴黎公社的教育委员曾向托儿所的教师们发出声明,禁止将任何神像和宗教画册带进公社托儿所,并且还提到对幼儿道德方面的教学必须从所有的宗教教义的内容中解放出来,以合乎科学的 和方法进行。

其中最大规模的就是“国民近卫军孤儿之家”。 六、19世纪末的“母育学校“母育学校”这个名称最早是在1840年由当时的教育部长卡尔诺提出来的,他要求把“托儿所”改称为“母育学校”。《费里教育法》,在这个法令中确立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

母育学校的保育内容包括:一是初步的道德教育;二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知识;三是唱歌、绘画、

33

书法、初步阅读、语言练习、儿童故事、博物和地理的基础概念;四是手工作业的训练;五是按年龄阶段进行的身体锻炼。

母育学校的特点:一是母育学校的教育特别偏重于智育,学习范围较广泛;二是清除了宗教教育内容,而代之以资产阶级道德教育;三是注意让儿童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知识;四是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教育;五是采取直观教学法,注意儿童的游戏活动。

? 母育学校的教材有两种: ? 1、玩具 2、教学用具

母育学校的设施包括保育室、游艺室和带小庭院的游戏场。

完全采用福禄贝尔的玩具、教具和幼儿园教育方法,实现了法国学前教育的现代化。但是,母育学校在保育内容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知识分量过重,对儿童的作业时间没有限定,致使母育学校充满了小学教育的气息,教师把精力大都放在了教孩子知识方面,而忽略了母育学校应以照料和监护好儿童为主要任务。

七、20世纪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20世纪初,法国进入母育学校等学前教育机构的儿童有60多万,为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教育开始向“民主化”“现代化”迈进 20世纪60年代开始,法国在开发儿童智力、加速人才培养上做了很多努力。并且持续进行了课程和教学的改革。

20世纪70年代,法国的学前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幼儿入园率跃居世界首位。

20世纪80年代后,法国政府继续把发展学前教育看成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开发人力资源、加强科技竞争、增强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予以高度重视。采取中央、省和市镇三级政府分摊经费的办法,保证了学前教育经费的稳定可靠来源。

目前法国学前教育机构正朝着小型、多样、灵活、家庭化的方向进行改革尝试。

第三节 德国的学前教育

一、巴乌利美保育所 德国比较著名的就是“巴乌利美设施”的保育所,该保育所由巴乌利美侯爵夫人于1802年设立,是一个救济贫民,帮助参与劳动的母亲抚育孩子的场所。他的目的是为了让穷苦孩子快乐生活。

巴乌利美保育所是季节性的托儿所,招收的对象是1—4岁半的农村孩子,其办学时间从初夏开始,到晚秋结束,上午6点到晚上8点。

巴乌利美保育所的保育方式是:让孩子们每天都在游戏中度过,对孩子们进行监督,但不给他们任何束缚。教育内容:教授正确的德语,教孩子正确的称呼身边的事物,进行守规矩、守次序、协调、亲切、勤劳等有关社会道德方面的训练和生活规律的教养。教授重点是放在保护孩子们的健康上,教育只是处于附带和从属地位。 二、德国各邦的学前教育政策

英国幼儿学校对德国的影响从1824年开始的。

拜恩政府内务部制定了关于有关托儿所各方面事务的规定,是德国各邦的学前教育政策的典型代表,此规定的特点:第一,贯彻控制但不予以支持的政策。第二,坚决反对在托儿所进行读、写、算等方面的知识教学。第三,鼓励儿童在室外进行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使这些将来注定要从事“艰苦劳动”的孩子们具有健康的身体,为将来成为劳动者做准备。第四,强调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

德国各邦对贫民幼儿所采取的教育政策,一直贯穿着维护社会统治秩序的基本思想。 三、弗利托娜幼儿学校运动 弗利托娜从1822年开始担任阿尔萨斯州威尔特城的新教牧师,1835年,她在自己的教区建立了一所奥伯林式的“编制学校”,一年以后,她又把这所学校改名为“幼儿学校”,招收贫穷的工人阶级的幼儿,年龄在2岁至义务教育阶段,共有40名孩子。

弗利托娜认为幼儿学校的作用就在于,一是要保护工人们的孩子不生病,不受伤,增强他们的体质;

34

二是要注意他妈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防止他们“养成粗野、放纵、懒惰、比讲卫生等恶习”;三是通过让幼儿从事编织劳动,来养成他们勤劳的习惯。

弗利托娜幼儿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幼儿的游戏活动;二是重视幼儿的知识教育、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

弗利托娜的幼儿学校的最终目的主要在于对工人阶级的孩子进行宗教教化和道德教化。 四、福禄培尔幼儿园运动 1837年,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学龄前儿童教育机构--------“儿童活动学校”,并于1840年将它正式命名为“幼儿园”。福禄培尔尝试为4~6岁儿童安排的教育内容:观察、说话练习、数数、唱歌、造型、体操、童话、游戏、野游、回忆。这部分内容成为后来福禄培尔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基础。

