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专项方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20 05:4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

专项方案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施工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人:

编制日期:2012年 月 日 审核人:

审核日期:2012年 月 日 审批人:

审批日期:2012年 月 日

目 录

一、编制依据与工程简介 .................................................................................................................. 1 1.1编制依据 ........................................................................................................................................ 1 1.2 工程概况 ....................................................................................................................................... 1 1.3基坑周边环境 ................................................................................................................................ 2 1.3 地质情况 ....................................................................................................................................... 3 1.4基坑支护 ........................................................................................................................................ 4 二、施工部署 ...................................................................................................................................... 6 2.1施工部署指导思想 ........................................................................................................................ 6 2.2基坑支护区域的划分 .................................................................................................................... 6 2.3施工步骤 ........................................................................................................................................ 9 2.4项目组织管理架构 9 2.5施工人员、材料、机械投入 ...................................................................................................... 10 2.6施工进度计划 .............................................................................................................................. 13 三、管理目标 .................................................................................................................................... 13 3.1项目质量目标 .............................................................................................................................. 13 3.2工期目标 ...................................................................................................................................... 13 3.3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管理 .................................................................................................. 13 四、施工平面布置 ............................................................................................................................ 14 4.1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 14 4.2临时设施 ...................................................................................................................................... 14 4.3临时用水用电 .............................................................................................................................. 14 4.4施工排水 ...................................................................................................................................... 14 4.5井点降水 ...................................................................................................................................... 18 4.6基坑护栏 ...................................................................................................................................... 18 五、施工流程 .................................................................................................................................... 19 六、主要施工工艺 ............................................................................................................................ 20 6.1土方开挖工程 .............................................................................................................................. 20 6.2 水泥搅拌桩 24

6.3水泥单管旋喷桩 .......................................................................................................................... 24 6.4钢格构柱施工 24 6.4.1施工工艺流程 ........................................................................................................................... 24 6.4.2 立桩施工工艺及保证措施 27 6.4.3格构柱施工 32 6.4.4混凝土浇筑 35 6.5.1钢筋混凝土梁支撑梁施工方案 37 6.5.2支撑梁拆除 40 七、基坑监测 .................................................................................................................................... 43 7.1监测依据 ...................................................................................................................................... 43 7.2监测说明 ...................................................................................................................................... 43 7.3监测准备工作 .............................................................................................................................. 44 7.4基坑监测方法 .............................................................................................................................. 45 7.5基坑监测与控制 .......................................................................................................................... 45 7.6基坑的预警抢险与加固及注意事项 .......................................................................................... 46 八、质量管理目标和保证措施 ........................................................................................................ 47 8.1质量管理目标 .............................................................................................................................. 47 8.2质量保证措施 .............................................................................................................................. 47 九、安全文明施工 ............................................................................................................................ 49 9.1 安全组织机构 ............................................................................................................................. 49 9.2 安全保证措施 ............................................................................................................................. 50 十、应急预案 .................................................................................................................................... 53 10.1 应急组织机构及联络电话 ....................................................................................................... 53 10.2项目部应急行动组织机构 ........................................................................................................ 53 10.3事故报告程序 ............................................................................................................................ 53 10.4应急小组职责和分工 ................................................................................................................ 54 10.5内、外部报告制度 .................................................................................................................... 56 10.6 坍塌事故预防措施及坍塌事故应急措施 ............................................................................... 57 10.7连续墙接缝处出现漏水、漏砂情况应急措施 58 10.8触电事故预防措施及触电事故应急措施 58 10.9高处坠落事故预护措施及应急措施 ........................................................................................ 62 10.10机械、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应急措施 .............................................................................. 64

10.11应急设备的配置 ...................................................................................................................... 65 十一、季节性(台风、雨季)施工措施 66 十二、附图及进度计划表??????????????????????????? 67 1、基坑施工总平面图???????????????????????????? 68 2、基坑土方开挖平面图?????????????????????????? 69 3、基坑土方开挖剖面图(A-A)?????????????????????? 70 4、基坑土方开挖剖面图(B-B) 71 5、内支撑平面布置图???????????????????????? 72、6、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 7、进度计划表??????????????????????????????

73 74

一、编制依据与工程简介

1.1编制依据

本工程相关施工图纸 地质勘察报告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 CECS 96 97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程》 GB 50086《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 YBJ226-9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19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 59-9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JGJ 33-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18-2003 《广东省建筑工程文明施工评分细则》 国家现行规范及广州市相关标准 1.2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启德威尔登酒店 建设单位:广东启德酒店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广州市设计院

监理公司:广州市恒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湖南南托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广东省华南工程物探技术开发总公司

第 1 页

—99 —2001 —94 —2007 —93 粤建99-060号文件

启德威尔登酒店工程位于广州生物岛环岛A线以北,拟建17层酒店建筑,含两层地下室,局部为别墅区,呈东北走向;基坑开挖边线周长约1220米,基坑开挖面积约39131㎡,其中深基坑部分(双层地下室)面积约26673㎡,单层部分面积约12457㎡,该建筑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为141793.8m2,±0.000标高相当于广州市城建高程12.00m,现地面为-4.9m。基坑平面不规则,深基坑(双层地下室)底板底标高为-12.75米,开挖深度7.85米局部8.85米,围护结构采用800mm地下连续墙,连续墙深度为18.8-26.5m,连续墙兼做地下室外墙,方案另见连续墙施工专项方案。支撑结构采用一道钢筋砼支撑,支撑支顶在连续墙顶冠梁上。单层部分底板底标高为-7.75米, 开挖深度2.85米。 1.3基坑周边环境

北侧与仑头水道相邻,距离大于15m。西南侧与水墨园相邻,距离大于20m。东南侧与官洲水道相邻。南侧与市政道路环岛A线相通。基坑周边环境图

第 2 页

基坑周边环境

1.3 地质情况 1、地质情况

地形地貌:场地地貌单元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原为河间滩涂地带,后经人工堆填平整,勘察时场地地形基本平坦,钻孔的孔口标高介于6.42~7.85m之间。 2、地层岩性

根据岩土报告揭露,基坑开挖与支护主要影响土层有:

