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点测定

更新时间:2023-11-19 06: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合成化学 实验名称 熔点的测定

二级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 化学 姓名 汪建红 实验次数 2 实验日期: 3 月 18 日

验条件:室温 ℃ 相对湿度 % 大气压 mmHg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微量法测熔点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提勒管的安装与使用。

3、了解用熔点仪测熔点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熔点及熔程的定义: (1)熔点的定义:

熔点是物质的一个基本参数,在大气压下固液两相处于平衡时的温度。固体物质熔点的测定通常是将晶体物质加热到一定温度,晶体就开始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测定此时的温度就是该晶体物质的熔点。

(2)熔程的定义:

又称熔程或熔距,是指由始熔至全熔的温度间隔。 2、熔点的作用: (1)拉乌尔定律 PB=yBP

纯净的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而且熔程很小,一般不超过0.5—1℃;

若物质不纯时,熔点就会下降,且熔程就会扩大。

(2)熔点的作用

利用这一性质,来判断物质的纯度和鉴别未知化合物。

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一个未知化合物,测得其熔点与某一已知化合物的熔点相同或者十分相近时,将未知样品与已知样品等量混合后测定其混合熔点。若熔点没有变化,且熔点范围不超过1℃时,一般可以认为二者是同一物质,如果混合熔点发生变化,熔点范围大,则可判定它们不是同一物质。这种鉴定方法叫做混合熔点法。

有少数易分解的化合物,虽然很纯净,但也没有固定的熔点,熔点范围也较大。这是因为它们受热后,在尚未熔化之前就局部分解了,由于分解产物的存在,相当于给样品掺入了杂质。这类物质分解的迟早与加热的速率有关,往往是加热快,测得的熔点高,加热慢测得的熔点低。

有时在测定熔点时,发现样品熔化过程有颜色变化,或有气体放出,说明物质发生了分

解,此时的温度是其分解点,报告熔点时,应该说明,例如220℃(分解)。

3、熔点测定的方法

(1)显微熔点仪;(2)提勒管(即b形管)法

显微熔点仪

提勒管法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提勒(Thiele)熔点管 温度计(250℃) 表面皿 玻璃管(0.5cm×40cm) 酒精灯 铁架台 毛细管 橡皮圈

试样:肉桂酸(A.R), 尿素(A.R),肉桂酸和尿素的混合物,液体石腊 (热浴用,可用粗甘油、浓硫酸或磷酸代替) 四、实验装置图

提勒管法测熔点

五、实验步骤

1、热浴的准备与安装:把提勒熔点管(b形管)垂直固定在铁架台上,装入浴液至液

面刚到侧管上口沿略低;

2、样品的装填:领取六根一端封口的毛细管。取待测样品少许放在干净的表面皿上,研细(否则会使测定熔程增大)聚成小堆,使毛细管的开口端插入样品粉末堆中数次,然后把毛细管翻转过来,开口端朝上,熔封端朝下,将其投入一根直立于实验台面的30—40cm长的玻璃管内,让其自由下落,使样品粉末填入管底,夯实,至毛细管内样品的高度约为2—3mm为止。

填好的毛细管,应是样品柱表面光滑、均匀、紧密(这是确保实验准确度的关键步骤之一),否则会使导热不迅速,不均匀,测定结果有偏差。

3、实验装置的安装:把装填好的毛细管用小橡皮圈固定在温度计的一侧,让样品柱紧贴在温度计水银球的中央部位,然后用开口塞子把温度计固定好,使温度计及样品管垂直悬浸在热浴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在提勒管两侧口的中间部位,不与浴壁接触,样品柱应面对观察者。

4、加热操作与观测:安装好装置后,把灯焰固定在其侧管外端下方加热,这样浴液因受热发生循环流动而起到传热搅拌作用。开始可较快加热(约每分钟升温4—6℃),接近熔点约10度时,改用小火加热(约每分钟升温1—2℃),愈接近熔点(约2度)升温速度愈慢(约每分钟0.2—0.3℃)。

要特别注意观察样品;当发现样品柱面由光滑变粗糙,出现塌落、凹陷现象,且伴有小液珠出现时,表示样品已开始熔化(初熔),记录此时温度,继续小心加热,直到样品全部转化成为透明液体时(全熔),记录此温度,此即样品的熔点。

第二次测定时浴液温度需冷至熔点以下30℃左右,且须更换毛细管(因为有时某些化合物部分分解,有些经加热会转变为具有不同熔点的其它结晶形式),两次结果差别应在1℃以内。

5、回收石蜡油,并将使用后的毛细管扔到垃圾桶中。 六、数据记录

1、样品崩塌时的温度 2、初融温度(出汗温度) 3、全融温度 4、熔程 七、问题讨论

八、思考题

1、三个瓶子中分别装有A,B,C三种白色结晶的有机固体,每一种都在149—150℃熔化。一种1∶1的A与B的混合物在130—139℃熔化;一种1∶1的A与C的混合物在149—150℃熔化。那么1∶1的B与C的混合物在什么样的温度范围内熔化呢?你能说明A、B、C是同一种物质吗?

答:130—139℃;A与C为同一物质,B与A、C为不同物质。 2、测定熔点时若遇到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 (1)熔点管壁太厚。答:熔点偏高。 (2)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答:熔点偏低。 (3)熔点管不干净。答:熔点偏低,熔程偏大。

(4)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答:熔点偏低,熔程偏大。 (5)样品研磨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答:熔点偏高。 (6)加热太快。答:熔点偏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nx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