福禄培尔创办的幼儿园是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儿园”来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 福禄培尔幼儿园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的方面:(1)福禄培尔为幼儿园编制了多种游戏活动,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就是运用他所设计的玩具——“恩物”进行游戏,以此发展儿童认识能力和创造性,并训练手的活动技能。(2)为幼儿园儿童安排多种作业活动,通过作业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教学。(3)重视幼儿的语言发展,通过唱歌、讲故事、朗诵游戏等方式,来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

以学前教育的全面改革为最终目标的主要方面:(1)设立幼儿园;(2)设立幼儿园女教师养成所;(3)改造托儿所,使之向民众幼儿园方向发展;(4)设置一福禄培尔方法为指导的男女儿童游戏场所;(5)把福禄培尔的方法引进女子学校。 五、20世纪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学前教育

1920年,德国全国“学校会议”和1922年颁布的《儿童福利法》确定了德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其基本精神是:学前教育不是教育制度的一环,而是社会福利制度的一环。这种方针至今影响着德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模式。

1922年《儿童福利法》第四条规定的给婴幼儿、学童等提供福利是设施的任务,既要设立公立幼儿园,又要鼓励民间慈善团体和宗教机构看板学前教育机构。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学前教育

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类:(1)语言教学,包括说、听、绘画、看图说话、唱歌、游戏活动等;(2)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的管理方面,联邦德国根据地方分权制,由各州自己制定发展学前教育计划并加以实施。联邦德国的学前教育不属于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范围,因此幼儿园不归教育行政部门管辖,而主要由私人、教会、社会团体举办,州儿童局负责所有公、私立幼儿园的督察工作,各州对幼儿园的日程安排无统一规定。

1970年,联邦教育审议会公布了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全国教育制度改革方案,此方案将整个教育体系划为初等、中等、继续教育三个领域。3---6岁的学前教育被纳入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属于初等教育范畴,其中5----6岁的学前教育被列入义务教育。

第四节 俄国与苏联的学前教育

一、别茨考伊与儿童慈善教育机构 1763年俄国的第一所教养院和产科医院在莫斯科成立,别茨考伊任教养院院长。此教养院收容2---14岁的弃婴和孤儿,分成三个年龄阶段实施教育:2----7岁的儿童主要是参加适龄的游戏和劳动;7----11岁的儿童主要是学习识字和计算,另外,男孩还要学习园艺和其他手艺,女孩子要学习编织、纺织和刺绣;11----14岁青少年主要是学习算数、地理、教义问答和图画等,那孩子还要学习菜园、花园里的工作,女孩子要学习烹饪、缝纫、家政管理等工作。

别茨考伊提到,榜样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 二、福禄培尔幼儿园对俄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1860年,在俄国建立了第一所幼儿园。1866年,在彼得堡发行了德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杂志-----《幼儿园》,此后,在彼得堡还出版了以宣传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为主的教育杂志------《家庭和学校》。

35

1870年,在彼得堡、基辅等地成立了“福禄培尔协会”,这些组织的主要工作就是大力宣传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理论,推行幼儿园运动,促使幼儿园在俄国各地的开办。 三、苏联时期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 学前教育建立和发展历程

1919年3月举行的第八次俄共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规定了苏俄学前教育的两大任务:(1)儿童的公共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事业的基础之一,必须按照儿童的年龄特征来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教育的任务;(2)为了改善公共教育和使妇女们获得解放,应立即设立学前教育机关,如托儿所、幼儿园和托儿站等。

基本方针和政策:(1)学前教育的目的是解放妇女,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2)学前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3)学前教育事业是公共的、统一的、免费的和共有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学前教育的制度建设成就的主要特色是将托儿所和幼儿园合并成统一的学前教育制度——“托儿所——幼儿园”。 (二) 学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1、《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的制定及其修订 2、《托儿所——幼儿园统一教学大纲》的制定及其修订 (三)1989年《学前教育构思》

改革的基本思路:第一,批判了20世纪30年代教育整顿后,人为地制造出许多忽视儿童的做法;但对将同年仅仅看成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忽视童年期自身价值的观。第二,要求根据当代世界尤其是苏联心理学及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成就,来改革学前教育体系;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有关科研成果。第三,改善儿童的生活条件和幼儿园工作的教师条件,保证儿童教育的各个领域的协调性。第四,彻底改变培训教育工作干部的性质及学前教育单位和管理机构的财政条件。第五,确立多种形式和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并存的原则,以发展学前教育。第六,实现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公共教育的协调一致。

第五节 美国的学前教育

一、私立幼儿园的建立 (一) 德语幼儿园的产生

美国最早的幼儿园是由德国移民玛格丽特·舒尔茨于1855年在威斯康星州的瓦特真创办的,这是一所专门为德国移民的子女开办的德语幼儿园。采用的是福禄贝尔的教育方法,指导孩子们进行游戏、唱歌和作业。