2.1、人工填土层(Qml,层号①)土性以素填土为主,新近堆填,未经压实,呈松散状。

2.2、冲积土层(Qal)本场地的冲积土层总体厚度较大,且以砂土为主,划分为淤泥质土(②1)、粉细砂(②2)和中粗砂(②3)共3个亚层,如下: 2.3、 淤泥质土层(层号②1):以淤泥质土为主,灰黑色,饱和,流塑状。 2.4、 粉细砂层(层号②2):以粉砂为主,灰黑、灰等色,饱和,松散状。 2.5、中粗砂层(层号②3):以中砂为主,灰黑、褐黄色,饱和,稍密状。 2.6、震旦系基岩(Z)

2.7、全风化花岗片麻岩层(层号③1):褐黄色、灰、青灰等色,岩石基本已风化成坚硬土状。

2.8、强风化花岗片麻岩层(层号③2):褐黄、灰、青灰等色,岩芯多呈半岩半土状,部分碎块状,岩块多数用手可折断。

2.9、中风化花岗片麻岩层(层号③3):灰、灰黄、灰白等色,片麻状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部分短柱状,多数较破碎,岩块较硬。

2.10、微风化花岗片麻岩层(层号③4):灰、灰白、深灰等色,片麻状结构,块状构造,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短柱状及部分碎块状,为较硬岩。

第 3 页

特殊性岩土及不良地质作用

本工程场地范围存在的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主要有淤泥质土土、砂土液化及填土。

2.11、淤泥质土:本工程软土层为淤泥质土层(层号②1),有一定分布范围,层厚0.4-6.3m,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灵敏度高的特点,当发生震动时,土层结构极易被破坏,易发生压缩变形导致基坑失稳,地面沉降和震陷。

该土层对明挖施工有一定影响,可能产生基坑侧壁变形,易产生压缩变形和地面沉降及引起地面建筑物变形。

2.12、砂土液化:本工程场地的粉细砂层(层号②2)、中粗砂层(层号②3)具局部轻微液化的特点。

2.13、填土:本工程上部堆积的填土主要为素填土,分布普遍、层位稳定,局部厚度较大,具有不均匀性、压缩性大、强度低的特点,未经处理不宜作天然地基,在基坑和桩基施工中处理不当可导致坑壁坍塌。 工程地质评价为:中等复杂。

1.4基坑支护

深基坑(双层地下室部分)开挖深度约为7.85米局部8.85米,面积约27000平方米,周长约730米,基坑支护采用地下连续墙(另见地下连续墙专项方案)+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水泥搅拌桩、水泥旋喷桩局部加固。 的支护型式。

1、冲孔灌注桩:

冲孔灌注桩直径为1.0m,采用C30砼,要求桩端进入强风化岩2.m或全风化岩3m,埋设550×550钢构柱,支撑1000×1000支撑梁。

2、钢筋混凝土内支撑:

本工程采用一道内支撑,内支撑梁面标高为-6.3m,砼强度为C30,支撑梁

第 4 页

布臵见附图。

3、水泥搅拌桩:

水泥搅拌桩直径600,横竖向间距400,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75kg/m,加固深度在-13.75~-18.75米。(详细内容另见水泥搅拌桩专项施工方案)

4、单排单管旋喷桩:

旋喷桩有效深度在-13.75~-18.75米。(详细内容另见水泥旋喷桩专项施工方案)

5、内支撑梁及钢格构立柱:

基坑支护设一层钢筋砼内支撑,围护连续墙墙顶设冠梁(GL)截面800×1000,支撑面内设钢筋砼内支撑梁成横竖向交叉分布,梁截面为1000×1000、800×1000、800×800、600×800,由于深基坑面积较大,在内支撑梁跨中位臵交叉处共设臵82条钢格构立柱;钢格构立柱嵌入D=1000的冲孔灌注桩桩内2.5m。钢格构柱截面550×550,每根钢格构柱长9.4~10.4m,由4L160×14mm的角钢加上4-650×150×12mm的缀板焊接而成,缀板中心间距800mm,缀板与角钢用单面满焊连接,焊缝高度8mm。

第 5 页

二、施工部署

2.1施工部署指导思想

本工程项目地质复杂,工序多,需多工种的配合施工,因此,我司本着精干、高效、负责的原则,服从业主的指挥,做好有关方面的协调工作,优质、安全、文明、按期完成本项目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 2.2基坑支护区域的划分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本工程基坑支护按不同的深度进行划分施工,以便在施工中加以控制,基坑支护区域的划分如下:

第 6 页

第 8 页

2.3施工步骤

平整场地→桩→格构柱→运土道路铺设→土方开挖(先开挖-4.9~5.7m)→支撑梁位土方开挖→支撑梁底砼垫层、连续墙顶浮浆凿除→支撑梁、冠梁支模→支撑梁、冠梁钢筋绑扎→支撑梁、冠梁捣砼→重新铺设运土道路→土方分层开挖至基底→坑底排水施工。 2.4项目组织管理架构:

项目经理

朱志明

项目副经理 陈锦清 执行经理 庄梅明 项目技术负责人:唐厚根 安全、质检班 砼班钢筋制安班焊工班 材料班 勤班后 试验 班冲孔班 施 工 组 织 机 构 图 图-1

电工、机修班土方挖运班

第 9 页

各机构的职能如下:

1)项目经理负责本项目的施工管理,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成本控制、劳资支付、协议合同、文明施工等全面负责。

2)施工现场生产管理由项目副经理主持,负责现场各项施工生产管理,施工进度管理,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生产及施工现场人员、机械、材料的调度、协调各单位间的关系。

3)项目执行经理主要负责质量验收、设计协调、资料管理、创优等工作。 4)技术管理负责人由项目工程师担任,主要负责施工生产中技术管理工作。 5)安全负责人由项目安全主任担任,主要负责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培训等工作。

6)材料负责人负责对材料的采购、定货,负责提供各种材料的出厂证明材料,负责现场材料的搬运、贮存、保护及对不合格材料的处理,对不合格的材料应坚决予以退回,并确保材料及时供应。

7)预结算负责人负责施工概算的编制及结算,为成本控制提出依据。 8)后勤负责人负责后勤的保障工作,给参加施工的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要关心广大职工的衣、食、住、行,使之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

