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财政浅析

更新时间:2023-11-28 05: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明代财政浅析

1.1. 前言

本文主要参考了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和《明史食货志》等资料,对明代财政史的一些基本概念予以简略的说明和介绍,结合对明代政治史和军事史的考察,试图对明代事件做出不同于传统史观的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的明代财政分析主要是相对于现代中央财政概念进行的比较,其实以下介绍财政很多特点不仅是明代所独有,而是中国古代财政的共性。但文中并未一一指出。

1.2. 从内库说起

明代的内库很是有名,明代中后期,因为屡屡征战,军事开支骤增,国库资金收入远远不能应付其巨额开销,屡有大臣上书要皇帝从内库支取费用以供国用,但皇帝总是很不情愿,宁可向人民加税来弥补入不敷出的国库,也不愿意把自己的“私产”拨出来。

这个小金库收入不菲,又因为皇帝本人过分吝啬,向来为史学家所诟病,以为亡国之祸。

老师们的教训往往到这里就结束了。但这些老生常谈的教诲如此令人昏昏欲睡,不经历过程就得出必然结论的教育方法只会让我们变成思想的奴隶。既无益于我们了解真实的历史,也无益于我们从中获得经验教训。

明初时的国库

其实明代建国伊始,只有内库,内库即国库也。 内库共有十库。

1、内承运库,贮缎匹、金银、宝玉、齿角、羽毛。(属于户部管理) 2、广积库,贮硫黄、硝石。(属于工部管理) 3、甲字库,贮布匹、颜料。(属于户部管理) 4、乙字库,贮胖袄、战鞋、军士裘帽。(属于兵部管理) 5、丙字库,贮棉花、丝纩。(属于户部管理) 6、丁字库,贮铜铁、兽皮、苏木。(属于户部管理) 7、戊字库,贮甲仗。(属于工部管理) 8、赃罚库,贮没官物。(属于户部管理) 9、广惠库,贮钱钞。(属于户部管理) 10、广盈库,贮纻丝、纱罗、绫锦、?绢。(属于工部管理)

另外还有天财库(亦名司钥库,贮各衙门管钥,亦贮钱钞)、。供用库(贮粳稻、熟米及上供物)。

和现代相比,明代财政有两个重要特点。

其一,户部控制的并不是国库的全部。户部从来没有如今天的中央财政部门那样统一规划过所有的帝国资源,其他五部都有独立的财政自主权。

其二,明代初期,最大税收的田赋并不征收金银,而是征收粮食(事实上,明代任何时候都没有以白银作为官方标准,而是以粮食石数作为基本财政单位)。只有矿税等税收是金银形式上缴,这部分银两不多,基本放入了内承运库。在偶尔的情况下,田赋折合成了金银,就送往南京作为武将的俸禄。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为什么明代政府可以不收银两只收粮食。我们知道,政府最大的开销主要是政府官员俸禄、军事开支和公共事务的建设。而明初,官员官俸是发米为主,辅以少量钱财;军事主要靠军屯和地方粮食的支援;公共事务的建设是征用民间免费劳动力,因为人民除了上缴田赋税之外,还要提供自身劳动力的税,即役的税收,既然劳动力无需付钱,那么政府只提供其基本饮食就够了。

所以,粮食足以供应帝国的开支。

皇帝小金库的出现

正统元年,即1435年,明代建国七十余年后。英宗允许将一部分漕粮折为金银,每年一百万两银为额度,就是所谓的“金花银”。这些钱全部放入内承运库,不再送往南京。

从此,内承运库变成了皇帝的小金库。不过,内承运库还承担着部分国库的作用。内承运库的资金,一部分为京中武将提供了俸禄,大概十来万两,剩下的全部变成了皇帝的私人财产,由皇帝个人支配,户部没有任何管辖权,只是承担了记账的责任。

皇帝小金库的出现或许是因为这样的缘故:皇帝的家事从来被当成国家事务,无论建设宫殿、巡游、娶后妃都要经过廷议讨论的,明代是一个如此重视道德的朝代,皇帝的节约被视为国家的幸事,皇帝的奢侈被视为国家的不幸。如果皇帝想要进行某项花大钱的工程,大臣们是坚决不允许的,为此大臣不惜夸大上天的预兆、甚至以牺牲性命威胁。皇帝往往在强烈的反对声中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主张。而有了自己的小金库,皇帝就可以绕过廷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小金库的出现或许意味着从此皇帝开始与政府争夺帝国有限的资源,这是以后廷臣屡屡要皇帝发内库资金的起因。不过,当时作出这个决定的英宗未必能够明白其中的意义,因为他即位时候才八岁,