(二) 伊丽莎白·皮博迪与美国一所英语幼儿园

美国妇女伊丽莎白·皮博迪于1860年在波士顿开办了美国第一所英语幼儿园。 最初的幼儿园和幼儿师资培训事业都是在福禄培尔理论中指导下形成的。 二、慈善幼儿园的出现

19世纪后期,美国出现了一种慈善幼儿园,大部分是教会和社会慈善团体开办的,招收的主要对象是贫穷家庭的儿童,免收学费。

教会创办幼儿园的目的:一是通过在自己教会所办的幼儿园进行宗教宣传,使基督教思想深入到幼儿心里去;二是把设立幼儿园当做教区的一项事业,通过发展学前教育、开办幼儿园来扩大教会的影响,发展教会的势力。面向社会贫民阶级开放的一种贫民救济事业。 三、公立幼儿园的产生和发展

1873年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市建立了美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这实际上是在一所公立小学里附设的幼儿园,它的创建者就是当时的圣路易市教育局长威廉·哈里斯。 四、幼儿教育协会的活动

幼儿教育协会的具体工作包括:第一,为年轻的父母提供解决有关幼儿教育实际问题的指导和建议。第二,促进幼儿园的成立和幼儿园教育运动的发展。第三,在社会各阶层中,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作用,呼吁人们给予学前教育事业以足够的关心。 五、20世纪上半叶学前教育的发展

36

(一)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 杜威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精神领袖”,他的哲学思想、心理学思想和教育思想也给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以指导性的影响。杜威肯定了福禄贝尔教育理论中关于儿童的自我活动和游戏以及社会参与等原则,但反对用神学解释其中道理的神秘主义色彩,反对恩物和作业脱离儿童的生活经验的形式主义做法。他从“教育及生长”“教育及经验改造”“教育即生活”“做中学”等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儿童适应社会生活能力,教育方法应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通过活动积累直接经验。杜威的理论,为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安娜·布莱恩、帕蒂·希尔。

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强调研究儿童,注重学前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开展多方面的实验活动,在实践中突破幼儿园关闭自守的局面,是幼儿园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同小学教育紧密结合的新型机构。 (二)蒙台梭利对美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1913年,美国蒙台梭利教育协会成立,“蒙台梭利学校”纷纷成立,“蒙台梭利热”达到顶峰。 (三) 保育学校运动 1915年,美国一批上层知识妇女-----“芝加哥大学教授夫人团体”,受到英国麦克米伦姐妹创办保育学校的启示,自发地以集体经营的形式开设了美国第一所保育学校。 (四) 日托所运动 美国政府为稳定政局和缓和矛盾,于1933年10月批准建立日托所,专门为失业人员和劳工子女免费服务,提供免费照顾和学前教育的机会。日托所供应丰富的食物以保证孩子的营养,事实与各年龄组相适应的课程,配备了受过短期培训的幼儿教师,保证孩子受到一定的教育,受到社会普遍欢迎,于是,建立和开张这种日托所形成一项新兴运动。 六.20世纪下半叶学前教育的发展

这一时期美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开端计划”为核心的贫困家庭学前教育机会均等运动;二是为适应“知识爆炸”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而进行的早期智力开发研究和实验运动。

(一) 开端计划 开端计划属于政府行为,是美国政府为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而实现的一项重要计划。1965年,约翰逊总统提出“向贫穷开战”的口号,提出解决贫困线以下儿童的教育问题。1965年秋,美国联邦教育总署根据1964年国会制定的《经济机会法》,提出“开端计划”,要求对处于困境者家庭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

开端计划是二战后美国规模大、历时长、效果显著的学前教育机会均等的运动。 (二) 幼儿智力开发运动

幼儿智力开发运动模式丰富多彩,蒙台梭利运动的再度兴起和皮亚杰理论的学前教育实验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第六节 日本的学前教育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一)《学制令》中有关学前教育机构的规定

1872年,由文部省颁布《学制令》,这是日本教育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法令。在《学制令》里规定了近代日本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学校制度,其中对日本教育机构的设立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开设幼稚学校,招收6岁以下的男女儿童,实施人小学之前的教育。这是日本有关学前教育机构方面的最早规定。

(二)国立幼儿园的建立

1876年,依据文部省文部年,依据文部省文部大辅田中不二麻吕提出的建议,日本政府创办了日本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设幼儿园,它是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国立幼儿园。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设幼儿园不仅是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的先驱,而且他也是明治维新后培养学前教育师

37

资的一个重要基地。是由文部省开办的国立幼儿园,但却不是按照《学制令》中关于幼稚学校的规定开设的,也就是说他并不是为广大民众的子女所设的幼儿园 (三) 私立托儿所的建立

1890年,由民间人士赤泽钟美夫妇于新泻市创立了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所托儿所,这所托儿所也幼儿园不同,不是国立的,而是由私人出于慈善动机开办的私立机构,他是专门为贫民的子女而开设的,主要是起看管孩子的作用。这所托儿所的特点是,实行常设寄托制,并且收费低,深受年轻父母的欢迎。从此日本就存在幼儿园和托儿所两类教育机构,到20世纪,日本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幼儿园与托儿所的两元学前社会教育机构,这一体制一直延续至今。 二、日本政府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措施