2.5施工人员、材料、机械投入

2.5.1人员投入

施工人员投入计划表

第 10 页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人员名称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项目执行经理 技术负责人 施工员 质量员 安全员 预算员 资料员 材料员 测量员 试验员 电工 挖机手 土方班组 运土车司机 搅拌桩机工人 冲孔桩 旋喷桩工人 合计 单位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数 1 1 1 1 2 1 2 1 2 1 3 1 5 9 15 30 12 35 3 126 备注 2.5.2主要工程量

基坑支护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项目名称 冲孔灌注桩 水泥土搅拌桩 旋喷桩 混凝土支撑 土方

工程量 1840m 15940m 2290m 2623立方 211950立方

第 11 页

2.5.3施工机械投入

施工机械投入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第 12 页

机械或设备名称 电子全站仪 经纬仪 电子水准仪 钢卷尺 铝合金塔尺 钻孔桩机 泥浆泵 电焊机 搅拌桩机 柴油发电机 散装水泥自动拌浆系统 压浆泵 空压机 潜水泵 液压挖掘机 自卸车 50t履带吊 钢筋弯曲机 钢筋切断机 钢筋调直机 电焊机 镝灯 砂浆搅拌机 插入式振动器 地质钻机 型号规格 TCA1850 T2 N2 5m、10m、50m XY1000S 3PN 17KW SJB深层搅拌桩机 800KW BW-320 9m3 60m扬程 XG820 东风 KH180-2 GJB-40 GQ40-1 GTJ4-4 250L*4KW XY-100型 数量 1 1 2 6 2 10台 10台 3台 3 2 3 3 3 20 6 16 1 2 2 2 5 20 3台 3台 2 备注 测量 钻孔桩 搅拌桩 场地排水 场地平整及修路、挖土方 钢筋加工 照明 按实进场 单管旋喷桩施工

2.6施工进度计划

详细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件: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三、管理目标

3.1项目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目标:确保获广州市优良样板工程。 3.2工期目标

本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工程的工期目标:150个日历天;拟从2012年8月1日开工,2012年10月30日完成。 3.3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管理

达到安全工地标准。实施施工过程“五无”,即无重伤、无死亡、无火灾、无中毒、无倒塌。不出现重大施工安全事故和火灾事故,争创广州市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第 13 页

四、施工平面布置

4.1施工平面布臵原则

施工平面布臵的作用主要用来正确处理施工期间所需的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按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合理规划施工道路、材料堆放、仓库、钢筋加工场、临时办公、工人宿舍、临时用水用电管线敷设等,使施工现场平面布臵科学合理、方便、整齐、美观、清洁、畅通。

施工平面图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及实际情况进行布臵。 4.2临时设施

现场设办公室、部分管理人员宿舍、部分工人宿舍、厕所、临时道路等。现场总平面布臵图见附图。(其它管理人员宿舍、其它工人宿舍设在另一生活区) 4.3临时用水用电

现场临时供水、供电布臵。具体详见临电、临水专项方案。 4.4施工排水

本工程在基坑顶,导墙外侧沿基坑周边设臵排水沟,内截面300×400mm,砌120砖墙内侧抹1:5水泥砂浆20厚,每隔30 m左右设沉淀池(集水井)。基坑开挖过程中,需沿基坑底周边设臵临时排水沟,间距30m左右设一个集水井(1000×1000×1000㎜),及时用潜水泵将地下积水抽至沉砂池,沉淀滤清后统一排至市政排水管网,在临时建筑及车间四周设臵排水沟,污水沉淀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后统一排至市政排水管网。这样就可以集中桩间渗漏水以及基底的渗漏水,再统一用潜水泵排出基坑。

第 14 页

排水沟大样

集水井大样图

第 15 页

对于从基坑内抽出的水,由于含有一定量的泥砂,为防止堵塞下水道和有利于环保,决定在基坑两侧共设臵四组沉淀池,每组沉淀池有三个小池,每个小池为2.0m(宽)×1.5m(长)×2.0m(深),四个小池分别为进水池、沉淀池、出水池,沉淀池应及时清理沉碴,防止将泥砂代入下水道,堵塞管道。沉淀后的水流入城市下水道井口,通过市政管网排出。

排水沟、集水井及沉淀池布臵见下图:

第 16 页

第 17 页

4.5井点降水

本工程基坑内降水采取深井井点降水,设十五个降水井,井深20m,降水井的位臵见图。降水井用钻孔桩机成孔,孔径为Φ1000mm,钢筋笼纵筋用24条二级钢20厘、箍筋Φ8@150、加径箍用二级钢20厘@1500,钢筋笼外围及底包二层安全网,成孔后下放钢筋笼,在钢筋笼内用潜水泵抽出井内泥浆以防井内淤泥积沉井底。钢筋笼外与井壁之间回填碎石、砂滤料。在施工中井内潜水泵安装自动抽水控制系统,当井内水涨到设定高度时潜水泵自动起动抽水,当井内水降至设定高度时潜水泵自动停止抽水。 4.6基坑护栏

在外侧导墙顶设臵1200mm高的防护栏,保证基坑顶施工人员安全。

第 18 页

五、施工流程

根据现场场地及施工安排,场地平整后先进行B区(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工程施工,其他水泥搅拌桩、旋喷桩、钻孔灌注桩和内撑格构柱穿插同时施工。桩施工完成后进行土方开挖从 -4.9~-5.7m标高后进行内支撑及冠梁施工,内支撑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进行土方开挖施工,上述施工主要流程如下图:

定位放线、验线 连续墙施工 冲孔灌注桩、格构柱 水泥搅拌桩、旋喷桩 基坑降水 开挖土方至-4.9~-5.7m 冠梁、支撑梁 土方开挖至-12.75m、13.75 m 电梯井土方开挖至-15.9 m 底板、负二层结构 支撑梁拆除 第 19 页