从某种角度看,将漕粮折算成银两是一种进步,明代漕运的能力并不怎么高明,运输粮食会有大量的损耗,为了弥补途中的损失,不得不加征更多的税收,这就导致大量贪污,而金银损耗相对较少,尽管不能杜绝腐败,但赋税折合成金银更有利于中央财政部分进行调配,虽然这部分钱没有落入中央政府手中。

太仓库的出现

户部可调配的财产太少,随着北方边境蒙古人的入侵,军事开支逐渐加大,需要购买和制造新的武器,更多的公共事务要求户部能够调配足够的资金而不是粮食。

于是在正统七年,设立了户部的太仓库,现代正意义的国库正式成立。

太仓库专门是用来存储金银,所以又叫做“银库”。所谓“十库中绵丝、绢布及马草、盐课、关税,凡折银者,皆入太仓库。籍没家财,变卖田产,追收店钱,援例上纳者,亦皆入焉。”

太仓库建立后,就有了国库和内库的正式区别。

在用于国家开支上,太仓库承担巨额军事开支等的费用。而皇帝的内承运库继续给武将发工资。

值得注意的是,户部有独立管理自主权的太仓库只是国库中的钱财部分,国库的物资部分还是属于内库。终明一代,内库和国库始终没有严格区分,管理极为混乱。

太仓库的弊端

显而易见,太仓库的成立是必要的。但太仓库受到太多原因的束缚,涉及到整个帝国行政机构的无能和腐败、涉及到建国制度和制定国策原则、涉及到整个明代财政体系结构的脆弱,虽然历代皇帝和权臣做了努力的尝试,但根本性的改革不可能进行,太仓库建立时候所期待的作用无法实现。

皇帝们有了内库,政府有了国库,应该是泾渭分明了,可贪心不足的皇帝居然想法设法把太仓库的资金转移到自己的内库里来。太仓库的收入本来就不多,国库空虚相当,而开销很大,每年都出现财政赤字,还要被皇帝贪婪的无止境索取,越发窘迫。

“弘治时,内府供应繁多,每收太仓银入内库。”

“正德时,内承运库中官数言内府财用不充,请支太仓银。户部执奏不能沮。”

“嘉靖初,内府供应视弘治时,其后乃倍之。” “(嘉靖)二十二年特令金花、子粒银应解内库者,并送太仓备边用,然其后复入内库。三十七年令岁进内库银百万两外,加预备钦取银,后又取没官银四十万两入内库。”

“隆庆中,数取太仓银入内库,承运库中官至以空扎下户部取之。廷臣疏谏,皆不听。又数取光禄太仆银,工部尚书硃衡极谏,不听。”

传统史观习惯把皇帝贪婪作为太仓库运作低效的主要原因,这也是出于道德角度的解释。诚然皇帝的贪婪和攫取是事实,但只是加重了危机,并不是带来了危机。这是明代财政管理紊乱的表象之一,却没有反映出真正的财政制度性问题。即使明代的皇帝都勤俭节约,把内库资金都纳入太仓库,也不足以解决巨大的军事开支,事实上,靠皇帝个人的节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帝国的经济危机。

内库的弊端

世宗时候,户部太仓库的岁收入为两百万两白银。经过张居正的改革后,神宗万历六年,岁收入为四百五十万两白银。而相应的,内库的搜刮也越发名目繁多起来,“内库岁供金花银外,又增买办银二十万两以为常,后又加内操马刍料银七万馀两。久之,太仓、光禄、太仆银,括取几尽。边赏首功,向发内库者,亦取之太仆矣。”

内库包括了皇帝的私人资金和国库的物质部分。内库的运作,是由太监来操作的,这增加了很多弊端。比如要从国库中取出火炮用于战场,竟然要向守门的太监行贿。不参与腐败就无法进行公事,这也是明代制度性腐败的表象之一。

《明史食货志》记载,“内府收粮,增耗尝以数倍为率,其患如此。”还有“正德时,台州卫指挥陈良纳军器,稽留八载,至乞食於市。”