1899年颁布了《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这是日本政府指定的第一个幼儿园教育法令。它对日本幼儿园的设施、设备、保育内容及保育时间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而奠定了日本学前教育体制的基础。

1947年在新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中,把幼儿园明确规定为学校教育制度的最初阶段,是入小学前的教育机构。从此,幼儿园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就正式确立了。 三、20世纪上半叶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自由主义保育思想的发展及其影响

1907年,日本教育家谷本富在第十四届京阪神联合保育会上,做了题为“怎样办好幼儿园”的演讲,说儿童是一个独立意志、独立人格的独立体,不应由成人随意摆布,要求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必须以“遵循自然”为原则;幼儿园是自由游戏的场所,应禁止一切课业。1908年,他还与中村五六合著了《幼儿教育法》,立足于自然主义教育原则,阐明了以游戏为中心的学前教育的体系。 (二)《小学校令施行规则》《幼稚园令》与幼儿园的发展

1926年4月22日,文部省制定了日本第一部《幼稚园令》,该法令规定幼儿园教育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环,首次明确了幼儿园在日本教育体重中的位置,规定幼儿园视为父母都从事生产劳动、无暇进行家庭教育的阶层的幼儿而设的保育机构,规定幼儿园保育幼儿身心健康、培养善良性格、辅助家庭教育为目地,放宽了入园年龄的限制。 (三)托儿所的发展

日本的第一所托儿所于1893年由私人建立。 四、20世纪下半叶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幼儿园教育大纲》的制定与修订

根据《学校教育法》等文件的精神,文部省于1948年3月颁布《保育大纲》。1956年,对《保育大纲》进行修订,在此基础上推出《幼儿园教育大纲》。1964年,为配合“人才开发”政策,文部省再次修订并颁布了《幼儿园教育大纲》。修订后日本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针:力求幼儿身心得到发展;培养基本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人生态度;激发关心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兴趣;培养初步思考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等;通过各种表达活动丰富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自力性;因材施教;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要求,全面教育;完善幼儿园生活环境;突出幼儿园的特点,有别于小学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大纲将学前教育的内容系统化,概括为六个方面:健康、社会、自然、语言、音乐韵律、绘画手工,并对每个方面都提出具体目标,要求无遗漏的全部予以执行。

基本原则:努力促进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以指导游戏为中心;指导方法必须结合每个幼儿的特点。 (二)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振兴计划

38

第十章 近现代欧美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卢梭的学前教育理论

一、论自然教育

教育有三个来源:来自自然、来自周围的人群和来自事物环境。

卢梭提倡的自然教育,就是强调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 卢梭的教育目地是培养“自然人”。在他看来这种 “自然人”是体态匀称、身心发达、理智聪明、品德善良、活泼可爱、天性发展的新人。培养“自然人”是在现实社会中学习做人,把自己看作是国家和社会的一份子,这样的人即使合格的公民又是自然人。 二、论教育年龄分期

1.婴儿期(初生~2岁) 2.儿童期(2~12岁) 3.少年期(12~15岁) 4.青年期(15~20岁) 三、论自然教育法则

1. 多给孩子真正的自由 2.合理的养护和锻炼 3.注意语言教育 4. 注重感官教育 5. 反对体罚

第二节 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理论

福禄培尔是德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幼儿教育事业,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提出了一整套学前教育理论,对德国队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故人们称其为“幼儿教育之父”。 一、论自由教育

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原则是在人生上具有发展的四种天赋本能:一是活动的本能;二是认识的本能;三是艺术的本能;四是宗教的本能。人的发展过程就是在上述四种本能的基础上实现内部和外部统一的过程。一切真正的发展、所有真正的教育,就是一种自导的过程,这是人类文明和前进的要旨。

福禄培尔相信儿童的自由发展,主张以儿童为中心的自由教育。

对于自由教育的解释,福禄贝尔说:儿童是需要引导和训练的,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他们的幼稚的活动将沦为无目地的游戏,而不是为生活做准备的工作。但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则是帮助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而不是将成人安排附加于他们的个性。 二、人的发展和阶段性的教育

福禄培尔把儿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婴儿阶段、幼儿阶段和少年阶段。 三、创造性的活动

福禄贝尔鼓励婴儿进行感官和四肢的活动,在幼儿期则以游戏活动为主。他认为游戏是由内心的需要和冲动而来的内部表现,是儿童的天性。正是在游戏中最能表现儿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福禄培尔强调游戏、作业、劳动是幼儿创造性的活动,并要求由简单到复杂有顺序的进行,但在具体的做法上却是呆板的、形式主义的。 四、“福禄培尔恩物”