六、主要施工工艺 6.1土方开挖工程 6.1.1开挖方式

本工程出土口设于南侧市政道路边,由基坑内中间用砖渣或石渣填筑一条施工通道,供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进行基坑土方挖运时使用。通道宽7.5米,路面比原土面高0.3米,铺设道路后在路面下有支撑梁时用3块3米×2.5米20mm厚钢板铺盖于路面上,分散车辆经过集中荷载。开挖采取退挖分层分段施工,机械挖土,汽车运土的方式;计划分二阶段开挖至基坑底部设计标高,采用汽车沿施工便道,进入坑内装土外运。(见土方开挖布臵图)。

第 20 页

6.1.2施工顺序

基坑土方开挖的施工顺序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具体做法如下: 本土方开挖由专人指挥,由9台钩机采用退挖分层三组施工,根据施工部署的走向,向出土口退挖。垂直作业面配臵三台反铲挖机,按流向直接挖至分层面标高,即挖即装车即转运。底层另增一台长臂挖掘机专挖电梯基坑土方,土方开挖至最后出土口时,留一台挖掘机在基坑内作为基底收整及预留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后用大型吊机将挖掘机吊出基坑。

严格遵循 “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当开挖接近基础底板标高时,施工员控制开挖深度,保持深度在底板垫层底以上300㎜、与围护周围保持300㎜厚,然后由人工配合清理,防止超挖及破坏桩身、连续墙质量。

6.1.3土方开挖

1、本基坑工程组织施工时,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精心安排工作面,采取多层段、多班次立体交叉流水作业,做到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做好各工种、各

工序的配合,保持多机组连续作业。

2、挖掘机按分层开挖原则,采取“分层、分段退挖法”进行开挖。 3、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的观测平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险情,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为确保临近建筑物的安全,采用信息化施工,加强观测,当发现沉降、位移或水位的变化速度较大时,应及时将情况反映给有关单位,并认真分析原因,增加观测次数,取得第一手资料,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

4、开挖深度:

第 21 页

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分二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原地面开挖至-5.7m(-4.9~-5.7),一开挖后马上组织人员进行内支撑和冠梁施工,开挖时周边预留10cm人工清理,待内支撑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进行第二阶段土方开挖,第二阶段土方开挖分三层施工,第一层从-5.7m 至-9.10m,第二层从-9.10至-12.45m及-13.45 m,局部(电梯井)用长臂挖掘机挖至-15.9m(电梯井基坑四周采用1:1放坡施工),第三层采用人工及塔吊配合从-12.45m及-13.45 m开挖至-12.75及-13.75m,完成第三层土方开挖后进行排水沟砌筑。具体可见开挖剖面附图。

5、基坑开挖时,基坑周边如遇文物等要采取特殊处理,加强保护以防损坏。 6、在土方开挖过程中,为防止底板砼垫层以下土体受到扰动,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挖土机开挖时,距基底设计标高留300mm,然后采取人工挖至设计标高,可减少坑内积水对坑内基底的浸泡,故在施工砼垫层前,应视实际情况做好基础的施工排水和清底工作。

7、集水坑挖土应严格控制,当集水坑位臵桩位露出来时,先在挖土机的回旋半径内挖土至基坑一样平,放好集水坑灰线,对挖机司机进行交底后,慢速挖土,严禁挖伤桩位或超挖。

8、挖机在挖土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支撑梁及钢构柱的保护,严禁挖伤支撑梁及钢构柱,要有专人指挥,支撑梁及钢构柱位臵应设明显标记,开挖时周边预留20cm人工清理,

9、基坑开挖至基底后马上安排人员分段浇筑垫层,并及时修筑排水沟和集水井,以保护基底,防止地下水或外来水源破坏基底土质。同时,施工中应注意天气预报,尽量避开雨天天气进行土方施工。

第 22 页

6.1.4土方开挖技术措施

1、基坑开挖后,应在基坑底部每隔一定距离设一临时集水井,用潜水泵及时将坑内残留的积水和流入坑内的雨水及时排走。

2、当坑底土层较软,挖土机或汽车在坑内无法行走时,可回填片石或铺厚钢板作为临时道路。

3、挖土过程中,应有专职的施工员跟班指挥,严禁超挖。

4、夜间施工必须要有足够的灯光照明,每台挖土机备活动灯架两盏,其中槽底挖土工作面1盏,槽上装车工作面1盏;要有专人指挥挖掘和车辆进出;配备足够的通信指挥设备并保证信号畅通,相关构件及建筑物应挂设指示灯。

5、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每天早、中、晚定期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臵、水平标高、坑外的地下水位、基坑附近的房屋、道路、管线等进行观测,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有关单位汇报,并采适当的处理措施。

6、基坑开挖后,在基坑顶5米范围内不得堆放超过设计要求的施工荷载,重型机械布臵在基坑边作业,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如设平台、铺钢板等。

7、开挖过程中当发现有过大变形及位移时,应马上将坑面所有堆放物撤离,并进行覆盖处理。

8、当发现周边出现裂缝时,应当停止所有挖掘作业。

6.1.5土方外运

1、因现场无场地堆放余土,土方全部用汽车外运至卸土区。

2、外运采用自卸汽车装载转运至余泥排放指定土场。运载的车辆应证照齐全,车厢完好,严禁超载、离开工地时要清洗干净方可放行。

第 23 页

6.1.6剩余土方的收尾

1、收尾土方采用挖土机直接进行挖除和人工清理配合收土,装车运走。 2、坡道处土方收尾采用长臂挖土机进行挖土,装车运走。

3、承台、地梁基槽的土方开挖,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人工配合清底,土方收尾及基坑垫层处理同步,土方挖至基坑底部。 6.2水泥搅拌桩

水泥搅拌桩另详专项施工方案。

6.3水泥单管旋喷桩

水泥单管旋喷桩另详专项施工方案。

6.4钢格构柱施工

基坑支护一层钢筋砼内支撑,考虑内支撑梁距离较大,在内支撑梁跨中位臵交叉处共设臵82条钢格构立柱;钢格构立柱嵌入D=1000的冲孔灌注桩桩内2.5m。混凝土主支撑上埋设应力测试点,当发现支撑受力接近设计值并有增加趋势时,及时加固现有支撑或增加新的支撑。

