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013绵阳二诊)(word版)历史

更新时间:2023-06-01 05:5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话不多说,强力推荐O(∩_∩)O~

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3年1月27日上午9 : OO 11 :30】

绵阳市高中2010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文科综合共300分,包括地理、历史、思想政治,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历史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患 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

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恵 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这个时代

A.分封制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C.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世沿用

2 观察下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B.摒弃了诸子百家的思想 D. 士族地主得到较大发展

话不多说,强力推荐O(∩_∩)O~

A.古代丝织业中心多沿丝绸之路分布

C.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 B.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射全国 D.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

3. “美丽中国”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中国古代也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举

措。 如西汉实行盐铁官营,严禁私人盲目开采。《唐律》明确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北宋以 皇帝下诏的方式重申环境保护禁令,命令基层官吏捕拿违反禁令的人。这些举措说明

①建设“美丽中国”是历代王朝追求的目标

②对重要资源实行国家管控有利于环境保护

③加强区域国际合作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

④立法和行政管理应是保护环境的有效举措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A.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B.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C.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D.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5. 下图为中国海关1864—1895年来华外国

轮船吨位数的统计数据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反映出这一时期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的较大

增长

话不多说,强力推荐O(∩_∩)O~

②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中国资本主义 的产生和发展

③反映了中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④这一数据的上升与中国主权的丧失 和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 英国伦敦的"PUNCH"杂志上曾经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一长得其丑无比的黄柠檬脸 小童不自量力地惹火了来自日本的蝴蝶蜂(杂种的意思)》。

解析右图,说法正确的是

①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

②反映了西方列强对中国战败的蔑视

③表明西方仍不愿给予日本平等的地位

④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7. “福”字的原意为“人人有田做,人人有衣穿”。有田就有保障,有保障就是福,代表了农民阶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列政策或措施能够充分满足这一愿望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孙中山“平均地权”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8.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话不多说,强力推荐O(∩_∩)O~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9.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

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 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 年5月

24日)这说明当时

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D.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10. 对下框材料中《申报月刊》刊载的民国二十二年“统制经济”的理解,正确的是 A.背景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实质是国家干预实行计划经济 B.措施是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效果是币制改革防止了白银外流

11. 《人民日报》评论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

们 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评论的是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不结盟运动 D. “上海五国机制”

12.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至70年代后半期,中国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文化都出现深刻的变 化和发展,下列变化与史实不符的是

A. 军装和“干部服”成为人们着装的普遍选择

B. 科技上取得了“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等一些成就

C. 当时的高校招生主要采取“群众推荐”制度

D. “八亿人口八个戏”成为当时文艺状况的真实写照

第II卷(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话不多说,强力推荐O(∩_∩)O~

13. (30分)近二三十年,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认为中 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 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做解释。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明朝第五代皇帝朱瞻基下令闭关锁国以后,中国的封建专制社会就处于一种 封闭的稳态建构;可以想像,如果没有外来的冲击,就只能这样綿延下去了,顶多是改朝换 代而已,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也曾写道:“有人论中国说,倘使没有带 着新鲜的血液的野蛮的侵入,真不知自身会腐败到如何!这当然是极刻毒的恶谑,但我们一 翻历史,怕不免要有汗流浃背的时候罢。”

——解思忠《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1)结合史实简要评述材料一中关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8分)

材料二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华侨和中国留日学生举行的欢迎

会上,指出: 保皇派主张“各国皆由野蛮而专制,由专制而君主立宪,由君主立宪而始共和,次序井然, 断难躐等”的爬行哲学完全是反乎进化之公理的。 他认为,中国人民按照进化哲学奋起 革命,必能以异常之速度前进,不仅足以突驾日本,而且能超过西方。

——赵璐《进化论与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变革》

梁启起提出:“今日欲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立于此优胜劣败

之世界乎?则 本国史学一科,实为无老无幼无男无士无智无愚无贤无不肖所皆当从事,观之如渴饮饥食, 一刻不容缓者也。然遍览乙库(史馆)中数十万卷之著录,其资格可以养吾所欲、给吾所求

者,殆无一焉。呜呼,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走。”

——张越《进化史观对中国史学转型的促进和影响》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和梁启超的基本观点。(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 世纪末20世纪初进化论在中国迅速传播的影响。(2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努力,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初步发展。 但是,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仅占26.6%,而且 工业布局极不合理,发展很不平衡。只有加速实现工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落后 的状况,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话不多说,强力推荐O(∩_∩)O~

材料四

(3) 根据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发展面临哪些问题?(2分)根据材料四结合 所学

知识,中国共产党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哪些努力,这些努力对当时的经济建设有什么 影响? (6分)

材料五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

国以参议 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行政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 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条: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 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4) 材料五反映了中国政治体制的什么变化?(2分)简要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及社 会影

响。(6分)

14. (22分)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推动观念革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 觉

醒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鲜明的多元特征与强烈的原创精神,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 先

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 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 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 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伤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话不多说,强力推荐O(∩_∩)O~

(1) 概括说明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与当时社会变革的关系。(4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 学知识,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只能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不能成为“近代社会 的宣言书” ?(8分)

材料二

强国之路的探索

(2) 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现代中国强国之路探索的特点。(6分)你有何启示?(4

分)

文科综合(历史)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5 CDCAB 6—10 ADBDB 11—12 AB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52分)

13.(共30分)

(1)观点:材料一作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原因。(2分)

评价:这一观点有一定道理。资本主义入侵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文化,中国开始了自身痛苦的近代化历程。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效仿实践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弘扬民主科学精神;社会生活上传统习俗也发生了变化。但是,中国近代化也付出了

话不多说,强力推荐O(∩_∩)O~

惨痛的代价,民族尊严遭到践踏。(6分)

(2)基本观点:孙中山揭露保皇派假借进化论阻止民主革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企图,主张暴力革命,建立共和政体;梁启超利用西方进化史观否定中国传统史观,倡导“史界革命”。 (4分)

影响:进化论被资产阶级作为理论武器,抨击陈腐观念,促进了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2分)

(3)问题: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低;工业分布不合理,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2分) 努力:1953—1956年,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分)1958年,错误的开展了大跃进运动,左倾错误泛滥,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了极大地破坏。(3分)

(4)变化:由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变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分) 原因: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4分)

影响: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现代化事业的向前发展。(2分)

14.(共22分)

(1)关系:“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法家思想指导各国变法,推动封建制度确立和国家统一。(4分)原因:经济:明清时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阶级:黄宗羲等思想家代表地主阶级,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8分。)

(2)特点:探索的阶级(政党)多,具有广泛性;思想变革引领社会变革;强国之路内容多样,进程艰难;只有中国共产党探索到了正确的强国之路。(每点2分,共6分,答出3点即可)启示: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根本前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实现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时俱进,是实现国家富强的根本保证。(每点2分,共4分,答出2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得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9c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