“恩物”即“恩赐之物”的意思,表示借上帝之恩典由父母赠予心爱的孩子玩弄的、实现自我活动的工具。

五、儿童的园地

福禄培尔建议幼儿园的园地应当划分为两个部分,一半为全体儿童,另一半为个别儿童。 福禄培尔的基本教育思想是唯心的、象征主义的,充满着宗教的色彩。

第三节 杜威的学前教育理论

一、论实用主义哲学

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任何一个观念最基本要义就是引起人的有效行动即“存在就是有用”和“有用就是真理”。 二、论教育的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个体社会生活的进程,并且明确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教育要与人的实际生活机密结合起来。此外,杜威还提出“学校及生活”的主张,强调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或一个雏形的社会。让它们能以反映大社会的各种类型的作

39

业区进行活动。 三、论儿童中心主义

杜威认为儿童的心理特征基本上是一种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习惯、冲动、智慧等先天生理机能。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就是促进这种本领的生长,在此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与传统观念截然相反的“儿童中心主义”的“儿童观”。

杜威还强调儿童身上潜藏有四种本领:1.语言社交的本领 2.制作的本领 3.探究的本领 4.审美的本领

杜威提出教育不是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吸收,而是需要让他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他还反对将教育变成一种外来的压力,忽视儿童内部机能和倾向,主张儿童是中心。 四、论“做中学”

杜威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做中学”的过程,这就是杜威教学理论的核心。在《民主主义和教育》一书中,他强调人们最初的知识,最能永久令人在意的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为此要遵循着中获取知识的“自然途径”,为儿童准备相应的环境条件,让儿童“由做事而学习”。倡导儿童主导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以现实化、生活化的教学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儿童亲身经历代替书本知识。

杜威的学习方法,关于思维的过程,按照顺序分成五个步骤来进行: 一、观察各方面情景设定阴暗的情景

二、确是疑难的所在,并从疑难中提出为问题

三、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引起观察,心智活动及收集事实材料 四、推断哪一种假设能够解决问题并进行推理 五、通过实验、验证或修改假设

这种思维过程被后人称为“思维五步骤 ”。 五、论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杜威在芝加哥实验学校把学生学习阶段分成三个时期,其中4---8岁为实验学校第一时期,看作是人生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对于儿童来说是自我保存和生长过程的一部分,主要开展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和自我活动。具体内容是借鉴福禄贝尔的游戏和作业,杜威把游戏看作是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来看待。在杜威看来,让儿童动手去布置房间、家具、制作布娃娃、试制玩具、照料屋外小花园以及折纸等家庭生活中经常进行的活动就是儿童的作业。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和思考问题来养成思维的条理性和实际生活能力。

杜威的教育理论多是顺应社会和教育科学发展规律的,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同与借鉴,对推动现代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尤其对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张更是功不可没,但其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引起的作用不够重视。

第四节 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

一、教育观

蒙台梭利的教育观是强调儿童个性自由,认为儿童的发展要顺其自然,成人要为其提供一个适合身心特点的环境,不用对儿童过多的干涉和指责,教师的任务只在于为儿童提供环境和给予适当的引导。 二、儿童观

(一)认为儿童的各种潜能和需要都是先天的、固有的 (二)强调环境在儿童个性发展中的作用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各种本能只要在适当的、有准备的环境中,通过适当的活动就可以被引申出来,不需要外部的强化。蒙台梭利强调环境对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重视儿童本身的独立活动。她创办的“儿童之家”不限定课程和时间,而以个人和活动需要而定,让儿童在自由活动中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从而促进他自觉的发展。

(三)关于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蒙台梭利主张自由教育,认为教育任务是给儿童提供一个适应的环境,是儿童其中发展自然能力。教育的任务就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 (四)反对对儿童进行纪律约束 三、幼儿教育的内容 (一)感官训练

在蒙台梭利“儿童之家”里最显著的特色就是非常重视幼儿的感官训练和致力培养,她认为,幼儿

40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至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学前教育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学前教育(1949年10月—1956年9月)

1949年10月19日,教育部成立,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幼儿教育处,张逸国为第一任处长 (一)、明确新中国学前教育的任务、性质和工作方针

根据《共同纲领》和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首先贯彻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废除原幼儿园招生考试的制度,优先录取劳动人民的子女,延长幼儿园儿童在园的时间。新中国幼儿教育一方面担负着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任务,同时又要帮助劳动妇女摆脱家庭负担。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养幼儿,使他们身心在入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同时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 (二)、确定学前教育在学制上的地位

1951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施的第一个学制,该学制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确定了幼儿教育在学之上的地位,成为小学教育的基础。

在幼儿教育阶段,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叫幼儿园。幼儿园发展的重点首先是工厂地区、企业部门,其次是机关、学校及郊区农村。 (三)、接管外国在我国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接办一批私立幼稚园

1950年12月,政务院通过《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随之,政务院又发布了《接受外国津贴及外资经营之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登记条例》,依此,“决定”和“条例”,各地先后接管了美国和其他外国教会在我国开办的幼稚园、孤儿院、育婴堂、慈幼院等幼儿教育机构200余所,收回了儿童教育、儿童福利事业的主权。 (四)、制定幼儿园的暂行规程和纲要