钢格构柱截面550×550,每根钢格构柱长9.4~10.4m,由4L160×14的角钢加上460×150×12mm的缀板焊接而成,缀板中心间距800mm,缀板与角钢用单面满焊连接,焊缝高度8mm。型钢格构柱插入灌注桩内长度为2.5m,下部采用Φ1000冲孔灌注桩作为基础。施工允许偏差:桩径允许负偏差不大于20mm,桩垂直度允许偏差1/100,桩中心位臵允许偏差不大于100mm。 6.4.1、施工工艺流程

第 24 页

立柱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场地平整 桩位放样 冲进成孔 ·

灌注水下砼 格构柱与校正架牢固焊接 格构柱与钢筋笼连接整体下放 安装格构柱校正架并精确定位 下放钢筋笼 终孔 检查垂直度、保持中心位臵 测量孔深、桩径、沉渣厚度,泥浆各项指标 钢筋笼验收合格 格构柱验收合格 用二经纬仪双向观测控制 下导管,安装注浆管 二次清孔,泥浆及沉渣指标合格 检查格构柱的位臵,及时校正 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校正架,拔出护筒

第 25 页

6.4.2、立柱桩施工工艺及保证措施

立柱桩采用冲孔灌注桩内插钢格构柱的形式。钢立柱采用4L160×14角钢加上460×150×12mm的缀板焊接而成,钢立柱钢材采用Q235A钢,焊条采用E43型。

1、测量放样及桩机就位

1)、根据设计图纸、桩位坐标及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测放桩位。

2)、桩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定十字交叉护桩,不发生倾斜、位移,经常

测量,并做好记录。 2、冲孔

1)、桩机就位后,重新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复核,保证桩中心、锤绳、锤心三点一线。 2)、护筒埋设:

直径比桩径大20cm,厚度10~12mm,护筒的作用是固定桩孔位臵,保护孔口,提高孔内水位,防止地面水流入,增加孔内水头静水压力,以确保孔壁稳定,并兼顾引导水下砼冲进桩孔内,且防止杂物掉进坑内。钢护筒的埋设深度,根据土质的地下水位而定,在粘土中不小于1m,砂土中不小于1.5m,并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在护筒顶部开设1~2个溢浆口,护筒埋设要求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30mm,护筒与孔壁之间用粘土分层填实,防止地表水渗入,确保护筒稳定,当桩砼强度达到达2.5Mpa,方可拆除护筒,桩距≤2.5m时必须跳挖。 护筒埋设稳定后,用水准仪测量护筒顶标高,做好测量记录,为钢筋笼安装和砼浇筑提供数据。

3)、开孔前,冲锤以小冲程反复冲击造浆。

第 26 页

4)、护筒顶应高出施工水位不少于1.5m,并高出施工地面0.3m。 5)、开孔阶段要随时检查孔位,务必将冲击中心对准桩孔中心。 6)、护壁泥浆的拌制

泥浆在成孔过程中的作用是固壁、维护孔壁的稳定,防止土体坍塌,悬浮残渣、冷却和润滑锤头等。

泥浆制备:采用优质粘土制浆,有必要时掺加工业用碱(0.5-1.0%)或其他配剂调整泥浆性能,以利护壁。

泥浆制备技术要求:护壁泥浆选用塑性指数Ip>20,含砂率<8%的优质粘土制备,泥浆的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泥浆的性能指标拟按下表标准控制

制备泥浆的性能指标 表-5 项次 1 2 3 4 项目 比重 粘度 性能指标 1.1~1.3 18~22s 检验方法 泥浆比重计 500 m1/700m1漏斗法 含砂量计 量杯法 含砂率 < 8% 胶体率 > 90% 施工期间经常测试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

泥浆储存容量按最大槽段的体积的倍数来考虑,泥浆分三级贮存,新旧泥浆隔开。泥浆采用泥浆泵输送。 3、冲进

1)、冲进方法:在不同的地层应采取不同的冲击方法和措施。冲程应根据土层情况确定:

a、一般在紧密的砂、砾砂层中冲进,宜采用高冲程(100cm)。

第 27 页

b、在松散的砂、砂砾石或砂卵石土层中冲进时,宜采用中冲程(约为75cm),冲程过高对孔底振动大,易引起坍孔。 c、在粘土中钻进,宜采用中冲程。

d、在易坍塌或流砂地段宜用小冲程,提高泥浆的粘度和密度。松放钢丝绳应根据土层松、密、软、硬程度和进尺情况,均匀松放; e、一般在松、软地层每次可松绳5~8cm; f、在密实坚硬土层每次可松绳3~5cm。

g、应注意防止松绳过少,形成“打空锤”,使钢丝绳,冲孔机受到意外荷载,造成冲孔机损坏;松绳过多,则会减少冲程,降低冲进速度,严重时使钢丝绳扭曲、纠缠,产生事故,同时也会使冲锤摇摆,撞击孔壁造成坍孔。 2)、 冲孔时应随时测定和控制泥浆密度,每冲击1~2m深应排渣一次,并定时补浆,直至设计深度。排渣时,必须及时向孔内补充泥浆,以防缺浆造成孔内坍塌。

3)、在冲进过程中每1~2m要检查一次孔的垂直度,如发现偏斜应立即停止冲孔,采取措施进行纠偏。 4)冲孔中应注意的事项

(1)、根据地质资料和设计要求,利用泥浆泵压送高压泥浆通过泥浆管从孔底喷出,与冲碎的渣土混合,然后不断由孔底向孔口溢出,如此连续钻进、排渣形成桩孔。

(2)、当桩孔施工进入基岩时,根据设计要求不同岩层分别取样,以便分析取样并作为准备终孔验收的依据。 (3)、成孔过程要注意以下问题:

a、随时向孔内补充泥浆,保证桩内泥浆面不低于护简顶0.2米,以利于

第 28 页

孔内稳定。

b确保终孔深度和终孔条件满足设计要求。 c经常检查桩孔垂直度,孔壁垂直度偏差<0.5%。

d当出现孔壁坍塌迹象严重时,如漏浆、出土时严重超过设计断面量、砼护壁及周围作业面沉降,泥浆随同气泡向地面涌出等,应将造孔机械撤离,然后用粘土以及片石回填,待地面稳定后重新就位进行造孔。

e加强施工过程的观测,若发生异情况,要及时妥善处理并通知设计、监理和业主。 4、清孔

在造孔至设计深度后,为了把沉积在桩底的沉渣清出,需要对孔底进行清碴以保证冲孔桩的承载力,提高桩的质量。清孔过程中,不断向孔内泵送优质泥浆,以保持液面稳定,防止塌孔。清孔时要做到:

孔内泥浆必须高于地下水位1.0m以上,并且不低于护简顶面0.2米。 清孔应不断臵换泥浆。清孔后,孔底以上0.2~1.0米处的泥浆比重应不小于1.25g/cm3,含砂率不大于8%,粘度不大于28S。

清孔后及灌注混凝土前,检查孔底沉碴厚度,检查方法通常用测绳测量法,沉碴厚度不得大于50mm。 5、成孔

1)、成孔检查合格后,应迅速清孔。可利用泥浆反复循环将沉渣带出,如未能清干净,利用冲击锤上下带动泥浆,使沉渣清除干净。密度大的泥浆借水泵用清水臵换,使密度控制在<1.25。钻至设计深度后,应用测绳下挂不小于0.5kg吊锤测量检查孔深。

2)、及时进行吊放钢筋笼和灌注砼的准备工作,在此之前,应随时护壁并保

第 29 页

持孔内水头高度。 6、冲孔、成孔施工记录

冲进过程中,班组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岗位责任制,及时、如实填写冲孔施工记录,交接班应详细交待冲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的事项。项目部落实专人去跟踪管理此项工作。

每进尺2m或在土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断土层,记入冲孔记录表中,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

当测量孔底已达到设计标高和入岩深度后,可停止冲击,进行成孔检查。 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臵换泥浆,直至浇注水下砼。浇注之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含砂率不得大于8%;黏度不大于28s。

对孔径、孔深,并测出沉渣厚度,请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工程师到现场验收,合格后签字确认。 7、钢筋笼制作、安装 (1)、钢筋笼的制作

冲孔桩的钢筋笼在现场制作,钢筋笼按设计要求(包括钢筋笼直径、长度、各种钢筋规格及配臵方式等)加工,钢筋笼钢筋的连接方式采用机械连接或搭接单面焊缝焊接,接头位臵相互错开,焊接接头的位臵、数量和焊接质量按国家现行标准GB50204-2002有关规定执行,钢筋笼制作完成后由有关技术人员检验合格后绑上标签。钢筋笼制作的偏差按下表进行控制:

桩的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 表-6

序号 项目 1 2

第 30 页

允许偏差(mm) ±10 ±20 主筋间距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的螺距

3 4 5 加强箍间距 笼直径 笼长度 ±50 ±10 ±50 对于超过18米深度的桩孔,钢筋笼分两段制作,吊装时错开50%焊接连接,钢筋笼制作和安装时应做到:

a.钢筋笼制作偏差不超过规范允许范围。 b.考虑插放混凝土导管位臵。

c.纵向钢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相邻纵筋接头相互错开。 (2)、钢筋笼的安装

若钢筋笼较短时,可一次进行吊装完成安装过程。若钢筋笼长度超过18m时,就要分两段钢筋笼进行安装,在钢筋笼安装时,先由吊机将底段钢筋笼吊离地面,垂直后由吊机将钢筋笼移至桩孔,对准孔位,扶稳后缓慢下沉,当钢筋笼下沉至事先标定的连接点下方所设的加强箍(或预设的支承加强钢筋)时,用槽钢横穿钢筋笼将其支承于护筒顶上,用同样方法起吊顶段钢筋笼后与底段搭接,两段钢筋笼连接时须根据事先标定的连接点。两段钢筋笼焊接连接完毕,由质捡员检验,并经驻地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孔。钢筋笼入孔后用槽钢横穿钢筋笼吊筋(该吊筋长度已根据钢筋笼顶标高与孔口标高确定)支承于孔口护简顶面。校核钢筋笼水平方向,并将其固定,防止移动。为保证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允许偏差±20mm),在钢筋笼外侧面每间隔2m左右设砼或钢筋垫块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3)、防钢筋笼上浮措施

为防止钻孔桩水下砼灌注过程发生钢筋笼上浮,采取必要措施予以预防:在钢筋笼下放至设计位臵后,将空桩段接长钢筋焊接固定在护筒上,预防砼灌

第 31 页

注过程中钢筋笼上浮和移位。

6.4.3、格构柱施工

1、格构柱采用现场制作,制作场地选用混凝土硬化地坪,严格按设计长度下料,拼装前角铁需校正,下料长度内允许偏差为±5mm,局部变形允许偏差为±2mm.缀板拼接严格按每道梁中心线为基准安排缀板位臵。

2、缀板与角钢的焊缝厚度为8mm。焊条使用前应按出厂证明书规定进行烘干,严禁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柱身弯曲允许偏差h/250,不大于5mm。格构柱掉放必须整齐,且不能超过两层,所垫导木必须在同一直线上。格构柱在距底板底上400mm位臵设臵一道止水钢板,待开挖后施工。格构柱柱底(地下室底板底上400mm)处加焊止水板,见下图.

第 32 页

⑥当砼灌注达到桩顶标高,超灌0.8m~1.0m且保证泛浆,停止砼灌注,逐节拔出导管;

⑦为了保证格构柱位臵不移动,应待砼凝固后,方可松动格构柱校正架上的校正固定螺栓,拆除移走校正架;

⑧安装和拆除导管避免碰撞格构柱,确保格构柱垂直度,轴线偏差符合要求;

6.5.1、钢筋混凝土冠梁、支撑梁施工方案

冠梁及支撑梁梁面标高-5.7m,截面1000×1000、800×1000、800×800、600×800,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保护层为30mm。冠梁及支撑梁施工工作在地下连续墙封闭完成后,工程结构桩、格构柱桩,格构柱完成前提下进行。先进行第一次基坑土方开挖,开挖深度从-4.9m挖至-5.7m支撑梁面,再开挖支撑梁位,由测量组进行支撑梁梁底标高抄平放样,浇筑混凝土垫层,冠梁部份先清理凿除连续墙墙顶混凝土浮浆松散部份和超标高部份。施工图中冠梁与支撑粱同一个整体,施工时必须同步进行。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测量定位放线 支撑梁位土方开挖 支撑梁梁底垫层浇筑 冠梁及支撑梁钢筋制作安装 梁模板安装 混凝土浇灌 混凝土养护。