简直骇人听闻。

从制度上看,太监收税绕过了文官系统,对明代财政赋税系统造成了重大破坏,也破坏了帝国的行政和法制体系,害莫大焉。明代的太监是中国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但也没必要过分夸大太监的作用,他们只是狐假虎威,替皇帝办事。他们同样只是加剧了帝国的全面危机,而不是危机的制造者。

1.3. 岁收入

众所周知,因为张居正的改革,明代的“岁收入”达到四百万两白银,明代后期,崇祯皇帝加收“辽饷”、“练饷”、“剿饷”,将赋税提升到了二千一百万两白银,被后人当成是耗尽了民力。这样的理解有一定道理,但显然没有考虑明代财政收入结构的调整和通货膨胀因素,所以远远没能说明问题的全部。

“岁收入”其实是一个普遍的误解,明代的“岁收入”绝非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财政收入总和”。

要了解明代“岁收入”的来龙去脉,就得了解明帝国财政收入的结构,了解其收入和支出的分配。

我们首先要了解明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政策和原则。

在推翻残暴统治的蒙古人政权后,明代皇帝朱元璋及其大臣们制定了农业国家最合适的制度:重农抑商。对帝国来说,这是个必然的选择。明太祖显然希望创建一个政府稳定、老百姓安分守己的帝国。于是明帝国满足于自给自足,无需进步和发展也就不难理解了。

让老百姓得到休养,使农民安居乐业,这样的国策在使明帝国趋于稳定的同时,也导致了明帝国渐渐失去了活力。(后人往往批评他们缺乏远见,但这未必公正的。我想,在我们的后人看来,我们今天的作为不见得比他们更有远见。)

因着制定国策的原则,我们就可以看到原则下的国家财政制度,及其内敛的特性。

明代初期的税率很低,以田赋收入为主的中央政府只征收不到田地1/10的收入。中央政府一方面是因为不需要大的开销,另一方面是出于“藏富于民”的道德考虑。

在明代,中央政府的开支主要是军事、官俸与公共建设。

因为明代有其独有的军屯制度,明太祖颇为自豪的宣称“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虽然军屯的实际效果很值得怀疑,但不可否认在明初时期解决了部分军事开支。

行政方面,中央政府采取的是乡村自治的管理,明初官员的数量很少。1371年地方官员仅为5488名,1455年,京师任职的文官1520名。

至于公共建设,除了修筑明长城、修宫殿、维护大运河外,明政府并没有进行太大规模的公共建设,这方面所需资金很少。

这里说明一下。政府低耗管理被认为是一种道德的统治方法,低税政策也受到后人的赞颂。可所谓“藏富于民”是一种误解,而数量过少的行政官员也导致效率的低下,事实上,把适当数量的财富集中于中央政府手中,由中央政府来统一调配,可以用于公共领域的投资和建设,比如治水、兴修水利、改善灌溉、修路、进行技术创新等等。随着公共设施的改善,势必带来更高的效率,交通的发达有利于运输,农业技术的改良有利于收入增加。从这个角度来看,低税政策反而对纳税人不利。

但明帝国并未意识到低税和低效管理的弊端。也许有所意识也缺乏改革的动力,毕竟在缺乏强有力竞争的环境下,国家就会舍弃积极而走向保守。

我们可以看到,中央政府对于税收无需过高的要求,又要求老百姓本分的呆在自己土地上。出于稳定的考虑,明帝国毫不犹豫地抑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毋庸置疑,在基本国策及其指导思想上,明帝国是扼杀资本主义萌芽的。

明代的财政制度是从明太祖朱元璋时候就确定下来的。终明一代,有过几次大规模的财政改革,诸如嘉靖皇帝的改革和张居正的改革,但后继君主的野心和才能没有能超过开国皇帝的,加上制定国策的原则不可能得到改变,改革计划往往受限于财政改革的过于复杂和行政效能的十分低下,所以改革没有真正使国家财政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在明代中期倭寇之患、万历三大征的巨大国力损耗后,明代末期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的造反,外有满族人的入侵,促使国家军事的开支无限增大,财政危机越来越严重,将帝国政府置于崩溃边缘。

接下来我们看明代的实际收入和分配。

我们知道,田赋是明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按照黄仁宇的计算,田赋正额总值略高于2100万两。(不过,在中央政府眼中,田赋并不银子,而是粮食。)

赋税还有一个“役”的收入。这是现代没有的,在古代却广泛存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b4t.html

Top