教育部于1952年先后颁发《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为我国幼儿教育正规划发展提供了纲领性的依据。 (五)、学习苏联的幼儿教育理论和经验

1950年9月,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幼教工作者学习苏联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一书。1950年至1956年期间,教育部先后聘请苏联幼儿教育专家戈林娜和马努依连科,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同时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幼教工作者进修和专修科讲课,在北京六一幼儿院、北海幼儿园进行实验研究,指导北京师范大学编写《幼儿教育工作指南》。苏联幼儿教育思想和制度影响广泛,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造旧式幼儿教育,建立新幼儿教育制度起过积极影响。 (六)、确立学前教育管理体系,积极培养幼儿教育干部、师资

自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幼儿教育便有了全国统一的领导、分级管理体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便十分重视幼教干部和师资的培养。 (七)、确定学前教育发展方针,促进学前教育稳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继承和发展了老解放区发展学前教育的经验,确定了公办和民办并举的发展方针,依靠群众,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

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公办和民办并举发展幼儿教育的方针,发挥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有力的促进了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

二、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学前教育(1956年9月—1966年5月) (一)、加强管理,贯彻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方针

1、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院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提 21

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教育方针,也是儿童教育的目标,只是事实上应该考虑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

2、颁发对幼儿园进行视导工作的办法3、颁发《关于幼儿园幼儿的作息制度和各项活动的规定》 (二)、学前教育在“大跃进”中大起大落

1、学前教育的“大跃进”2、学前教育的调整巩固

3、1958年“左”倾错误还导致了在学术领域和知识分子中的学术批评 4、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和师资培训机构相继下马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学前教育(1966年5月—1976年10月) (一)、“十年动乱”对幼儿教育的破坏1、全面歪曲教育方针2、破坏幼儿园管理制度

3、大量的学前教育机构停办或撤销,全面取消师资培训4、优秀的幼儿园园长、教师被批判 (二)、学前教育战线对邪恶势力的抵制、抗争与幼儿教育的逐步恢复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前教育被摧残,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1966年至1972年,全国幼儿园数没统计可考。1973年以后,成恢复趋势,但发展也微乎其微,有很多省幼儿园数还在减少,直到“文化大革命”后期,才有明显的增长。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学前教育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教育改革工作进入到一个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前教育体系的新阶段。

一、加强领导,确定发展方针,健全管理体系

邓小平高瞻远瞩,提出“科教兴国”的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愈益被重视。

《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提出要加强托幼机构的统一领导和分工合作,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国家办园和社会力量办园相结合发展幼儿教育事业。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到2020年,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具体要实现: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毛入学率达95%;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毛入学率达80%;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学率达70%。此外,也要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二、颁行学前教育法规

第一, 颁发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及托儿所、幼儿园保健制度。 第二, 1981年6月,卫生部妇幼卫生局颁发《三岁前小儿教养大纲(草案)》,规范托儿所的保育教育工作,以提高质量。此大纲是我国第一份为三岁前儿童定制的教养大纲。

第三, 1981年10月,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包括年龄特点、教育任务、教育要求、手段及注意事项。

第四,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及《幼儿园工作规程》。 第五, 1989年12月,国家教委发布实施《幼儿园管理条例》,规定举办幼儿园的条件、审批程序、幼儿园体育、教育工作、行政管理的要求等,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正式的幼儿园教育行政法规。

第六,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遵循《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个领域,规定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内容,提出了幼儿园教育实践的规范和要求,是指导21世纪幼儿园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第七, 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育部于2012年10月,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指南》鲜明的体现了“育人为本”的理念,倡导要尊重有而生活的独特价值,明确有而是主动的积极的学习者,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他们是在游戏和生活中成长的,他们有着个体发展的差异。因此,“拔苗助长”“小学化”倾向和某些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是错误的。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对每个领域都按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

《指南》的发布,对提高广大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有

22

重要作用。

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种规格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一)、发展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必须采取的方针

1、我国国情决定2、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使贯彻这一方针,更有了政治基础 3、学前教育的特殊性4、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促进学前教育社区化、社会化 (二)、多种渠道办园,保证学前教育稳步、快速发展

多种渠道办,包括教育部门办、集体办、民办、其他部门办这几种主要渠道。 从2001年至2007年各类幼儿园发展情况看: 第一, 教育部门办和集体办的虽然数量上各年不同,有减少的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很大。 第二, 民办的逐年增加,增幅很大,数量稳步上升,到2007年达77616所,占全国幼儿园数129086所的60%以上。

第三, 其他部门办的幼儿园数逐年明显下降。

多种渠道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是我国学前教育稳步、快速发展。 (三)、学前教育的多种形式