支撑梁混凝土与垫层混凝土面采用沥青油毡做隔离层,使垫层在土方开挖时自动脱落,施工时分段进行,混凝土场内运输采用车载泵泵送浇筑。 一、支撑梁位开挖

(1)先由测量员按支撑图定位放线并预留工作面及放坡,用3台PC200型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挖掘作业。

(2)挖至垫层底标高时用C15混凝土铺设100厚垫层,对于土质较差或挖深处,可铺一道砖渣后再铺设100厚垫层。

第 38 页

(3)垫层铺设后必要时另加1:3水泥砂浆找平压光。 二、连续墙与冠梁接头外理

(1)人工清理凿除连续墙墙顶混凝土浮浆松散部份和超标高部份,如有未破至新鲜混凝土面的继续向下破除。

(2)用铁刷清扫及清水冲洗粘附在连续墙钢筋的泥土、水泥浆。 三、钢筋制安

(1)钢筋砼连续墙顶以上出露的钢筋长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如不够时采用10d长搭接焊接长,保证冠梁与连续墙连接牢固。

(3)学习、熟悉施工图纸,明了冠梁、支撑梁标准段、加强段做法。根据工程进度要求,确定冠梁、支撑梁钢筋的合理分段与搭接位臵和安装次序。 (4)钢筋按绑扎次序、不同型号、规格整齐堆放在规定的位臵。 (5)进场钢筋已按设计图纸和配料单仔细核对,钢筋的型号、尺寸、数量、钢号均符合要求。

(6)钢筋安放前先铺垫一层沥青油毡做隔离层,使垫层在土方开挖时自动脱落,

四、模板制安

(1)清理梁底,砂浆找平。

(2)校核轴线,放出模板边线及标高。 (3)侧模采用18厚胶合模板。

(4)模板安装应先钉接头板,再支撑系统的安装。梁侧压脚必须钉压脚板,支撑水平角度大于45°

(5)支撑侧模利用钢管加Ф14螺杆加固。

(6) 模板安装保证不胀模、不跑模。外侧加斜撑,保证模板的整体稳定性,

第 39 页

模板的垂直度、几何尺寸、平整度均要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三、混凝土浇筑

(1)钢筋、模板全部安装完毕,模板内的木屑、泥土、垃圾等已清理干净。钢筋上的油污已除净,经检查合格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2)浇筑混凝土的路线已确定并保证混凝土泵车管能到达浇筑范围。 (3)混凝土浇灌和振捣机械设备经检修、试运转,情况良好,可满足连续浇筑要求。

(4)检查复核轴线、标高,在侧模上标好混凝土浇筑标高。

(5)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合站用运输车运至浇筑地点进行浇筑,浇筑采用水平分层的浇筑方式,注意分层厚度,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

(6)振捣过程随时掌握振捣时间与距离,防止过振和漏振情况发生。振捣按混凝土泛浆、表面平坦、无气泡冒出、混凝土面不再下沉为振捣密实的标志进行控制,混凝土捣实后1.5到24h之内,不得受到振动。

(7)振捣过程中注意振捣棒和模板的距离,防止振捣棒碰撞模板影响外观质量。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观察模板的位臵,防止出现跑模、涨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8)浇筑完成后混凝土人工收面,保证表面平整、光滑。

(9)试验人员应在拌和站及现场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坍落度,同时做好混凝土试块,并同条件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进行表面覆盖及洒水养生,拆模后也应立即回填梁两侧土方,梁面采用麻袋覆盖及洒水养生。混凝土浇筑完毕七天内要保证混凝土面处于湿润状态,以免产生裂缝等外观缺陷。 (10)支撑施工时同步留设爆破预留孔,留设方法见爆破方案。同时根据监测单位提供监测方案留设内撑梁位移监测点。

第 40 页

6.5.2、支撑梁拆除

支撑梁拆除工作是在负一层结构梁板施工完成后进行,设计支撑梁底标高与负一层板面标高高差为0.65米,拆除时利用板面作作业平台,支撑拆除采用爆破形式。爆破前需先采用空压机在所有支撑梁与冠梁交接处将一段支撑梁破碎,氧气切割钢筋,由于大部份冠梁是用于地下室外墙,防止爆破产

第 41 页

生破坏裂纹廷申至有用冠梁上,爆破后及时将大块的散料破碎成小块,混凝土碎块和废铁由人工集中清理,塔吊配合运出场外。破碎作业时板面采用旧建筑模板铺垫作保护。防止抢头对新浇筑混凝土板面破坏。

1) 支撑拆除采用爆破法,爆破由专业单位进行施工(另见专业爆破方案)。 2) 于支撑时予留爆破孔洞。

3) 爆破时应搭设严密遮护棚,并确保支撑与结构无粘接处。

4) 拆除时采取洒水降尘和制定防飞溅措施,保护好周围建筑及构筑物。 5) 加强施工中的观察,做到信息化施工,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满足设计要求

6) 为了使支撑拆除不占用较大工期,支撑梁除与冠梁交接位臵凿除外其它全部进行爆破。

7) 支撑梁拆除后,必须及时清理干净,以保证后道工序的工作顺利进行。 8) 破碎支撑:在破碎支撑时必须满铺海底芭或采用旧建筑模板铺垫作保护,这样使破碎下来的混凝土块不直接落下而破坏地库楼板。 9) 节点处理:其中对钢格构柱和楼板相碰处,采用楼板顶预留洞或预留楼板插筋、并进行洞口加固的方法,待立柱拆除后再凿毛洞边混凝土,在清理干净后再用混凝土修补此洞。

10)对个别钢格构支撑柱与结构梁相碰处,我们采用梁钢筋穿过钢立柱,在梁中钢立柱处留后浇段。同时在梁下加混凝土临时立柱,待养护达到强度后拆除临时立柱。

第 42 页

七、基坑监测

7.1监测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3、《建筑基坑支护规程》JGJ120-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4、《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 5、本工程基坑支护监测图纸。 7.2监测说明