1、全日制幼儿园2、寄宿制幼儿园3、幼儿学前班4、混合班

还有很多形式,如半日制、季节制、计时制、辅导班、人篷车、亲子园、兴趣班等等,反映了群众在新形势下对托幼机构形式的不同要求。

(四)、学前教育机构的不同规格1、示范性幼儿园2、中心幼儿园3、一般性幼儿园 四、多渠道多层次地培养学前教育师资和人才 (一)、实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允入制度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新中国建国后第一部规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法规,其内容包括三部分: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实施建议

对幼儿教师准夜的要求,列出了3个方面,14个领域,共64项基本内容;3各方面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2012年12月,教育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意见》,明确幼儿园教师要严格准入,幼儿园教师须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具有其他学段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到幼儿园工作,应在上岗前接受教育部组织的学前教育培训。还要建立幼儿园园长资格制度。而做好这些工作,《专业标准》是重要依据。 (二)、多渠道、多层次地培养学前教育师资和人才

为适应学前教师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主要靠两个途径:一是职前教育,二是职后教育 1、多层次、多规格的发展学前师范教育

多层次、多规格地发展学前师范教育包括:恢复和发展高等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等层次的人才,为各级各类幼教研究部门、行政部门等输送专业人员;恢复和发展幼儿师范学校,提高幼师办学水平,培养地区幼儿园骨干教师和地方幼教干部;中等师范学校及职业高中兼负培养幼儿师资;非师范学校参与培养学前师资。

2、学前教育师资的职后教育

职后的继续教育形式很多,如:以大学为依托的专科班、续本科班等。在夜大学、函授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开设学前教育专科班和续本科班。国家还统一开辟了学前教育专科与本科的自学考试制度。还有的大学开设了学前专业硕士课程班。博士课程班。

省、市教育学院开设学前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累计课时、学分,纳入教师、干部考核。 五、儿童教育观念的更新,幼儿园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探索 (一)、树立以“尊重儿童”为核心的现代儿童观 新儿童观的树立,是新时期学前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

儿童观的变革,已体现在政府颁发的多种学前教育法规之中。国家的教育发作了这些规定,说明这种观念不但要在思想上接受,而且在实践中必须实施,已经成为全国上下必须遵守的、全国每一个幼儿园、每一个幼儿教师都要照此去做。 (二)、幼儿园教育方式方法的实验探索

1、分科教学2、活动区活动课程3、综合教育课程4、蒙台梭利教育法5、园本课程

23

第七章 古代东方国家及古希腊、古罗马学前教育

第一节 远古时期的学前教育

远古社会时期教育的四个发展时期:前氏族社会发展时期、母系氏族发展时期、父系氏族发展时期、军事民主制社会时期。

一、前氏族社会发展时期的学前教育

为了抵御险恶的自然环境和求生存,常常按年龄差异和体质强弱分成两个人群:一群是捕猎、潘摘果实的壮年男女;另一群是看管小动物、收藏猎获物和修建隐蔽场所的老人、儿童。老人们则肩负有照顾和教养儿童的责任,手把手地向他们他们传授有关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方法、生产劳动的技能、日常生活的经验和行为规范等。这也可以说是远古时期最早呈现出来的一种幼儿教育形式。 二、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

母系氏族社会又称母权氏族社会。这一时期的婚姻制度,成为普那路亚。母亲们是家庭中掌权者。母亲们负责照管和教育孩子,

三、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

父系氏族社会又称父权氏族社会。由原来妇女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变成了男子在家庭生活中居于高位而进入父权氏族社会。大家庭中的全体成员和全部财产都受家长支配,家长又男子担任,儿童的教育则由父亲为主的大家庭来承担。 四、军事民主制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

是一种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度社会转化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教育除了培养劳动生产技能、社会生活习俗和道德规范外,也把学习军事方面的东西作为重要的内容。 从上述远古社会四个时期的幼儿教育,它呈现出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儿童是公有和公育的,教育的目的是为稳定一个家族的生存和繁衍。

第二,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形式和内容是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带有明显的原始性、简单性、家族性。

第三,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幼教机构和专职的教师,老人和成年女性是当然的教育者,驻地、洞穴、家庭及其围场是自然的教育场所。

第四,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远古时期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如弃婴、杀婴、陪葬、祭神等迫害儿童的落后习俗,这是应加以否定的。

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是示范与模仿,内容是劳动技能和生活习俗。

第二节 古代东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一、古埃及的学前教育 早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古王国时期就建立有宫廷学校,专门用来教育皇族子弟。到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埃及中王国时期增设职官学校,专门用来培训政府官员的子弟。此外还开设有寺庙学校、文士学校,专门用来培养僧侣和文秘人员。而普通百姓子弟是无权问津的。

官吏子弟的学前教育主要在家庭中进行,父亲负责教育男孩,母亲照管幼儿饮食起居和教育女孩。他们教育的内容有做游戏、锻炼身体和听故事等,男孩还要学习社交礼节、宗教歌曲以及读写。 二、古希伯来的学前教育 古代希伯来的学前教育按历史顺序分成两个时期:第一历史时期为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586年,犹太亡于巴比伦时期;第二历史时期为公元前586年至公元70年,罗马帝国灭亡于希伯来时期。前者为家庭教育时期,后者为会堂教育时期