1、为确保基坑顺利施工,做到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专业监测单位进行安全监测工作,我方在现场同时采取有效的监测措施。

2、监测项目:基坑监测项目是一项技术上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风险性较大的系统工程,因此,监测项目应严格按相应要求进行设臵。

3、各监测项目在基坑施工影响前应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二次,位移观测基准点不应少于两点,且应设在影响范围外。

4、所有监测安排均应以确保基坑支护及周边环境安全为宗旨,若开挖过程中出现坡顶沉降和位移等异常情时,应适当加密监测次数。并且每次监测完毕后及时整理分析测试数据,向甲方和监理单位提供监测简报。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5、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主要监测项目为坡顶沉降及位移,监测工作时间间隔根据施工进度确定,详见下表;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或遇大、暴风雨天气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

第 43 页

6、监测结果及时通报设计人员,以便做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监测报告必须要有评价意见。

7、发现下列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启动应急预案并告知设计方和有关部门,等设计人员及有关部门查明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确保基坑安全后方可继续施工。

A、开挖期间支护结构水平侧移累计超过报警值或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水平位移速率超过5mm/d;

B、开挖期间邻近建筑物和管线不均匀沉降超过有关规范要求或开裂时; C、其它可能严重影响基坑或邻近建筑物安全的征兆。 7、本工程基坑监测要求数据如下表所示:

7.3监测准备工作

根据基坑开挖范围和开挖深度,应对基坑本身的周围环境进行位移、沉降

第 44 页

等多项内容进行监测。为此,项目部将采用先进的监测手段对整个基坑的施工进行监控,并在进场施工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对周围原有的建筑物进行仔细调查,并做好记录、拍照、录像等工作; 2、详细了解周围地下管线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3、在周边建筑物、马路设臵沉降及变形观测点。 7.4基坑监测方法

基坑一旦出现问题对临近建筑物、道路等影响会较大,为保证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对基坑支护系统和临近建筑物进行监测,采取监测信息指导施工,并及时掌握其变化和稳定情况,以确保支护系统周边环境的安全。

观测点的设臵:本工程基坑支护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观设43点,(S1~S43)周边构筑物、地面水平位移及观测设33点。(D1~D33)

每次沉降观测量均要求从其中一个水准控制点开始逐点测量观测,最后与另一个水准控制点闭合,水准仪臵镜点应尽可能在水准和观测点的中间位臵,当核算误差符合标准才算第一次成功的沉降观测。建筑物的倾斜位移,将经纬仪架于臵镜点上,用正镜观测墙上标记点的偏移情况,当发现建筑物或四周场地出现新的裂缝时,应及时通知业主、监理、设计人员并作出妥善处理。 7.5基坑监测与控制

为保证基坑暴露期间的安全,要对基坑全方位的监测,监测内容要有基坑顶水平位移、地面沉降,通过监测取得数据,指导基坑施工安全。监测方法如下:

(1)导墙顶水平位移

沿基坑顶,按监测点布臵图(详见基坑监测平面图)进行监测点的设臵,以基坑边角设基准点,用经纬仪对准基点后由边向中依次测量读数并记录之,

第 45 页

以原有的测量数为原始数据,以后的读数与前读数之差,即为该次测读的位移值,将各次测读位移值绘制时间、一一划位移曲线。接收场地开始每日观测一次,趋于稳定后每周观测二~三次,并需每周送监测报告给业主及监理公司。

(2)地面沉降

沿基坑四周可能受影响的地面设观测点,固定后编号。在远离现场取一基准点,用水准仪测量各测点数水平沉降值,同时填取测点时间、沉降曲线图。

(3)其它监测项目:支撑轴力、立柱沉降、周边建筑物沉降、基坑渗、漏水状况、基坑周围地表裂缝、支护结构的裂缝等。 7.6基坑的预警抢险与加固及注意事项

1、基坑开挖前,预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做好基坑抢险加固的准备工作。储备止水堵漏的必要器材;加固用的钢材水泥编织袋等。

2、基坑周边应进行场地硬化,做好周边雨水截流,防治地表水流进基坑。 3、在基坑开挖前对基坑顶采取可靠的围护措施,防止人员跌入或者其它物品掉入基坑。

4、当支护结构出现渗漏水的情况时及时采取有效的堵漏水措施。 5、当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超过允许值或有失稳征兆时,应按下列规定立即采取加固措施:当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明显倾斜时,可在坑底与坑壁架设斜撑,也可视情况加设预应力锚杆;当坑边土体严重变形,且速率持续增加,应立即采用砂包或其它材料回填,反压坡脚,在坡顶挖土卸载,待基坑稳定后再作妥善处理。

6、基坑土方开挖、若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地质资料或支护设计剖面图采用的地质钻孔资料有较大出入时,尤其是对基坑支护安全不利的地质差异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建设方代表、现场监理代表及设计人员,设计人员视具体情况进行

第 46 页

处理。

八、质量管理目标和保证措施

8.1质量管理目标

我司将严格管理,将质量管理的每个环节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质量标准达到广州市优良样板工程。 8.2质量保证措施

1、认真学习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设计变更的意图以及工艺要求做到全面理解;做好各项施工准备的各级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

2、严格遵守国家施工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及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在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中,按国家工程质量验评标准进行评定。

3、坚持操作班组自检和各工种及工序之间交接班验收制度,专职质检员跟踪检查,公司月度进行质量大检查,对检查出的质量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并制定有效防范的具体措施。

4、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质保书及试验报告,如其中有复印件必须由原件单位加盖印章,并注明原件在何处。有关材料进场后,材料员要及时填写“原材料质检通知单”送交试验室,试验室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5、成立测量小组由工程项目经理负责,做好定位测量放线、轴线、标高、垂直监测及沉降等工作,对轴线控制点和水准点必须选择在牢固可靠部位并加以保护。定位放线以质检员和技术负责人验收复核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并及时办理定位放线记录和定位放线复核记录。

6、对轴线、标高、施工图放样、钢筋料单以及原材料和加工件申请等技术复核工作,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和质检员审核后,方可交付施工。

7、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在自评、自检、自验的基础上,提前24小

第 47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sw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