公元前1200年希伯来人尚处于远古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家庭教育占有很高地位。父亲即是

24

家长,又是祭司,也是教师,一切言行举止都要听命于他。父辈对子女的教育主要是进行宗教神学的灌输,养成对耶和华(上帝)无比信仰和敬畏,由此来保持其宗教传统和维系其民族信念。

希伯来人的幼儿教育常以诵读经典和跟随大人参加各种宗教节日活动来进行。 古希伯来人的学前教育完全是为民族的救亡和传统的继承服务的。 三、古印度的学前教育 奴隶制王国——摩揭陀,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和形成的种姓制度、宗教信仰。 古代印度的学前教育就是以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而实施的。

种姓制度是印度特有的一种阶级压迫制度,它把从事当时不同社会分工的人群,划分成4个等级,也就是构成4种种姓。第一等级是“婆罗门”, 即掌握宗教事务的僧侣贵族;第二等级是 “刹帝利”, 执掌行政与军事大权的世袭贵族;第三等级称为“吠舍”,即名义上具有人生自由的 , 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农夫、手工业者和贫民等 , 他们必须向第一、第二等级交物、纳税 ;第四等级称作“首陀罗”, 即被征服者或奴隶 , 他们处于社会的最低层。前两个等级与后两个等级由于种姓差别而尊卑极为悬殊 , 他们之间不得通婚、不得共食 , 世袭相传 , 不得更改。

婆罗门教源于印度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约形成于公元前700 年。以《吠陀》为最古经典。信奉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为三大主神,把人分为 4 种种姓 , 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这些宗教信条 , 也就是为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提供了主导思想。

古代印度盛行家长制 , 父亲是全家之主 , 一切家庭生活的安排 , 都听命于父亲的意志。父亲握有子女生死、买卖大权 , 也有教诲、培养儿童的义务。尤其婆罗门属最高一级的种姓 , 为保证种姓的世袭和尊严 , 父亲必须在家里悉心指导子女记诵吠陀经典。这种家庭教育从儿童幼年开始 , 就传诵《吠陀经》(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社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四部);吟诵颂诗1000余首等。传授时且只能口耳相传,死记硬背;不准抄写记录,不准提问。对于刹帝利、吠舍种姓的子弟 , 虽然也有学习吠陀等经典的任务 , 减少学习《吠陀》的数量 , 留出较多的时间跟随父辈学习有关军事、农作、手工方面有用的实际知识。至于首陀罗种姓的孩子 , 则被完全剥夺接受教育的权利 。

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为王子乔答摩?悉达多 ( 即释迦牟尼 ) 所创立。是当时的反婆罗门教思潮之一。佛教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传播教义、广招信徒 , 要求人们藐视现实、吃苦修行 , 同登虚幻彼岸。

佛教的幼儿教育一般均在家庭中进行 , 普通家庭的孩子从懂事起就在信佛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日常生活中接受早期的教育。主要在信仰方面、公德意识的养成方面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 , 通过耳濡目染初步了解有关知识和内容。这些在家僧称作 “优婆塞 ”, 在家尼称作 “优婆夷” 。如若终生想当僧、尼者 , 儿童到 8 岁时 , 则分别进入寺院和尼庵去专心一意地进行 “出家” 修行。也有在 5-6 岁时就提前申请人院学习的。

12 年的的学习训练 , 经检验合格者 , 则可留寺、庵充当 “比丘 ”( 即和尚 ) 、“ 比丘尼”( 即尼姑 ) 。

古印度的学前教育是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联系的,其中婆罗门教的教育史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婆罗门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的,与之相对应的儿童教育是一种姓不同而不同。佛教教育的儿童教育有家庭教育和寺、庵教育之分,但均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古代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一、古希腊的学前教育 (一)、斯巴达的学前教育 教育的唯一目的是训练身体健壮、热爱祖国、忍苦耐劳、富于自制、遵守法律、服从命令、勇于作战的、性格坚强、英勇善战的军人,以确保对奴隶与平民的统治,并支持对外的掠夺或防御战争。

开展严格的军事体育教育,这种教育也是从婚姻和婴幼儿开始。斯巴达人认为人和儿童都是国家的财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国家的职责。为了确保奴隶主后代体制强健、性格坚强,首先只允许健康男女结婚生育,一个婴儿出生以后他的生命和养育权并不取决于父母的意志,而要受到两次严格的检验。生存下来的婴儿抱至公共会议场接受长老检查身体,健康者准其父母带回家去代替国家抚育,体弱或畸形的则弃于山谷,任其死去,因为他们将来不可能成为合格的战士,国家不负教育的责任

0-7岁, 婴幼儿就开始接受斯巴达式的家庭教养和教育。具体实施主要由母亲负责。培养孩子从小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nx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